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免疫沉淀及Western印迹两种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沙力 刘树铮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678-680,共3页
为了深入了解在细胞信息传递中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研究的较佳方法,采用免疫沉淀法及Western印迹法对电离辐射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磷酸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免疫沉淀结果表明,照射后17500、22000、28000、3... 为了深入了解在细胞信息传递中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研究的较佳方法,采用免疫沉淀法及Western印迹法对电离辐射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磷酸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免疫沉淀结果表明,照射后17500、22000、28000、32000、40000、43000及53000蛋白分子发生酪氨酸磷酸化。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照射后28000、32000蛋白分子发生酪氨酸磷酸化。提示在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的研究中,免疫沉淀法优于Western印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磷酸化 免疫沉淀 免疫印迹 western印迹
下载PDF
结合珠蛋白mRNA及其蛋白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鲁建云 吴志强 +5 位作者 谭丽娜 陈静 向亚平 左成忻 黄进华 蒋先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0-1025,共6页
目的: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尖锐湿疣皮损中结合珠蛋白的表达,探讨结合珠蛋白在尖锐湿疣皮损局部免疫异常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Western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3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及20例正常包皮组织中结... 目的: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尖锐湿疣皮损中结合珠蛋白的表达,探讨结合珠蛋白在尖锐湿疣皮损局部免疫异常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Western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3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及20例正常包皮组织中结合珠蛋白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结合珠蛋白mRNA及其蛋白表达部位主要在表皮的基底层和棘细胞层。结合珠蛋白mRNA在尖锐湿疣皮损组和对照组中原位杂交染色灰度值分别为106.24±5.85和122.72±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珠蛋白在尖锐湿疣皮损组和对照组中免疫组化染色灰度值分别为120.24±1.83和128.72±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尖锐湿疣皮损组和对照组光密度值分别为0.53±0.11和0.24±0.06,尖锐湿疣皮损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尖锐湿疣皮损表皮细胞中结合珠蛋白mRNA表达增强,合成结合珠蛋白水平升高。尖锐湿疣皮损中结合珠蛋白可能通过抑制朗格汉斯细胞的功能成熟和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免疫活性参与尖锐湿疣的局部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结合珠蛋白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免疫印迹
下载PDF
磷酸化的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_1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球中表达增强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丽晖 段惠军 +3 位作者 史永红 刘青娟 刘淑霞 高峰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的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P CREB1)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与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切除右肾2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分别于1、2、4、8和12周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磷酸化的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P CREB1)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与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切除右肾2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分别于1、2、4、8和12周用免疫组化检测纤维黏连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及P CREB1的表达,Western印迹和RT PCR检测肾皮质CREB1磷酸化(活性)及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FN与LN在4周时开始升高,并持续到12周。CREB1的活性及其mRNA在2、4和8周增高,在12周时降至正常。结论CREB1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细胞外基质积聚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 糖尿病大鼠 结合蛋白1 表达增强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细胞外基质积聚 肾小球 western印迹 Wistar大鼠 RT-PCR检测 纤维黏连蛋白 免疫组化检测 mRNA 糖尿病模型 链脲佐菌素 层黏连蛋白 糖尿病肾病 12周 表达特征 鼠肾组织 对照组 肾皮质 活性
下载PDF
人生长激素同型异构体比例变化与特发性矮小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4
4
作者 董治亚 王伟 +3 位作者 杜晓飞 崔贻芬 奚容平 王德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74-976,共3页
关键词 人生长激素同型异构体 特发性矮小症 免疫沉淀结合western印迹
下载PDF
Tenuigenin对转染APP695cDNA的SH-SY5Y细胞β-淀粉样蛋白生成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贾竑晓 马辛 +4 位作者 姜勇 阮燕 张继志 涂鹏飞 张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用转染APP695cDNA的SH-SY5Y细胞模型,研究tenuigenin对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沉淀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Aβ含量,应用MTT和LDH法测定tenuigenin的细胞毒性。结果Tenuigenin降低SH-SY5... 目的用转染APP695cDNA的SH-SY5Y细胞模型,研究tenuigenin对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沉淀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Aβ含量,应用MTT和LDH法测定tenuigenin的细胞毒性。结果Tenuigenin降低SH-SY5YAPP695细胞Aβ分泌水平;无细胞增生和毒性作用;能抑制SH-SY5YAPP695细胞APPC99的生成,但对SH-SY5YSPA4CT细胞APPC99生成无抑制作用,亦不影响该细胞株Aβ的分泌。结论Tenuigenin可能通过抑制β-分泌酶对APP的水解,降低SH-SY5YAPP695细胞Aβ水平。Tenuigenin这一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上游病理环节的药效,显示了其在AD治疗方面重要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C99 免疫沉淀western印迹
