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4篇文章
< 1 2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熊柱凤 潘玉娟 +2 位作者 洪慧 张永慧 鲁静雅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接受输尿管皮肤造口的72例老年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 目的探讨老年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接受输尿管皮肤造口的72例老年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简易疾病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评估所有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状况,并由研究人员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填写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可能影响老年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72例老年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效能不佳25例(34.72%),自我效能良好47例(65.28%);消极应对22例(30.56%),积极应对50例(69.44%)。自我效能不佳组文化程度、心理状况、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效能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极应对组文化程度、心理状况、个人收入、家庭关怀度与积极应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焦虑、家庭关怀度低是老年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效能不佳的影响因素(OR>1,P<0.05);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焦虑、个人收入低、家庭关怀度低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术后消极应对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焦虑、家庭关怀度低是老年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效能不佳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焦虑、个人收入低、家庭关怀度低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术后消极应对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输尿管皮肤造口 应对方式 家庭关怀度 自我效能
下载PDF
两种不同剂量碘-131对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全切术后患者DTC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闫志华 程兵 +1 位作者 李祥周 陈伟娜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剂量碘-131对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全切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非远处转移性高危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TC全切术,并按照碘-131治疗剂量的不同分成低剂量组(100~150 mCi)和高...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剂量碘-131对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全切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非远处转移性高危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TC全切术,并按照碘-131治疗剂量的不同分成低剂量组(100~150 mCi)和高剂量组(150~200 mCi),前者为45例,后者为41例,治疗3个月,随访1年。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治疗指标(清甲成功率、无病生存率、住院隔离时间)、甲状腺癌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THYCA-QoL)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及随访结束后,两组的清甲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低剂量组的无病生存率(95.56%)高于高剂量组(80.49%),且住院隔离时间短于高剂量组(P<0.05);两组生理功能和活动、心理功能、症状或对生活影响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低剂量组THYCA-QoL评分均高于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9%)低于高剂量组(29.27%)(P<0.05)。结论低剂量和高剂量碘-131对于非远处转移性高危DTC全切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前者更有利于缩短住院隔离时间,提高无病生存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31 不同剂量 非远处转移性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全切术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神经毒性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铮 徐国亭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6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辅助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减轻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神经发育毒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子宫全切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辅助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减轻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神经发育毒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子宫全切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6例。常规组术中实施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吸入麻醉维持,试验组采用17-β雌二醇辅助麻醉。比较两组神经网络电活动因子、线粒体功能、细胞凋亡因子水平及围术期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后,两组γ氨基丁酸A、N-甲基-D天冬氨酸水平均高于术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低于术前,但试验组γ氨基丁酸A、N-甲基-D天冬氨酸水平低于常规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细胞色素C(Cyt C)、凋亡诱导因子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B淋巴细胞瘤-2低于常规组,细胞凋亡调控因子(Bax)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试验组简易状态精神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17-β雌二醇能有效减轻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吸入麻醉所致的神经毒性反应,改善神经网络电活动、线粒体功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降低认知障碍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 吸入麻醉 17-Β雌二醇 神经毒性
下载PDF
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集束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在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王娟娟 马姗姗 王飞飞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1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集束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在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4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子宫全切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实施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 目的探讨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集束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在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4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子宫全切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实施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集束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集束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在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心理状态,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全切术 风险评估 集束化护理 针对性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联合叙事干预应用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效果
5
作者 王婷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0期783-787,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互动模式(IMCHB)联合叙事干预应用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子宫全切术后患者90例,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IMCHB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干预,IMCHB组术后采用...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互动模式(IMCHB)联合叙事干预应用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子宫全切术后患者90例,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IMCHB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干预,IMCHB组术后采用IMCHB联合叙事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盆底康复锻炼依从性、盆底康复锻炼积极性、健康行为。结果:IMCHB组干预后的恐惧视觉模拟评分法(FAV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CHB组干预后盆底康复锻炼知识、技能、行为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CHB组干预后积极举动行为、锻炼标准度的积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放弃行为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CHB组干预后健康责任感、营养、运动的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CHB联合叙事干预,能够改善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盆底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积极性,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互动模式 叙事干预 子宫全切术 健康行为
