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车作业量发生规律研究及选编模型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高四维 高雅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7-112,共6页
用数学模型表达调车作业过程次数、牵推钩数和连挂钩数等调车作业量的发生规律,并界定出其最优值。统筹对口调车法使连挂钩数达到最优,但牵推钩数较多,对其算法进行优化,可减少发生的牵推钩数,即实现减牵优化。消逆法使作业过程次数及... 用数学模型表达调车作业过程次数、牵推钩数和连挂钩数等调车作业量的发生规律,并界定出其最优值。统筹对口调车法使连挂钩数达到最优,但牵推钩数较多,对其算法进行优化,可减少发生的牵推钩数,即实现减牵优化。消逆法使作业过程次数及牵推钩数达到最优,但连挂钩数较多,对其算法进行优化,可减少发生的连挂钩数,即实现减挂优化。溜放钩数的发生规律复杂且有随机性,尚不能用数学模型表达之,未能界定出其最优值,但确定出溜放钩数与用线数及作业过程次数的趋势性相关关系。归纳出利用两类可调元实现“减溜”的优化方法。针对调车作业优化的多指标性,提出的优化原则是,在作业过程次数和牵推钩数最优的前提下谋求减挂优化和减溜优化。指出统筹对口调车法中,由真逆组号数界限值所组成的菲波纳契数列,对其消逆速度的体现,以及消逆速度随真逆组号数的变化而同向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车作业 选编模型优化 线结构 入线步长 消逆速度
下载PDF
对口法的“减牵”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四维 高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6,共6页
以对口法的"减牵"优化为目标,引入“入线步长”的概念,在分析确定其递变规律的基础上,指出可编顺组号数界限值遵循“入线步长”变化规律而形成菲波纳契数列的实质;通过研究“固定空元位”的合理取定方法,明确“取空区”的构成... 以对口法的"减牵"优化为目标,引入“入线步长”的概念,在分析确定其递变规律的基础上,指出可编顺组号数界限值遵循“入线步长”变化规律而形成菲波纳契数列的实质;通过研究“固定空元位”的合理取定方法,明确“取空区”的构成,发现其数量变化规律及该规律与入线步长变化规律的异同;基于上述研究,提出构建“减牵”入线结构、使对口法减少作业过程次数的优化方法,确定出可编顺组号数界限值新的分布状态,体现调车作业量与可编顺组号数界限值之间更为准确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在不同作业过程实现“减牵”而出现的作业特点,确定出相对有利的“减牵”优化环节,从而减少入线结构备选方案,使优化进程加快。深化研究后,进一步提出“双减牵”优化的方法及其采用条件,使优化达到更高水平。用实例描述本研究给出的各优化过程,验证了优化结果。指出对口法和消逆法这两种主要的入线算法,在一定条件下经优化改进后而发生的趋同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车作业优化 入线步长 “固定空元位” “减牵”线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