下载PDF
抗重组日本血吸虫P38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6
6
作者 吴锦雅 周晓红 陈晓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中可溶性表达日本血吸虫P38(SjP38)抗原分子,并以其纯化产物为抗原,制备抗SjP38单克隆抗体(McAb)。方法将pET32(a)-P38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在1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下表达,超声破菌后获得...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中可溶性表达日本血吸虫P38(SjP38)抗原分子,并以其纯化产物为抗原,制备抗SjP38单克隆抗体(McAb)。方法将pET32(a)-P38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在1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下表达,超声破菌后获得可溶性表达产物,通过镍柱一步法纯化,以纯化的重组SjP38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cAb,用ELISA和有限稀释法筛选出高分泌滴度McAb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及其效价,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分析其特异性。结果筛选出能稳定分泌抗重组SjP38单克隆抗体的8株杂交瘤细胞株,均为IgG1;Westernblotting分析显示8株单抗能与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中的天然P38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制备的抗P38杂交瘤细胞株能分泌高滴度、高特异性的Mc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重组日本血吸虫 制备 38抗原 BL21(DE3) 杂交瘤细胞株 BALB/c小鼠 blotting 免疫球蛋白亚类 western 大肠埃希菌 鉴定 McAb 蛋白质印迹 可溶性表达 mol/L 有限稀释法 ELISA 杂交瘤技术 特异性结合 抗原分子
下载PDF
中期因子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丁大勇 王凯 +1 位作者 冯野 赵吉生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74-1275,共2页
关键词 临床意义 中期因子 直肠癌组织 western印迹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生长因子家族 肝素结合 结直肠癌
下载PDF
SARS病毒S蛋白片段的克隆表达和纯化
8
作者 陈璟 李彦英 +4 位作者 周育森 李玉玲 周长林 方宏清 陈惠鹏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2b为载体,直接表达SARS病毒S蛋白425~569及894~1033等2片段。表达所获得的包涵体形式蛋白经尿素溶解后分别经过2次离子交换层析,获得初步纯化。在酸性和低尿素浓度环境中,2种S蛋白片段极易沉淀。Western印迹鉴... 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2b为载体,直接表达SARS病毒S蛋白425~569及894~1033等2片段。表达所获得的包涵体形式蛋白经尿素溶解后分别经过2次离子交换层析,获得初步纯化。在酸性和低尿素浓度环境中,2种S蛋白片段极易沉淀。Western印迹鉴定显示其与抗SARS病毒血清呈阳性反应。获得的纯化蛋白可用于检验受体结合能力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病毒 S蛋白 纯化 克隆表达 片段 western印迹 离子交换层析 表达载体 大肠杆菌 尿素浓度 阳性反应 结合能力 体形 血清 受体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血清中肿瘤特异标志物的鉴定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利华 庞红艳 +3 位作者 李欣 吴尔若 马旭 于和鸣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0-233,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蛋白质组分,寻找可能的肿瘤相关蛋白并对该蛋白鉴定,以期确定其作为卵巢癌血清学诊断的特异标志物。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方法分离6例卵巢癌患者及2例正常健康妇女血清总蛋白,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对比... 目的:通过分析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蛋白质组分,寻找可能的肿瘤相关蛋白并对该蛋白鉴定,以期确定其作为卵巢癌血清学诊断的特异标志物。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方法分离6例卵巢癌患者及2例正常健康妇女血清总蛋白,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对比找出差异蛋白斑点,该蛋白斑点经蛋白酶水解后进行液质联用串联质谱(LC-MS/MS)分析,用SEQUEST搜索软件查询Finngan公司提供的FASTA格式蛋白序列数据库。采用WesternBlotting、ELISA、斑点印迹及亲和层析等方法对目标蛋白作进一步的分析。结果:经双向电泳分离,卵巢癌患者血清中有3-4个组分显示含量高于正常健康妇女血清,选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差异斑点进行质谱分析,对库检索确定为结合珠蛋白。进一步的分析证实,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结合珠蛋白总含量有高于正常健康妇女的趋势。此外,通过凝集素斑点印迹法检测发现,岩藻糖基化结合珠蛋白成分明显增加是该蛋白总量增高的主要特性。结论:检测血清结合珠蛋白总量以及特异的岩藻糖基化组分可能成为卵巢癌的血清诊断指标之一,可与其它检测方法相结合,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患者 标志物 鉴定研究 特异 BLOTTING western 血清结合珠蛋白 肿瘤相关蛋白 健康妇女 蛋白质组分 血清学诊断 血清总蛋白 ELISA 斑点印迹 蛋白鉴定 电泳方法 差异蛋白 串联质谱 液质联用 蛋白序列 亲和层析 电泳分离
下载PDF
酸性环境下唾液分泌型IgA对变形链球菌免疫反应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聂敏 范华俐 +3 位作者 樊明文 胡萍 刘加荣 边专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探讨在酸性条件下,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与变形链球菌的特异性结合是否会产生变化。方法收集武汉市20位志愿者的牙菌斑样本及无菌颌下腺、舌下腺唾液,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鉴定临床变形链球菌分离株。分组培养:对照... 目的探讨在酸性条件下,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与变形链球菌的特异性结合是否会产生变化。方法收集武汉市20位志愿者的牙菌斑样本及无菌颌下腺、舌下腺唾液,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鉴定临床变形链球菌分离株。分组培养:对照组在pH7.2的培养基中厌氧培养,实验组在pH5.5的培养基中培养。变形链球菌菌株全细胞蛋白凝胶电泳,利用Westernblot方法分析个体唾液SIgA与自身变形链球菌菌株和标准参考菌株S.mutansGS-5,S.mutansIngbrittC的免疫印迹反应。结果①SIgA与自身菌株和标准菌株均有免疫印迹条带;②同一个体对不同基因型的变形链球菌菌株出现不同的免疫印迹条带;③酸休克后,没有新的特异性条带出现,但有某些印迹条带强度增强。结论变形链球菌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产生酸休克蛋白,但不足以与SIgA发生特异性结合,仅有部分反应条带强度增加。