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7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水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诊断肺癌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张玉春 戴陆春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5期71-74,共4页
目的分析胸水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3月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液基细胞学、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测方... 目的分析胸水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3月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液基细胞学、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测方法诊断效能以及对不同类型肺癌的鉴别准确性。结果67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确诊肺癌47例、良性病变20例,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对于腺癌诊断符合率100.00%,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测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6,P<0.05)。结论肺癌诊断中,以胸水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应用价值较高,除进行肺癌检出之外,还可进行肿瘤类型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水细胞蜡块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肺癌 诊断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常见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新明 罗颖洁 +3 位作者 杨通 莫明聪 林云恩 刘桂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188-1190,1194,共4页
自从1941年coons首先用荧光素标记抗体,检测肺组织内的肺炎双球菌获取成功之后,后继研究者创建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方法,逐渐发展为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免疫酶组织化学技术、亲和免... 自从1941年coons首先用荧光素标记抗体,检测肺组织内的肺炎双球菌获取成功之后,后继研究者创建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方法,逐渐发展为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免疫酶组织化学技术、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抗原修复 常见问题 抗原性 固定液 抗体效价 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组化染色 组织固定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EV二步法和LSAB法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蔡俊杰 陈源 +1 位作者 赵菲 周军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62-463,共2页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EV二步法 LSAB法 应用
下载PDF
CD34与D2-40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在鉴别血管与淋巴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盖文君 姚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S1期64-65,共2页
在恶性肿瘤中,血管和淋巴管转移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并且肿瘤的转移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苏木素-伊红(HE)染色中,区别淋巴管和血管非常困难。
关键词 淋巴管内皮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血管内皮 肿瘤组织 标记物 鉴别 滴加 辣根过氧化物酶 碱性磷酸酶 恶性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SP三步法与PV二步法比较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盖文君 姚宏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5期584-585,共2页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临床病理诊断和形态学研究中,是一种很重要的技术和手段。该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病理诊断,现在我国病理界已广泛应用。影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的因素很多,如组织固定、脱水的过程、修复的好坏以及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临床病理诊断和形态学研究中,是一种很重要的技术和手段。该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病理诊断,现在我国病理界已广泛应用。影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的因素很多,如组织固定、脱水的过程、修复的好坏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过程和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的选取以及显色步骤均对结果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二步法 三步法 临床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P 组织固定 形态学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实际应用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孟庆媛 刘东璞 +2 位作者 郭梦凡 林明华 王抒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年第1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病理学 显微镜技术
下载PDF
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应用讨论
7
作者 李慧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25期87-88,共2页
免疫组织化学(Immuohistochemistry,IHC)技术在疾病诊断、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了解发病机制和检测病原体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免疫组化是一种多步骤、多因素决定的实验方法,存在很多干扰因素,甚至会出现不理想的染色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Immuohistochemistry,IHC)技术在疾病诊断、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了解发病机制和检测病原体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免疫组化是一种多步骤、多因素决定的实验方法,存在很多干扰因素,甚至会出现不理想的染色结果,从而导致误判和误诊。深入研究免疫组化原理和技术,努力实现规范化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中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8
作者 杨旭 檀艳丽 方川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常见问题分析 抗原抗体反应 术中 免疫细胞化学 肿瘤病理诊断 特异性抗体 呈色反应 细胞原位
下载PDF
