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肝VX2移植瘤模型中血清和转移肿瘤组织S100A6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闻 游莉 +5 位作者 张奕 王胜 李星星 徐兰兰 郭元元 周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5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兔肝VX2移植瘤模型建立和肿瘤发展过程中血清及瘤组织S100A6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为阐明其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积累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兔肝VX2移植瘤模型,观察期自接种第7天至第29天。ELISA法检测血清中S100A6的水平,SP免疫... 目的探讨兔肝VX2移植瘤模型建立和肿瘤发展过程中血清及瘤组织S100A6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为阐明其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积累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兔肝VX2移植瘤模型,观察期自接种第7天至第29天。ELISA法检测血清中S100A6的水平,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S100A6的表达。结果大体和病理检查证实模型建立成功,成功率为100%(49/49)。ELISA检测发现,对照组的血清S100A6均值为(4.09±0.20)ng/mL;荷瘤组各观测点的S100A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第17、19、21、23、25、27、29天依次较对照组减少37.6%、79.9%、89.9%、92.9%、98.3%、98.5%和99.0%,差异显著(P<0.05),且减少趋势也具显著性(P<0.05)。在各转移癌灶中,S100A6的表达也随荷瘤进程进行性降低趋势(P<0.01)。结论在兔肝VX2移植瘤模型的肿瘤发展过程中,兔血清和肿瘤组织中S100A6的表达均呈进行性降低。提示S100A6蛋白血清含量可能成为肝癌分期和是否转移的标志物;恢复S100A6的表达可能对兔肝VX2移植瘤的发展和转移产生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A6 肝VX2移植模型 标志物
下载PDF
腹主动脉灌注雷帕霉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治疗肝移植瘤兔模型疗效分析
2
作者 朱鸷翔 沈松鹤 +3 位作者 赵森 王大勇 王志学 李荟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3期4032-4036,共5页
目的:探究腹主动脉灌注雷帕霉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治疗肝移植瘤兔模型的疗效。方法:建立肝移植瘤兔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只,对照组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动脉灌注雷帕霉素,对比两组模型兔治疗前后的肿瘤体积变... 目的:探究腹主动脉灌注雷帕霉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治疗肝移植瘤兔模型的疗效。方法:建立肝移植瘤兔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只,对照组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动脉灌注雷帕霉素,对比两组模型兔治疗前后的肿瘤体积变化、外周血中CD3+和CD4+细胞的分布以及进行病理学观察即组织切片观察统计肿瘤组织坏死率。结果:治疗之后,两组模型兔均发生了瘤体积的明显减小,并且观察组的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模型兔经过治疗后CD3+阳性细胞比例均增加,观察组的CD4+阳性细胞比例相比治疗前增加至(46.8±1.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并且观察组的CD3+和CD4+阳性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肿瘤近似圆形,边界清晰,显微镜下观察切片以重度坏死为主[占(50.3±5.7)%],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动脉灌注雷帕霉素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的疗法对肝移植瘤兔模型的疗效显著,并且增强机体免疫抗癌作用,值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灌注 雷帕霉素 肝动脉栓塞 移植模型 疗效
下载PDF
雷帕霉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兔肝移植瘤模型中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君娜 蔡静 +1 位作者 宋华勇 吴涛 《癌症进展》 2020年第9期897-900,共4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兔肝移植瘤模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兔肝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兔肝移植瘤模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兔肝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只。对照组给予表柔比星1 mg/kg+丝裂霉素0.2 mg/kg;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APA 1 mg/kg。所有药物均以碘化油溶解药物制成乳剂,通过肝动脉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途径对实验兔给药。比较给药后两组肝癌实验兔的肿瘤体积,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肝癌组织中3种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肝癌实验兔的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P﹤0.01)。两组兔肝移植瘤模型的肿瘤体积在时间和组间上存在交互作用(F=35.103,P﹤0.01)。研究组兔肝移植瘤模型肝癌组织中HIF-1α、VEGF和MMP2蛋白及相应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仅实施常规化疗方案相比,RAPA联合常规化疗药物对兔肝移植瘤生长及HIF-1α、VEGF、MMP2表达的抑制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移植模型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超声介导载药微泡靶向药物释放联合藤黄酸对兔结肠癌皮下移植瘤疗效分析
4
