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动脉粥样硬化携全氟己烷纳米粒的MRI/荧光显像及对活化巨噬细胞的影响
1
作者 叶曼 王志刚 +1 位作者 谢传淼 侯静馨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547-552,共6页
目的 制备一种载相变材料全氟己烷(perfluorohexane, PFH)和配体硫酸葡聚糖(dextran sulfate, DS)的靶向清道夫受体A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近红外荧光双模态分子探针,研究其对活化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 目的 制备一种载相变材料全氟己烷(perfluorohexane, PFH)和配体硫酸葡聚糖(dextran sulfate, DS)的靶向清道夫受体A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近红外荧光双模态分子探针,研究其对活化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乳化法和静电吸附法制备纳米粒(PFH-Fe/DiR-DS),检测该纳米粒的理化性质,研究其体外MRI和近红外荧光成像情况及其相变性能,分析纳米粒对活化巨噬细胞的靶向性和相变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制备的PFH-Fe/DiR-DS纳米粒的最终尺寸为269~303 nm,分散性好,具有壳核结构,表面呈光滑的三维球形。纳米粒具有良好的MRI和近红外荧光多模态成像能力,在低强度聚焦超声(low-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LIFU)的辐照下能够发生相变。纳米粒对活化的巨噬细胞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被巨噬细胞内吞后在LIFU的辐照下,能够通过声致相变效应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靶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斑块的多模态多功能PFH-Fe/DiR-DS纳米粒,在LIFU辐照下诱导巨噬细胞凋亡,应用MRI和近红外荧光分子显像技术监控评估斑块状况,有望能够对AS斑块进行特异性诊断和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己烷 磁共振成像 近红外荧光成像 活化巨噬细胞
下载PDF
纺织品中全氟己烷磺酸及其盐类测定方法研究
2
作者 卢金 保琦蓓 +1 位作者 程利江 于纪棉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6-90,共5页
基于REACH法规将全氟己烷磺酸及其盐类(PFHxS)列为高度关注物质SVHC清单,限量为0.1%,开展试验室全氟己烷磺酸及其盐类的测定方法研究非常必要。文章采用制备的阳性样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对纺织品中PFHx... 基于REACH法规将全氟己烷磺酸及其盐类(PFHxS)列为高度关注物质SVHC清单,限量为0.1%,开展试验室全氟己烷磺酸及其盐类的测定方法研究非常必要。文章采用制备的阳性样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对纺织品中PFHxS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03 mg/kg,在3个加标浓度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8%~97.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0%~7.50%,该方法操作简便、科学适用、定量下限远低于REACH法规的限量要求,可用于纺织品中PFHxS含量的日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全氟己烷磺酸及其盐类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定量限
下载PDF
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全氟己烷磺酸盐(PFHS)和全氟丁烷磺酸盐(PFBS)对非洲爪蟾胚胎的发育毒性 被引量:6
3
作者 韦荣国 苏红巧 秦占芬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2-548,共7页
全氟烷基磺酸盐(PFASs)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某些PFASs已成为环境中普遍的污染物。鉴于对动物和人类的潜在毒性,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已被禁用,由一些半衰期相对较短的短链PFASs(如全氟丁烷磺酸盐,PFBS)替代。虽然四碳的PFBS和... 全氟烷基磺酸盐(PFASs)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某些PFASs已成为环境中普遍的污染物。鉴于对动物和人类的潜在毒性,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已被禁用,由一些半衰期相对较短的短链PFASs(如全氟丁烷磺酸盐,PFBS)替代。虽然四碳的PFBS和六碳的全氟己烷磺酸盐(PFHS)已经广泛使用,但目前对其毒性及其机制的了解很少。通过检测发育毒性和致畸性的非洲爪蟾胚胎致畸试验(FETAX),得到PFOS、PFHS和PFBS半致死浓度(LC50),半致畸浓度(EC50)和最小抑制生长浓度(MCIG),比较研究了3种化合物的发育毒性。结果发现,PFOS的LC50、EC50和MCIG分别为51.46、108.20和35mg·L-1。PFHS和PFBS的LC50大于100mg·L-1,对胚胎形态和生长没有明显影响。PFASs暴露引起非洲爪蟾胚胎运动行为异常。FETAX结果表明,PFOS急性发育毒性明显大于PFHS和PF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爪蟾 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 全氟己烷磺酸盐(PFHS) 全氟丁烷磺酸盐(PFBS) 发育毒性
