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症、脑白质病和中风的免疫炎症机制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凤梅 黄世敬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2期2020-2024,共5页
从免疫炎症方面综述抑郁症、脑白质病和中风的共性机制和中药干预作用,通过早期中药干预胶质细胞的异常活化和炎性因子的释放,阻断核转录因子κB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炎症,实现关联阻断,为中药治疗抑郁症、脑白质病... 从免疫炎症方面综述抑郁症、脑白质病和中风的共性机制和中药干预作用,通过早期中药干预胶质细胞的异常活化和炎性因子的释放,阻断核转录因子κB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炎症,实现关联阻断,为中药治疗抑郁症、脑白质病和中风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白质病 中风 免疫炎症机制 中药干预 综述
下载PDF
脑血管痉挛的免疫炎症机制及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冯华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2年第2期153-156,共4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是多因素和多环节的。有证据表明免疫炎症反应参与了CV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近年来实验研究表明相应的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疗对CVS的防治具有肯定的疗效,这些研究结果加深人们...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是多因素和多环节的。有证据表明免疫炎症反应参与了CV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近年来实验研究表明相应的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疗对CVS的防治具有肯定的疗效,这些研究结果加深人们对CVS免疫炎症机制的认识,并为新的CVS药理学对策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免疫炎症机制 病因 机理
原文传递
从“亢则害,承乃制”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炎症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子怡 周亚滨 +2 位作者 杨建飞 李鑫峰 魏来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502-506,共5页
"亢则害,承乃制"即亢害承制论,若邪气过盛则为亢,物为亢邪所损则为害。动脉粥样硬化为病之因有二:一为体质,二为宿邪。现代医学将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但未形成真正病灶时称之为"盛";"盛"的日积月... "亢则害,承乃制"即亢害承制论,若邪气过盛则为亢,物为亢邪所损则为害。动脉粥样硬化为病之因有二:一为体质,二为宿邪。现代医学将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但未形成真正病灶时称之为"盛";"盛"的日积月累导致"害"的结果时,"盛"转变为"亢"。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即为"盛",此时由于饮食、情志、体质等因素导致血液中出现痰湿之邪。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病变为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并分泌更多的炎症因子以诱发更严重的免疫反应。最后泡沫细胞和相关免疫细胞在内膜中堆积并死亡形成粥样斑块("害");由于痰("盛")使血液运行受阻而导致血瘀或痰瘀互阻为"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亢则害 承乃制” 免疫炎症机制 痰瘀
下载PDF
脑缺血损伤的炎症免疫机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军 沈玉先 +1 位作者 马传庚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3,共5页
脑缺血是指脑循环血流量减少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质量。探讨脑缺血损伤的机制 ,对减轻脑缺血损伤和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极其重要。脑缺血损伤的炎症免疫机制研究将为临... 脑缺血是指脑循环血流量减少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质量。探讨脑缺血损伤的机制 ,对减轻脑缺血损伤和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极其重要。脑缺血损伤的炎症免疫机制研究将为临床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重要的思路。脑缺血的炎症免疫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 ,炎症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和NO等都参与了脑缺血损伤的病理过程 ,其中细胞因子首先诱导产生 ,尔后诱导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 ,促使炎症免疫细胞浸润到损伤组织 ,炎症免疫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又相互诱导激活 ,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损伤 炎症免疫机制 内细胞 细胞因子 一氧化氮
下载PDF
清热化湿祛瘀法抗肾脏纤维化的免疫炎症机制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5
作者 王亿平 +7 位作者 金华 张磊 吕勇 胡顺金 王东 任克军 茅燕萍 魏玲 《中国科技成果》 2022年第6期61-61,共1页
慢性肾脏病(CKD)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的最终结局,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耗费社会医疗资源,研究其发病机理及防治对策对延缓病情进展、推迟开始透析时间有着重要意义。肾脏纤维化(RF)是导致CKD发展到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病理基础,其主... 慢性肾脏病(CKD)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的最终结局,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耗费社会医疗资源,研究其发病机理及防治对策对延缓病情进展、推迟开始透析时间有着重要意义。肾脏纤维化(RF)是导致CKD发展到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病理基础,其主要病理特征就是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免疫炎症机制在RF发生及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纤维化 清热化湿 慢性肾脏病 透析时间 免疫炎症机制 过度沉积 病情进展 进展过程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三七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免疫炎症分子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农焦 曾平 +2 位作者 李娟 刘金富 李金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4613-4619,共7页
