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扶贫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路径构建——基于宁夏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案例论证 被引量:5
1
作者 乔斌 张彦仁 何彤慧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8年第5期633-637,共5页
在科学梳理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路径研究的基础上,首次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切入,阐述了宁夏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人口—资源—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构建,认为保护区是由中间低、四周高的复合式盆地构成的"湖—城—... 在科学梳理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路径研究的基础上,首次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切入,阐述了宁夏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人口—资源—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构建,认为保护区是由中间低、四周高的复合式盆地构成的"湖—城—地"型生态系统。从生态服务功能、农户生计诉求、多元利益主体等方面探讨了该系统,认识到该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资源禀赋不足、当地社区居民的生计能力脆弱、致富能力低下。保护区管理部门、社区居民、投资者、游客等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表现出利益冲突。研究提出了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耦合机制,建议走生态产业、移民搬迁、旅游开发同步推进的科学路径,以期为当地社区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 宁夏 乡村社区 生态保护 扶贫开发
下载PDF
典型生态保育区农户对环境变化的感知研究——基于宁夏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农户调研 被引量:4
2
作者 乔斌 何彤慧 苏芝屯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1,共7页
以典型生态保育区宁夏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社区农户为研究案例,采用参与式农户评估方法,计量了当地社区农户生计多样性,分析了农户对环境变化的感知,测度了农户对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策略选择的认知。结果表明:1)当地农户多为贫困人... 以典型生态保育区宁夏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社区农户为研究案例,采用参与式农户评估方法,计量了当地社区农户生计多样性,分析了农户对环境变化的感知,测度了农户对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策略选择的认知。结果表明:1)当地农户多为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老龄化问题突出,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占90. 91%。小型家庭、主流家庭和巨型家庭的生计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 45、2. 68和2. 64; 2)不同背景标签的农户对湿地生态环境变化的感知表现出认知偏差,对居住村落环境变化的感知体现出空间层次性; 3)当地农户更关注短期生计利益,更关心居所村落"小环境"的改善,对自然保护区不能直接获得经济效益的"大生态环境"的保育与恢复不太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环境感知 生计方式 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 乡村社区
原文传递
宁夏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堰塞湖群的水质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乔斌 何彤慧 +1 位作者 苏芝屯 冯艳琼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3-399,共7页
于2016年8月31-9月1日和2017年8月8-9日,在宁夏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党家岔堰、苏堡堰、堡玉堰、河滩堰中,采集水样,选取p H、溶解氧含量、化学需氧量含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含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含量... 于2016年8月31-9月1日和2017年8月8-9日,在宁夏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党家岔堰、苏堡堰、堡玉堰、河滩堰中,采集水样,选取p H、溶解氧含量、化学需氧量含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含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含量、六价铬Cr(Ⅵ)、总溶解固体含量等评价指标,对堰塞湖水质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堰塞湖水体符合Ⅴ类水域标准,属重度污染,其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等;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含量、总磷含量、总氮含量、p H、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是决定堰塞湖水质的关键因子;各堰塞湖水体p H差异显著(n=137,p〈0.05),苏堡堰水体p H最小,为8.23-8.83,党家岔堰和堡玉堰水体p H分别为8.45-8.90和8.86-9.89,河滩堰水体p H最大,为9.22-9.97;各堰塞湖水体总氮含量差异显著(n=137,p〈0.05),党家岔堰、苏堡堰、堡玉堰和河滩堰水中的总氮质量浓度依次为1.274-3.684 mg/L、2.006-3.567 mg/L、3.214-4.838 mg/L和7.681-9.983 mg/L;苏堡堰水中的总碳、无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都最大,其次为党家岔堰和堡玉堰的,河滩堰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湖 水质 评价 党家岔湿地 宁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