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入关前八旗蒙古科举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永江 陈力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3-95,共3页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必不可少的政治制度,清代延续了这一制度。入关前,皇太极改变努尔哈赤轻视文人的政策,以文治天下,大兴科举,分别在天聪八年(1634年)、崇德三年(1638年)和崇德六年(1641年)举行了三次考试,史书中也留下大量科举...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必不可少的政治制度,清代延续了这一制度。入关前,皇太极改变努尔哈赤轻视文人的政策,以文治天下,大兴科举,分别在天聪八年(1634年)、崇德三年(1638年)和崇德六年(1641年)举行了三次考试,史书中也留下大量科举取士的记录。作为满洲的重要同盟者——八旗蒙古,也曾积极参与科举。许多底层的八旗蒙古人,凭借科举博取功名,并顺利的入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关前 八旗蒙古 科举
下载PDF
清入关前东北地区移民述论 被引量:1
2
作者 范立君 袁雪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27-30,共4页
明末,努尔哈赤及皇太极父子通过战争和招抚等手段,使女真诸部得到统一,并将蒙古人、汉人、朝鲜人迁移至辽沈地区,辽沈地区人口数量达到历史新高。大量人口向辽沈地区的聚集,有利于满洲共同体的形成,增强了后金(清)政权的军事实力,也导... 明末,努尔哈赤及皇太极父子通过战争和招抚等手段,使女真诸部得到统一,并将蒙古人、汉人、朝鲜人迁移至辽沈地区,辽沈地区人口数量达到历史新高。大量人口向辽沈地区的聚集,有利于满洲共同体的形成,增强了后金(清)政权的军事实力,也导致了人口迁出地社会发展的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关前 东北 移民 影响
下载PDF
清入关前实行科举制考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晓晴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3-107,共5页
清入关前的太宗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并组织大小五次科举考试。本文对每次科举考试的缘起、组织领导机构及其主考官、考生的政治身份条件、招考人数、民族名额分配指数、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中举者授予的等级名号、中举者享受的待遇、中... 清入关前的太宗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并组织大小五次科举考试。本文对每次科举考试的缘起、组织领导机构及其主考官、考生的政治身份条件、招考人数、民族名额分配指数、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中举者授予的等级名号、中举者享受的待遇、中举者授予的官职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必要的考证和尽可能详细的阐释,在此基础上认为:这一时期开始实行的科举制的不规范性、民族狭隘性和不彻底性。尽管如此,还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同时对清入关前实行科举制的原因也进行了必要的分析,认为太祖朝开始接触汉文化和太宗朝重武轻文观念的逐步转变,是皇太极时期实行的科举制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关前 清朝 科举制
下载PDF
满族入关前物质文化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孟秀 《满语研究》 2006年第1期89-97,共9页
入关前满族物质文化处于一个快速发展与变迁的阶段。其经济生产方式由以传统的畜牧经济为主发展为以农业经济为主,以畜牧、狩猎、采集等为辅的多种经济并存的格局,而且各种经济生产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衣、食、住、行诸方面,明末... 入关前满族物质文化处于一个快速发展与变迁的阶段。其经济生产方式由以传统的畜牧经济为主发展为以农业经济为主,以畜牧、狩猎、采集等为辅的多种经济并存的格局,而且各种经济生产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衣、食、住、行诸方面,明末女真人在承袭传统风俗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其他民族主要是汉族的一定成分,渐次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的生活习俗,这些习俗有的在满族入关后仍旧得以保留沿用,有的则又有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入关前 物质文化
下载PDF
入关前满族语言中的物质经济文化基因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惠滨 《满语研究》 2001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一个民族在其语言形成过程中 ,生存环境、物质经济文化等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是垂直的、直接的。满族语言在发展成长初期 ,从各方面印证了这一点。当满族先民以渔猎经济为主要生产活动时 ,语言中留下了这种经济的印记特征 ;而当满族先民逐... 一个民族在其语言形成过程中 ,生存环境、物质经济文化等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是垂直的、直接的。满族语言在发展成长初期 ,从各方面印证了这一点。当满族先民以渔猎经济为主要生产活动时 ,语言中留下了这种经济的印记特征 ;而当满族先民逐步发展农牧业经济时 ,语言中又大量地涌现了与农牧业相关的词汇。语言的发生与发展决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每当社会经济发生变革时 ,必然在语言中有所反映。入关前满族语言中的物质经济文化基因实际上就是物质经济发展注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关前 渔猎经济 农业
下载PDF
入关前满族的人本思想
6
作者 何溥滢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5-79,共5页
入关前的满族,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代,人本思想有明显的体现,一是在天人关系方面,既相信天命,又强调人的作为,尤其是帝王的作为;二是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方面,强调统治者是主宰,但也重视被统治者的基本权利,懂得“兵民是赖”,以民... 入关前的满族,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代,人本思想有明显的体现,一是在天人关系方面,既相信天命,又强调人的作为,尤其是帝王的作为;二是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方面,强调统治者是主宰,但也重视被统治者的基本权利,懂得“兵民是赖”,以民为本。人本思想的传播与实践,对内,凝聚了满族;对外,又是武力征服的重要补充手段,在吸引外族归附上起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关前满族 人本思想 实践继承