下载PDF
全氟己烷脂质体纳米粒在超声造影方面价值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鹏 汪洋 朱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3038-3042,共5页
目的:研究并评价基于全氟己烷的新型纳米超声造影剂的可行性。方法:本实验首先设计并成功制备了一种全新的全氟己烷(PFH)-光敏剂(IR780)脂质体纳米粒[LIP(PFH+IR780)]。该纳米粒可在近红外光激发下,由IR780产热升温,触发PFH气化产生大... 目的:研究并评价基于全氟己烷的新型纳米超声造影剂的可行性。方法:本实验首先设计并成功制备了一种全新的全氟己烷(PFH)-光敏剂(IR780)脂质体纳米粒[LIP(PFH+IR780)]。该纳米粒可在近红外光激发下,由IR780产热升温,触发PFH气化产生大量微泡。对LIP(PFH+IR780)进行粒径测定、光镜成像,明确性质。并在体外及体内对该纳米粒子进行超声成像,验证LIP(PFH+IR780)的超声增强效果。结果:通过体外表征,证实该纳米粒粒径为250 nm左右。经过体外超声实验发现,LIP(PFH+IR780)较对照组使得超声回声明显增强。荷瘤小鼠体内实验发现,LIP(PFH+IR780)可以有效蓄积在肿瘤部位,并且同样使得超声图像得到显著增强。结论:LIP(PFH+IR780)纳米粒子在超声造影成像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己烷 纳米粒 超声造影剂 超声成像
下载PDF
载盐酸阿霉素全氟己烷脂质体的制备及相变超声显影研究
5
作者 苏琳 胡聪 +3 位作者 许晓华 王志刚 李攀 鲁树坤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36-39,共4页
目的制作载盐酸阿霉素全氟己烷(PFH)脂质体,检测其基本性质并查看其体外超声增强显像特点。方法用旋转蒸发和声震法制备载盐酸阿霉素的PFH脂质体,用光学显微镜和马尔文仪测量脂质体大小、形态和电荷。用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辐照后,观... 目的制作载盐酸阿霉素全氟己烷(PFH)脂质体,检测其基本性质并查看其体外超声增强显像特点。方法用旋转蒸发和声震法制备载盐酸阿霉素的PFH脂质体,用光学显微镜和马尔文仪测量脂质体大小、形态和电荷。用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辐照后,观察脂质体的变化及其增强效果。应用不同功率的LIFU辐照载盐酸阿霉素PFH脂质体,得出最佳功率后在该功率下,寻求最佳脂质体的显影浓度计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包封率,并寻找最佳药脂比。结果载盐酸阿霉素PFH脂质体为砖红色混悬液,显微镜下脂质体形态球状,大小均匀;琼脂糖容器中经LIFU后,脂质体中PFH相变变为微泡,超声显影在基波和谐波模式均可显著增强。LIFU辐照载盐酸阿霉素PFH脂质体最佳功率是8 W、10min辐照;LIFU辐照载盐酸阿霉素PFH脂质体的最佳显影浓度计数为8.53×109 mL-1;载盐酸阿霉素PFH脂质体最佳药脂比1:10。结论载盐酸阿霉素PFH脂质体可同时进行造影和治疗,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发生声致相变,使超声显像明显增强,有望成为超声分子影像学中新型造影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己烷 盐酸阿霉素 脂质体 造影剂
下载PDF
Fe@AM3吸附耦合VUV-SO_(3)^(2-)光还原降解水中全氟己烷磺酸效能研究
6
作者 宋洪星 于佳欣 +4 位作者 杜天行 祝淑婷 蒋承均 王宏杰 董文艺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3期10-14,共5页
本研究采用氨基化磁性介孔微球(Fe@AM3)吸附耦合紫外光还原降解技术去除水中全氟己烷磺酸(PFHxS),对其不同处理阶段去除效能和机理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pH=3时,Fe@AM3对PFHxS的吸附效果最佳,其残留率低至8.5%;PFHxS在pH=10.5时可以... 本研究采用氨基化磁性介孔微球(Fe@AM3)吸附耦合紫外光还原降解技术去除水中全氟己烷磺酸(PFHxS),对其不同处理阶段去除效能和机理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pH=3时,Fe@AM3对PFHxS的吸附效果最佳,其残留率低至8.5%;PFHxS在pH=10.5时可以很好地从PFHxS上实现脱附,其脱附率高达95.2%;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重复利用4次后对PFHxS的吸附率仍可达到75%。对比不同光还原降解体系,VUV-SO_(3)^(2-)具有最优的PFHxS降解(78.2%)和脱氟(54.9%)效果;进一步优化该降解体系,发现选用N2氛围,提高pH值(10.5)或亚硫酸盐浓度(20 mmol/L)均有利于降解效果提升;光还原降解过程中eaq-是主要活性物种,增大eaq-含量可提高脱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己烷磺酸 吸附 氨基化磁性介孔微球 光还原 紫外光-亚硫酸盐法
下载PDF
全氟己烷磺酸暴露影响小鼠肠道菌群组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兴桃 王海潮 +1 位作者 徐礼生 章志远 《宿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77-80,共4页
