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3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默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抑制胶质瘤血管拟态形成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婉莹 张斌斌 +1 位作者 李瑞春 梁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研究沉默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胶质瘤血管拟态(VM)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AEG-1 shRNA慢病毒稳染U87胶质瘤细胞并用含20μ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培养基干预,分组:空白对照组(U87细胞)... 目的研究沉默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胶质瘤血管拟态(VM)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AEG-1 shRNA慢病毒稳染U87胶质瘤细胞并用含20μ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培养基干预,分组:空白对照组(U87细胞)、ATRA组(U87细胞+20μmol/L ATRA),siCon组(U87-siCon细胞)、siCon+ATRA组(U87-siCon细胞+20μmol/L ATRA),siAEG-1组(U87-siAEG-1细胞)和siAEG-1+ATRA组(U87-siAEG-1细胞+20μmol/L ATRA)。体外管腔形成实验评估U87细胞体外血管拟态形成能力,实时PCR及Western-Blot检测U87细胞中血管拟态形成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建立裸鼠胶质瘤皮下移植瘤模型并以10mg/kg剂量给予腹腔注射ATRA干预,分为:对照组(U87细胞造模)、ATRA组(U87细胞造模+ATRA干预),siCon组(U87-siCon细胞造模)、siCon+ATRA组(U87-siCon细胞造模+ATRA干预),siAEG-1组(U87-siAEG-1细胞造模)与siAEG-1+ATRA组(U87-siAEG-1细胞造模+ATRA干预)。定期测量皮下移植瘤大小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CD34-PAS双染检测移植瘤中血管拟态。结果沉默AEG-1联合ATRA干预(即siAEG-1+ATRA组)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及胶质瘤模型中血管拟态形成及皮下移植瘤生长,干预后胶质瘤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钙黏蛋白(V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上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沉默AEG-1联合ATRA能显著抑制胶质瘤血管拟态形成及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MMP-9以及VE-cadheri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 全反甲酸 血管拟态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肝纤维化氧化应激损伤自然杀伤细胞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平大冰 齐婧姝 +3 位作者 孙鑫 黄恺 彭渊 刘成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9-1363,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肝纤维化氧化应激损伤NK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_(4)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通过生化及病理检测评价小鼠肝脏受损及纤维化程度,观察小鼠肝组织NK细胞变化及氧化应激损伤;体外采用H_(2)O_(2)诱导...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肝纤维化氧化应激损伤NK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_(4)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通过生化及病理检测评价小鼠肝脏受损及纤维化程度,观察小鼠肝组织NK细胞变化及氧化应激损伤;体外采用H_(2)O_(2)诱导的NK92细胞株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评价ATRA对NK9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ATRA可以改善CCl_(4)模型小鼠肝功能,抑制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增加肝脏SOD活性和GSH含量,促进肝内NK细胞比例和数量;体外实验证实ATRA可以保护H_(2)O_(2)诱导的NK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结论:ATRA可以改善CCl_(4)引起的肝损伤及纤维化,可能与其保护NK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甲酸 肝纤维化 氧化应激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白梅 鲁猛 +4 位作者 骆思君 王志华 伍华英 王芳 赵耀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8-31,36,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分为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的HL-60细胞)、...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分为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的HL-60细胞)、Ara-C组(加入0.5μmol/LAra-C)、ATRA组(加入2μmol/LATRA)、ATRA+Ara-C组(加入2μmol/LATRA和0.5μmol/LAra-C),继续培养24、48、72h,采用CCK8检测HL-60细胞活力,AnnexinV双染法检测HL-60细胞凋亡,qRT-PCR检测PI3K、AKT-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空白对照组HL-60细胞活力高于Ara-C+ATRA组、Ara-C组、ATRA组,Ara-C组、ATRA组HL-60细胞活力高于Ara-C+ATRA组(均P<0.05)。Ara-C+ATRA组HL-60细胞凋亡率高于Ara-C组、ATRA组,Ara-C组、ATRA组HL-60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HL-60细胞胞体多呈圆形,可见瘤状突起,胞核多为类圆形,Ara-C组、ATRA组染色质凝聚,颜色变深,部分胞核变小,Ara-C+ATRA组染色质凝聚,颜色变深,可见核固缩、核碎裂。空白对照组HL-60细胞PI3K、AKTmRNA表达高于Ara-C组、ATRA组,Ara-C组、ATRA组HL-60细胞PI3K、AKTmRNA表达高于Ara-C+ATRA组(均P<0.05)。空白对照组HL-60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高于Ara-C组、ATRA组,Ara-C组、ATRA组HL-60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高于Ara-C+ATRA组(均P<0.05)。结论:Ara-C+ATRA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促进HL-60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甲酸 阿糖胞苷 急性髓系白血病 HL-60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调控K562细胞红系分化的表观遗传机制