下载PDF
浅论入关前满族社会的文化特色
7
作者 牛海桢 李晓英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7-71,共5页
入关前的满族正处在由氏族社会末期向封建制度的转型时期,其文字、宗教、服饰、婚姻制度、社会组织形式都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满族上层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开明措施,使满族在大力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 入关前的满族正处在由氏族社会末期向封建制度的转型时期,其文字、宗教、服饰、婚姻制度、社会组织形式都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满族上层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开明措施,使满族在大力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同时,又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从而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发展的良好范例。这对于新时期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民族文化 民族特色 文化发展 特点 入关前 原始家教信仰 服饰文化 婚姻制度
下载PDF
清朝入关前的第一座陵园
8
作者 张驭寰 《紫禁城》 2000年第3期28-30,共3页
永陵是清朝皇帝的祖陵,俗称“旧老陵”。其总的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与清朝其他陵寝建筑比较一致,同是它的个性化特征也比较明显,其中的不少建筑手法都体现出了很强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 入关前 琉璃瓦 陵园 地方特色 建筑手法 东北地区 石雕刻 赫图阿拉城 门前庭院 体现出
下载PDF
清入关前史的历史地位(上)——兼评李自成局隅北京无意收复东北
9
作者 杨旸 《博物馆研究》 2006年第2期29-34,共6页
关键词 历史性 东北 李自成 入关前 北京 外国资本主义 明朝末年 17世纪 统一全国 清王朝
下载PDF
论清入关前宫廷筵宴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汉杰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8,共7页
清初宫廷筵宴与等级制度严明的清中后期筵宴风格大有径庭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其异同。一、历史特色浓重的令节筵宴。从清太祖、太宗时筵宴看无繁琐礼仪的历史特点。二、政治特色突出的迎宾宴。清初御驾迎宴宾客及八旗贝勒轮宴来宾的习... 清初宫廷筵宴与等级制度严明的清中后期筵宴风格大有径庭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其异同。一、历史特色浓重的令节筵宴。从清太祖、太宗时筵宴看无繁琐礼仪的历史特点。二、政治特色突出的迎宾宴。清初御驾迎宴宾客及八旗贝勒轮宴来宾的习俗使四方归顺。三、充满亲情味的家宴。突出表现清初宫廷中温馨的天伦之乐。四、具有军事联盟色彩的婚宴。满蒙汉联姻的婚宴促进民族关系改善。清初宫廷饮食文化是大清国开创之初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令节筵宴 迎宾宴 婚宴 入关前
下载PDF
从入关前档案看满族抱见礼俗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家骥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皇太极 入关前 察哈尔蒙古 满族 济尔哈朗 历史档案 大贝 科尔沁部 《清代档案史料丛编》 身份地位
下载PDF
论满族入关前的文化发展对满族作家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佳生 《满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8-77,共10页
论满族入关前的文化发展对满族作家文学的影响张佳生满族作家文学在清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作家人数、作品数量之多,文学水平之高,足以令人惊叹。尤其让人重视的是,清代满族作家文学虽然与清代文学的兴衰相始终,但是它始终没有混... 论满族入关前的文化发展对满族作家文学的影响张佳生满族作家文学在清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作家人数、作品数量之多,文学水平之高,足以令人惊叹。尤其让人重视的是,清代满族作家文学虽然与清代文学的兴衰相始终,但是它始终没有混同于清代的汉族文学,它的发展自有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太极 满族作家 作家文学 文化发展 努尔哈赤时期 清代满族 满族文化 汉文化 入关前 汉族文化
下载PDF
满族入关前后的萨满教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树卿 《满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2-64,共3页
满族入关前后的萨满教张树卿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不仅哺育了勤劳、勇敢,智慧的满族,也孕育了具有其鲜明特点的民族文化──萨满教。萨满教在满族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仅就满族人关前后的萨滴教变化,发表一下个人看法。一、... 满族入关前后的萨满教张树卿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不仅哺育了勤劳、勇敢,智慧的满族,也孕育了具有其鲜明特点的民族文化──萨满教。萨满教在满族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仅就满族人关前后的萨滴教变化,发表一下个人看法。一、满族入关前的萨满教满族入关前是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满教 入关前 满族社会 最高统治者 皇太极 努尔哈赤 满族人 宗教政策 清王朝 乾隆皇帝
下载PDF
清入关前汉人为官制度探究
14
作者 刘金生 《法制与经济》 2013年第2期54-55,共2页
有清一代,满汉的冲突和融合时刻都在发生着,可以体现在国家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法律制度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中。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民族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这对于为清朝的建立奠定基础的努... 有清一代,满汉的冲突和融合时刻都在发生着,可以体现在国家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法律制度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中。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民族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这对于为清朝的建立奠定基础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来说,对于入关之前新兴的政权来说,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两位王者必须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保证满族人权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要安抚受其统治的汉人之心。任用汉人为官可谓行之有效办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关前 汉文化吸收 官员任用
