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付文 王向臣 +1 位作者 王延桂 孙绍韶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4期342-351,379,共11页
目的探究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ADSC-Exo)在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并鉴定hADSC与hADSC-Exo。将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s)分为对照组、200μg/L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处理的阳性对照组与100μg/mL hADSC... 目的探究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ADSC-Exo)在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并鉴定hADSC与hADSC-Exo。将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s)分为对照组、200μg/L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处理的阳性对照组与100μg/mL hADSC-Exo处理的hADSC-Exo组,通过CCK-8、划痕实验、血管形成实验,检测hMECs增殖、迁移与血管形成能力。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对照组、hADSC组与hADSC-Exo组,每组15只。所有大鼠于背部制备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每组分别于大鼠尾静脉注射200μL 1×PBS、100μg/kg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200μL约含1×10^(6)个hADSC的1×PBS、200μL含200μg hADSC-Exo的1×PBS。每组随机保留3只大鼠,分别于0、3、7、10、12 d拍摄创面图像并计算创面面积。每组其余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分别于3、7、10、12 d采集未愈合创面组织并制成石蜡切片,HE、Masson染色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炎症与创面愈合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hADSC-Exo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迁移率升高(P<0.05),管腔长度与分支点数量增加(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hADSC-Exo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迁移率进一步升高(P<0.05),管腔长度与分支点数量进一步增加(P<0.05)。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hADSC组与hADSC-Exo组皮肤创面愈合率、CD206、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lagenⅢ、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水平升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CD68、角蛋白1(KRT1)表达水平与CollagenⅠ/CollagenⅢ比例下降(P<0.05),新生表皮组织更为完整,厚度增加,表皮下可见成纤维细胞增殖,创面新生胶原沉积明显增加;与阳性对照组相比,hADSC组与hADSC-Exo组CD206、CollagenⅠ、CollagenⅢ、AQP3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TNF-α、IL-6、CD68、KRT1表达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hADSC-Exo能够增强hMECs增殖、迁移、血管生成能力,降低创面炎症反应水平,促进创面细胞增殖、胶原重塑,加速创面愈合,具有成为皮肤创伤治疗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全层皮肤缺损 创面愈合
下载PDF
伤科黄水联合人工真皮治疗手指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自动上皮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鲜慧 张家盛 +2 位作者 邹成友 余卓安 高峻青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9期1587-1590,共4页
目的观察伤科黄水联合人工真皮治疗手指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自动上皮化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6例患者均给予彻底清创处理并予国产人工真皮覆盖,二期去除上层硅胶膜后,观察组予伤科黄水换药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换药,疗程为14 ... 目的观察伤科黄水联合人工真皮治疗手指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自动上皮化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6例患者均给予彻底清创处理并予国产人工真皮覆盖,二期去除上层硅胶膜后,观察组予伤科黄水换药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换药,疗程为14 d并随访2个月余,观察患者伤口疼痛、肿胀、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全部疗程治疗和随访,无脱落及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14 d疼痛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拆除硅胶膜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前肿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 d肢体肿胀消退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月随访,两组患者创面愈合佳,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创面愈合情况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伤科黄水外敷联合人工真皮治疗手指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自动上皮化疗效好,可效促进人工真皮血管化、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同时提高患者治疗体验,减轻瘢痕形成,提高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全层皮肤缺损 伤科黄水 人工真皮 自动上皮化