4
作者 刘春亚 贾炳豪 +2 位作者 唐琴 孙元田 任立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41-1452,共12页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有效诱导剂,其对红系分化过程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为研究ATRA在红系分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其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本文以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向红系分化为模型,对ATRA干扰红系分化过程的调控机制进行研...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有效诱导剂,其对红系分化过程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为研究ATRA在红系分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其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本文以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向红系分化为模型,对ATRA干扰红系分化过程的调控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利用血红素(he-min)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TRA影响细胞向红系分化过程中的谱系变化,阻滞细胞分化进程;ATRA处理分化中的细胞后,红系分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降低;而通过3C、FAIRE和ChIP技术对其中的表观遗传机制进行探究发现,ATRA处理细胞后,β-珠蛋白家族基因座位内的染色质可及性降低,LCR与其靶基因启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频率降低;而基因座位染色质可及性降低导致了红系相关转录因子GATA1、LDB1、LMO2和TAL1在LCR及珠蛋白家族基因座位的启动子区的富集频率降低。上述结果表明,ATRA处理分化中的细胞导致红系分化相关基因的染色质可及性降低,更加封闭的染色质结构阻碍了LCR招募转录因子与基因启动子区的结合,进而抑制β-珠蛋白家族基因表达,这种动态的变化过程阐明了ATRA调控红系分化的表观遗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甲酸 红系分化 染色质构象捕获 染色质免疫沉淀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综合征型唇腭裂小鼠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5
作者 王宇萌 迟丹丹 +2 位作者 张贝贝 段小红 黄永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0-714,共5页
目的:建立综合征型唇腭裂小鼠模型并分析其表型特征。方法:采用灌胃法于孕鼠妊娠10.5 d(gestational days 10.5,GD10.5),以90 mg/kg的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或等量玉米油+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 目的:建立综合征型唇腭裂小鼠模型并分析其表型特征。方法:采用灌胃法于孕鼠妊娠10.5 d(gestational days 10.5,GD10.5),以90 mg/kg的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或等量玉米油+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剂处理,GD14.5/GD17.5取胎鼠,行体视显微镜、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胎鼠的全身及腭组织结构和发育情况;免疫荧光染色验证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RARα)在小鼠腭部及牙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胎鼠出现腭裂、磨牙发育异常、肢体畸形、心肌致密化不全等表型。实验组RARα表达升高。结论:atRA诱导建立的小鼠腭裂模型具有综合征型唇腭裂的特征,可通过激活RARα受体影响小鼠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甲酸 综合征型唇腭裂 先天性心脏病 磨牙 成釉细胞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及氧化应激的作用和机制探索
6
作者 修建平 杨朝爱 +3 位作者 刘禧澳 潘乾禹 韦广旭 王卫星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4年第7期291-296,共6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及氧化应激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应用10 ng/ml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诱导HSCs活化,以5μmol/L剂量的ATRA处理48 h。检测细胞生长活力和表型标志物表达的变化,评价ATRA对HSC...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及氧化应激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应用10 ng/ml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诱导HSCs活化,以5μmol/L剂量的ATRA处理48 h。检测细胞生长活力和表型标志物表达的变化,评价ATRA对HSCs活化的影响;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抗氧化基因表达的变化,评价ATRA对HSCs氧化应激的影响;检测自噬标志物表达和自噬流的变化,评价ATRA对HSCs自噬活性的影响。结果与PDGF-bb组相比,ATRA处理的HSCs生长活力显著降低(P<0.01),α-SMA和Collagen I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细胞内ROS和MDA显著减少(P<0.01),GSH显著增加(P<0.01),抗氧化基因NRF2、HO-1和ATF4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同时自噬标志物Beclin 1和LC3 II/I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自噬流信号显著降低。结论ATRA显著抑制PDGF-bb诱导的HSCs活化,降低HSCs的氧化应激水平和自噬活性,对肝纤维化的防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甲酸 肝星状细胞 激活 氧化应激 自噬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抑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和血红素加氧酶1加重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表达
7
作者 董毅玲 张文文 +1 位作者 闫琰 覃志成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41-745,I0003,共6页
