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舶压载水中外来入侵鱼类的快速检测技术
1
作者 刘璐 陈治 +1 位作者 李扬 樊鑫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为消除压载水中外来入侵鱼类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解决传统的入侵物种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采用传统调查方法并结合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对压载水中大量样本的物种鉴定及目标物种进行信息获取,构建外来鱼种数据库,并进行定性检... 为消除压载水中外来入侵鱼类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解决传统的入侵物种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采用传统调查方法并结合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对压载水中大量样本的物种鉴定及目标物种进行信息获取,构建外来鱼种数据库,并进行定性检测及定量评估,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监测理论和方法,综合分析评估鱼类潜在入侵风险,为我国众多港口进行压载水处理和管控提供理论依据,并最终为降低鱼类入侵风险甚至达到零风险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压载水 入侵鱼类 快速检测 环境DNA
下载PDF
流溪河入侵鱼类豹纹脂身鲶的年龄与生长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飞 韦慧 +4 位作者 胡隐昌 顾党恩 牟希东 罗渡 徐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30,共9页
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在广州市流溪河采集豹纹脂身鲶(Pterygoplichthys pardalis)404尾,以微耳石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开展种群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流溪河豹纹脂身鲶体长为55~392 mm,体重为4.67~986.11 g,雌、雄鱼体长与... 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在广州市流溪河采集豹纹脂身鲶(Pterygoplichthys pardalis)404尾,以微耳石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开展种群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流溪河豹纹脂身鲶体长为55~392 mm,体重为4.67~986.11 g,雌、雄鱼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分别为W♀=6.309×10-5 L 2.785(n=180,R 2=0.932)、W♂=7.686×10-5 L 2.732(n=109,R 2=0.955)。采集样本由1~5龄5个龄组组成,2龄鱼为其优势龄组,占样本总量的37.88%。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雌、雄鱼体长生长方程分别为L t♀=453.062[1-e-0.281(t+0.267)]、L t♂=494.171[1-e-0.253(t+0.186)];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W t♀=1 575.29[1-e-0.281(t+0.267)]2.785、W t♂=1 759.43[1-e-0.253(t+0.186)]2.732。雌、雄鱼生长的拐点年龄分别为3.38和3.79龄,拐点体长分别为289.92和311.33 mm,拐点体重分别为454.54和497.93 g。研究表明,豹纹脂身鲶种群年龄结构简单,生长速度快,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亟待采取必要措施遏制其种群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鱼类 豹纹脂身鲶(Pterygoplichthys pardalis) 年龄结构 生长特征 流溪河
下载PDF
三峡库区的入侵鱼类及库区蓄水对外来鱼类入侵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40
3
作者 巴家文 陈大庆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5-189,共5页
三峡水库已于2010年10月完成175 m的蓄水目标,蓄水后三峡库区形成一个生态位严重空缺的人造湖泊生态系统.近年来,库区及长江上游外来入侵鱼类呈增长态势,已发现外来入侵鱼类23种,且部分已处于种群数量暴发阶段.水库蓄水初期营养盐输入... 三峡水库已于2010年10月完成175 m的蓄水目标,蓄水后三峡库区形成一个生态位严重空缺的人造湖泊生态系统.近年来,库区及长江上游外来入侵鱼类呈增长态势,已发现外来入侵鱼类23种,且部分已处于种群数量暴发阶段.水库蓄水初期营养盐输入增加和初级生产力的提高通常也利于广适性鱼类和外来种的生存,对外来鱼类的入侵和种群数量的扩散暴发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外来鱼类在生态位竞争上与土著鱼类相比处于明显优势地位,可能将严重危害三峡库区的渔业资源及其水域生态系统的安全.因此,对于三峡库区的鱼类入侵及其所带来的相关效应等问题,应引起密切关注和重视,尽早建立三峡库区入侵鱼类的预警和防治体系,严格评估人为引种活动,深入研究外来鱼类得以成功入侵的原因与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鱼类入侵 蓄水 监测 入侵危害
下载PDF
广西内陆水域外来鱼类入侵风险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佳洋 吴志强 +5 位作者 黄亮亮 陈中兵 王冬杰 孙扬言 文浩 宋琦亮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7,共10页
