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党报姓党答好时代之问——探析党报如何不忘初心履行职责使命
1
作者 郑颖 《传媒论坛》 2020年第13期12-13,共2页
党报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喉舌,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其姓党的根本属性."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 党报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喉舌,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其姓党的根本属性."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职责和使命,它为所有党报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本文通过对党报人初心使命的回顾,坚持党报姓党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媒体等方面,对党报答好时代之问进行全面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报姓党 不忘初心 职责使命
下载PDF
“党报姓党”与党报的现实担当思索 被引量:1
2
作者 武爱萍 《新媒体研究》 2019年第18期114-115,124,共3页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工作大局的重要方面,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深深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新时期,党报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政治方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工作大局的重要方面,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深深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新时期,党报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政治方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尊重客观的新闻传播规律特征,不断创新新闻方式与手段,要提升党报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增强党报的影响力以及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报 党报姓党 担当
下载PDF
“党报姓党”的实践逻辑——基于《抗战日报》的一项微观考察
3
作者 岳谦厚 乔傲龙 《中国乡村研究》 2020年第1期28-68,共41页
全面抗战爆发之前,晋绥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文化沙漠。1940年初中共开始独立主政晋绥根据地,并在人财物力匮乏、生存面临威胁的条件下,经过努力动员,组织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新闻出版体系;其中《抗战日报》是其意识形态部队的"压舱石&qu... 全面抗战爆发之前,晋绥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文化沙漠。1940年初中共开始独立主政晋绥根据地,并在人财物力匮乏、生存面临威胁的条件下,经过努力动员,组织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新闻出版体系;其中《抗战日报》是其意识形态部队的"压舱石"。该报在中共中央"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号召下,在晋绥边区建立了规模庞大的通讯网络,将数以千计的"大老粗"培养成舞文弄墨的报纸作者,将无数文盲半文盲改造成报纸的忠实读者或听众,创造了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迹。而"群众路线"和"全党办报"的实践过程不仅是党报自身的有机化改造过程,更是以党为中心统一民众意见的过程——通过深入广泛的文化动员,中央意志成为全党意志,党的意志成为全民意志,整个根据地结成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政治共同体,基层民众卷入到抗战与革命的洪流中,为中共最终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绥边区 《抗战日报》 办报 党报姓党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地方党报评论如何发出主流强音
4
作者 李辉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7-88,共2页
当前,随着舆论环境、新闻格局、传播方式的变化,受众舆论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思想观念也越发多元,党报评论员如果还是故步自封,就无法准确把握政治维度,在社会转型期难以拓展思想深度,难以感召、影响读者,更难以通过评论提高媒体的影响... 当前,随着舆论环境、新闻格局、传播方式的变化,受众舆论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思想观念也越发多元,党报评论员如果还是故步自封,就无法准确把握政治维度,在社会转型期难以拓展思想深度,难以感召、影响读者,更难以通过评论提高媒体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党报评论员要把握好政治性和思想性的核心要素,在全媒体时代发出引领舆论的主流强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报评论 全媒体时代 党报姓党 杂文 “抓活鱼”
下载PDF
“党媒姓党”的历史诠释——武汉时期《新华日报》与中共中央的分歧及其纠正 被引量:4
5
作者 齐辉 王雪驹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2-88,共7页
抗战期间,《新华日报》在武汉初创时期曾一度由中共长江局书记王明负责,在新闻宣传上与中共中央的决策产生巨大分歧,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抗日宣传工作,甚至在舆论上使长江局处于"半独立"的状态。本文通过对武汉时... 抗战期间,《新华日报》在武汉初创时期曾一度由中共长江局书记王明负责,在新闻宣传上与中共中央的决策产生巨大分歧,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抗日宣传工作,甚至在舆论上使长江局处于"半独立"的状态。本文通过对武汉时期《新华日报》新闻报道的分析,还原王明与中共中央对城市办报理念分歧及对报纸言论的影响,揭示其背后的内在原因,并对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新华日报》在周恩来的指导下重回正确轨道的情况加以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日报》王明 周恩来 党报姓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