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富勒烯和非富勒烯受体提高卟啉全小分子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济发 吴汉平 +1 位作者 袁琳 彭小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45,共9页
将非富勒烯受体2,2′-{(2Z,2′Z)-[4,4,9,9-四(对己基苯)-4,9-二氢-S-引达省并二噻吩-2,7-二基]双(甲基亚基)}-双-(3-氧代-2,3-二氢-1H-茚-2,1-二亚甲基)二丙二腈(IDIC)作为第三组分引入小分子给体卟啉二聚体ZnP2-DPP和富勒烯(6,6)-苯基... 将非富勒烯受体2,2′-{(2Z,2′Z)-[4,4,9,9-四(对己基苯)-4,9-二氢-S-引达省并二噻吩-2,7-二基]双(甲基亚基)}-双-(3-氧代-2,3-二氢-1H-茚-2,1-二亚甲基)二丙二腈(IDIC)作为第三组分引入小分子给体卟啉二聚体ZnP2-DPP和富勒烯(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_(61)BM)受体体系,构建了光电转换效率达12.18%的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高于ZnP2-DPP∶PC_(61)BM的9.47%和ZnP2-DPP∶IDIC的8.82%的光电转换效率.IDIC的引入扩大了光谱的吸收范围,并且促进了给受体之间的电荷转移,使得三元共混物中可以产生更高的光电流.另外,IDIC的加入优化了共混膜的形貌,分子取向也得到了明显的调整,形成了face-on和edge-on的混合取向,从而使活性层中形成了更有利的三维电荷传输通道,促进了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的提高.这种策略发挥了富勒烯和非富勒烯受体的优势,从而提高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4个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全小分子 有机太阳能电池 能量转移
下载PDF
聚合物添加剂作为形貌调节剂提升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2
作者 时宇 张榴 +5 位作者 国霞 王阳 肖海芹 房进 周祎 张茂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9-158,共10页
活性层形貌的调控是实现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高效率和稳定性的关键.本文将聚合物给体PM7作为形貌调节剂加入到BTTzR∶Y6二元体系中,制备了三元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结果表明,少量PM7的加入能够有效改善共混膜中的微观纳米结... 活性层形貌的调控是实现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高效率和稳定性的关键.本文将聚合物给体PM7作为形貌调节剂加入到BTTzR∶Y6二元体系中,制备了三元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结果表明,少量PM7的加入能够有效改善共混膜中的微观纳米结构和分子堆积,促使器件获得更加有效的激子解离和载流子传输;相应器件的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显著提升,最终能量转化效率从二元器件的13.9%提高到三元器件的16.0%.值得注意的是,三元器件的热稳定性大幅提升,在85℃加热2200 min后依然能够保持初始效率的79%;而二元器件则大幅衰减到初始效率的43%.以上结果表明,添加聚合物添加剂可以有效地调节共混膜形貌,以获得高效和稳定的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 聚合物添加剂 形貌调控 高效率与稳定性
下载PDF
高结晶性小分子给体材料应用于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吕敏 周瑞敏 +1 位作者 吕琨 魏志祥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4-302,共19页
随着新型小分子给体材料和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材料的开发和应用,非富勒烯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NF-ASM OSCs)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突破15%,并逐渐接近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相比于聚合物电子给体材料,小分子电子给体材料拥有其独特的... 随着新型小分子给体材料和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材料的开发和应用,非富勒烯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NF-ASM OSCs)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突破15%,并逐渐接近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相比于聚合物电子给体材料,小分子电子给体材料拥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合成批次性差异小、分子量明确和易于提纯等;但是,对小分子给体材料的结晶性难于精确调控,使获得合适的纳米级结构的混合膜仍然是一个挑战.本综述以给体小分子中心共轭单元的扩展为主线,从分子设计的角度汇总了近年来对苯并二噻吩、萘并二噻吩和二噻并苯并二噻吩类小分子给体材料的结晶性研究,并为进一步改善电池活性层形貌和获得更高的光伏性能提供了未来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 小分子电子给体材料 中心共轭单元 分子设计 结晶性
原文传递
小分子给体桥联单元烷基链取代位置对光伏器件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郭子琦 焦灿灿 +5 位作者 吴思敏 孟令贤 孙延娜 柯鑫 万相见 陈永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1-208,共8页
设计合成了2个同分异构体小分子给体C2-C-F和C2-M-F,二者仅中间桥联三噻吩单元上烷基链的取代位置不同.研究结果表明,烷基链取代位置对其吸光性能和能级影响较小,但对与受体BTP-4F-12共混后的活性层形貌具有较大影响.其中,小分子给体C2-... 设计合成了2个同分异构体小分子给体C2-C-F和C2-M-F,二者仅中间桥联三噻吩单元上烷基链的取代位置不同.研究结果表明,烷基链取代位置对其吸光性能和能级影响较小,但对与受体BTP-4F-12共混后的活性层形貌具有较大影响.其中,小分子给体C2-C-F与受体BTP-4F-12共混的薄膜获得了较好的形貌,光伏器件效率达到12.84%.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烷基取代的位置来精细调控活性层的形貌,为高效小分子给体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 烷基链 小分子给体
下载PDF
分子堆叠和器件性能:基于苯并二噻吩及其衍生物的高效小分子给体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可 肖泽云 +1 位作者 陆仕荣 孙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36,共24页
有机全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由于具备结构精确和批次差异小的特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该领域的发展备受关注.本文回顾了基于苯并二噻吩(BDT)及其衍生物的小分子给体的发展.基于分子结构、堆叠特性和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小分子BD... 有机全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由于具备结构精确和批次差异小的特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该领域的发展备受关注.本文回顾了基于苯并二噻吩(BDT)及其衍生物的小分子给体的发展.基于分子结构、堆叠特性和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小分子BDT系列的成功案例,旨在阐明分子结构、分子聚集和器件性能之间的联系,为未来高效分子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全小分子太阳能电池 苯并二噻吩 分子堆积
下载PDF
Ultrafast Electron Transfer in All-Small-Molecule Photovoltaic Blends Promoted by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Cyanided Donors 被引量:1
6
作者 Guo-dong Wang Zhi-xing Liu +7 位作者 Bei-bei Qiu Zhi-guo Zhang Rui Wang Xiao-yong Wang Jing Ma Yong-fang Li Min Xiao Chun-feng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751-760,I0002,I0031-I0052,共33页
Cyano substitu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a viable approach 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all-small-molecule organic solar cells.However,the effect of cyano substitution on the dynamics of photo-charge generation re... Cyano substitu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a viable approach 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all-small-molecule organic solar cells.However,the effect of cyano substitution on the dynamics of photo-charge generation remains largely unexplored.Here,we report an ultrafast spectroscopic study showing that electron transfer is markedly promoted by enhanced intermolecular charge-transfer interaction in all-small-molecule blends with cyanided donors.The delocalized excitations,arising from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in the moiety of cyano-substituted donor,undergo ultrafast electron transfer with a lifetime of∼3 ps in the blend.In contrast,some locally excited states,surviving in the film of donor without cyano substitution,are not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charge separation.These findings well explain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devices with cyanided donors,suggesting that manipulating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is an efficient strategy for device opti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n transfer Organic solar cells Charge-transfer intera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