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旅游意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北京和上海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赵安周 白凯 卫海燕 《旅游科学》 CSSCI 2011年第1期54-60,87,共8页
本文以北京和上海两个一级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案例地,构建了包括入境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的兴趣度、对旅游服务质量和对整体旅游环境氛围的评价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旅游意象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运用极小极大离差法进行指... 本文以北京和上海两个一级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案例地,构建了包括入境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的兴趣度、对旅游服务质量和对整体旅游环境氛围的评价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旅游意象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运用极小极大离差法进行指标的筛选,并应用变异系数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将所采集的北京和上海的数据代入该评价体系进行计算后发现,上海的总得分高于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 旅游意象 指标体系 极小极大离差法 变异系数法
下载PDF
入境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差异分析——以浙江省滨海城市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威威 李悦铮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09年第11期990-992,1002,共4页
以浙江省滨海城市为例,以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为主要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地理集中度指数和标准偏度系数定量分析入境旅游目的地在空间上的差异及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从资源禀赋、区位和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差异分析,提出... 以浙江省滨海城市为例,以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为主要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地理集中度指数和标准偏度系数定量分析入境旅游目的地在空间上的差异及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从资源禀赋、区位和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差异分析,提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目的地 空间差异 浙江省滨海城市
下载PDF
1995年至2006年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及演变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文琦 杜忠潮 李玲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4-999,共6页
入境旅游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本研究运用市场竞争态模型、地理集中指数,MapInfo软件对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95年~2006年,中国主要入境旅游城... 入境旅游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本研究运用市场竞争态模型、地理集中指数,MapInfo软件对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95年~2006年,中国主要入境旅游城市外国游客人数从730.32×104人迅速增加到2561.60×104人,年均增长率达12.08%;全国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结果显示,金牛市场和明星市场较稳定,而幼童市场数量增加较快;12年间中国入境外国游客的地理集中指数由30.29%减少到25.17%,表明入境旅游目的地逐渐趋于分散;②从东中西三大区域分析,数量上东部地区入境外国游客人数总量明显大于中西部,东部地区入境旅游市场在稳定中快速成长,中西部地区入境旅游市场呈现波动起伏态势;1995年~2006年,东中西三大区域入境旅游均呈现逐年发散态势,地理集中指数呈现以2.09%、1.99%、1.01%的速率扩散;③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体现出"东渐西递"格局,20世纪90年代初外国游客主要选择北京、上海及周边城市,21世纪初出现"南下西递"趋势,目前呈现由沿海一带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目的地 空间形态 演变 中国
原文传递
内蒙古入境旅游目的地客流集散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文龙 林海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5-201,共7页
入境旅游目的地客流集散时空动态研究对于旅游目的地入境旅游市场精确定位、旅游业发展重点与方向的确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中构建了入境旅游目的地客流空间集中指数模型、入境旅游目的地客流重心模型、入境旅游目的地旅游市... 入境旅游目的地客流集散时空动态研究对于旅游目的地入境旅游市场精确定位、旅游业发展重点与方向的确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中构建了入境旅游目的地客流空间集中指数模型、入境旅游目的地客流重心模型、入境旅游目的地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及运用GIS功能对内蒙古2000-2013年入境旅游目的地客流时空动态演变及入境旅游市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3年,内蒙古入境游客人数从391943人迅速增加到1616136人,年均增长率达12.50%,内蒙古东部与中西部入境游客数量差距巨大,且呈现东部地区入境游客数量增长速率逐渐降低,中部地区入境游客数量快速增长,西部地区入境游客数量增长缓慢特点;2)入境旅游目的地客流空间集中指数逐渐变少,表明入境客流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呈现逐渐分散态势;3)入境客流重心的运动模式呈现由"中部-东部-中部"的动态流动模式,市场重心于2000-2007年逐渐向东部地区偏移,2007-2013年逐渐向中部偏移,表明内蒙古入境客流重心不稳,入境旅游客流集散空间变化较大;4)入境旅游目的地旅游市场中缺少明星市场,有2个金牛市场、6个幼童市场和4个瘦狗市场,表明内蒙古地区入境旅游目的地市场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市场 入境旅游目的地 特征 内蒙古
原文传递
2001-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流位序规模演化特征 被引量:34
5
作者 蒋依依 温晓金 刘焱序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68-2480,共13页
中国出境旅游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迅速扩大,并在不同目的地间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分布特征。通过构建2001-2015年中国出境游客与目的地入境游客规模数据库,验证中国出境旅游流服从位序规模理论的假设,并将目的地吸纳中国游客规... 中国出境旅游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迅速扩大,并在不同目的地间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分布特征。通过构建2001-2015年中国出境游客与目的地入境游客规模数据库,验证中国出境旅游流服从位序规模理论的假设,并将目的地吸纳中国游客规模与目的地接待游客总量的关系划分为5种耦合类型。结果表明:中国出境旅游流位序规模关系符合幂函数规律,并且向高位序目的地聚集程度不断增强;从2001年到2015年,绝对领先与绝对落后型的目的地占比均超过45%,亚太地区接待中国游客普遍处于领先地位,而欧美和中东地区接待中国游客大多处于落后地位;对于游客总规模较大的目的地,绝对落后型数量大于绝对领先型,而对于游客总规模较小的目的地,绝对领先型数量大于绝对落后型。本研究为分析出境旅游流量流向提供新的分析视角,进而为国家旅游业发展中的市场政策制定与旅游产业国际化布局等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出境旅游 目的地入境旅游 位序规模 耦合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