背景:近年来,临床上运用中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但与西药相比,中药成分复杂、靶点和机制不清。网络药理学是一门新兴且热门的学科,网络药理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注重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特点与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背景:近年来,临床上运用中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但与西药相比,中药成分复杂、靶点和机制不清。网络药理学是一门新兴且热门的学科,网络药理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注重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特点与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相吻合,符合中医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三七主要活性成分,构建活性化合物-靶点网络,对其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分子机制进行科学阐释。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三七的作用靶点,OMIM、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股骨头坏死疾病的作用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Cytoscape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分析靶点基因功能及信号通路,利用ClueGO插件进行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结论:筛选出8个三七化学活性成分,98个三七药物作用于股骨头坏死的潜在靶点。GO富集结果表明三七主要涉及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对应激的应答等生物过程,KEGG靶点分析表明三七主要通过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氨基末端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影响来发挥免疫炎症作用。三七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过程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三七抗免疫炎症作用机制的研究甚至进一步开展中药复方治疗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股骨头坏死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免疫炎症作用机制
下载PDF
追本溯源从机制上防病——葛均波院士阐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炎症机制
7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3年第11期17-17,共1页
在疾病的上游阻断疾病的发展是基础研究最主要的目的.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我们已知肥胖、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但不能直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早在19世纪中叶,Rudolf Virchow就提出... 在疾病的上游阻断疾病的发展是基础研究最主要的目的.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我们已知肥胖、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但不能直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早在19世纪中叶,Rudolf Virchow就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是炎症反应,之后随着人们对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1976年,Russell Ross提出动脉粥样硬化的"损伤反应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炎症机制 追本溯源 葛均波 RUSSELL 院士 防病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与神经免疫炎症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高靓 张玉虎 王丽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4-236,共3页
既往认为帕金森病( PD)的病因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衰老、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近来神经免疫炎症机制在PD中的作用受到普遍关注。许多临床研究[1,2]发现PD患者血清、CSF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增高... 既往认为帕金森病( PD)的病因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衰老、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近来神经免疫炎症机制在PD中的作用受到普遍关注。许多临床研究[1,2]发现PD患者血清、CSF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增高,炎症活化T淋巴细胞亚型增多,并且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增多。在PD患者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研究中,应用示踪剂[11C](R)-PK11195标记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发现脑干、基底节及额颞叶皮质区其数量均明显增高[3]。曾感染过幽门螺杆菌、流感病毒、Epstein-Barr 病毒等的人群患PD的风险增加[4],而服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人群PD患病率明显低于从未服用此类药物的人群[5]。同时,在PD动物模型中也发现了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炎症细胞因子增高[6],另外在某些PD转基因小鼠模型中也出现炎症反应强度的增强[7],而在PD动物模型中应用某些可调节免疫炎症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米诺环素、他汀类药物以及中药抗炎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雷公藤内酯素等可发现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现对PD神经免疫炎症的可能机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炎症机制 帕金森病 神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EPSTEIN-BARR 非甾体类抗炎药 小胶质细胞激活 他汀类药物
下载PDF