作者 毛本亮 郑德俊 +3 位作者 苑伟 张旭 翟淑萍 王百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43-194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载药微泡靶向药物释放(UTMD)技术联合藤黄酸(GA)治疗兔结肠癌皮下移植瘤疗效。方法将兔结肠癌VX2细胞株植入兔右侧大腿构建兔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干预方式的不同将24只荷瘤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GA组、单用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载药微泡靶向药物释放(UTMD)技术联合藤黄酸(GA)治疗兔结肠癌皮下移植瘤疗效。方法将兔结肠癌VX2细胞株植入兔右侧大腿构建兔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干预方式的不同将24只荷瘤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GA组、单用超声辐照组、GA+超声辐照组、GA+微泡组、GA+微泡+超声辐照组6组,每组4只,施加干预后取出瘤块,测量肿瘤体积与重量并行病理检测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比较各组抑瘤疗效,两组间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干预后超声辐照组肿瘤体积与重量略低于对照组[(4.30±0.32) cm^(3)比(4.54±0.73) cm^(3)、(4.49±0.32) g比(4.74±0.72) g,t=0.597、0.613,P>0.05],抑瘤率为5.27%;单用GA组移植瘤体积及重量低于对照组[(3.50±0.40) cm^(3)比(4.54±0.73) cm^(3)、(3.70±0.38) g比(4.74±0.72) g,t=2.502、2.521,P<0.05],抑瘤率为21.94%;GA+微泡组移植瘤体积及重量低于对照组[(3.16±0.41) cm^(3)比(4.54±0.73) cm^(3)、(3.32±0.41) g比(4.74±0.72) g,t=3.319、3.394,P<0.05],抑瘤率为29.96%;GA+超声辐照组移植瘤体积及重量低于对照组[(2.99±0.27) cm^(3)比(4.54±0.73) cm^(3)、(2.99±0.45) g比(4.74±0.72) g,t=4.005、4.093,P<0.05],抑瘤率为36.92%;GA+微泡+超声辐照组移植瘤体积及重量低于对照组[(2.30±0.33) cm^(3)比(4.54±0.73) cm^(3)、(2.27±0.37) g比(4.74±0.72) g,t=5.618、6.077,P<0.05],抑瘤率为52.11%。将GA+微泡+超声辐照组与单用GA组、GA+超声辐照组及GA+微泡组比较,其移植瘤体积与重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05、5.399;3.225、2.478;3.248、3.821,P<0.05)。病理检测结果提示:对照组肿瘤组织无明显坏死,坏死评分0分;随着干预条件改变,超声辐照组、单用GA组、GA+微泡组、GA+超声辐照组以及GA+微泡+超声辐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坏死,坏死评分分别为1分、2分、3分、3分、4分,坏死程度逐组递增。最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移植瘤细胞显微结构,其结果和病理检测结果保持一致。结论 UTMD联合藤黄酸可有效抑制兔结肠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介导载药微泡靶向药物释放 藤黄酸 结肠癌 兔移植瘤
原文传递
实体瘤中心变性粉碎引流术在兔VX2移植瘤模型实施的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米金霞 卢涛 +3 位作者 方肇勤 潘志强 吴文斌 钱宏梁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兔VX2移植瘤实施实体瘤中心变性粉碎及引流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兔VX2背部移植瘤模型,一侧作为对照侧,一侧作为试验侧。试验侧实施热变性4 min,经7 mm直径木工钻肿瘤热变性区域中心粉碎,并内置引流管以排出渗出液,先后共治疗2次... 目的:探讨兔VX2移植瘤实施实体瘤中心变性粉碎及引流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兔VX2背部移植瘤模型,一侧作为对照侧,一侧作为试验侧。试验侧实施热变性4 min,经7 mm直径木工钻肿瘤热变性区域中心粉碎,并内置引流管以排出渗出液,先后共治疗2次(简隔3 d)。于第2次治疗后第3日切除双侧肿瘤,观察肿瘤增长情况及是否有脏器的转移。结果:试验侧较对照侧肿瘤质量降低50 g,提示该操作对试验侧肿瘤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心、肝、脾外观无明显改变,试验侧肾脏因一度肿瘤体积过大受到压迫,肺脏出现肿瘤结节。结论:实体瘤中心变性粉碎引流术可以在兔VX2肿瘤模型上实施,且热变性后引流以排出渗出液是必要的,提示该方法可用于大体积肿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中心变性 粉碎 引流 VX2移植 可行性
原文传递
125I粒子植入对兔VX2实体瘤周围组织损伤的评价
6
作者 姚永熠 王正 王娟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16期23-26,共4页
目的评价125I粒子植入对兔VX2(ShPoe病毒诱导的兔乳头状鳞癌)实体瘤周围组织损伤情况。方法将VX2瘤株种植于新西兰大耳白兔双后腿肌肉内制备肿瘤模型30只,10 d后行首次PET/CT显像及植入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左后腿植入低活度0.4 mCi(0.... 目的评价125I粒子植入对兔VX2(ShPoe病毒诱导的兔乳头状鳞癌)实体瘤周围组织损伤情况。方法将VX2瘤株种植于新西兰大耳白兔双后腿肌肉内制备肿瘤模型30只,10 d后行首次PET/CT显像及植入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左后腿植入低活度0.4 mCi(0.4 mCi组),右后腿植入高活度0.7 mCi(0.7 mCi组)。植入后不同时间点(72 h、2周、4周)行PET/CT显像,并取距离病灶边缘2 cm内的正常肌肉组织给予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分析标准摄取值(SUV)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植入治疗兔VX2肿瘤与治疗前比较周围正常组织SUV值逐渐增高。治疗后2周炎症反应达高峰,0.7 mCi组治疗后2周SUV值与炎症反应呈正相关(r=0.684,P<0.05),治疗后72 h、4周两组SUV值与炎症反应未见相关性(r=-0.091、-0.073、0.012、-0.170、0.250,P>0.05)。结论不同活度125I粒子对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不良反应,0.7 mCi活度对周围组织损伤较0.4 mCi活度略重,总体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癌 VX2移植 125I粒子植入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标准摄取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