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陈芳 李海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20期1613-1614,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病理技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病理科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送检标本中常见肿瘤100例,行常规包埋、切片。选择较为常用的30种诊断用抗体,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机与手工操作两种染色方法进行对比... 目的研究探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病理技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病理科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送检标本中常见肿瘤100例,行常规包埋、切片。选择较为常用的30种诊断用抗体,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机与手工操作两种染色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全自动免疫组化机染色下的组织穿透性强,敏感性高,定位准确,染色信号放大,表达清晰、背景非特异性染色浅,最大限度降低假阳性可能,提高了诊断的质量;而手工染色颜色深浅不一,非特异性背景染色不清晰。结论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免疫组化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和质量控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技术 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手工染色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容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2期2331-2332,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应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是一种多步骤、多因素决定的实验方法,有很多干扰因素,无论是组织取材、固定、制片、抗原暴露及修复、液体及抗体的配制、修复温度、显色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应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是一种多步骤、多因素决定的实验方法,有很多干扰因素,无论是组织取材、固定、制片、抗原暴露及修复、液体及抗体的配制、修复温度、显色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是为了制作出优良的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提高病理诊断水平。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定位准确等优点应得到最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技术与方法
下载PDF
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晓琳 尚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34期17-20,共4页
目的 探讨对常见肿瘤患者采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进行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常见肿瘤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对患者展开包埋切片操作,完成后对应进行检测方法的划分,分别采用手工操作... 目的 探讨对常见肿瘤患者采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进行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常见肿瘤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对患者展开包埋切片操作,完成后对应进行检测方法的划分,分别采用手工操作以及全自动免疫组化机合理展开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最终就染色结果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 全自动免疫组化机染色者,阳性细胞检出率(98.00%,98/100)显著高于手工操作染色者(48.00%,48/100),两种方法之间呈现出显著差异性(P <0.05)。玻片标本镜下对比显示,与手工染色的组织标本相比,全自动免疫组化机染色的组织标本透光性较好,染色剂的组织穿透性强,染色信号放大,阳性细胞的表达清晰、染色程度较深,背景和非特异性染色浅有效提高了鉴别诊断的敏感性;显微镜下评估染色效果显示,全自动免疫组化机染色评分为(9.45±0.32)分,明显高于手工操作染色者评分[(7.35±0.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同手工操作染色进行比较,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能够获得显著效果,较易做到染色标准化,可以充分避免出现出人工完成取点,对于整个过程均可以做到自动完成,可使得人为影响因素显著减少,对于质量标准化可以轻易达到,可凸显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手工操作 全自动免疫组化机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东璞 卢凤美 +2 位作者 张晓波 孟庆媛 马迎军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年第3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技术与方法
下载PDF
人体内耳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探讨
13
作者 李颖 陈彪 +1 位作者 王乃利 郝欣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5-910,共6页
目的通过对人内耳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制作过程中防脱片和抗原修复方法的探讨,寻找获得满意染色效果的最佳技术方法。方法取无已知耳科疾病的尸检颞骨标本,经取材、固定、脱钙、脱水、包埋后,行冰冻切片,-20℃冷冻保存。染色前的... 目的通过对人内耳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制作过程中防脱片和抗原修复方法的探讨,寻找获得满意染色效果的最佳技术方法。方法取无已知耳科疾病的尸检颞骨标本,经取材、固定、脱钙、脱水、包埋后,行冰冻切片,-20℃冷冻保存。染色前的防脱片处理分为Ⅰ组(后固定组)、Ⅱ组(烤片组)和Ⅲ组(后固定联合烤片组)。处理后,每组再行抗原修复,分别分为A组(热修复组)、B组(酶消化组)和C组(Triton组)。应用间接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WARP、NF200、CD68及IBA1这4种抗体在各组中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并对其脱片情况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在防脱片处理的3组中,Ⅲ组(后固定联合烤片组)的防脱片效果最佳,基本无脱片现象。抗原修复的3组中,A组和C组的抗原修复作用较为满意,B组修复作用不佳,且对组织的细胞结构产生了破坏作用。结论应用后固定联合烤片法防止脱片和应用热修复或Triton进行抗原修复在本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适当的防脱片处理和抗原修复方法对提高内耳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敏感性和制片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内耳 冰冻切片 防脱片 抗原修复 间接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下载PDF
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14
作者 吴贤英 沈健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72-73,共2页
为探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全程最短时间,采用微波技术,用EMA、Keratin、Desmin、Myoglobin、LCA、S-100、GFAP7种抗体和ABC、SABC、S-Pkit,对不同的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与常规免疫组化方法比较。结果显示:快速免疫组化全程时... 为探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全程最短时间,采用微波技术,用EMA、Keratin、Desmin、Myoglobin、LCA、S-100、GFAP7种抗体和ABC、SABC、S-Pkit,对不同的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与常规免疫组化方法比较。结果显示:快速免疫组化全程时间在60~80min左右;除膜抗原外,其余抗体的染色效果与常规免疫组化相同或更优;生物素化二抗和酶联亲和素试剂盒则以S-PKit最好。提示微液快速免疫组化染色法值得在医院病理科及一般免疫组化染色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技术
下载PDF
骨组织的快速脱钙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应用
15
作者 熊正文 彭东长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1年第3期258-259,共2页
关键词 组织 微波 快速脱钙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丹桔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3期2935-2936,共2页