茵栀黄注射液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郑加嘉 黄清松 +2 位作者 吴蔓 林英 曾繁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对刀豆素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炎症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刀豆素蛋白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酶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肝内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及IL-10)含量。结果:茵栀黄注射液组小鼠肝脏内...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对刀豆素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炎症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刀豆素蛋白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酶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肝内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及IL-10)含量。结果:茵栀黄注射液组小鼠肝脏内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均明显减少(P<0.01)。细胞因子IL-10较ConA对照组有所升高(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能降低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肝内炎症介质TNF-α、IFN-γ、IL-4的分泌,增加调节性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减轻肝脏细胞的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注射液 免疫性肝损伤 炎症机制
下载PDF
中医药对Alzheimer病免疫系统干预途径的探讨
10
作者 王玲 黄兆胜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1期2116-211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Alzheimer病(简称:AD)免疫系统可能的干预途径和防治AD的新药研究思路。方法:综述和分析AD的免疫炎症机制学说、AD与免疫系统改变、AD免疫炎症机制的现代研究和治疗进展、中医药在调节免疫和细胞因子方面的独特优势等...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Alzheimer病(简称:AD)免疫系统可能的干预途径和防治AD的新药研究思路。方法:综述和分析AD的免疫炎症机制学说、AD与免疫系统改变、AD免疫炎症机制的现代研究和治疗进展、中医药在调节免疫和细胞因子方面的独特优势等方面的资料。结果:中医药防治AD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被激活、抑制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阻止β-AP的沉积和调节过强的免疫炎症反应等干预途径,调节AD的免疫系统,切断其免疫炎症机制的各个环节。结论:中医药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调节AD免疫系统而达到防治AD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免疫炎症机制 调节免疫系统 中医药
下载PDF
血小板在机体病毒防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戈立秀 常艳敏 +3 位作者 王丽娜 高巧营 郭晓倩(综述) 张爱民(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6期2015-2018,共4页
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抗感染的物质基础,执行止血、抗炎、免疫调节等功能。血小板是骨髓中巨核细胞细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在维持血管完整性和调节止血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除凝血、止血功能外,血小板在对抗病毒方面也起重要作用。血小板... 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抗感染的物质基础,执行止血、抗炎、免疫调节等功能。血小板是骨髓中巨核细胞细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在维持血管完整性和调节止血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除凝血、止血功能外,血小板在对抗病毒方面也起重要作用。血小板通过模式识别受体,如Toll样受体、C型凝集素受体2及NOD样受体等感知病原体或炎症的存在并做出应答,其内部颗粒释放出多种炎症介质、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等抗感染分子,调节免疫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分子的分泌,直接或间接参与病毒防御。病毒的侵袭导致血小板活化,活化的血小板直接吞噬病毒,导致血小板和白细胞聚集体形成,并通过释放活性氧抑制病原体。此外,活化的血小板具有抗原提呈作用,通过募集和协同免疫细胞,进一步加强机体抗感染能力,增强白细胞吞噬作用,以及活性氧的释放介导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反应,在细胞和体液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病毒 炎症:免疫机制
下载PDF
2016年全国抗炎免疫药理学术会议在遵义成功召开
12
作者 本刊编辑部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562-562,共1页
2016年全国抗炎免疫药理学术会议于11月在贵州省遵义市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由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专业委员会主办,遵义医学院承办的一次高水平、高规格学术会议,是抗炎免疫药理研究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会议围绕"重大疾病的炎症... 2016年全国抗炎免疫药理学术会议于11月在贵州省遵义市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由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专业委员会主办,遵义医学院承办的一次高水平、高规格学术会议,是抗炎免疫药理研究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会议围绕"重大疾病的炎症免疫机制与药物靶标研究"等重要议题展开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来自第三军医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浙江大学、澳门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免疫药理 学术交流 遵义市 会议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药理学会 炎症免疫机制 第三军医大学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免疫炎症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亿平 王东 +8 位作者 金华 吕勇 程晥 胡顺金 茅燕萍 魏玲 刘家生 王立媛 章雪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25-1429,共5页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加服清肾颗粒,每次1袋(10g),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加服清肾颗粒,每次1袋(10g),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Th17细胞含量和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的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IL-17、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1,TIMP-1)、Ⅳ型胶原(Ⅳcollagen,Col-Ⅳ)表达。