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必安治疗免疫致敏法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贾志新 冯五金 《山西中医》 2009年第12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肠必安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理。方法:采取免疫致敏法制备模型,运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锡类散)对照组、肠必安低剂量组、肠必安高剂量组,并给予相应药物灌... 目的:探讨肠必安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理。方法:采取免疫致敏法制备模型,运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锡类散)对照组、肠必安低剂量组、肠必安高剂量组,并给予相应药物灌肠,以各组实验大鼠处理前后体重变化、结肠黏膜损伤度、溃疡面积、组织病理学改变、大便成形时间、胸腺及脾脏系数、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为检测指标,对其疗效及机理进行研究。结果:治疗后肠必安组的体重变化、结肠黏膜损伤度、溃疡面积、组织病理学的改变、CRP值方面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肠必安组在结肠黏膜损伤度、溃疡面积、组织病理学改变方面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肠必安与锡类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均有治疗作用,但在消除炎症反应,修复结肠黏膜及改善肠功能等方面,肠必安优于锡类散;肠必安高剂量组的结肠黏膜损伤度略优于低剂量组;IL-6作为炎症反应程度及抗炎药物疗效的检测指标较CRP更灵敏、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必安 免疫致敏法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