下载PDF
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患者血栓风险评估对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观察
6
作者 李作芬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7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患者应用血栓风险评估对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于新泰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的9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患者应用血栓风险评估对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于新泰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的9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血栓风险评估指引下的护理。比较2组DVT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T、PT、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患者应用血栓风险评估可降低DVT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全切术 血栓风险评估 下肢深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王俊梅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1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两组均护理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应对方式、护理后的满意度及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回避、屈服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应对评分均提升,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能够有效地缓解其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可提高应对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全切术 心理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下左右手打结缝合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8
作者 潘家兴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0期36-38,共3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左右手打结缝合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1月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拟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双极电凝组、左右手组,各30例。传统组实施腔内传统打...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左右手打结缝合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1月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拟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双极电凝组、左右手组,各30例。传统组实施腔内传统打结缝合,双极电凝组实施双极凝闭血管,左右手组实施左右手打结缝合。对比三组手术情况、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结果:左右手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与双极电凝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与双极电凝组(P<0.05);术后1、3 d,左右手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传统组与双极电凝组(P<0.05);术后,三组各项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评分升高,左右手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双极电凝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子宫全切术中,对出血点进行左右手打结缝合子宫血管后再切断,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 左右手打结缝合 腔内传统打结缝合 双极凝闭血管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DTC患者炎性反应、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及其与喉返神经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天昊 安杰 +3 位作者 李金 李锦行 姜战武 郝志伟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20-523,537,共5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炎性反应、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及其与喉返神经(RLN)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85例DT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记录患者围术期指标、RLN损伤情况。比较患者... 目的:探究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炎性反应、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及其与喉返神经(RLN)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85例DT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记录患者围术期指标、RLN损伤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2、24 h及3、7、30 d的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同时比较有无RLN损伤患者术后12 h的上述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炎性反应指标、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手术时间(88.35±7.64)min;术中出血量(23.24±6.98)mL;术后引流量(97.41±14.23)mL;术后住院时间(7.56±3.54)d。患者IL-6、CRP及TNF-α水平均随时间发展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患者BDNF、NGF水平均随时间发展而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患者RLN损伤发生率为13.68%。RLN损伤组术后12 h的IL-6、CRP及TNF-α水平高于无RLN损伤组(P<0.05),BDNF、NGF水平低于无RLN损伤组(P<0.05)。RLN损伤组患者IL-6、CRP、TNF-α水平均随时间发展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而BDNF、NGF水平均随时间发展而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IL-6、CRP、TNF-α水平之间及BDNF、NGF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IL-6、CRP、TNF-α水平与BDNF、NGF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DTC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对炎性反应、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较为轻微;但该手术会引起一定的RLN损伤,且炎性反应和神经营养因子均与RLN损伤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术 分化型甲状腺癌 炎性反应 神经营养因子 喉返神经损伤
下载PDF
不同途径非脱垂子宫全切术对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卫清 邹琳 +3 位作者 李元军 邓敏 罗淑桂 张凤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705-170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非脱垂子宫全切术对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 060例患子宫良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经腹子宫全切术(TAH)组、经阴道子宫全切术(TVH)组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组,入院时及术后6...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非脱垂子宫全切术对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 060例患子宫良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经腹子宫全切术(TAH)组、经阴道子宫全切术(TVH)组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组,入院时及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焦虑症状、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发生阴道顶端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术后1年)情况调查。结果入院时3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TVH组和LAVH组焦虑症状比TAH组显著减轻(P<0.05,P<0.01);TVH组、LAVH组在情感、精力方面,LAVH组还在社会活动、身体活动等方面与TA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AVH组在情感、精力和身体活动方面与T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VH组和LAVH组患者的性生活满意度高于TAH组(P<0.01)。术后1年发生阴道顶端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H和LAVH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优于TAH,TVH和LAVH为较为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子宫全切术 阴式子宫全切术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 非脱垂子宫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多发结节的临床效果比较