以不同浓度的全氟己烷磺酸(PFHxS)分别灌胃暴露雄性Balb/c小鼠,连续暴露28 d后,收集小鼠的粪便,提取总DNA,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6S DNA V3-V4区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表明,28 d后最高剂量组小鼠体重显著性下降;随着PFHxS浓度的升高... 以不同浓度的全氟己烷磺酸(PFHxS)分别灌胃暴露雄性Balb/c小鼠,连续暴露28 d后,收集小鼠的粪便,提取总DNA,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6S DNA V3-V4区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表明,28 d后最高剂量组小鼠体重显著性下降;随着PFHxS浓度的升高,小鼠肠道菌群OTU数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Alpha多样性指数Chao值、Shannon指数差异均显著(p<0.05)。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占比显著升高;在属水平上,普氏菌属比例变化明显,类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比例随着暴露剂量的提高而增加。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PFHxS暴露造成与小鼠糖脂代谢相关的肠道菌群发生明显变化,为研究肠道菌群改变与机体糖脂代谢功能紊乱的相关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全氟己烷磺酸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全氟己烷磺酸 被引量:1
8
作者 蔚彪 冯徐根 +5 位作者 白子竹 韩军 杨萌 孙敬 吴秀芳 王贺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2年第12期39-42,55,共5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的全氟己烷磺酸(PFHxS)的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提取液经C18色谱柱分离,以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此方法检出限为0.3μg/kg,定量限为1.5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13%~93.04%,相...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的全氟己烷磺酸(PFHxS)的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提取液经C18色谱柱分离,以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此方法检出限为0.3μg/kg,定量限为1.5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13%~93.04%,相对标准偏差为2.05%~4.37%。本方法适用于纺织品中PFHxS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纺织品 全氟己烷磺酸
下载PDF
低强度连续超声靶向破坏全氟己烷纳米液滴
9
作者 何小飞 李梦雪 +1 位作者 金富 何年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0期909-913,共5页
目的制备一种基于嵌段共聚物壳材料的全氟己烷(perfluorohexane,PFH)纳米液滴,观测不同条件下纳米液滴超声表现及在低强度连续超声下靶向破坏表现。方法超声振荡法制备PFH纳米液滴;给予4℃低温及30℃室温处理,观察纳米液滴基本特性及超... 目的制备一种基于嵌段共聚物壳材料的全氟己烷(perfluorohexane,PFH)纳米液滴,观测不同条件下纳米液滴超声表现及在低强度连续超声下靶向破坏表现。方法超声振荡法制备PFH纳米液滴;给予4℃低温及30℃室温处理,观察纳米液滴基本特性及超声下显像;5.6 MHz高频探头下提高功率观察纳米液滴靶向破坏表现;不同温度下10分钟检测纳米液滴粒径变化;体外橡皮管模拟血管内纳米液滴流动时造影成像;小鼠注射0.2 ml(浓度2 g/L)PFH纳米液滴观测肝脏造影表现,小鼠注射0.2 ml(浓度2 g/L)含IR820染料的PFH纳米液滴3.8 W/cm^(2)低强度连续超声辐照5分钟观察肝脏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基于嵌段聚合物PFH纳米液滴低温下超声不显示,室温显示良好;增大功率B mode及CEUS灰度由(16.2±2.9)、(50.9±11.9)下降至(7.2±2.5)、(23.6±4.7);升温后粒径增大;体外橡皮管模拟血管内造影成像B mode及CEUS灰度由静止时(66.4±6.3)、(146.2±7.2)下降至(65.7±12.9)、(117.9±5.8);PFH纳米液滴在小鼠肝脏增强不明显,超声辐照后小鼠肝脏荧光强度由7.07、11.51升高至7.93、19.36,单位10^(8)(p/sec/cm^(2)/sr)/(μW/cm^(2))。结论基于嵌段聚合物PFH纳米液滴低温液态核心超声下难以实现液气转化和超声靶向破坏,温度提高液态核心汽化形成液气核心,液气核心的纳米液滴的超声成像一般,在小鼠体内可以实现超声靶向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嵌段共聚物 全氟己烷纳米液滴 靶向破坏微泡
下载PDF