【目的】对广西内陆水域的外来鱼类进行入侵风险评估和适生区预测,为广西外来鱼类入侵防治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鱼类入侵风险和水生生物入侵能力筛查系统2个体系筛选广西内陆水域具有入侵风险的鱼类,并用最大熵... 【目的】对广西内陆水域的外来鱼类进行入侵风险评估和适生区预测,为广西外来鱼类入侵防治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鱼类入侵风险和水生生物入侵能力筛查系统2个体系筛选广西内陆水域具有入侵风险的鱼类,并用最大熵模型预测高入侵风险鱼类在广西内陆水域的潜在适生区。【结果】广西内陆水域共记录有外来鱼类18种,其中13种鱼类具有高入侵风险,分别为尖齿胡鲇、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豹纹脂身鲇、齐氏罗非鱼、大口黑鲈、斑点叉尾鮰、短盖肥脂鲤、露斯塔野鲮、条纹鲮脂鲤、麦瑞加拉鲮和食蚊鱼,2种具有中入侵风险,为丁鱥和太湖新银鱼。适生区预测结果表明,极易发生鱼类入侵的水域为黔江、郁江和南流江。【结论】对中、高入侵风险的鱼类均需重点监控且在具有高入侵风险水域应对外来鱼类开展持续性监测,并进行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入侵 AS⁃ISK MAXENT 广西
下载PDF
入侵地和原产地太湖新银鱼群体遗传结构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红艳 李存耀 熊飞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21-1530,共10页
为了探讨太湖新银鱼快速适应新环境和快速入侵的遗传学机制,本研究利用10个微卫星位点对5个入侵地和2个原产地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遗传多样性参数结果显示,入侵地滇池、邛海、抚仙湖和三峡库区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原产地高,... 为了探讨太湖新银鱼快速适应新环境和快速入侵的遗传学机制,本研究利用10个微卫星位点对5个入侵地和2个原产地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遗传多样性参数结果显示,入侵地滇池、邛海、抚仙湖和三峡库区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原产地高,入侵地洱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原产地太湖而高于巢湖群体,原产地巢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遗传距离和UPGMA聚类结果表明邛海群体和其他群体的遗传关系最远,太湖与抚仙湖的遗传关系最近。ANOVA显示大多数遗传变异存在于太湖新银鱼群体内(95.78%),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为4.22%,固定系数(Fst=0.0422)显著,表明太湖新银鱼群体间存在显著的小尺度遗传分化,两两遗传分化指数也证实了这一点。MVSP主成分分析显示邛海、三峡库区、巢湖和滇池群体有明显的分化。由此推断,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和显著的遗传结构差异性可能是太湖新银鱼成功入侵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 入侵鱼类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微卫星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及附属水体外来鱼类物种调查及检索表的编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程勇 严光文 +2 位作者 王智超 姜作发 梁志春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8-13,共6页
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通过走访相关渔政部门、渔业从业人员及垂钓者、到野杂鱼捕捞船上采样等方式对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及附属水渠、胜利水库、上游水库、多浪(渠)水库进行了鱼类调查,对采集的标本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定,共鉴定外来鱼类18种... 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通过走访相关渔政部门、渔业从业人员及垂钓者、到野杂鱼捕捞船上采样等方式对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及附属水渠、胜利水库、上游水库、多浪(渠)水库进行了鱼类调查,对采集的标本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定,共鉴定外来鱼类18种,隶属5个目(鲤形目、鲈形目、鲇形目、!形目、鲑形目),其中鲤形目2科6亚科12属12种,鲈形目2科3属3种,鲇形目1科1属1种,!形目1科1属1种,鲑形目1科1属1种。对外来鱼类进行检索表的编制并探讨了外来鱼类入侵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外来入侵鱼类 检索表
下载PDF
福建3条主要河流外来鱼类入侵状况及危害评价
7
作者 方民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4期158-164,共7页