下载PDF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孙传伟 陈华德 +3 位作者 卞徽宁 郑少逸 刘族安 赖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s)移植在全层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25只SD大鼠制作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移植胶原膜(胶原膜组)、ADSCs+胶原膜(ADSCs+胶原膜组)后覆盖异体SD大鼠皮肤及直接以异体SD大鼠...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s)移植在全层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25只SD大鼠制作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移植胶原膜(胶原膜组)、ADSCs+胶原膜(ADSCs+胶原膜组)后覆盖异体SD大鼠皮肤及直接以异体SD大鼠皮肤覆盖(空白对照组)。观察各组创口的愈合速度,并通过愈合皮肤抗拉力实验、HE染色、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愈合后皮肤的抗拉性、组织学改变及ADSCs的表达。结果 ADSCs及胶原膜对大鼠一般情况无明显影响;ADSCs+胶原膜组创面愈合率为(94.24±3.13)%,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的(84.57±2.42)%及胶原膜组的(84.72±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SCs+胶原膜组皮肤的最大拉力、弹性位移和拉伸率与空白对照组及胶原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SCs+胶原膜组皮肤真皮层中存在大量类似于正常皮肤的毛囊结构;在ADSCs+胶原膜组愈合创面皮肤组织中可追踪到雄性大鼠来源细胞的阳性表达。结论 ADSCs能促进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全层皮肤缺损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复合人工皮肤修复猪全层皮肤缺损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刚 王永满 +4 位作者 孙拥新 冯玉柱 高潮 李春梅 姜海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9期3924-3926,T001,共4页
目的:探讨复合人工皮肤在修复中国小型猪全层皮肤缺损中的作用。方法:16头中国实验用小型猪于背部正中分别切除全层皮肤至深筋膜的3个创面,3个创面以数字表法分成复合皮移植组(实验组),刃厚皮移植组(对照组1)及全厚皮移植组(对照组2),... 目的:探讨复合人工皮肤在修复中国小型猪全层皮肤缺损中的作用。方法:16头中国实验用小型猪于背部正中分别切除全层皮肤至深筋膜的3个创面,3个创面以数字表法分成复合皮移植组(实验组),刃厚皮移植组(对照组1)及全厚皮移植组(对照组2),术后定期留取创面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测。结果:人工复合皮肤具有表皮,真皮双层结构,在愈合过程中表皮细胞逐步增殖、分化、发育形成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和角质层。结论:表皮细胞悬液与脱细胞真皮基质重组的复合皮由于含有真皮与表皮双层结构,其组织学形态与超微结构与天然皮肤极为相似;通过表皮细胞培养可扩大皮源,为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提供了皮源。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人工复合皮肤,可用于皮肤缺损者的治疗,解决了自体供皮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层皮肤缺损 皮肤修复 人工皮肤 烧伤 移植手术
下载PDF
大鼠小面积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62
5
作者 赵京禹 付小兵 +2 位作者 雷永红 韩冰 孙同柱 《感染.炎症.修复》 2008年第1期64-64,共1页
大鼠小面积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是研究创伤愈合过程和一些药物对创伤愈合影响常用的动物模型。模型中创面大小、形状和深度的一致性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前提条件。我们参考文献报道的几种致伤创面的方法,制备了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创面... 大鼠小面积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是研究创伤愈合过程和一些药物对创伤愈合影响常用的动物模型。模型中创面大小、形状和深度的一致性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前提条件。我们参考文献报道的几种致伤创面的方法,制备了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创面之间具有较好的均一性。现将制备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层皮肤缺损 制备方法 面模型 小面积 大鼠 创伤愈合 动物模型 愈合过程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制备类人工真皮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英林 王欣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7期748-749,共2页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人工真皮 全层皮肤缺损 实验研 修复 制备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皮肤损伤 生物学方法