11
作者 邵泽杰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4期65-67,共3页
目的:比较甲状腺全切术和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多发结节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6月于临沂市兰山区妇幼保健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行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研究组... 目的:比较甲状腺全切术和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多发结节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6月于临沂市兰山区妇幼保健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行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研究组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创伤应激指标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术后,两组患者血钙水平均低于术前,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和甲状腺次全切术对于治疗甲状腺多发结节均有良好的效果,而甲状腺全切术能够有效地避免复发,减少术中出血量,但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长,临床需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多发结节 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次全切术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盆底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预测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珍珍 薛梅 +2 位作者 李明莉 时宁遥 杨宗利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583-589,共7页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预测子宫全切术患者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患者47例为病例组,以及同期未行子宫切除术的已婚已育女性70例为对照组,应用盆底超声测...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预测子宫全切术患者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患者47例为病例组,以及同期未行子宫切除术的已婚已育女性70例为对照组,应用盆底超声测量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下两侧肛提肌厚度、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膀胱颈距参考线距离,计算膀胱颈移动度;应用SWE测量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下肛提肌附于耻骨下支处、肌腹及尾侧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最小值(Emin)、平均值(Emean),并计算其差值(ΔEmax、ΔEmin、ΔEmean),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FD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盆底超声联合SWE预测子宫全切术后PFD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PFD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59.6%vs.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病例组最大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距参考线距离、膀胱颈移动度均较对照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下左、右侧肛提肌厚度均较对照组减小,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均较对照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下肛提肌附于耻骨下支处、肌腹及尾侧Emax、Emin、Emean均较对照组增大,ΔEmax、ΔEmin及ΔEmean均较对照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大Valsalva动作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最大Valsalva动作下左侧肛提肌肌腹Emax及左侧肛提肌肌腹ΔEmax、ΔEmean均为PFD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最大Valsalva动作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最大Valsalva动作下左侧肛提肌肌腹Emax及左侧肛提肌肌腹ΔEmax、ΔEmean单独及联合应用预测子宫全切术后PF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6、0.721、0.625、0.860、0.964,以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最高,对应的灵敏度为97.4%,特异度为80.0%。结论盆底超声联合SWE可用于预测子宫全切术患者PFD发生风险,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盆底 波弹性成像 子宫全切术 肛提肌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下载PDF
阴式子宫全切术与经腹及腹腔镜下术式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云燕 孙曼丽 徐琼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6期632-633,共2页
目的比较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术的39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A... 目的比较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术的39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AH术式185例、TVH术式151例、LAVH术式60例。对三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术后并发病率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LAVH组手术时间(82.9±15.9)rain,较TVH组的(43.6±13.2)min和TAH组的(56.3±11.2)min手术时间延长(P〈0.01);LAVH组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下降(1.9±O.5)g/L,分别高于TAH、TVH组(P〈0.01);TAH组、LAVH组、TVH组术后镇痛率依次递减(P〈0.05);住院时间TVH组(3.5±1.8)d,与LAVH组、TA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术式术后并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VH术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率低,与TAH术式和LAVH术式相比各有优点,子宫体积〈孕4*月时可利用TVH术式。临床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子宫切除方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子宫全切术 阴式子宫全切术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
下载PDF
自我超越理论护理结合针刺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14
作者 韩爱丽 任先丽 +1 位作者 陈新 王亚楠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7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自我超越理论护理结合针刺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1日~2023年5月30日妇产科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 目的:探讨自我超越理论护理结合针刺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1日~2023年5月30日妇产科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针刺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加速康复外科(ERAS)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我超越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效率、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及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当天、术后3 d,两组S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 d,两组面对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自我超越理论护理结合针刺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改善其焦虑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促进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自我超越理论 针刺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神经探测在甲状腺全切术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及对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分析
15
