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可视脊柱内镜下椎间融合(Endo-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龙 韩培峰 +1 位作者 江永亮 苗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可视脊柱内镜下腰椎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技术(Endo-PLIF)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1年9月在本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139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微创组(A组,67... 目的探讨全可视脊柱内镜下腰椎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技术(Endo-PLIF)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1年9月在本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139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微创组(A组,67例)和开放组(B组,72例)两组。A组行经皮全可视脊柱内镜下椎间融合技术,B组行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PLIF)手术。观察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及并发症;术后3 d、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两组视觉疼痛评分(VAS)、JOA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改良MacNab疗效评估,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A组术后并发椎管内血肿形成1例,B组发生1例术中硬膜撕裂脑脊液漏,余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A组出血量为(70.4±12.52)ml,低于B组的(220.7±15.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手术时间为(147.85±15.71)min,B组手术时间为(140.21±21.72)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床时间A组术后为(2.6±0.72)天,少于B组的(5.3±0.4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院时间A组为(8.4±0.71)天,少于B组的(11.6±0.5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1.74±0.51)分和(1.49±0.31)分,均低于B组的(3.65±0.59)分和(2.57±0.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OA评分分别为(20.62±1.73)分和(23.73±1.52)分,均高于B组的(17.25±1.68)分和(21.36±1.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指数A组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分别为(41.29±3.72)%和(32.21±2.64)%,优于B组的(53.16±2.71)%和(39.74±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末次随访时,两组间上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估结果:A组优良率为94.03%,B组优良率为91.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可视脊柱内镜下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技术(Endo-PLIF)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满意,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更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微创 全可视技术 脊柱内镜 椎管狭窄
下载PDF
美军全资产可视化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丰 彭亮 郑翠娟 《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3年第4期36-37,共2页
军队全资产可视化技术系统(ATAV)通过使用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地向士兵、后勤人 员和参谋人员提供物资所在地点、数量、状况及在途物资精确信息,能大大提高军事物流效率和效益, 最大限度满足部队需要。
关键词 美国 军队 资产可视技术 ATAV 自动识别技术 物资 物流 后勤
下载PDF
全内镜可视化技术辅助动力磨钻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国强 杨雍 +1 位作者 谢学虎 刘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研究全内镜可视化技术辅助动力磨钻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突出节段L 3-43例,L 4-537例,L 5... 目的研究全内镜可视化技术辅助动力磨钻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突出节段L 3-43例,L 4-537例,L 5-S 11例。采用全内镜可视化技术辅助动力磨钻经椎间孔入路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MacNab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4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50.15 min,平均住院时间6.76 d。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88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的腰痛VAS评分为(2.95±1.00)、(2.85±0.96)、(2.27±0.84)分,均低于术前[(5.68±1.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的腿痛VAS评分为(2.56±0.98)、(2.39±0.92)、(2.22±0.73)分,均低于术前[(6.88±1.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ODI为(28.06±7.52)%、(24.34±7.45)%、(18.24±7.56)%,均明显优于术前[(74.63±1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手术效果优31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24%。结论全内镜可视化技术辅助动力磨钻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可行,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镜可视技术 动力磨钻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应用可视骨凿精准成形在全可视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周逸驰 刘伟军 +3 位作者 黎清波 周传坤 王正坤 寇博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84-1090,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可视骨凿精准成形技术在全可视脊柱内镜(full-visualized spinal endoscopy,FVSE)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行FVSE下手术治疗的143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应用可视骨凿精准成形技术在全可视脊柱内镜(full-visualized spinal endoscopy,FVSE)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行FVSE下手术治疗的143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3例应用可视骨凿精准成形技术(骨凿组),男37例,女26例,年龄19~68岁(45.3±15.1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2~25.6kg/m^(2)(22.3±1.8kg/m^(2));L2/38例,L3/415例,L4/525例,L5/S115例;膨隆型20例,突出型22例,脱出型12例,游离型9例;中央型10例,旁中央型21例,椎间孔型24例,极外侧型8例。80例应用环锯切除部分上关节突成形技术(环锯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19~68岁(43.8±14.1岁),BMI 19.2~24.1kg/m^(2)(21.5±1.6kg/m^(2));L2/39例,L3/417例,L4/530例,L5/S124例;膨隆型23例,突出型31例,脱出型19例,游离型7例;中央型13例,旁中央型27例,椎间孔型29例,极外侧型11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测量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孔面积,术前、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行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估疗效。结果:骨凿组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与透视次数分别为84.6±14.3min、23.1±8.3mL与2.9±1.6次,环锯组分别为86.6±15.1min、32.2±6.4mL与5.6±1.0次,骨凿组总出血量及透视次数均较环锯组少(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两组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的椎间孔面积均较术前变大(P<0.05),环锯组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的椎间孔面积变化率均大于骨凿组(P<0.05)。两组术后3d、1个月、6个月与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JOA评分和O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MacNab标准疗效评定,骨凿组优43例,良18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96.8%;环锯组优57例,良20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96.3%,两组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VSE下应用骨凿精准成形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应用环锯成形技术的临床效果相近,但应用可视骨凿精准成形术中透视次数少、出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精准成形技术 可视脊柱内镜技术 脊柱微创