下载PDF
大鼠全层皮肤缺损耐受与自然修复的研究
7
作者 杨文 丁运萍 刘学旭 《实验动物科学》 2012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对全层皮肤缺损面积的耐受程度,以及不同损伤面积创口自然修复情况。方法采用手术切割法,在大鼠背部切除占动物体表面积分别为:6.40%、8.00%、10.00%、12.50%和15.63%的全层皮肤,造成全层皮肤损伤模型。从动物的体质量、创... 目的观察大鼠对全层皮肤缺损面积的耐受程度,以及不同损伤面积创口自然修复情况。方法采用手术切割法,在大鼠背部切除占动物体表面积分别为:6.40%、8.00%、10.00%、12.50%和15.63%的全层皮肤,造成全层皮肤损伤模型。从动物的体质量、创面愈合时间和死亡率等方面评价大鼠对全层皮肤缺损面积耐受情况。结果损伤面积越大,体质量下降越明显,下降持续时间越长;损伤面积占体表面积的LD50为10.46%;损伤面积从小到大(除15.63%组动物全部死亡外)组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28.22 d、38.63 d、56.40 d和63.50 d。结论大鼠全层皮肤损伤动物模型,创面占体表面积6.40%是安全的,创面占体表面积的LD50是10.46%;小于体表面积的8.00%的创面自然修复时间在30 d左右,占体表面积10.00%~12.50%的创面缺损自然修复时间在60 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层皮肤缺损 自然修复 LD50 SD大鼠
下载PDF
rhPDGF对糖尿病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微血管形成的影响和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熊美华 程飚 +2 位作者 刘宏伟 孙同柱 付小兵 《感染.炎症.修复》 2006年第4期210-212,257,共4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rhPDGF)对全层皮肤缺损的糖尿病鼠创面愈合过程中微血管形成的影响及促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利用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模型,将26只非糖尿病鼠52个创面分为3组:①A组为糖尿病大鼠创伤自然... 目的:观察外源性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rhPDGF)对全层皮肤缺损的糖尿病鼠创面愈合过程中微血管形成的影响及促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利用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模型,将26只非糖尿病鼠52个创面分为3组:①A组为糖尿病大鼠创伤自然愈合组;②B组为接受rhPDGF治疗的糖尿病大鼠创伤愈合组;③C组为赋性剂组。于伤后3 d、7 d和14 d采取创面皮肤标本,用组织病理HE和血管Ⅷ因子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创面肉芽再生与再血管化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全层皮肤缺损糖尿病鼠创面肉芽组织中微血管的形成数量少,采用赋性剂对照组与糖尿病鼠自然愈合组无显著差别。但外源性使用rhPDGF后,肉芽组织的形成量明显增多,内含的微小血管数量显著增加,愈合能力明显增强。结论:糖尿病大鼠微血管形成障碍可能是其创面愈合延迟的重要因素。而应用外源性的PDGF有助于微血管的形成,可以改善糖尿病鼠的创面愈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鼠 全层皮肤缺损 创面愈合延迟 微血管形成 影响和意义 diabetic rats 糖尿病大鼠 外源性 自然愈合 肉芽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源性生长因子 组织病理 再血管化 愈合过程 性剂 微小血管 皮肤标本 能力 技术检测
下载PDF
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功能部位全层皮肤缺损疗效分析
9
作者 苑莎莎 焦建强 +2 位作者 梁清国 刘兰瑞 张艳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7-10,共4页
分析针对全层皮肤缺损患者,应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的有效机制。方法 抽取2020.05-2021.05本院收治的全层皮肤缺损患者共计60例。计算机1:1随机数列均分组别,参比组(单纯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治疗,n30),分析组(人工真皮+自体... 分析针对全层皮肤缺损患者,应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的有效机制。方法 抽取2020.05-2021.05本院收治的全层皮肤缺损患者共计60例。计算机1:1随机数列均分组别,参比组(单纯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治疗,n30),分析组(人工真皮+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n30)。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分析组临床疗效及瘢痕恢复情况优于参比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比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切口愈合时间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针对全层皮肤缺损患者,应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于临床疗效提升有显著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自体刃厚皮片移植 全层皮肤缺损 瘢痕 效果