目的 观察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抑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是否会加重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表达。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选取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切除右肾,并按随机数... 目的 观察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抑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是否会加重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表达。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选取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切除右肾,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即假手术组(Sham)、肾脏缺血再灌注(I/R)组、全反式维甲酸(I/R+ATRA)组。其中Sham组和I/R组给予腹腔注射玉米油(1 m L·kg^(-1)·d^(-1))1周,ATRA组则给予腹腔注射溶于玉米油的ATRA(10 mg·kg^(-1)·d^(-1))1周后,3组大鼠用10%的水合氯醛(0.3 m L/100 g)进行麻醉后固定四肢,将其在37℃条件下沿腹中线打开腹腔并分离出左肾动脉。其中Sham组切除右肾,不予以夹闭左肾动脉;I/R组和ATRA组采用右肾切除联合左肾动脉夹闭45 min后再灌注24 h的方法建立大鼠肾脏I/R模型。实验结束后收集3组大鼠血清及肾组织标本,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浓度;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TUNEL法进行肾组织细胞凋亡的检测;二氢乙啶(DHE)荧光染色评估肾组织活性氧的表达情况;通过比色法检测肾组织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蛋白质印迹法分别对Nrf2、HO-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肾组织Nrf2、HO-1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0.01),活性氧表达量增加,SOD活性下降,MDA含量、血清Scr、BUN浓度升高(P<0.01),肾小管损伤评分及凋亡细胞表达较高(P<0.05),其中Nrf2蛋白和HO-1蛋白分别为0.52±0.09和0.37±0.79,高于Sham组的0.06±0.01和0.02±0.01。与I/R组相比,I/R+ATRA组大鼠肾组织Nrf2、HO-1蛋白显著减少(P<0.01),活性氧表达量明显增加,SOD活性严重下降,MDA含量、血清Scr、BUN浓度明显升高(P<0.01),肾小管损伤评分显著增加,肾脏凋亡细胞表达亦增高(P<0.05),其中I/R+ATRA组Nrf2蛋白和HO-1蛋白分别为0.29±0.04和0.15±0.03,显著低于I/R组。结论 Nrf2/HO-1通路参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ATRA可能通过抑制Nrf2/HO-1通路,加重氧化应激,进一步加重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再灌注损伤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全反甲酸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改善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与心肌重构
8
作者 魏俊萍 孟庆雯 +2 位作者 林道飞 林燕仔 符达佳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3-210,共8页
目的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诱导下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ISO组、ATRA+ISO组、4-PBA(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 目的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诱导下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ISO组、ATRA+ISO组、4-PBA(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ISO组,每组10只;ATRA+ISO组和4-PBA+ISO组预先分别通过腹腔注射ATRA与4-PBA,然后再通过背部皮下注射ISO进行诱导。心脏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ameter in diastole,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ameter in systole,LVIDs)、左心室的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及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称量各组大鼠体重、全心质量及左心室质量,计算全心质量指数(heart mass index,HMI)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le mass index,LVMI)。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N端B型利钠肽原(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含量。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与胶原纤维化程度。蛋白质印迹检测心肌组织中G蛋白偶联受体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y protein,CHOP)、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R kinase,PERK)、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phosphorylated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α,p-eIF2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胶原蛋白Collagen-Ⅰ及Collagen-Ⅲ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O组大鼠EF和FS显著降低(P<0.05),LVIDd、LVIDs、HMI及LVMI显著升高(P<0.05),血清NTproBNP含量显著增加(P<0.05),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胶原纤维面积显著增加(P<0.05),心肌组织中GRP78、CHOP、PERK、p-eIF2α、TGF-β1、α-SMA、Collagen-Ⅰ及Collagen-Ⅲ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与ISO组比较,ATRA+ISO组和4-PBA+ISO组的大鼠EF和FS显著升高(P<0.05),LVIDd、LVIDs、HMI及LVMI显著降低(P<0.05),血清NT-proBNP含量显著减少(P<0.05),心肌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胶原纤维面积显著减小(P<0.05),心肌组织中GRP78、CHOP、PERK、p-eIF2α、TGF-β1、α-SMA、Collagen-Ⅰ及Collagen-Ⅲ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ATRA能够减轻ISO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及其纤维化,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该作用与其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重构 心肌纤维化 异丙肾上腺素 全反甲酸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全身给药在皮肤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综述