下载PDF
全可视内镜技术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5
作者 陆龙卫 戴国宇 顾俊文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3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全可视内镜技术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全可视内镜技术下椎间孔入路髓核摘除、减压术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疼痛VAS评分以及下腰部ODI评分评估患者术后腰腿疼痛缓解的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MacNa... 目的探讨全可视内镜技术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全可视内镜技术下椎间孔入路髓核摘除、减压术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疼痛VAS评分以及下腰部ODI评分评估患者术后腰腿疼痛缓解的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MacNab评分评估患者腰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MRI检查均提示突出物已摘除,神经根无明显压迫。术后均无切口感染、血肿、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疼痛VAS评分和ODI评分术后24 h、1个月、3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3个月均较术后24 h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评分评价疗效:优39例,可1例,优良率为39/40(97.5%);患者下肢放射痛症状均明显好转;39例腰痛及皮肤感觉、肌力恢复正常,1例老年患者感觉及肌力无明显恢复。结论全可视内镜技术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内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入路
下载PDF
全可视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苗胜 韩培峰 徐龙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可视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89例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皮全可视脊柱内镜技术行腰椎侧隐窝扩大减压... 目的探讨全可视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89例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皮全可视脊柱内镜技术行腰椎侧隐窝扩大减压髓核摘除术47例(内镜组),行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42例(开放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VAS评分和JOA评分、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37±2.05)个月。内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内镜组术后3 d及术后1月VAS评分及JOA评分均优于开放组(P<0.001),而末次随访两组间VAS及JOA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镜组无并发症发生,开放手术组发生硬膜撕裂1例,术后延长拔管,定期换药后伤口愈合,患者恢复可。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内镜组优40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5.74%;开放组优32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86%;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可视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内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隐窝狭窄
下载PDF
Delta内镜全可视环锯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相英 刘建军 +1 位作者 明朝戈 明立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目的 探讨Delta内镜全可视环锯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10—2021-12采用Delta内镜全可视环锯技术治疗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4、5椎间盘突出42例,L5S1椎间盘突出86例,扩大椎板间隙后再切除... 目的 探讨Delta内镜全可视环锯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10—2021-12采用Delta内镜全可视环锯技术治疗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4、5椎间盘突出42例,L5S1椎间盘突出86例,扩大椎板间隙后再切除椎间盘。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35~55 min,平均45 min;住院时间5~7 d,平均6 d。术后患者腰腿疼痛均明显缓解,均未发生神经根、硬膜损伤,切口均一期愈合。1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3~12)个月。术后第3天疼痛VAS评分为(2.33±0.47)分,术后1个月为(1.67±0.33)分,术后3个月为(1.07±0.23)分。术后第3天JOA评分为(20.30±1.68)分,术后1个月为(23.5±2.80)分,术后3个月为(24.60±3.10)分。术后3个月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109例,良14例,可5例。结论 Delta内镜全可视环锯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手术全程可视下操作,安全、高效,降低了医源性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内镜 椎板间入路 可视环锯技术
原文传递
复杂地质条件下精细构造建模的技术策略 被引量:14
8
作者 范廷恩 翁斌 +1 位作者 张金淼 桑淑云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4年第3期172-176,共5页
渤海海域新近系断层复杂 ,构造破碎 ,地层横向变化很大 ,在这种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精细构造建模的难度很大。为此 ,以全三维可视化解释为主要工作思路 ,对已引进的各种相关软件系统进行了技术组合应用研究 ,形成了一套在复杂地质条件下... 渤海海域新近系断层复杂 ,构造破碎 ,地层横向变化很大 ,在这种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精细构造建模的难度很大。为此 ,以全三维可视化解释为主要工作思路 ,对已引进的各种相关软件系统进行了技术组合应用研究 ,形成了一套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精细构造建模的技术策略 ,并在秦皇岛 2 7/ 33和渤中 2 5 1构造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后续的油藏地质建模提供了高精度的边界约束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 地层 油藏 断层 层位自动追踪技术
下载PDF
靶向穿刺全可视化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方生 韩鹏远 +3 位作者 王晓楠 张伟亚 郭海龙 吴兵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9期940-942,共3页