下载PDF
人工真皮结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贤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5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结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治疗,研究组采用人工真皮结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结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治疗,研究组采用人工真皮结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瘢痕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柔软性、色素情况、血管情况、高度评分及总分分别为(0.7±0.2)、(0.5±0.1)、(0.6±0.2)、(0.5±0.1)、(2.3±1.0)分,均低对照组的(1.8±0.7)、(1.6±0.5)、(1.7±0.6)、(1.0±0.4)、(6.1±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患者中,采用人工真皮结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瘢痕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层皮肤缺损创面 人工真皮 自体刃厚皮片 创面愈合 瘢痕增生
下载PDF
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全层皮肤缺损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苏永涛 王春雷 +1 位作者 张波 朱俊晖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红/蓝光照射联合应用(简称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全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红/蓝光照射联合应用(简称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全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3月至2018年10月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中心收治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的35例全层皮肤缺损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探讨三联疗法对儿童全层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儿中,除1例放射性损伤患儿创面治疗20 d时仍无明显皮岛生成,予以植皮封闭后愈合外,其余患儿创面均于三联疗法治疗后愈合。患儿创面愈合时间为27~69 d[(36.4±6.1)d],创面愈合后,2例患儿足部出现瘢痕增生,予以硅酮霜联合加压包扎治疗后,未遗留明显功能障碍,效果满意;1例患儿出现指蹼粘连,予以手术松解后,效果满意;其余患儿愈后皮肤均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三联疗法可有效促进儿童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湿润烧伤膏 蓝光照射 红光照射 儿童 全层皮肤缺损 效果
下载PDF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杨光辉 崔磊 +1 位作者 刘伟 曹谊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 (ADM )复合自体表皮角朊细胞 (AKCs)移植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用DispaseII/TritonX 10 0制备ADM。在猪背部两侧分别作 5cm× 5cm的全层皮肤缺损 ,用ADM覆盖创面。 7~ 10d后 ,将AKCs与P... 目的 探讨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 (ADM )复合自体表皮角朊细胞 (AKCs)移植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用DispaseII/TritonX 10 0制备ADM。在猪背部两侧分别作 5cm× 5cm的全层皮肤缺损 ,用ADM覆盖创面。 7~ 10d后 ,将AKCs与Pluronic混匀涂布于一侧ADM表面 ,另一侧单纯ADM组作为对照组。术后观察愈合情况 ,比较创面收缩率 ,取材作组织学及电镜观察。结果 ADM去除了所有细胞成分 ,胶原束结构及排列均保持正常 ;ADM在创面成活 ,能诱导成纤维细胞长入和新生血管形成 ,并支持移植于其表面的AKCs生长。 4周时 ,对照组收缩至原面积的 41% ,实验组为原面积的 65 %。结论 ADM可以作为重建真皮层的诱导支架 ;ADM与AKCs复合移植可以形成新生皮肤并修复全层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修复 全层皮肤缺损 表皮角朊细胞 移植
原文传递
自体BMSCs复合胶原膜修复猪全层皮肤缺损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丽娟 刘大庆 +3 位作者 白慈贤 闫迎军 管利东 裴雪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BMSCs与胶原膜复合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小型香猪全层皮肤缺损,为组织工程皮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4只贵州小型香猪骨髓各20mL培养BMSCs,传至第3代。取新鲜牛肌腱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制备成直径为5cm的圆形Ⅰ型... 目的探讨自体BMSCs与胶原膜复合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小型香猪全层皮肤缺损,为组织工程皮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4只贵州小型香猪骨髓各20mL培养BMSCs,传至第3代。取新鲜牛肌腱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制备成直径为5cm的圆形Ⅰ型胶原膜。