结果最后完成156例(试验组77例,对照组79例);试验组临床疾病总有效率为80.52%(62/77),优于对照组的68.35%(5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49,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试验组CD4^+/CD8^+T细胞比值、Th17细胞含量、NF-κB p65活性及血清IL-17、TRAF6、TIMP-1、TIMP-1/MMP-9比值、Col-Ⅳ水平均降低(P<0.05),对照组MMP-9水平降低(P<0.05),TIMP-1/MMP-9比值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CD4^+/CD8^+T细胞比值、Th17细胞含量和NF-κB p65活性降低更明显(P<0.05),试验组血清IL-17、TRAF6、TIMP-1、TIMP-1/MMP-9比值、Col-Ⅳ水平降低(P<0.05),MMP-9水平升高(P<0.05)。结论清肾颗粒能够调节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减轻肾脏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湿热证 清肾颗粒 免疫炎症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免疫炎症介导角度的清肾颗粒对肾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亿平 章雪莲 +3 位作者 王东 胡顺金 茅燕萍 任克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对肾纤维化大鼠免疫系统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建立肾纤维化模型,将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清肾颗粒组(n=8)、百令胶囊组(n=8)、模型组(n=7)、假手术组(n=7)和正常组(n=8)。清肾颗粒组按0.3g/(100g...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对肾纤维化大鼠免疫系统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建立肾纤维化模型,将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清肾颗粒组(n=8)、百令胶囊组(n=8)、模型组(n=7)、假手术组(n=7)和正常组(n=8)。清肾颗粒组按0.3g/(100g·d)灌胃,百令胶囊组按0.06g/(100g·d)灌胃,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组每日给予等量温水灌胃,疗程3周。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和24h尿蛋白定量(U-Pro/24h)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_4^+T细胞、CD_8^+T细胞和Th17细胞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白介素-17(IL-17)、核因子-κB(NF-κB)p65和Ⅲ型胶原蛋白(Col-Ⅲ)相对含量。结果清肾颗粒组、百令胶囊组、模型组BUN、Scr、U-Pro/24h、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CD_4^+/CD_8^+水平及肾组织中IL-17、NF-κBp65、Col-Ⅲ半定量评分均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清肾颗粒组和百令胶囊组上述水平显著降低(P<0.01),清肾颗粒组优于百令胶囊组(P<0.05)。结论清肾颗粒可以通过调节UUO模型大鼠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抗肾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 肾间质纤维化 清肾颗粒 免疫炎症机制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病“肾络伏风”病机学说及“从风论治”治法的探讨 被引量:35
15
作者 南赫 黄晓强 +2 位作者 王宣权 黄为钧 赵进喜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620-623,共4页
本研究团队在继承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等医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糖尿病肾病“肾络伏风”病机学说,认为在肾络“微型癥瘕”形成的基础上,络风内动是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关键。因此强调在治疗上既要重视针对肾络“微型癥瘕”的治疗,同... 本研究团队在继承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等医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糖尿病肾病“肾络伏风”病机学说,认为在肾络“微型癥瘕”形成的基础上,络风内动是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关键。因此强调在治疗上既要重视针对肾络“微型癥瘕”的治疗,同时也要重视针对“肾络伏风”的治疗。除此之外,由于络脉遍布全身,不同部位的络脉“微型癥瘕”形成并络风内动而导致了消渴病的不同并发症。因此,治疗上应重视辨病、辨证、辨症相结合,根据不同络脉风动的情况以及不同的并发症选择不同的风药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络伏风 微型癥瘕 从风论治 络风内动 免疫炎症机制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16
作者 李新纯 何明大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20期170-170,共1页
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在我国及西方国家已成为继心脏病、肿瘤和脑血管病之后人类第4位死因。近年来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免疫炎症机制在AD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因子与AD的相关性 细胞因子(CK)是一组主要由免疫活... 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在我国及西方国家已成为继心脏病、肿瘤和脑血管病之后人类第4位死因。近年来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免疫炎症机制在AD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因子与AD的相关性 细胞因子(CK)是一组主要由免疫活性细胞分泌的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调节蛋白,除其免疫调节等生理功能外,尚具有许多病理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细胞因子 中医药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 免疫炎症机制 细胞调节蛋白 生物学活性 西方国家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概述 被引量:27
17