作者 付瑞敏 赵倩 +3 位作者 周克涛 丁勇 甯浪 梁跃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3期1404-140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监测技术在甲状腺全切术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贵州航天医院行甲状腺全切术的1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是否使用神经探测分为观察组和常规显露组,每组各5... 目的探讨神经监测技术在甲状腺全切术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贵州航天医院行甲状腺全切术的1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是否使用神经探测分为观察组和常规显露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术中实施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常规显露组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记录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简化嗓音障碍指数(VHI-10)评分、声带功能指标、血清甲状旁腺素、钙水平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HI-10评分为(1.18±0.38)分,低于常规显露组[(1.97±0.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谐波噪声比为(25.61±6.07)dB,高于常规显露组[(19.07±4.53)dB],振幅微扰、基频微扰和基频分别为(1.67±0.22)%、(0.20±0.04)%、(132.36±14.23)Hz,均低于常规显露组[(1.67±0.22)%、(0.20±0.04)%、(132.36±14.23)Hz],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甲状旁腺素、钙水平分别为(32.46±4.82)μg/L、(2.08±0.48)mmol/L,均高于常规显露组[(18.79±3.05)μg/L、(1.85±0.2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低于常规显露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探测在甲状腺全切术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嗓音及声带功能,保护喉返神经,减少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全切术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神经探测
下载PDF
经腹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莹莹 夏琦芸 祖翠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关联因素,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1月本院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4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随访是否并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DF)分为PDF组(n=32)、无PDF组(n=52)。...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关联因素,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1月本院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4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随访是否并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DF)分为PDF组(n=32)、无PDF组(n=52)。收集两组相关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探讨经腹子宫全切术后PDF的可能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独立影响因素。结果:PDF组32例中包括6例单纯盆腔器官脱垂、4例单纯压力性尿失禁、3例单纯性功能障碍、1例单纯大便失禁,同时伴≥2种18例。两组年龄、体质指数、绝经、孕次、产次、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过早负重等有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绝经、术中出血量并非经腹子宫全切术后PD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大(OR=1.270、95%CI 1.036~1.558)、体质指数高(OR=2.672、95%CI 1.376~5.190)、孕次多(OR=8.947、95%CI 2.566~31.193)、产次多(OR=12.302、95%CI 3.039~49.802)、术后留置尿管时间长(OR=1.561、95%CI 1.120~2.177)、过早负重(OR=3.713、95%CI 1.628~8.470)均为经腹子宫全切术后发生PDF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经腹子宫全切术后PDF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体质指数、孕次、产次、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过早负重有关,提示临床应依据上述因素识别高风险人群,增强围术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子宫全切术 盆底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术后钙磷代谢水平变化及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吕燕 程新华 王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9期149-153,共5页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术后钙磷代谢水平变化及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术后钙磷代谢水平变化及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甲状旁腺全切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时的钙磷代谢指标[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Ca)、血磷(P)]变化,根据术后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为良好组和异常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对有差异性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iPTH、Ca、P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1年上述指标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共22例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50%;异常组年龄、透析龄均大于良好组,术前iPTH、Ca、P、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术前iPTH、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术后钙磷代谢功能明显改善,透析龄、术前iPTH、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存在上述情况的患者定期监测,保证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全切术 钙磷代谢 心血管不良事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主管护师主导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模式在膀胱癌全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凤霞 蔡晓娟 韩莎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究主管护师主导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模式在膀胱癌全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影响。方法:将于安阳市肿瘤医院进行膀胱癌全切术的100例患者,通过病历号抓阄法随机分为B组、A组各50例,B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主管护... 目的:探究主管护师主导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模式在膀胱癌全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影响。方法:将于安阳市肿瘤医院进行膀胱癌全切术的100例患者,通过病历号抓阄法随机分为B组、A组各50例,B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主管护师主导健康教育行为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护能力量表(ESCA)]、情绪状态[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HADS)]、健康行为[健康行为能力评估量表(SRAHP)]差异。结果:干预1个月后,A组ESCA、SRAHP评分均高于B组,HADS评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主管护师主导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模式可帮助膀胱癌全切术后构建健康行为能力,缓解负面情绪,并形成自我管理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膀胱癌全切术 自我管理 健康行为 情绪状态
下载PDF
基于循证理念的无缝隙护理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华敏 陈庆丽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4期692-696,70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无缝隙护理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的12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无缝隙护理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的12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试验组(n=6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基于循证理念的无缝隙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应激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率、皮质醇、舒张压及收缩压等应激反应指标更优(P<0.05)。试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肠梗阻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无缝隙护理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缓解疼痛,减轻负面情绪和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理念 无缝隙护理 机器人辅助手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膀胱癌
下载PDF
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结合团体自我肯定训练对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边映维 李凤丽 邓晓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结合团体自我肯定训练对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结合团体自我肯定训练对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团体自我肯定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结合团体自我肯定训练不仅能够促进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还能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亲情疏导的心理护理 团体自我肯定训练 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 创伤后成长 心理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