将密度为2×107个/mL第3代BMSCs用DAPI标记后种植到Ⅰ型胶原膜上孵育24h,制备组织工程皮肤。在猪背部正中线两侧分别由前向后切取5个直径5cm、深达筋膜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两组(n=10)。对照组行单纯Ⅰ型胶原膜修复,实验组行组织工程皮肤修复。于术后3、8周,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取材行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并于术后3周对实验组行荧光显微镜及糖原染色观察。结果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3周对照组创面约40%皮肤发黑、结痂、坏死,8周时仍见坏死组织且瘢痕挛缩明显;术后3周实验组创面皮肤成活,无明显瘢痕形成,8周创面愈合良好;两组创面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观察:术后3周对照组可见肉芽组织增生,无表皮层覆盖;实验组具有良好的表皮和真皮结构,糖原染色可见基底膜呈完整连续深红染色。术后8周两组均形成正常皮肤样结构。透射电镜观察:术后3周对照组真皮层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未见表皮超微结构;实验组可见大量表皮细胞并以桥粒相连,表皮基底细胞与基膜以半桥粒连接;真皮层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以及细胞外大量胶原微纤维沉积,可见内皮细胞形成的毛细血管。术后3周实验组荧光显微镜观察,带有DAPI标记的BMSCs定位于重建的表皮和真皮组织中,表皮主要定位于基底膜附近,真皮层可见大量荧光标记的BMSCs。结论以自体BMSCs为种子细胞与胶原膜复合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可有效修复猪全层皮肤缺损,有望成为一种较理想的组织工程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皮肤 自体BMSCs 胶原膜 全层皮肤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新生上皮下肉芽组织的改建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金清 付小兵 +2 位作者 陈绍宗 李学拥 程飚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58-462,共5页
目的 观察猪急性创面愈合过程中新生上皮下肉芽组织的改建过程及这种改建与以后可能形成的溃疡及瘢痕的关系。 方法 在 6只小型猪的背部各造成 8个直径为 4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在创面形成后当日及 3,6 ,9,12 ,15 ,2 0 ,2 5 ,3... 目的 观察猪急性创面愈合过程中新生上皮下肉芽组织的改建过程及这种改建与以后可能形成的溃疡及瘢痕的关系。 方法 在 6只小型猪的背部各造成 8个直径为 4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在创面形成后当日及 3,6 ,9,12 ,15 ,2 0 ,2 5 ,30 ,4 5d取创面及创面边缘的组织 ,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VanGieson苦味酸 -酸性品红染色 ,光镜下观察创面边缘新生上皮下和创面中心的总细胞数、成纤维细胞数、血管内皮细胞数和胶原纤维的含量及排列。 结果 创面愈合时间为 (2 9.3± 1.8)d ;伤后 9~ 2 5d ,创面边缘新生上皮下的总细胞数、成纤维细胞数和血管内皮细胞数较创面中心肉芽组织少 (P <0 .0 1) ;伤后 12~ 30d创面边缘新生上皮下的总细胞数和成纤维细胞数与创面愈合后 15d(伤后 4 5d)上皮下的细胞数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1) ,创面边缘新生上皮下的胶原纤维的量和排列与创面愈合后 15d的上皮下相似。 结论在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过程中 ,新生上皮下存在组织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层皮肤缺损 创面 上皮下肉芽组织 胶原纤维 组织重建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利用胎儿表皮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 被引量:2
15
作者 陶克 陈璧 +2 位作者 丁国斌 谢松涛 胡大海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6-297,共2页
DMEM培养基、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霍乱毒素、dispase酶(美国Gibco公司),小鼠Ⅳ型胶原、L-谷氨酰胺、纤维蛋白、牛胰岛索(美国Sigma公司).角蛋白14单克隆抗体、角蛋白19、整合素B,(美国ADI公司),... DMEM培养基、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霍乱毒素、dispase酶(美国Gibco公司),小鼠Ⅳ型胶原、L-谷氨酰胺、纤维蛋白、牛胰岛索(美国Sigma公司).角蛋白14单克隆抗体、角蛋白19、整合素B,(美国ADI公司),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凝血酶(奥地利Immuno AG公司),聚乙醇酸(PGA,日本Synthecon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层皮肤缺损 构建组织工程 表皮干细胞 皮肤修复 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 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原文传递
全层皮肤损伤的原位打印修复与毛囊重建
16