作者 葛均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6期705-707,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虽然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有百余年,但迄今为止应该说人类对它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相关疾病如冠心病和脑卒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AS仍然是心血管领域公认的研究热点和难点.AS的复杂在...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虽然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有百余年,但迄今为止应该说人类对它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相关疾病如冠心病和脑卒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AS仍然是心血管领域公认的研究热点和难点.AS的复杂在于其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多种危险因素和环境作用于复杂的遗传基因背景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炎症免疫机制
下载PDF
银屑病与β趋化因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辉 顾军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2年第2期85-87,共3页
银屑病的病因不明 ,免疫 -炎症机制正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人们发现作为趋化因子家族中最大的一类 ,β 趋化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在银屑病患者中表达异常 。
关键词 银屑病 β-趋化因子 免疫-炎症机制 发病机制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单核细胞超化蛋白 T细胞
下载PDF
血糖变异系数与糖化血清蛋白对脓毒症患者继发PICS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安鹏 俞振飞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23期2434-243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糖变异系数(GLUcv)联合糖化血清蛋白(GSP)对脓毒症患者继发持续性炎症-免疫机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预测价值。方法取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住院第28天作为观察节点,根据PICS诊断标准,将发生PICS的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血糖变异系数(GLUcv)联合糖化血清蛋白(GSP)对脓毒症患者继发持续性炎症-免疫机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预测价值。方法取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住院第28天作为观察节点,根据PICS诊断标准,将发生PICS的患者作为PICS组,未发生PICS的患者作为非PICS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感染部位、入住ICU时间、特殊诊疗操作、住院第1天和第14天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淋巴细胞计数(LYM)和前白蛋白(PA)检查结果、住院第1天GSP(D1_GSP)、住院期间最高血糖(GLUmax)、最低血糖(GLUmin)、平均血糖(GLUmean)、血糖标准差(GLUsd)及血糖变异系数(GLUcv)进行比较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继发PICS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因素的预测能力。结果共纳入162例脓毒症患者,其中PICS患者55例,非PICS组患者107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提示PICS组患者ICU住院时间较非PICS组患者显著延长(t=7.951,P<0.01);PICS诊断指标比较结果提示,PICS组患者入住ICU第14天LYM水平显著低于非PICS组患者(t=7.687,P<0.01),而非PICS组患者随着住院时间延长,LYM呈显著升高趋势(t=9.314,P<0.01);PICS组患者入住ICU第14天CRP水平显著高于非PICS组患者(t=4.392,P<0.01),而非PICS组患者随着住院时间延长,CRP呈显著降低趋势(t=7.007,P<0.01);PICS组患者入住ICU第14天Alb和PA水平显著低于非PICS组患者(t=3.383,P=0.001;t=3.140,P=0.002),而PICS组患者随着住院时间延长,Alb和PA水平呈显著降低趋势(t=2.317,P=0.022;t=3.252,P=0.002);血糖代谢指标比较结果提示相较于非PICS组患者,PICS组患者D1_GSP水平显著升高,而GLUsd和GLUcv水平显著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D1_GSP(OR=3.284,95%CI 1.846~5.843)和GLUcv(OR=0.895,95%CI 0.852~0.941)与脓毒症患者继发PICS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提示,GLUsd和GLUcv的AUC分别为0.793和0.741,而两者联合预测概率的AUC为0.901,相较于单个指标显著提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继发PICS的脓毒症患者可能伴有血糖代谢紊乱,GLUcv和GSP指标可显著提高对脓毒症患者继发PICS的预测价值,对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判断及其治疗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变异系数 持续性炎症-免疫机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预测价值
下载PDF
CD4^+T细胞亚群与高血压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雪春 孙跃民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7-330,共4页
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受遗传与环境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在高血压的病因学方面,尽管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血管系统和中... 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受遗传与环境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在高血压的病因学方面,尽管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近年来,研究数据表明,高血压伴随有血管局部和系统性的炎症反应,免疫炎症机制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如果阻止炎症反应,就能够减轻血压升高及其导致的靶器官损害。相关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提示获得性免疫可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对CD4+T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与高血压发病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淋巴细胞 T细胞亚群 发病机制 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免疫炎症机制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