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宋入蜀文人群体述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伍联群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9-182,共4页
北宋入蜀文人群体不仅反映了北宋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风貌和特征,也体现了他们和巴蜀地域的密切关系。北宋文人以官员身份入蜀,在政治上富有较大的影响力,而且在文化上也具有较高的修养。巴蜀地域文化的特质,影响着他...
北宋入蜀文人群体不仅反映了北宋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风貌和特征,也体现了他们和巴蜀地域的密切关系。北宋文人以官员身份入蜀,在政治上富有较大的影响力,而且在文化上也具有较高的修养。巴蜀地域文化的特质,影响着他们的文学创作,形成其文学风格的多样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入蜀文人
巴
蜀
地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唐代入蜀文人与巴蜀佛寺之关系——以唐代梓州慧义寺相关诗文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伍联群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97-102,共6页
唐代梓州是佛教传播较为繁荣的地区,佛寺林立,慧义寺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所。唐代入蜀文人与之多有关联。王勃、杨炯、杜甫、李商隐都在此活跃,交游饮宴,或为碑文,或为诗歌,慧义寺的历史与环境成为文人抒写的题材内容。文人的佛寺碑文既...
唐代梓州是佛教传播较为繁荣的地区,佛寺林立,慧义寺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所。唐代入蜀文人与之多有关联。王勃、杨炯、杜甫、李商隐都在此活跃,交游饮宴,或为碑文,或为诗歌,慧义寺的历史与环境成为文人抒写的题材内容。文人的佛寺碑文既反映出文人与佛教之间的勾连,也体现出他们特定时期的精神面貌和心志追求。以此,研究唐代文人的佛寺碑文,探讨他们与佛寺的关系,既可寻绎佛教发展传播之线索,也可从中观照文人精神风貌演变之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慧义寺
入蜀文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宋入蜀文人与巴蜀文化之缘
3
作者
沈学玕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巴蜀文化自古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在经济文化尤其发达的唐宋时期还吸引了一批非蜀籍的文人墨客流寓于此,出现了自古词人多入蜀的高峰盛况。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巴蜀地区的经济繁荣及其城市文化的丰富多彩;唐宋文人所处的...
巴蜀文化自古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在经济文化尤其发达的唐宋时期还吸引了一批非蜀籍的文人墨客流寓于此,出现了自古词人多入蜀的高峰盛况。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巴蜀地区的经济繁荣及其城市文化的丰富多彩;唐宋文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巴蜀文化的兼容并包、汇纳百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入蜀文人
巴
蜀
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古文人多入蜀”:一种文学地理观念的生成
4
作者
葛永海
沈闻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46,共15页
“自古文人多入蜀”。在中国文学史上,存在长时段、大规模的文人入蜀现象,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入蜀”吟咏。这些吟咏经过历代的累积、沉淀、感悟,文人与蜀地的内在精神联系不断被强调和揭示,逐渐形成了为世人所认可的“自古文人多入蜀”...
“自古文人多入蜀”。在中国文学史上,存在长时段、大规模的文人入蜀现象,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入蜀”吟咏。这些吟咏经过历代的累积、沉淀、感悟,文人与蜀地的内在精神联系不断被强调和揭示,逐渐形成了为世人所认可的“自古文人多入蜀”观念,其要旨在于入蜀之行对于文人创作的山水熏染和精神引领,同时强调了时代的连续性和文人群体参与的广泛性,这一观念形成的背后是一个内外多重因素相互协调的动力机制。“文人多入蜀”作为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地理观念,为文学地理学理论的深入探讨提供了富有启示的阐释框架和学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古
文人
多
入
蜀
”
文学地理观念
生成机制
原文传递
题名
北宋入蜀文人群体述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伍联群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9-182,共4页
文摘
北宋入蜀文人群体不仅反映了北宋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风貌和特征,也体现了他们和巴蜀地域的密切关系。北宋文人以官员身份入蜀,在政治上富有较大的影响力,而且在文化上也具有较高的修养。巴蜀地域文化的特质,影响着他们的文学创作,形成其文学风格的多样性特征。
关键词
北宋
入蜀文人
巴
蜀
地域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唐代入蜀文人与巴蜀佛寺之关系——以唐代梓州慧义寺相关诗文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伍联群
机构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
出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97-102,共6页
基金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蜀道文学研究"(13XZW013)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基地项目"唐代蜀道文学"(SC12E052)
绵阳师范学院2013年"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研究"创新团队项目(07135212)
文摘
唐代梓州是佛教传播较为繁荣的地区,佛寺林立,慧义寺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所。唐代入蜀文人与之多有关联。王勃、杨炯、杜甫、李商隐都在此活跃,交游饮宴,或为碑文,或为诗歌,慧义寺的历史与环境成为文人抒写的题材内容。文人的佛寺碑文既反映出文人与佛教之间的勾连,也体现出他们特定时期的精神面貌和心志追求。以此,研究唐代文人的佛寺碑文,探讨他们与佛寺的关系,既可寻绎佛教发展传播之线索,也可从中观照文人精神风貌演变之脉络。
关键词
唐代
慧义寺
入蜀文人
Keywords
Tang Dynasty
The Huiyi Temple
incoming literati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宋入蜀文人与巴蜀文化之缘
3
作者
沈学玕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文摘
巴蜀文化自古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在经济文化尤其发达的唐宋时期还吸引了一批非蜀籍的文人墨客流寓于此,出现了自古词人多入蜀的高峰盛况。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巴蜀地区的经济繁荣及其城市文化的丰富多彩;唐宋文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巴蜀文化的兼容并包、汇纳百川。
关键词
唐宋
入蜀文人
巴
蜀
文化
Keywords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riters and poets from outside of Shu area
Bashu culture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古文人多入蜀”:一种文学地理观念的生成
4
作者
葛永海
沈闻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省方志文化研究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46,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游士叙事视角下的明清小说地图研究”(19AZW01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自古文人多入蜀”。在中国文学史上,存在长时段、大规模的文人入蜀现象,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入蜀”吟咏。这些吟咏经过历代的累积、沉淀、感悟,文人与蜀地的内在精神联系不断被强调和揭示,逐渐形成了为世人所认可的“自古文人多入蜀”观念,其要旨在于入蜀之行对于文人创作的山水熏染和精神引领,同时强调了时代的连续性和文人群体参与的广泛性,这一观念形成的背后是一个内外多重因素相互协调的动力机制。“文人多入蜀”作为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地理观念,为文学地理学理论的深入探讨提供了富有启示的阐释框架和学术路径。
关键词
“自古
文人
多
入
蜀
”
文学地理观念
生成机制
Keywords
"ancient literati entering Shu commonly"
literary geography concept
form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宋入蜀文人群体述论
伍联群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唐代入蜀文人与巴蜀佛寺之关系——以唐代梓州慧义寺相关诗文为例
伍联群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唐宋入蜀文人与巴蜀文化之缘
沈学玕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自古文人多入蜀”:一种文学地理观念的生成
葛永海
沈闻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