为了摸清福建3条主要河流外来鱼类入侵状况和危害程度,2023年3—4月,在九龙江西溪、漳江和汀江设置10个站位,采用流刺网、地笼网对外来鱼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和分布进行调查。根据渔获物中外来鱼类的重量占比,评价其危害程度。调查结果表... 为了摸清福建3条主要河流外来鱼类入侵状况和危害程度,2023年3—4月,在九龙江西溪、漳江和汀江设置10个站位,采用流刺网、地笼网对外来鱼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和分布进行调查。根据渔获物中外来鱼类的重量占比,评价其危害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外来鱼类有齐氏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尼罗罗非鱼、马那瓜丽体鱼、豹纹翼甲鲇、革胡子鲇、露斯塔野鲮,共7种。这3条河流的外来鱼类种类数分别为6种、5种、2种,数量占比分别为58.97%、81.35%和45.22%,重量占比分别为65.53%、82.52%和41.28%。外来鱼类在这3条河流均有分布,并成为鱼类的主要类群,其中以齐氏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等罗非鱼类为主。外来鱼类在3条河流的危害程度均为重。本研究调查河流外来鱼类入侵状况,为鱼类多样性的保护、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主要河流 外来鱼类入侵 危害评价
下载PDF
雅砻江二滩库区罗非鱼调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明江 刘小帅 +15 位作者 邓波 李飞扬 多楚 孙文平 陈彦昊 高鹏飞 王宗银 李鹏程 陈叶雨 吴晓雲 刘亚 欧军 龚全 周剑 邹巧林 赖见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9期86-89,共4页
[目的]研究雅砻江二滩库区外来鱼类罗非鱼的种群和生物学特征,为水生态保护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二滩库区主要干支流进行了针对性调查,5个点位共采集到罗非鱼366尾,对其体长、全长、体重等生物学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采集到罗非鱼包... [目的]研究雅砻江二滩库区外来鱼类罗非鱼的种群和生物学特征,为水生态保护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二滩库区主要干支流进行了针对性调查,5个点位共采集到罗非鱼366尾,对其体长、全长、体重等生物学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采集到罗非鱼包含3种,分别为奥尼罗非鱼(Sarotherodon aurea♂×Sarotherodon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a)、齐氏罗非鱼(Tilapia zillii),主要分布在二滩水库中下游的渔门镇、鱤鱼河等河段,已经在二滩库区形成1~4龄的稳定生存与繁殖的群体。二滩库区罗非鱼以奥尼罗非鱼为主,其体长-体重关系方程W=0.0401 L 2.9735(R 2=0.9806,n=351)。[结论]二滩库区遭到罗非鱼入侵,应切断外来罗非鱼入侵的外部来源,开展针对性捕捞,加强土著鱼类保护及定期开展监测与预警等措施,以期及时处理外来物种入侵风险,促进水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雅砻江 二滩水库 鱼类入侵 调查研究
下载PDF
新疆乌伦古湖河鲈二十年来种群生长变化及原因 被引量:19
9
作者 唐富江 姜作发 +2 位作者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霍堂斌 蔡林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新疆乌伦古湖是中国内陆主要渔业基地之一.为了充分开发其渔业资源,在过去的40余年中共引进鱼类15种;乌伦古湖土著鱼类的生态位大部分已经为外来鱼类所占据,曾为乌伦古湖最重要的土著经济鱼类的河鲈物种濒临灭绝.为了探讨河鲈种群数量... 新疆乌伦古湖是中国内陆主要渔业基地之一.为了充分开发其渔业资源,在过去的40余年中共引进鱼类15种;乌伦古湖土著鱼类的生态位大部分已经为外来鱼类所占据,曾为乌伦古湖最重要的土著经济鱼类的河鲈物种濒临灭绝.为了探讨河鲈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和外来鱼类对乌伦古湖土著鱼类的入侵机制,2007-2008年对乌伦古湖河鲈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与1987-1989年的调查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除1^+龄组外,乌伦古湖河鲈其它各龄组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均明显减小;拟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各参数L_∞=41.317cm,W_∞=15475.1g,k=0.1649,t_0=-0.2626;求得生长特征指数φ=2.4493.L_∞和φ值明显减小,k值有所增加;但生长式型没有改变,生长拐点与1987-1989年一致,仍为t_(IP)=7.探讨了乌伦古湖河鲈种群生长变化的主要原因及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伦古湖 鱼类入侵 河鲈 生长变化 制约机制
下载PDF
新疆吉力湖底栖动物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富江 姜作发 +3 位作者 刘曼红 霍堂斌 李喆 张丽荣 《水产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2-45,共4页
基于2007年春、秋季的调查,本文报道了吉力湖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本次调查共发现新纪录种8种,其中寡毛类4种,软体动物4种。通过本次调查数据与1987年比较,发现各类底栖动物的丰度均大幅度降低,特别是鱼类喜食的饵料水生昆... 基于2007年春、秋季的调查,本文报道了吉力湖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本次调查共发现新纪录种8种,其中寡毛类4种,软体动物4种。通过本次调查数据与1987年比较,发现各类底栖动物的丰度均大幅度降低,特别是鱼类喜食的饵料水生昆虫幼虫丰度的大幅度下降,对河鲈等重要土著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力湖 底栖动物 鱼类入侵 饵料生物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海河流域鱼类入侵风险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雪健 唐文乔 赵亚辉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36-1347,共12页