下载PDF
有关满族入关前社会性质的几个问题
15
作者 姜相顺 《满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0-26,共7页
有关满族入关前社会性质的几个问题姜相顺关于满族人关前的社会性质,我国史学界长期争论未能解决,特别是围绕着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政权的社会性质问题,分歧较大,究竟是封建政权,还是奴隶制政权,至目前尚未能取得一致的看法。... 有关满族入关前社会性质的几个问题姜相顺关于满族人关前的社会性质,我国史学界长期争论未能解决,特别是围绕着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政权的社会性质问题,分歧较大,究竟是封建政权,还是奴隶制政权,至目前尚未能取得一致的看法。本文拟对有关满族入关前社会性质的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 社会性质 建州女真 农业生产 入关前 统治集团 申忠一 东方家庭奴隶制 女真族 个体家庭
下载PDF
清入关前booi niyalma与booi aha的身份及其演变
16
作者 李文益 《满语研究》 2017年第2期94-101,共8页
在努尔哈赤起兵之初,booi(包衣)、aha(阿哈)是地位有别的群体,其中,booi是booi niyalma(包衣人)的简称,aha是booi aha(包衣阿哈)的简称,他们在民族构成、家庭地位和主要职责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随着满洲封建化的加深,两类群体的地位日... 在努尔哈赤起兵之初,booi(包衣)、aha(阿哈)是地位有别的群体,其中,booi是booi niyalma(包衣人)的简称,aha是booi aha(包衣阿哈)的简称,他们在民族构成、家庭地位和主要职责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随着满洲封建化的加深,两类群体的地位日益趋同,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booi aha群体。在这一过程中,booi与aha的含义已有所改变,其中aha或booi aha可代称整个奴仆阶层,多用来强调奴仆具有"物"的属性;而booi或booi niyalma多用于突出奴仆作为"人"的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关前 包衣 阿哈 booi aha booi niyalma
下载PDF
入关前铸炮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以武立国的王朝怎会放弃战阵利器
17
作者 罗山 《国家人文历史》 2016年第8期80-85,共6页
1626年正月,席卷辽东的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再度起兵,兵锋直指扼住辽西走廊咽喉的明宁远卫城。此战中,袁崇焕督师明军,以火器对抗满洲精兵,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史称宁远大捷。是役明军仰仗的是“西洋大炮”,而非国内自行铸造的火炮。... 1626年正月,席卷辽东的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再度起兵,兵锋直指扼住辽西走廊咽喉的明宁远卫城。此战中,袁崇焕督师明军,以火器对抗满洲精兵,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史称宁远大捷。是役明军仰仗的是“西洋大炮”,而非国内自行铸造的火炮。明军此前使用的困产火炮。有佛郎机铳、将军炮、灭虏炮、虎蹲炮等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关前 利器 放弃 王朝 世界 努尔哈赤 辽西走廊 袁崇焕
下载PDF
清兵入关前的辽东势族
18
作者 黄星坤 《黑龙江史志》 2007年第2期43-45,共3页
势族,一般是指封建地主阶级阶层中有权势的大姓。清兵入关前,辽东地区战争频繁,多种力量角逐激烈,辽东势族的向背,对辽东形势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辽东地区 入关前 阶级阶层
下载PDF
满人入关前档案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爱华 丁海斌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2-24,共3页
满人入关前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它既是一个从游牧社会向农业社会快速演变的典型 ,又与满人入关后有清一代的延续相关联。因此 ,对其档案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的研究就显得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通过满人入关前各种社会管理活动的发展... 满人入关前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它既是一个从游牧社会向农业社会快速演变的典型 ,又与满人入关后有清一代的延续相关联。因此 ,对其档案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的研究就显得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通过满人入关前各种社会管理活动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这两个基本逻辑线索 ,阐述了以满族为主体的满人入关前统治者档案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清前档案工作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迅速而独特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入关前 档案工作 发展过程
原文传递
清入关前文书撰制与处理工作的特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裴燕生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6-68,共3页
清入关前的文书简明朴实 ,开始使用表示上下尊卑的词语 ,也有了抬头制度 ,并用自己的国号、帝号纪年用印。努尔哈赤确立“八王共议国政”之制 ,随之则建立了奏疏批答制度。皇太极继位后“南面独尊” ,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奏疏批答程序更... 清入关前的文书简明朴实 ,开始使用表示上下尊卑的词语 ,也有了抬头制度 ,并用自己的国号、帝号纪年用印。努尔哈赤确立“八王共议国政”之制 ,随之则建立了奏疏批答制度。皇太极继位后“南面独尊” ,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奏疏批答程序更为完善 ,并建立了俱有特色的文书颁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入关前 文书工作 特点 文书撰制 文书处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