作者 黎行宙 陈骁俊 +4 位作者 孙梦哲 韩文卿 张艳 张荣 陈伟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目的利用原位打印的方式修复裸鼠背部皮肤缺损,实现损伤的原位修复和毛囊重建。方法在裸鼠背部构建直径7 m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并覆盖海藻酸钙/氧化纳米细菌纤维素(CA/BC),将新生C57小鼠表皮/真皮来源原代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每个创面植入... 目的利用原位打印的方式修复裸鼠背部皮肤缺损,实现损伤的原位修复和毛囊重建。方法在裸鼠背部构建直径7 m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并覆盖海藻酸钙/氧化纳米细菌纤维素(CA/BC),将新生C57小鼠表皮/真皮来源原代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每个创面植入5×10^(5)个细胞:实验组在CA/BC内原位打印10个高浓度细胞墨点;对照组以1 mL注射器手工注射。术后4周观察创面恢复及毛发生长情况,通过HE染色检查新生毛囊结构。结果皮肤缺损实验组创面恢复良好,毛发生长旺盛、均匀,而对照组毛发稀疏、不均匀甚至没有毛发生长。组织学观察证实,实验组新生皮肤内存在完整的毛囊结构,而对照组几乎没有毛囊形成。结论初步验证了原位打印技术在皮肤缺损原位修复和毛囊重建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打印 原位生物打印 全层皮肤缺损 毛囊重建
下载PDF
基于单细胞RNA测序探讨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中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因子调控网络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礼祥 吴帅 +2 位作者 张小薇 刘文杰 张凌娟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29-639,共11页
目的基于单细胞RNA测序探讨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中真皮成纤维细胞(dFb)的异质性与生长因子调控网络。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5只8周龄雄性健康C57BL/6小鼠(鼠龄、性别、品系下同)正常皮肤组织,另取5只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小鼠伤后7 d创... 目的基于单细胞RNA测序探讨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中真皮成纤维细胞(dFb)的异质性与生长因子调控网络。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5只8周龄雄性健康C57BL/6小鼠(鼠龄、性别、品系下同)正常皮肤组织,另取5只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小鼠伤后7 d创面组织,用胶原酶D和DNA酶Ⅰ消化组织获得细胞悬液,用10x Genomics平台构建测序文库,用Illumina Novaseq6000测序仪进行单细胞RNA测序。采用R4.1.1软件的Seurat 3.0程序分析获得2种组织细胞的基因表达矩阵,采用按细胞群、细胞来源、标记皮肤中主要细胞基因分类的二维tSNE云图进行可视化展示。根据已有文献报道和CellMarker数据库检索情况,分析2种组织细胞的基因表达矩阵中标志基因表达情况,对各细胞群进行编号和定义。将基因表达矩阵和细胞分群信息导入R4.1.1软件的CellChat 1.1.3程序,分析2种组织中细胞间通信以及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信号通路中的细胞间通信,2种组织中FGF的各亚型与FGF受体(FGFR)各亚型的两两配对(以下简称FGF配受体对)对FGF信号网络的相对贡献,2种组织中相对贡献排名前2的FGF配受体对信号通路中的细胞间通信。取1只健康小鼠正常皮肤组织和1只全层皮肤缺损小鼠伤后7 d创面组织,行多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FGF7蛋白的表达与分布及其与二肽基肽酶4(DPP4)、干细胞抗原1(SCA1)、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和PDGF受体α(PDGFRα)的蛋白共定位表达。结果健康小鼠正常皮肤组织和全层皮肤缺损小鼠伤后7 d创面组织中均包含25个细胞群,但2种组织中各细胞群中细胞数不一致。PDGFRα、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C、角蛋白10和角蛋白79基因在二维tSNE云图上均有各自明确的分布,分别指示特定的细胞群。将25个细胞群按C0~C24编号,分为9个dFb亚群和16个非dFb群,dFb亚群包括C0间质祖细胞、C5脂肪前体细胞、C13具有收缩能力的肌肉细胞相关成纤维细胞等,非dFb群包括C3中性粒细胞、C8 T细胞、C18红细胞等。与健康小鼠正常皮肤组织比较,全层皮肤缺损小鼠伤后7 d创面组织中细胞间通信更多更密集,其中细胞间通信强度排前3位的细胞群为dFb亚群C0、C1、C2,这3个dFb亚群与创面组织中其他细胞群之间均有通信。在全层皮肤缺损小鼠伤后7 d创面组织中,VEGF信号主要由dFb亚群C0发送、脉管相关细胞群C19和C21接收,PDGF信号主要由周细胞C14发送、多个dFb亚群接收,EGF信号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亚群C9和C11发送、dFb亚群C0接收,FGF信号的主要发送者和接收者均为dFb亚群C6。健康小鼠正常皮肤组织和全层皮肤缺损小鼠伤后7 d创面组织FGF信号网络中的FGF配受体对相对贡献,均是FGF7-FGFR1排在首位,排名第2的分别是FGF7-FGFR2、FGF10-FGFR1;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创面组织FGF7-FGFR1信号通路中的细胞间通信更多,而FGF7-FGFR2和FGF10-FGFR1信号通路中的细胞间通信稍有减少或无明显变化;创面组织FGF7-FGFR1信号通路中的细胞间通信强于FGF7-FGFR2、FGF10-FGFR1信号通路;在2种组织中,FGF7信号均主要由dFb亚群C0与C1和C2发送、dFb亚群C6和C7接收。与健康小鼠正常皮肤组织比较,全层皮肤缺损小鼠伤后7 d创面组织中FGF7蛋白表达更多;在正常皮肤组织中,FGF7蛋白主要表达于皮肤间质层且在靠近真皮白色脂肪组织附近也有表达;在2种组织中,FGF7蛋白与DPP4、SCA1蛋白共定位表达于皮肤间质层中,与PDGFRα蛋白共定位表达于dFb中,与SMA蛋白无共定位表达,其中创面组织中的共定位表达多于正常皮肤组织。结论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过程中的dFb存在高异质性,为多种生长因子潜在的主要分泌或接收细胞群落,与生长因子信号通路之间存在紧密、复杂的联系;FGF7-FGFR1信号通路是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主要FGF信号通路,靶向调控多个dFb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皮肤组织 全层皮肤缺损 健康小鼠 真皮成纤维细胞 周细胞 生长因子 细胞群 收缩能力