9
作者 刘洪亮 郭永建 +1 位作者 姜智腾 刘文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01-0006,共6页
对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治疗银屑病、扁平苔藓、痤疮、口腔白斑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综述。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ATRA全身给药治疗银屑病、扁平苔... 对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治疗银屑病、扁平苔藓、痤疮、口腔白斑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综述。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ATRA全身给药治疗银屑病、扁平苔藓、痤疮、口腔白斑患者的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有效文献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估,分析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共纳入1987年-2017年期间发表的22篇国内外文献,共计1843例患者,ATRA单药和联合用药治疗银屑病、扁平苔藓、痤疮、口腔白斑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19%/87.96%、79.73%/80.58%、89.22%/93.79%、89.22%(联合用药)。发生率较高的不良事件包括口干、唇干、皮肤干燥、脱屑等,停药或给予相应处理后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 ATRA全身给药对银屑病、扁平苔藓、痤疮及口腔白斑具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甲酸 皮肤病 银屑病 扁平苔藓 痤疮 口腔白斑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对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10
作者 刘淑芳 赵映 李丽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263-1266,共4页
目的探究地西他滨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治疗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MDS患者10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4... 目的探究地西他滨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治疗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MDS患者10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4)。对照组患者采用地西他滨单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地西他滨、ATRA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输血、生存时间、血液学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小板计数(PL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计数(RBC)]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66.04%,高于对照组(44.44%),红细胞输注量、血细胞数输注量分别为(7.60±1.03)、(75.36±7.29)U,均低于对照组[(7.95±0.65)、(79.25±10.10)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生存时间为(24.39±8.02)个月,长于对照组[(17.54±6.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EUT、PLT分别为(1.75±0.41)×10^(9)/L、(72.67±9.52)×10^(9)/L,均高于对照组[(1.60±0.19)×10^(9)/L、(67.51±6.34)×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MCV、R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ATRA较地西他滨单药治疗对老年MDS的治疗效果更佳,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全反甲酸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甲基化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世鲁 张丽 +5 位作者 温文杰 张启伦 武晓影 薛竞帆 周婉 叶山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788-792,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组、DN+ATRA组,每组10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DN大鼠模型...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组、DN+ATRA组,每组10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DN大鼠模型,对照组和DN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DN+ATRA组给予5 mg/kg ATRA灌胃,连续干预4周。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和血液生化指标,肾脏组织行HE染色和PAS染色,选择MS-PCR检测各组大鼠肾脏中TGF-β1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选择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组织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N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升高(均P<0.05)。与DN组比较,DN+ATRA组大鼠FBG、BUN、Scr、24 h尿蛋白降低,但高于对照组(均P<0.05)。HE染色和PAS染色DN组肾小球形状不规则,系膜基质增多着玫瑰红色,部分肾小管有萎缩且存在管腔扩张,肾小管周围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增生,DN+ATRA组大鼠肾脏组织病变情况明显减轻。DN组大鼠肾脏组织TGF-β1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DN+ATRA组大鼠肾脏组织TGF-β1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相较于DN组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大鼠肾脏组织TGF-β1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低于DN组,DN+ATRA组大鼠肾脏组织TGF-β1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低于DN组(均P<0.05)。结论:ATRA能通过升高TGF-β1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抑制DN大鼠肾脏组织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改善DN大鼠肾脏组织的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甲酸 糖尿病肾病 肾脏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甲基化
