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敖与台湾党外运动
1
作者 谢忠平 《新余高专学报》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李敖作为自由民主主义者,以自己较为独特的方式和理念参与了台湾党外运动,最后又以正义者的悲愤,指出党外运动的荒谬变种,坚决与党外运动决裂。透过这种结合与分裂,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正义、勇气、力量与智慧,同时他又表现了个... 李敖作为自由民主主义者,以自己较为独特的方式和理念参与了台湾党外运动,最后又以正义者的悲愤,指出党外运动的荒谬变种,坚决与党外运动决裂。透过这种结合与分裂,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正义、勇气、力量与智慧,同时他又表现了个人某种程度的单纯、偏执与浪漫激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 党外运动 民主 政治反对
下载PDF
中国台湾“党外杂志”的兴起及其性质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卓恩 《台湾历史研究》 2022年第2期67-78,共12页
中国台湾政治转型前夕勃然兴起的“党外杂志”,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研究对象。它的出现与“党外运动”兴起有直接关系,是基于“党外运动”的需要。“党外杂志”经历了开创、勃兴、淡去的起落过程,前后发行的种类近百种,派系纷呈。从主办者... 中国台湾政治转型前夕勃然兴起的“党外杂志”,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研究对象。它的出现与“党外运动”兴起有直接关系,是基于“党外运动”的需要。“党外杂志”经历了开创、勃兴、淡去的起落过程,前后发行的种类近百种,派系纷呈。从主办者属性、杂志议题及表达的观点、国民党护党杂志对它们的认知等角度观之,其性质上属于“党外运动”的特定舆论刊物,实为“党外运动杂志”的简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 党外杂志” 党外运动
下载PDF
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地区政治转型过程中的因应与困境--以中坜事件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心铭 《台湾历史研究》 2023年第2期68-78,共11页
"中坜事件"是台湾地区选举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事件爆发当日,国民党当局积极调动各方力量试图平息事态、封锁舆论,但事后仍招致了岛内外的舆论反弹。在美国方面的干预之下,当局一方面粉饰太平、维系形象,另一方面又在岛内采取... "中坜事件"是台湾地区选举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事件爆发当日,国民党当局积极调动各方力量试图平息事态、封锁舆论,但事后仍招致了岛内外的舆论反弹。在美国方面的干预之下,当局一方面粉饰太平、维系形象,另一方面又在岛内采取了更严密的舆论管控手段。为弭平风波,当局也对"党外"反对势力的议事杯葛予以回应,并对事件进行了司法处置。其对挑战的因应涉及多方主体,也涵盖了多种手段,虽不乏短期成效,却也因威权体制本身的缺陷和外部力量的干预而面临复杂困境,成为反映台湾地区政治转型进程中国民党自身处境的一个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坜事件 中国国民党 "党外"运动 蒋经国 许信良
下载PDF
康宁祥:从反对运动领导人到“国安会秘书长”
4
作者 牟秭蠡 《上海对台工作》 2003年第4期30-31,共2页
康宁祥,1938年11月16日生,在康家二女三男中排行老大,籍贯桃园县。父亲康振福是佃农。康宁祥幼年丧母,家境艰苦。3l岁才由中兴法商学院夜间部毕业。
关键词 康宁祥 台湾省 处事风格 政治主张 党外运动
原文传递
民进党“反中”立场之冲激与未来发展走向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淑敏 《现代台湾研究》 2011年第1期1-11,共11页
<正>一、前言2011年2月23日,民进党于新境界文教基金会之下成立智库,主席蔡英文就未来两岸政策发表新的论述指出:'民进党主张台湾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应该从台湾认同出发,以台湾的价值为核心。两岸必须维持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 <正>一、前言2011年2月23日,民进党于新境界文教基金会之下成立智库,主席蔡英文就未来两岸政策发表新的论述指出:'民进党主张台湾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应该从台湾认同出发,以台湾的价值为核心。两岸必须维持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关系';'民进党不能像国共两党一样,局限于两岸结构、陷入历史框架中,不能被政治前提压缩处理两岸问题的空间';'台湾不能只从双边的基础上发展两岸的交流,尤其是在经贸交流上,台湾应该以国际多边体系作为与中国互动的架构'~①。此举被视为2012年'大选'前哨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进党 台湾 大陆政策 陈菊 蓝绿 党外运动 吕秀莲 立场 冲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