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2020年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1
作者 孙亚非 张艳伟 +3 位作者 吕丹妮 阮威涵 庄志远 张刘祯怡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13,共16页
在人类活动和快速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发生巨大变化。本文基于2001-2020年间南海周边河流数据及海表悬浮沉积物浓度数据,探究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1-2020年南海周边河... 在人类活动和快速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发生巨大变化。本文基于2001-2020年间南海周边河流数据及海表悬浮沉积物浓度数据,探究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1-2020年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超过345 Mt/a,人类活动导致珠江、红河、湄公河入海沉积物通量减少约300 Mt/a。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还受台风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台风是影响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台风期间台湾地区的高屏溪入海沉积物通量可达全年总量的89%。在东亚季风系统影响下,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表现出雨季高、旱季低的变化特征,雨季期间入海沉积物通量占全年总量的80%以上,相应地,河流表层羽流在雨季具有浓度高和扩散范围大的典型特征。受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影响,南海周边河流流量和入海沉积物通量也存在不同周期变化,南海周边大型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表现出2.5~3.0 a的变化周期,并与NI?O3.4指数存在相关性。本文利用20年的河流数据系统论证了台风、气候变化和大坝建设对21世纪以来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的影响,在源汇过程研究及流域治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 大坝建设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不同粒级中长石/石英比值及化学风化程度评价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作升 赵晓辉 +2 位作者 乔淑卿 李云海 范德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4-250,共7页
长石/石英(V/Q)比值是评估碎屑沉积物化学风化强度的传统指标。在长江大通站和黄河利津站及相应河13区各取9个沉积物样品,将其〈125μm的部分按1夺间隔分离成7组不同的粒级,用X-ray衍射法半定量分析测定了全样和不同粒级沉积物中... 长石/石英(V/Q)比值是评估碎屑沉积物化学风化强度的传统指标。在长江大通站和黄河利津站及相应河13区各取9个沉积物样品,将其〈125μm的部分按1夺间隔分离成7组不同的粒级,用X-ray衍射法半定量分析测定了全样和不同粒级沉积物中石英和长石的相对含量,计弹了长石/石英(F/Q)、钾长石/石英(Fk/Q)、斜长石/石英(Fp/Q)比值,据此评估了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化学风化强度随粒级的变化。结果显示取自黄河样品的V/Q,Fk/Q和Fp/Q比值在总体上显著高于长江洋品,与长江流域的化学风化强度高于黄河的结论一致,可以作为流域沉积物化学风化强度替代指标。长江样品的F/Q,Fk/Q和Fp/Q比值随粒级变细持续变低,黄河样品则呈波动式下降。黄河样品的V/Q高出长江佯品的部分主要发生在〈32μm的细粒级,在粗粒级区间差别很小,当沉积物粒级下降到一定区间后V/Q差异出现快速增加,显示长江流域沉积物的风化程度高于黄河主要发生在较细粒级。上述比值在黄河洋品的2~4μm粒级中高出长江样品3~5倍,是凸显两河化学风化强度差别的敏感粒级,也可以作为两河物源示踪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黄河 长石/石英 入海沉积物不同粒级 化学风化强度
下载PDF
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的物源识别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邦琦 李军 +2 位作者 李国刚 赵京涛 宋维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7-156,共10页
长江和黄河每年输送近16亿t泥沙入海,是中国东部陆架海区最主要的陆源物质供应者。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的物源识别一直是中国东部陆架海区沉积学热点问题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众多国内外学者运用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环境磁学等... 长江和黄河每年输送近16亿t泥沙入海,是中国东部陆架海区最主要的陆源物质供应者。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的物源识别一直是中国东部陆架海区沉积学热点问题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众多国内外学者运用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环境磁学等方法,对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的物源识别做了深入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长江、黄河物源识别指标,评述了各自的优劣,并对未来两条大河的物源识别工作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沉积物 物源识别 长江 黄河
下载PDF
Soil pH impact on microbial tetraether lipids and terrestrial input index (BIT) in China 被引量:19
4
作者 YANG Huan DING WeiHua +4 位作者 WANG JinXiang JIN ChengSheng HE GangQiang QIN YangMin XIE ShuChe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236-245,共10页
The distributions of microbial tetraether lipids i.e. 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 (GDGTs) were investigated in a variety of Chinese soils featured by a wide range of pH values in different climate zones. The... The distributions of microbial tetraether lipids i.e. 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 (GDGTs) were investigated in a variety of Chinese soils featured by a wide range of pH values in different climate zones. The bacterial branched GDGTs and archaeal isoprenoid GDGTs were found to be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ese soils and their relative abundance was controlled primarily by soil pH. The bacterial bGDGTs usually dominate over archaeal iGDGTs in abundance when the soil pH is below 8.0. However archaeal iGDGTs become dominant and the abundance of halophilic archaea characterized by GDGT V without cyclopentyl ring increases dramatically in the alkaline soil with pH greater than 8.0.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archaeal iGDGTs to bacterial bGDGTs was defined here as RAI index. The RAI index decreases with elevated soil pH and a linear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m indicating that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archaeal iGDGTs to bacterial bGDGTs increases with increased pH. The RAI index thus could be a novel proxy of the pH values of paleosol. The terrestrial input index BIT (Branched and Isoprenoid Tetraethers Index) decreases with increased soil pH suggesting that soil pH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the terrestrial contribution to marine sediments is estimated by BIT index. Moreover the TEX86 index cannot be used to reconstruc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sediments featured by a large terrestrial inp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GTs ARCHAEA BIT index soil p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