下载PDF
转谷氨酰胺酶2通过mTOR通路和自噬调控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白血病细胞HL60和U937的髓系分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梅超 孟依灵 +1 位作者 应影霞 李栋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5,共9页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具有融合基因PML-RARα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特异的靶向治疗药物。此外,ATRA在无PML-RARα融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及其它一些肿瘤中也有一定治疗效果。但ATRA治疗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或发生愈后复发。因此,对A...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具有融合基因PML-RARα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特异的靶向治疗药物。此外,ATRA在无PML-RARα融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及其它一些肿瘤中也有一定治疗效果。但ATRA治疗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或发生愈后复发。因此,对ATRA诱导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非常重要。转谷氨酰胺酶2(TGM2)是一种多功能酶,能调控mTOR信号通路和自噬等。ATRA能诱导APL细胞中TGM2表达上调,TGM2敲低抑制ATRA诱导的细胞分化。但其调控机制及涉及的信号通路尚不明确。本研究发现,在HL60和U937细胞中,ATRA能够上调CD11b和TGM2的表达(P<0.05),抑制mTOR信号通路,并增强自噬;与对照相比,敲低TGM2,mTOR信号通路增强,自噬被抑制,而ATRA诱导的CD11b表达被抑制(P<0.05),分化减弱,被ATRA抑制的mTOR信号通路得到部分恢复,而被ATRA增强的自噬适当减弱。这表明ATRA使HL60和U937细胞发生髓系分化,并诱导TGM2表达升高;而TGM2通过mTOR信号通路和自噬途径调控ATRA诱导的髓系分化。该研究将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ATRA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的过程和机制,也有利于加深对TGM2的多功能性的认识;有助于对APL等白血病及其它癌症的药物诱导疗法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甲酸 转谷氨酰胺酶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TOR信号通路 自噬
下载PDF
亚砷酸钠对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小鼠神经干细胞活力及分化的影响
13
作者 艾合买提·艾不拉 白娇娇 +3 位作者 孙红光 申晨晨 古力乃则尔·阿不都外力 马艳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34-38,共5页
目的 探究亚砷酸钠(NaAsO_(2))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的小鼠神经干细胞NE-4C细胞活力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0、0.5、1.0、5.0μmol/L的ATRA诱导NE-4C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E-4C细胞中的神经... 目的 探究亚砷酸钠(NaAsO_(2))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的小鼠神经干细胞NE-4C细胞活力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0、0.5、1.0、5.0μmol/L的ATRA诱导NE-4C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E-4C细胞中的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巢蛋白(Nestin)、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RNA结合蛋白fox1(Rbfox1)、III类β-微管蛋白(βⅢ-Tubulin)]、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髓鞘碱性蛋白的mRNA,筛选ATRA的适宜作用浓度。将适宜浓度的ATRA作用于NE-4C细胞,建立神经干细胞分化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1、2、3、4组,实验1、2、3、4组分别给予0.3、0.6、0.9、1.2μmol/L的NaAsO_(2)干预,对照组不给予药物;培养7 d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分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的Nestin、NSE、βⅢ-Tubulin、GFAP。结果 ATRA作用后,NE-4C细胞活力降低,Sox2、Nestin mRNA表达下调,βⅢ-Tubulin、NSE、Rbfox1 mRNA表达升高,作用呈浓度依赖性,0.5μmol/L的ATRA作用时细胞活力和分化相关基因表达最高(P均<0.05)。建立神经干细胞分化细胞模型后,对照组和实验1、2、3、4组NE-4C细胞活力和Nestin、NSE、βⅢ-Tubulin、GFAP表达依次降低(P均<0.05)。结论 NaAsO_(2)可降低ATRA诱导的NE-4C细胞活力,并抑制NE-4C细胞向神经元分化,NaAsO_(2)浓度越高则其对NE-4C细胞活力和分化的抑制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全反甲酸 亚砷酸钠 神经元 细胞分化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14
作者 焦凯仑 于日成 何涛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49-156,共8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 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F-7细胞,利用CCK-8方法选取ATRA和SAHA联合...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 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F-7细胞,利用CCK-8方法选取ATRA和SAHA联合的最佳配伍浓度。建立人乳腺癌细胞MCF-7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PBS)、ATRA组(0.84 mg/kg ATRA)、SAHA组(0.42 mg/kg SAHA)和ATRA+SAHA组(0.84 mg/kg ATRA+0.42 mg/kg SAHA),每组5只裸鼠;待各组移植瘤长至100 mm3时,按照分组连续皮下给药2周后,取眼眶静脉血,断颈处死裸鼠后取肿瘤组织,称重并计算抑瘤率及脏器指数;用ELISA法检测裸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含量,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结构,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肿瘤增殖和转移相关蛋白Caspase-3、MMP-9、MMP-2以及抑癌基因蛋白p53、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检测结果表明,0.40 mg/mL ATRA和0.15 mg/mL SAHA联合处理时MCF-7细胞活性最低,为SAHA和ATRA的最佳配伍浓度。与对照组及各单药组比较,ATRA+SAHA组裸鼠抑瘤率明显提高(均P<0.05),血清中IL-6R的含量降低(均P<0.05),肝脏指数均显著降低(均P<0.01);ATRA+SAHA组脾脏指数亦较ATRA组明显降低(P<0.05)。ATRA+SAHA组移植瘤肿瘤组织以重度坏死为主,肿瘤组织中MMP-9、MMP-2、EGFR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及各单药组明显下降(均P<0.05),p53、Caspase-3的表达水平则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ATRA与SAHA联合用药具有协同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裸鼠 全反甲酸 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 抑瘤作用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和其他药物联用对癌细胞的影响
