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免耕水稻田土壤的生物特征研究 被引量:67
1
作者 张磊 肖剑英 +1 位作者 谢德体 魏朝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对经过 10年半旱式免耕定位试验的水稻土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实行半旱式厢作及垄作免耕法能够迅速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氮、磷的水平 ;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变化一般存... 对经过 10年半旱式免耕定位试验的水稻土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实行半旱式厢作及垄作免耕法能够迅速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氮、磷的水平 ;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变化一般存在季节性规律 :春季高 ,夏季至夏末降低 ;各处理土体上层和下层 (0~ 7.5 cm,7.5~15 cm)的基本肥力特征及微生物特征无明显区别 ;免耕处理土壤 ,其微生物的季节性变幅较小 ,垄上或厢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甚至表现反季节性 ,整个生长季节内稳中有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 半旱式免耕 微生物特征 土壤肥力
下载PDF
紫色土早稻免耕对土壤动物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伦先 杨淑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4-18,共5页
对紫色土旱稻免耕中土壤动物群的变化研究表明、旱稻免耕有利于土壤动物生长繁殖。免耕垄作比平作土壤动物增加5种,每立方米增加3118个,其优势种的数量增加50%,并集中在0~20cm 土层内,占总量的95%。免耕不施肥覆盖比不覆盖的土壤动... 对紫色土旱稻免耕中土壤动物群的变化研究表明、旱稻免耕有利于土壤动物生长繁殖。免耕垄作比平作土壤动物增加5种,每立方米增加3118个,其优势种的数量增加50%,并集中在0~20cm 土层内,占总量的95%。免耕不施肥覆盖比不覆盖的土壤动物增加1175个/m^3。免耕施有机肥和化肥,垄作比平作的土壤动物分别增加5895个/m^3、2902个/m^3。垄作施有机肥比施化肥和不施肥的土壤动物分别增加5864个/m^3和7655个/m^3,其优势种数量分别增加30%~190%和110%~440%。同时,土壤动物的活力使土壤容重降低4%~12%,氮磷含量增加0.001%~0.005%,谷物产量增加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紫色土 免耕 陆稻
下载PDF
紫色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红燕 谢德体 蒋先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3-227,共5页
为了找到提取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最佳方法,通过OD值检验、凝胶电泳、PCR和DGGE分析,比较了Reddy法、基于DNAout kit试剂盒改进的实验方法、以及Kuske修订法、Edgcomb改进法、SDS高盐提取法、Eichner调整法等常用的不同土壤微生物基因组的... 为了找到提取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最佳方法,通过OD值检验、凝胶电泳、PCR和DGGE分析,比较了Reddy法、基于DNAout kit试剂盒改进的实验方法、以及Kuske修订法、Edgcomb改进法、SDS高盐提取法、Eichner调整法等常用的不同土壤微生物基因组的DNA提取方法在亚热带地区长期免耕紫色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0.25-2.0 mm粒径上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6种方法都可以从团聚体中提取到长度大于23.1 kb的DNA片段,但不同方法提取的DNA的产量存在明显差异,土壤总DNA均不需纯化就可以用于PCR扩增,使用细菌16S rDNA基因V3区的通用引物可扩增得到相应的片段。研究表明,改进的DNAout kit试剂盒法是长期免耕紫色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中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最佳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紫色土水稻田土壤 微生物DNA提取 方法比较
下载PDF
紫色土退化旱地的肥力恢复与重建 被引量:65
4
作者 朱波 陈实 +2 位作者 游祥 彭奎 张先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43-749,共7页
常规耕作的水土流失造成紫色土坡耕地土层浅薄化、土壤养分贫瘠化、土壤干旱化及土壤结构劣化等土壤肥力退化问题。 1 984~ 1 996年长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聚土免耕通过垄沟网状结构可保持水土 ,其多年平均径流与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 65... 常规耕作的水土流失造成紫色土坡耕地土层浅薄化、土壤养分贫瘠化、土壤干旱化及土壤结构劣化等土壤肥力退化问题。 1 984~ 1 996年长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聚土免耕通过垄沟网状结构可保持水土 ,其多年平均径流与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 65 7.7m3hm- 2 和5 30 .0tkm- 2 ,而常规耕作的相应值分别为 1 75 4 .0m3hm- 2 和 31 2 2 .0tkm- 2 ,通过聚土与改土结合 ,聚土免耕活土层厚度平均增加 1 1 .8cm ,聚土免耕耕作技术还通过垄沟强化培肥降低土壤容重 ,增加土壤有机质及N、P、K含量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恢复土壤肥力。聚土免耕作物产量比平作高 1 5 %~ 30 %。 1 996~ 1 998年秸秆覆盖实验结果表明 ,秸秆覆盖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 ,改善并维持土壤结构。聚土免耕与秸秆覆盖结合有利于土壤养分活化、土壤结构形成与维护 ,是紫色土退化旱地肥力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旱地 肥力恢复 土壤肥力 聚土免耕 土地退化 秸秆覆盖
下载PDF
旱地自然免耕技术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波 马志勤 张克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94-99,共6页
本文研究了钙质紫色土在连续四年免耕、垄作、秸杆覆盖下的土壤水肥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免耕使土壤容重下降,秸杆覆盖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抑制水分蒸发、增加养分积累,垄作可形成深厚的土壤结构层,有利于土壤养分活化。免耕、垄... 本文研究了钙质紫色土在连续四年免耕、垄作、秸杆覆盖下的土壤水肥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免耕使土壤容重下降,秸杆覆盖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抑制水分蒸发、增加养分积累,垄作可形成深厚的土壤结构层,有利于土壤养分活化。免耕、垄作、秸杆覆盖相结合能改善并维护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秸杆覆盖 紫色土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为了大地的丰收──追记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教授
6
作者 程龙 《畜牧市场》 1997年第1期18-21,共4页
为了大地的丰收──追记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教授重庆程龙“我是农民的儿子”,作为中国土壤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土壤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侯光炯教授这样自诩。他以与农民和土地作伴为乐,坚持走知识分子与实践相结... 为了大地的丰收──追记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教授重庆程龙“我是农民的儿子”,作为中国土壤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土壤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侯光炯教授这样自诩。他以与农民和土地作伴为乐,坚持走知识分子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了神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家 土壤科学 农民 紫色土 中央地质调查所 自然免耕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水稻 农业生产 土壤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