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苏联战争文学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
1
作者 武艳玲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11-112,共2页
 苏联战争文学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按时间顺序浅析了战争文学在二十世纪的历史演变,把从四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诠释了战争文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民英雄主义 战壕真实 全景描写 纪实战争文学
下载PDF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新诠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金坤 《九江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古今中外皆解为“远村近邻景物之描写”。本文从诗人的立脚点与视点 ,诗人所居之景物描写的完整性与统一性 ,诗人所处时代诗歌语言骈偶化渐趋稳定的情况以及诗人“远人村”与“在人境”前后心境的比较等方...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古今中外皆解为“远村近邻景物之描写”。本文从诗人的立脚点与视点 ,诗人所居之景物描写的完整性与统一性 ,诗人所处时代诗歌语言骈偶化渐趋稳定的情况以及诗人“远人村”与“在人境”前后心境的比较等方面逐一考析 ,得出结论 :“暧暧远人村”二句为诗人南亩旧宅之近景描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近景描写 全景描写 陶渊明 《归园田居》
下载PDF
怎一个“悲”字了得——杜甫《登高》赏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娟 《语文知识》 2017年第7期66-68,共3页
杜甫的《登高》,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在这首诗中,杜甫将沉郁顿挫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全诗由一个"悲"字,串联全篇,悲景起笔,悲情落笔,抒发了诗人的三重悲情:一是自然之悲;二是人生之悲;三是社会之悲。一、自... 杜甫的《登高》,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在这首诗中,杜甫将沉郁顿挫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全诗由一个"悲"字,串联全篇,悲景起笔,悲情落笔,抒发了诗人的三重悲情:一是自然之悲;二是人生之悲;三是社会之悲。一、自然之悲诗歌前两联写登高所见的秋景。起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是一个全景描写,由秋风写起,用"风急"二字引领全联,抓住了典型环境。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夔州急风猎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高》 杜甫 赏析 《诗薮》 沉郁顿挫 全景描写 典型环境 胡应麟
下载PDF
从姚木兰形象解析《京华烟云》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方 《学语文》 2012年第1期49-50,共2页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借鉴《红楼梦》的艺术方式写成的一部反映中国现代社会的小说.它的成功奠定了林语堂作为小说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小说塑造的一系列形象鲜明的人物以及传达出的庄周哲学思想,在中国现代...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借鉴《红楼梦》的艺术方式写成的一部反映中国现代社会的小说.它的成功奠定了林语堂作为小说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小说塑造的一系列形象鲜明的人物以及传达出的庄周哲学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小说以人物的悲欢离合为经。以时代变迁为纬,详述了北平姚、曾、牛三大家庭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从侧面反映出现代中国的社会历史。其中穿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或褒或贬地描写了新派革新人物和民国特色人物。可以说是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全景描写。总体而言小说在以下三个方面有突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华烟云》 中国现代文学史 形象 姚木兰 长篇小说 解析 现代社会 全景描写
下载PDF
苏联战争文学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之基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3-96,共4页
在苏联文学中,描写卫国战争的作品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从卫国战争开始到现在,有影响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40多年过去了,仍然盛况不衰,创作领域不断开拓,新作家不断涌现,这种现象不仅在苏联文学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文学领域也极为罕见。有人... 在苏联文学中,描写卫国战争的作品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从卫国战争开始到现在,有影响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40多年过去了,仍然盛况不衰,创作领域不断开拓,新作家不断涌现,这种现象不仅在苏联文学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文学领域也极为罕见。有人说,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卫国战争是苏联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毫不夸张。从4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卫国战争文学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卫国战争 战争文学 文学作品 优秀作品 苏联人 文学创作 苏联文学史 全景描写 法西斯 道德探索
下载PDF
史诗的三次衰亡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荣翼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5-120,共6页
史诗的三次衰亡张荣翼西南师大中文系当人们谈及文学时,可以掺杂着各种复杂的感情。如可以含一种鄙夷的色彩,认为它是无关乎实际民生的消闲之物;也可以含有一种崇敬之感,认为它是超越了实际的狭隘的生活考虑,体现人对世界的超越性... 史诗的三次衰亡张荣翼西南师大中文系当人们谈及文学时,可以掺杂着各种复杂的感情。如可以含一种鄙夷的色彩,认为它是无关乎实际民生的消闲之物;也可以含有一种崇敬之感,认为它是超越了实际的狭隘的生活考虑,体现人对世界的超越性。但人们在谈及文学中的史诗时,则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诗 现实主义 主人公 全景描写 批判现实 托尔斯泰 文体 艺术作品 视觉文化 中国古典文学
下载PDF
试论邦达列夫《营请求火力支援》和《热的雪》中的情绪空间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永旺 《理论观察》 1996年第4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火力支援 邦达列夫 斯大林 作家 文学创作 全景描写 第聂伯河 “战壕真实” 战争 人物心理
下载PDF
血肉交织 情深旨远——谈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的修辞艺术
8
作者 张之伟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6年第6期30-31,共2页
五十年代,以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而影响一代青年的著名部队作家魏巍,从一九五○年奔赴朝鲜,深入前线,在战士参战的伟大精神的强烈感召下,开始发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战士和祖国》等朝鲜通讯;之后,到一九五八年回国,又写了《依依惜... 五十年代,以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而影响一代青年的著名部队作家魏巍,从一九五○年奔赴朝鲜,深入前线,在战士参战的伟大精神的强烈感召下,开始发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战士和祖国》等朝鲜通讯;之后,到一九五八年回国,又写了《依依惜别的深情》和《再见了,亲人!》等报告文学,以表达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种种血肉交织的感情,如胶似漆,难舍难分。 《依依惜别的深情》正是这样一篇感人肺腑的朝鲜通讯报告,在这篇报告作品中,作者的确是沿着感情的潮水这条线索,及时地写了一个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中的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依依惜别的浩大场面,实际也是全景描写。而且在这全景的描写中,作者还特别用了撇语、排迭和引用等修辞方式,藉此更大发挥作品叙事和传情的作用。下边拟就三个方面来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艺术 魏巍 中国人民志愿军 朝鲜人 战士 友谊 修辞方式 全景描写 作品 叙事
下载PDF
田闻一出版《东北帝国梦》
9
作者 田远 《文史杂志》 1999年第2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全景描写 性格特征 东北人 历史功过 个人风采 未遂政变 时代背景 蒋介石 风俗民情
下载PDF
读文章也要读写法
10
作者 王冠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05年第11期17-18,共2页
我们在课本内学了许多优秀的课文。 课外也读了不少文章,其中不乏名篇佳 作。虽然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掌握 了文章的内容与中心,但对文章的写法却 研究不多。殊不知,读与写是相互依存的, 写作素材可以到大自然与社会实践中去 观察... 我们在课本内学了许多优秀的课文。 课外也读了不少文章,其中不乏名篇佳 作。虽然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掌握 了文章的内容与中心,但对文章的写法却 研究不多。殊不知,读与写是相互依存的, 写作素材可以到大自然与社会实践中去 观察、积累,而写作方法则要从别人成功 的文章中去借鉴。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 某些重点课文的表现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方法 文章 十里长街送总理 写作素材 谋篇布局 写法 红领巾 全景描写 场面描写 生活气息
下载PDF
课文是写作的最好教材
11
作者 马惠玲 《青海教育》 1999年第10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写作方法 《记金华的双龙洞》 《狼牙山五壮士》 《卖火柴的小女孩》 《晏子使楚》 思维能力 记叙文 《赤壁之战》 修辞手法 全景描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