原文传递
miR-26a对大鼠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晓青 王增文 +1 位作者 郁强 来丽霞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4031-4034,共4页
目的研究miR-26a对大鼠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在大鼠背部以脊柱为中心轴线,切取全层皮肤达深筋膜层,制备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组,各15只。3 d后实验组大鼠于创面基底分别注射50... 目的研究miR-26a对大鼠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在大鼠背部以脊柱为中心轴线,切取全层皮肤达深筋膜层,制备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组,各15只。3 d后实验组大鼠于创面基底分别注射50μmol·L-1 mmu-miR-26a-5p抑制剂0.1 mL,模型组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隔天注射1次,连续观察14 d。观察大鼠模型创面愈合情况;以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创面皮肤组织纤维连接蛋白指标水平;以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大鼠创面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smad3(P-smad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实验组治疗后7 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7.26±5.26)%,(45.69±2.15)%;治疗后14 d分别为(58.46±4.26)%,(75.48±4.19)%。模型组、实验组大鼠治疗后3d的创面组织纤维连接蛋白分别为(16.52±4.15),(20.46±3.15)mg·L-1;治疗后7 d分别为(26.48±6.35),(60.15±4.23)mg·L-1;治疗后14 d分别为(22.15±2.39),(55.63±3.96)m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7,14 d,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TGF-β1、P-smad3表达量升高(P<0.05);与治疗后7 d比较,治疗后14 d实验组的TGF-β1、P-smad3表达量降低(均P<0.05)。结论 miR-26a可激活TGF-β1/Smad3信号通路,诱导创面肉芽组织形成,增加创面皮肤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含量,促进创面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 愈合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于皮肤全层缺损创面的动物模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熊兵 高建华 +10 位作者 陈华德 鲁峰 魏丽君 赖文 郑少逸 高辉 卞徽宁 刘族安 黄志锋 孙传伟 林秋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8-901,905,共5页
目的探讨建立适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于创面的动物模型,以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鉴定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大鼠背部形成一4cm×4cm皮肤全层缺损创面;36只大鼠分3组(同种异体皮、脱细胞异种真皮... 目的探讨建立适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于创面的动物模型,以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鉴定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大鼠背部形成一4cm×4cm皮肤全层缺损创面;36只大鼠分3组(同种异体皮、脱细胞异种真皮、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将标记的P5代细胞移植于创面,观察覆盖物脱落时间、移植成活细胞数量。结果同种异体皮作为创面覆盖物比其他两组覆盖物脱落时间延长、成活细胞数量多;而脱细胞异种真皮覆盖物组又优于凡士林纱布覆盖物组。结论应用同种异体皮作为创面覆盖物能够较好地保护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成功构建一个创伤皮肤缺损模型用于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皮肤 皮肤缺损
下载PDF
人血内皮前体细胞结合成纤维细胞膜片促进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
20
作者 刘佳琦(编译) 胡大海(审校)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2-262,共1页
血管化是创面愈合的基础。Hendrickx等将人血内皮前体细胞(human blood outgrowth endothelial cells,hBOEC)加入人典皮Fb膜片内,构建了具有内在血管化潜能的组织工程真皮替代物。研究结果表明,hBOEC在功能和分子机制上均不同于内... 血管化是创面愈合的基础。Hendrickx等将人血内皮前体细胞(human blood outgrowth endothelial cells,hBOEC)加入人典皮Fb膜片内,构建了具有内在血管化潜能的组织工程真皮替代物。研究结果表明,hBOEC在功能和分子机制上均不同于内皮祖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单独应用hBOEC即可以有效促进创面血管化和增加组织氧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前体细胞 创面愈合 全层皮肤缺损 成纤维细胞 细胞结合 膜片 人血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