海河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水区之一,为评估中线工程引发海河流域鱼类入侵的风险,本研究统计了南水北调引水区和受水区海河流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差异,采用水生生物入侵能力筛查系统(aquatic species invasiveness screening kit,AS-I... 海河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水区之一,为评估中线工程引发海河流域鱼类入侵的风险,本研究统计了南水北调引水区和受水区海河流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差异,采用水生生物入侵能力筛查系统(aquatic species invasiveness screening kit,AS-ISK)和外来鱼类入侵风险评估体系筛选引水区有入侵风险的鱼类物种,并用MaxEnt模型预测有入侵风险的鱼类物种在海河流域的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丁鱥(Tinca tinca)、陈氏新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和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是具有高入侵风险的鱼类,另有3种鱼类具有中入侵风险,均需重点监控;而具入侵风险鱼类的适生区预测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南部的徒骇马颊河水系、海河水系的漳卫南运河以及环渤海地区的河流是极易发生鱼类入侵的水域。因此在海河流域高入侵风险水域应开展持续性的水生生物监测,针对具有高入侵风险的鱼类应进行早期筛查,此外在水资源利用和分配上应加强管理,从源头上杜绝鱼类入侵的发生,还应尽快开展针对东线工程的鱼类资源调查和入侵风险评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引水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鱼类入侵 AS-ISK
原文传递
鱼类入侵对雅鲁藏布江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慧萍 张志明 +1 位作者 谢从新 霍斌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40-2448,共9页
外来鱼类入侵成为西藏土著鱼类资源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有关西藏外来鱼类的研究较少。雅鲁藏布江流域是西藏外来鱼类入侵的重灾区,鲫(Carassius auratu)和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等外来鱼类广泛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干、支流... 外来鱼类入侵成为西藏土著鱼类资源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有关西藏外来鱼类的研究较少。雅鲁藏布江流域是西藏外来鱼类入侵的重灾区,鲫(Carassius auratu)和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等外来鱼类广泛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干、支流及其附属水体,对入侵水体土著鱼类资源量、水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等造成严重影响,但目前缺乏有效的外来鱼类防治手段。本文综述了雅鲁藏布江水域外来鱼类的种类和分布、传入途径、入侵机制及生态影响,分析了现有防治措施的不足,提出了外来鱼类的科学管理和控制对策,以期为西藏外来鱼类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为西藏土著鱼类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鱼类入侵 土著鱼类资源 水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云南滇池入侵虾虎鱼类的共存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利娟 肖乔芝 +1 位作者 仇玉萍 陈国柱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357-3369,共13页
虾虎鱼类是入侵种的一个重要来源,常数种共同入侵同一区域,其种间如何实现共存是当前鱼类入侵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本研究通过形态分析、空间分布调查及摄食分析等方法,从形态分化和生态位分化角度揭示滇池新入侵的粘皮鯔虾虎鱼... 虾虎鱼类是入侵种的一个重要来源,常数种共同入侵同一区域,其种间如何实现共存是当前鱼类入侵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本研究通过形态分析、空间分布调查及摄食分析等方法,从形态分化和生态位分化角度揭示滇池新入侵的粘皮鯔虾虎鱼与先期入侵近缘种的共存策略。结果表明:粘皮鯔虾虎鱼与小黄黝鱼、子陵吻虾虎鱼、波氏吻虾虎鱼等先期入侵种在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其空间分布在研究区域上与上述物种存在显著差异,空间生态位指数显著高于其余物种。摄食分析显示,粘皮鯔虾虎鱼的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余物种;其主要摄食种类为圆形盘肠溞和腺介虫等,与其他虾虎鱼类主要摄食种类也存在明显差异。在摄食生态位上,滇池入侵虾虎鱼类存在显著分化。这说明形态差异、空间生态位分化及营养生态位分化降低了种间竞争强度,促进了粘皮鯔虾虎鱼与先期入侵虾虎鱼类实现共存。粘皮鯔虾虎鱼可能凭借摄食策略上的优势在种群数量、占据栖息地范围上优于竞争对手,成为研究区域入侵虾虎鱼类中的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虾虎鱼类 同域共存 形态分化 摄食分化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