目的探讨靶向穿刺全可视化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5—2021-05采用靶向穿刺全可视化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的3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以及末次随访... 目的探讨靶向穿刺全可视化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5—2021-05采用靶向穿刺全可视化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的3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0个月的随访。手术时间60~105 min,平均80.0 min。术中出血量10~20 mL,平均14.5 mL。术后第3天2例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给与甲强龙、甘露醇及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1周后症状逐渐缓解,术后3个月症状彻底消失。术后1 d、术后1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8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3.75%。结论靶向穿刺全可视化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对于难以确诊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需要行选择性神经阻滞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靶向穿刺可视化脊柱内窥镜技术 腰椎间盘切除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全可视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洪根 林艺靖 +2 位作者 周鲤涵 孙雁宇 马一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11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 观察全可视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1-01采用全可视内镜技术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经椎间孔入路,5例经椎板间入路,在椎间孔镜下进行腰椎间盘切除及纤维环射频消融。结果 40例... 目的 观察全可视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1-01采用全可视内镜技术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经椎间孔入路,5例经椎板间入路,在椎间孔镜下进行腰椎间盘切除及纤维环射频消融。结果 4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并发症,下肢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4例术后6~10个月复发,MRI显示均为手术部位椎间盘突出,2例非手术治疗后疼痛逐渐缓解,2例再次进行椎间孔镜手术。术前疼痛VAS评分(7.5±1.6)分,术后第1天为(2.0±1.3)分,末次随访时为(0.3±0.1)分;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较术后第1天持续降低(P<0.05)。术后12个月MacNab功能评分结果:优30例,良8例,可2例。结论 全可视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会造成神经根损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点,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可视内镜技术 经椎间孔入路 经椎板间入路
原文传递
单边双通道与全可视内镜技术应用于单节段腰椎融合术的短期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坤锋 周红刚 +2 位作者 杨贺军 王必胜 马海军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第17期13-17,共5页
目的 比较单边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技术与全可视内镜技术用于单节段腰椎融合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行腰椎融合术患者64例,其... 目的 比较单边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技术与全可视内镜技术用于单节段腰椎融合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行腰椎融合术患者64例,其中采用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患者25例(UBE-PLIF组),采用全可视内镜技术39例(Endo-PLIF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OT)、估计失血量(EBL)、住院时间(HS)、术前和术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术后并发症和再次手术发生率的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按照改良MacNab标准评定术后疗效的优良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变节段等)、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PLIF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Endo-PLIF组(t=-3.09,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平均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及再次手术。两组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按照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与全可视内镜技术用于单节段腰椎融合术均取得短期临床满意疗效,但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相比全可视内镜技术在操作上具有视野更开阔、操作更灵活、手术器械要求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 可视内镜技术 脊柱微创 腰椎融合术
原文传递
全可视化脊柱内镜联合经椎板锁孔技术治疗重度脱垂的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12
作者 连学辉 肖红利 +3 位作者 倪劼 齐维林 熊阳阳 韩子冀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9期961-963,共3页
目的探讨全可视化脊柱内镜联合经椎板锁孔技术治疗重度脱垂的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6—2021-06采用全可视化脊柱内镜联合经椎板锁孔技术治疗的8例重度脱垂的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7 d、末次随访时的疼痛... 目的探讨全可视化脊柱内镜联合经椎板锁孔技术治疗重度脱垂的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6—2021-06采用全可视化脊柱内镜联合经椎板锁孔技术治疗的8例重度脱垂的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7 d、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结果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6个月的随访。术后24 h内常规进行抗感染、脱水治疗,积极进行换药处理。8例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时间52~70 min,平均60.5 min。术中出血量25~35 mL,平均30.0 mL。术中透视次数3~5次,中位数4次。术后3 d复查腰椎MRI片证实脱出的髓核均彻底摘除,未见残留。术后7 d以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降低,JOA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6例,良2例。结论全可视化脊柱内镜联合经椎板锁孔技术治疗重度脱垂的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可直接精准定位、减压并摘除重度脱垂游离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脱垂的椎间盘突出症 可视化脊柱内镜联合经椎板锁孔技术 微创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A DIGITAL SIGNATURE-BASED VISUAL CRYPTOGRAPHY SCHEME FOR IMAGE DISCRIMINATION AND MANAGEMENT 被引量:1
13
作者 Han Yanyan Hu Yupu He Wencai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09年第5期631-636,共6页
Visual cryptography is a cryptographic technique which emerges in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domain in recent years. Each of the sharing sub-keys may be a stochastic noise image or a significative image with no informat... Visual cryptography is a cryptographic technique which emerges in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domain in recent years. Each of the sharing sub-keys may be a stochastic noise image or a significative image with no information on the original key. But a mass of sub-keys have to be saved actually, which faces the problem of inconvenient discrimina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presents a visual cryptography scheme based on the digital signature for image discrimination and management, applying the digital signature and the time-stamp technology to the visual cryptography scheme. The scheme both solves the problem on the storage and management of the sharing sub-keys, increases the verification of image contents, thus enhances the validity of storage and management without security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cryptography Digital signature Time-stam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