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致密油系统油源对比与成藏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俞策
曹剑
+3 位作者
陶柯宇
李二庭
向宝力
施春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2-337,共16页
致密油成藏的非均质性是当前致密油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进一步深化对其的理解,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为例,开展了一个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芦草沟组垂向上总体可分为上、下甜点体及其所夹的中部泥岩段.烃源岩研究发现...
致密油成藏的非均质性是当前致密油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进一步深化对其的理解,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为例,开展了一个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芦草沟组垂向上总体可分为上、下甜点体及其所夹的中部泥岩段.烃源岩研究发现,芦草沟组整段发育优质烃源岩,并以上下甜点体更好,主要生物母质为水生藻类,干酪根类型主要是Ⅱ型,成熟演化.油源对比研究发现,芦草沟组"下甜点体"自生自储、近源聚集.相比而言,"上甜点体"除了也有近源聚集特征外,同时跨层为上覆上二叠统梧桐沟组提供油源.而中部泥岩段所生原油主要运移至"上甜点体"成藏.故芦草沟组的成藏从下到上依次为近源聚集、纵向运移、近源聚集以及纵向运移,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性,这可能是陆相致密油聚集的普遍特征,在勘探开发中需加以关注,从页岩油-致密油-常规油全含油气系统的角度考虑.这些认识可应用于区域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页岩油
成藏非均质性
全含油气系统
咸化湖盆
芦草沟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致密油系统油源对比与成藏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俞策
曹剑
陶柯宇
李二庭
向宝力
施春华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2-337,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30425,41802145)
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2017E⁃0401)。
文摘
致密油成藏的非均质性是当前致密油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进一步深化对其的理解,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为例,开展了一个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芦草沟组垂向上总体可分为上、下甜点体及其所夹的中部泥岩段.烃源岩研究发现,芦草沟组整段发育优质烃源岩,并以上下甜点体更好,主要生物母质为水生藻类,干酪根类型主要是Ⅱ型,成熟演化.油源对比研究发现,芦草沟组"下甜点体"自生自储、近源聚集.相比而言,"上甜点体"除了也有近源聚集特征外,同时跨层为上覆上二叠统梧桐沟组提供油源.而中部泥岩段所生原油主要运移至"上甜点体"成藏.故芦草沟组的成藏从下到上依次为近源聚集、纵向运移、近源聚集以及纵向运移,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性,这可能是陆相致密油聚集的普遍特征,在勘探开发中需加以关注,从页岩油-致密油-常规油全含油气系统的角度考虑.这些认识可应用于区域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中.
关键词
致密油
页岩油
成藏非均质性
全含油气系统
咸化湖盆
芦草沟组
准噶尔盆地
Keywords
tight oil
shale oil
heterogeneous hydrocarbon acumulation
total petroleum systems
brackish lacustrine basin
Lucaogou Formation
Junggar Basin
分类号
P59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致密油系统油源对比与成藏非均质性研究
王俞策
曹剑
陶柯宇
李二庭
向宝力
施春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