15
作者 殷莉珺 汪守鑫 +1 位作者 冯澜耀 李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3年第6期743-750,共8页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维生素A的主要活性体,能够诱导如细胞分化、增殖等基本生命活动.目前,ATRA在白血病、肝癌、肺癌、神经胶质瘤、神经纤维素瘤、膀胱癌、皮肤癌等癌症应用中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增殖和向远处扩散.ATRA也被证实可以...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维生素A的主要活性体,能够诱导如细胞分化、增殖等基本生命活动.目前,ATRA在白血病、肝癌、肺癌、神经胶质瘤、神经纤维素瘤、膀胱癌、皮肤癌等癌症应用中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增殖和向远处扩散.ATRA也被证实可以与激酶抑制剂、酶抑制剂、天然化合物及传统化疗药物等联合使用,降低癌细胞的耐药性,改善单一用药治疗效果等,还可以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综述了2000年以来ATRA在癌症治疗中与其他药物联用的研究及部分机制,从而为ATRA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甲酸(ATRA) 癌细胞 联合用药 癌症治疗 机制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整体护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小朋 《临床研究》 2023年第7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整体护理干预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行全...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整体护理干预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行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并同时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护理满意度和生存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40.00%)高于对照组(20.00%);观察组复发率(56.00%)低于对照组(76.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0%)低于对照组(64.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3±5.0)分]高于对照组[(87.6±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的3年和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整体护理干预不仅可降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不良反应,还可延长其生存率,提高临床缓解率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甲酸 三氧化二砷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生存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烟酰胺预防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小鼠腭裂的初步实验研究
17
作者 李国威 唐世杰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9期634-640,共7页
目的探讨烟酰胺(nicotinamide,NAM)对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RA)诱导小鼠腭裂的预防作用,为腭裂的预防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70 mg/kg的RA于胚胎发育(embryonic,E)10.5 d(E10.5)灌胃诱导的小鼠腭裂模型为对照组,采用20 ... 目的探讨烟酰胺(nicotinamide,NAM)对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RA)诱导小鼠腭裂的预防作用,为腭裂的预防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70 mg/kg的RA于胚胎发育(embryonic,E)10.5 d(E10.5)灌胃诱导的小鼠腭裂模型为对照组,采用20 mg/kg的NAM于E8.5~E13.5尾静脉注射干预上述腭裂模型为实验组(1),采用40 mg/kg的NAM于E8.5~E13.5尾静脉注射干预上述腭裂模型为实验组(2),于E16.5剖腹观察胎鼠腭裂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对鼠胚腭突间质(mouse embryonic palatal mesenchyme,MEPM)细胞进行分组干预,共分4组:对照组(CONTROL)、RA 1μmol/L组(RA 1)、NAM 200μmol/L组(NAM 200)、NAM 200μmol/L+RA 1μmol/L组(NAM 200+RA 1)。各组药物干预24 h后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并比较凋亡率。结果动物实验中对照组小鼠腭裂率为98%;实验组(1)腭裂率为87%,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腭裂率为63%,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实验中CONTROL组细胞凋亡率为16.53%±2.89%,RA 1组细胞凋亡率为22.9%±1.85%,凋亡率上升(P<0.01);NAM 200组细胞凋亡率9.23%±1.39%,凋亡率下降(P<0.01);与RA 1组相比较,NAM 200+RA 1组细胞凋亡率为14.9%±7.67%,凋亡率下降(P<0.01)。结论40 mg/kg是NAM预防RA诱导小鼠腭裂的有效浓度;其预防腭裂作用的机制可能是NAM抑制了RA诱导MEPM细胞凋亡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 全反甲酸 腭裂 细胞凋亡 先天性畸形 鼠胚腭突间质 孕期保健 疾病预防
下载PDF
lncRNA Meg3在全反式维甲酸和转化生长因子β3影响小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
18