免疫组织(IHC)化学染色技术作为科研工作中的常规技术以及病理实验室中的常规技术,它是一门结合了免疫学技术以及免疫学理论的新型技术。由于其具有可以直接定量和定性的来对组织进行观察、定位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因此,其... 免疫组织(IHC)化学染色技术作为科研工作中的常规技术以及病理实验室中的常规技术,它是一门结合了免疫学技术以及免疫学理论的新型技术。由于其具有可以直接定量和定性的来对组织进行观察、定位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因此,其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现对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应用 进展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应用体会
17
作者 张伟 《甘肃畜牧兽医》 2014年第10期26-27,29,共3页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有众多干扰因素,如组织取材、固定、制片、抗原暴露及修复、液体及抗体的配制、修复温度、显色等因素。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定位准确等优点,因此其应用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技术 研究进展 应用体会
下载PDF
肾组织石蜡切片Ⅳ型胶原α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诊断Alport综合征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能擘 赵杰 +4 位作者 王美芳 王慧萍 周芹 毕艳 陈江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1660-1664,共5页
目的对Alport综合征(AS)患者肾脏穿刺组织进行石蜡切片Ⅳ型胶原α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确诊的10例AS患者(AS病例组)、10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者(D... 目的对Alport综合征(AS)患者肾脏穿刺组织进行石蜡切片Ⅳ型胶原α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确诊的10例AS患者(AS病例组)、10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者(DCD)供肾及10例确诊为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对照组)的肾组织进行石蜡切片Ⅳ型胶原α1、α3、α5链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其与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将对照组肾组织石蜡切片分别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抗原修复,比较修复效果。结果对照组肾组织2种染色方法Ⅳ型胶原α1、α3、α5链染色在肾小球基底膜(GBM)中均为连续线状阳性表达。AS病例组肾组织2种染色方法Ⅳ型胶原α1链染色在GBM均呈连续线状阳性表达,α3、α5链染色在GBM为阴性或节段弱阳性表达。2种染色方法染色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615,P=0.035)。结论石蜡切片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Ⅳ型胶原α1、α3和α5能较好地用于AS的诊断,为AS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ORT综合征 诊断 Ⅳ型胶原α链 免疫组织化学 间接荧光抗体技术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19
作者 赵曦婷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2期0116-0118,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诊断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病理学意义及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01月~2022年07月我院诊断的12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均接受子宫颈活检,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检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依...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诊断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病理学意义及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01月~2022年07月我院诊断的12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均接受子宫颈活检,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检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依据病变情况将其分为甲级组(CINⅢ级,33例)、乙级组(CINⅡ级,53例)、丙级组(CINⅠ级,43例),并选择40例非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参照组,研究指标为P16、Ki-67。结果: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病情逐渐严重,患者弱阳性、中阳性、假阳性不断增加,并且组间差异逐渐扩大。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判断P16、Ki-67抗体情况,能够筛查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并对病变程度进行精准分级,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子宫颈癌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子宫颈活检 病理学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1在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的一致性比较
20
作者 李东 邸吉廷 熊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9-342,共4页
目的:比较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ligand 1,PD-L1,克隆号E1L3N、22C3、SP263)在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的一致性。方法:第一步,筛选最优流程:采用PD-L1(克隆号E1L3N)抗体分别按推荐流程、自建流程①、自建流... 目的:比较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ligand 1,PD-L1,克隆号E1L3N、22C3、SP263)在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的一致性。方法:第一步,筛选最优流程:采用PD-L1(克隆号E1L3N)抗体分别按推荐流程、自建流程①、自建流程②与自建流程③,对5例扁桃体组织完成平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专科病理医生对全部切片进行质量评分(0~6分),筛选出评分最高的流程;第二步,用最优流程与两种标准流程的评分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选取近两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病理最终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标本共32例,用筛选出的自建流程①、与SP263标准流程及22C3标准流程对32病例各自进行平行染色,全部染色片由专科病理医师行阳性肿瘤细胞比例评分(tumor proportion score,TPS)。评分结果按<1%,≥1%至<10%,≥10%至<50%,≥50%分组,分析PD-L1检测抗体克隆号E1L3N与22C3、SP263染色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扁桃体染色切片质量评分(0~6分)如下:推荐流程为5、5、5、5、5分;自建流程①为5、6、6、5、6分;自建流程②为4、4、4、4、4分;自建流程③为3、3、3、3、3分。自建流程①的结果总体评分最高,选用自建流程①完成32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的免疫组组织化学染色,TPS评分为:自建流程①,<1%共6例,≥1%至<10%共5例,≥10%至<50%共10例,≥50%共11例;22C3标准流程,<1%共5例,≥1%至<10%共3例,≥10%至<50%共13例,≥50%共11例;SP263标准流程,<1%共7例,≥1%至<10%共4例,≥10%至<50%共11例,≥50%共10例。一致性检验结果为:自建流程①和22C3标准流程,κ值为0.736(P<0.001),一致性好;自建流程①和SP263标准流程,κ值为0.914(P<0.001),一致性极好。结论:采用PD-L1(克隆号E1L3N)抗体,在罗氏Ventana Benchmark GX平台,通过自建染色流程①完成,可获得良好质量的染色切片;在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的检测中,自建染色流程①与22C3标准流程和SP263标准流程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1 克隆号E1L3N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