提示酸性环境不影响SIgA对变形链球菌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酸性环境 分泌型IgA 体外研究 免疫反应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western 特异性结合 唾液SIGA 免疫印迹 酸性条件 不同基因型 PCR) 厌氧培养 凝胶电泳 细胞蛋白 参考菌株 方法分析 blot 标准菌株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对肝星状细胞细胞外通路调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旭 孟莹 +3 位作者 蔡绍曦 杨希山 张艺军 吴平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1831-183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o)对肝星状细胞(HSC)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激活蛋白1(AP1)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HSCT6细胞株,分别予AngⅡ1μmol/L和Aldo1μmol/L处理,免疫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P42/44蛋白水平。...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o)对肝星状细胞(HSC)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激活蛋白1(AP1)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HSCT6细胞株,分别予AngⅡ1μmol/L和Aldo1μmol/L处理,免疫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P42/44蛋白水平。另外,观察AngⅡ1型受体(AT1受体)阻断剂伊贝沙坦(irbesartan),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特异性抑制剂U0126,抗氧化剂乙酰半胱氨酸(NAC)、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磷酸化P42/44蛋白水平的影响。电泳迁移率变更分析(EMSA)检测AP1DNA结合活性的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α1Ⅰ型前胶原基因的表达。结果AngⅡ和Aldo可诱导磷酸化P42/44蛋白水平的变化,与阴性对照组的比值达4.3±0.1、4.0±0.1,并呈时间依赖性,10min达到峰值后逐渐减低。U0126可抑制磷酸化P42/44蛋白水平。irbesartan可抑制AngⅡ诱导的磷酸化P42/44蛋白水平。AngⅡ和Aldo可增强HSC的AP1的DNA结合活性。irbesartan和ACEI可显著抑制AP1的活性;U0126和NAC可以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AP1的活化,部分抑制Aldo诱导的AP1的活化。AngⅡ和Aldo可诱导α1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irbesartan、U0126和NAC可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α1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增强;U0126和NAC可显著抑制Aldo诱导的α1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增强。结论AngⅡ和Aldo可经ERK通路诱导HSCAP1结合活性增强。AngⅡ和Aldo可经AP1通路调控α1Ⅰ型前胶原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 肝星状细胞 irbesartan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体外研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调控 DNA结合活性 Ⅰ型前胶原基因 星状细胞(HSC) western印迹 抑制AngⅡ 胶原MRNA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原文传递
Treatment of PC-3 cells with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icrobubbles induces distinct alterations in 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ax 被引量:2
12
作者 BAI WenKun YANG ShaoLing +3 位作者 SHEN E ZHANG JiZhen SHEN ZhiYong HU B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28期3535-3540,共6页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icrobubbles induces apoptotic cell death in 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 cells and to identify the probable mechanism.We ...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icrobubbles induces apoptotic cell death in 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 cells and to identify the probable mechanism.We used ultrasound in continuous wave mode with a frequency of 21 kHz and a spatial-average temporal-average intensity of 46 mW/cm2.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icrobubbles(200μL SonoVue)was used to treat androgen-independent human prostate cancer PC-3 cells for 30 s.PC-3 cell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the control group,the ultrasound group and the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icrobubbles group.Immediately after treatment,trypan blue exclusion was used to assess cell viability.Cell apoptosis at 24 h after treatment was measur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flow cytometry.Western blotting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of the apoptosis-related proteins,Bcl-2 and Bax.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icrobubbles had a minimal effect on the viability of PC-3cells and induced minimal levels of cell lysis.The level of apoptosis in PC-3 cells induced by this modal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controls(12.77±0.31%vs.2.56±0.22%,P<0.01).Treatment with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icrobubbles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Bax,a pro-apoptotic protein,and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Bcl-2,an anti-apoptotic protein.It was concluded that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microbubbles induces apoptotic cell death in human prostate cancer PC-3 cells through down-regulation of Bcl-2 and up-regulation of B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频率 BCL-2 细胞死亡 结合治疗 BAX 微泡 诱导 western印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