作者 刘小转 张军喜 +4 位作者 余增丽 王国旭 何志东 宋帅星 李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3-769,共7页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eg3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影响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妊娠13 d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EdU法检测对照组(未处理)、atRA组(5μmol/L atRA)和TGF-β...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eg3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影响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妊娠13 d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EdU法检测对照组(未处理)、atRA组(5μmol/L atRA)和TGF-β3组(10μg/L TGF-β3)处理48 h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荧光原位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述3组Meg3的定位和相对表达量。利用EdU实验检测Meg3 siRNA转染前后atRA和TGF-β3对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tRA处理48 h可抑制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TGF-β3处理48 h可促进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P<0.05)。与对照组相比,atRA可促进腭突间充质细胞中Meg3的表达,TGF-β3可抑制Meg3的表达(P<0.05)。Meg3基因沉默后,与对照组相比,Meg3 siRNA组、atRA和TGF-β3处理组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能力均增强(P<0.05)。结论:atRA对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主要通过Meg3介导,而TGF-β3对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可能与Meg3基因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Meg3 腭裂 腭突间充质细胞 全反甲酸 转化生长因子Β3 小鼠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19
作者 王佳颖 朱亚楠 +4 位作者 王琳源 秦旭伟 张青姝 马丰源 张恩瑜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4-29,34,共7页
目的建立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体外模型,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对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C57BL/6雌性小鼠。经腹腔灌洗贴壁纯化后,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 目的建立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体外模型,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对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C57BL/6雌性小鼠。经腹腔灌洗贴壁纯化后,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体外进行原代培养。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M2型极化模型组、DMSO对照组和ATRA处理组。白细胞介素-4(IL-4,20 ng/mL)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构建M2型巨噬细胞极化模型,45μg/mL ATRA孵育24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表现,采用Annexin V-PE/7-AAD双染法测验ATRA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F4/80+CD206+M2型巨噬细胞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精氨酸酶1(Arg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表达。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可见细胞主要呈圆形或椭圆型,M2极化模型组可见细胞主要呈圆盘状;与M2极化模型组比较,ATRA处理组可见圆盘状细胞增多变大;各组细胞间巨噬细胞凋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M2极化模型组中F4/80+CD206+M2表型巨噬细胞表达水平提高(P<0.01),M2极化模型组中Arg1,IL-10,TGF-β1 mRNA的表达增高(P<0.01);与M2极化模型组相比较,ATRA处理组中F4/80+CD206+M2表型巨噬细胞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ATRA处理组中IL-10、Arg1和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ATRA(45μg/mL)对巨噬细胞凋亡没有明显影响,并且促进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极化 全反甲酸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后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胡丹 陈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5期28-31,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后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的16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患者的30 d...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后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的16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患者的30 d死亡率。根据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30 d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16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30 d死亡率为16.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与存活组的性别、体质量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的年龄、入院时Sanz危险分层、血浆D-二聚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白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入院时Sanz危险分层为高危、血浆D-二聚体≥4 mg/L、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白细胞计数≥10×109/L、乳酸脱氢酶≥240 U/L均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受到年龄、入院时Sanz危险分层、血浆D-二聚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白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等因素的影响,其预后较差,短期死亡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全反甲酸 三氧化二砷 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