二氢卟吩和全氟己烷共载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圆 梁易 +4 位作者 汪蕾蕾 罗诗 张凌 张志荣 林箐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制备共载光敏剂二氢卟吩(Ce6)和氧载体全氟己烷(PFH)的长循环脂质体,对其进行表征,并进行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摄取的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Ce6和PFH共载的PEG化长循环脂质体(Ce6-PFH@PEG-Lip),运用单因素筛选法依次筛... 目的制备共载光敏剂二氢卟吩(Ce6)和氧载体全氟己烷(PFH)的长循环脂质体,对其进行表征,并进行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摄取的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Ce6和PFH共载的PEG化长循环脂质体(Ce6-PFH@PEG-Lip),运用单因素筛选法依次筛选探头超声功率、有机溶剂种类、卵磷脂与胆固醇及DSPE-PEG的投料比、PFH和Ce6用量、大豆油和e80磷脂用量,以及制备工艺;并对所制得纳米粒的粒度分布、Zeta电位、形态、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表征。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细胞摄取情况。结果筛选出最优处方,成功制备了均一稳定的Ce6-PFH@PEGLip,其粒径为133.9±3.1 nm,PDI为0.211,Zeta电位为-39.1±2.3 m V,对Ce6的包封率为98.09%±1.6%。DSPEPEG的加入使得制剂更加稳定,提高了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效率。结论Ce6和PFH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应用简单的处方和薄膜超声分散法制成共载长循环脂质体,在缺氧性肿瘤光动力治疗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卟吩 全氟己烷 长循环 脂质体 黑色素瘤 共载
原文传递
全氟正己烷等离子体对2种木材表面的疏水改性研究
11
作者 刘凡 解林坤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2-157,共6页
采用全氟正己烷为等离子体源对思茅松和西南桦木材表面进行不同时间的聚合处理,借助接触角测量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处理前后木材表面的润湿性、元素组成及化学状态、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2... 采用全氟正己烷为等离子体源对思茅松和西南桦木材表面进行不同时间的聚合处理,借助接触角测量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处理前后木材表面的润湿性、元素组成及化学状态、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2种木材表面的接触角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略微减小的趋势,当处理9 min时2种木材表面的接触角均达最大值,思茅松早材、晚材和西南桦的最大接触角分别为130.1°、131.2°、135.5°;处理9 min时,思茅松和西南桦木材表面的F元素含量分别为33.92%、24.73%,主要由C-C、C-CFn、CF、CF2和CF3基团组成;处理后的思茅松木材细胞壁表面形成了不规则粗糙结构,而西南桦木材细胞壁表面则形成了类似麻花状的粗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西南桦 全氟己烷 等离子体 疏水 改性
下载PDF
单端Z型全氟聚醚硅氧烷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裕智 常金鑫 唐旭东 《有机硅材料》 CAS 2016年第5期385-389,共5页
以全氟己烷碘、双端Z型全氟聚醚烯丙基醚与三甲氧基氢硅烷为原料,制备了单端z型全氟聚醚硅氧烷。采用FT—IR、1HNMR表征了产物结构,考察了制备条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1%的单端Z型全氟聚醚硅氧烷所制涂层对水、... 以全氟己烷碘、双端Z型全氟聚醚烯丙基醚与三甲氧基氢硅烷为原料,制备了单端z型全氟聚醚硅氧烷。采用FT—IR、1HNMR表征了产物结构,考察了制备条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1%的单端Z型全氟聚醚硅氧烷所制涂层对水、正十六烷的接触角分别为114.6°、65.5°,在1035g负载下经钢丝绒循环磨擦1000次后对水接触角仍大于100°,具有良好的疏水疏油性、耐摩擦性和增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己烷 硅氧烷 烯丙基醚 接触角 耐摩擦性 透光率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全氟酰氟 被引量:4
13
作者 楼军 鲍宗必 +4 位作者 吴晓晋 杨亦文 吴伟震 王树华 任其龙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86-1090,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电化学氟化法生产的全氟环己烷酰氟产品中主要产物全氟酰氟进行了检测。在60℃下,采用甲醇对全氟环己烷酰氟产品进行甲酯化处理。考察了不同长度,极性及膜厚的毛细管色谱柱的分离效果。以KB-1MS毛细...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电化学氟化法生产的全氟环己烷酰氟产品中主要产物全氟酰氟进行了检测。在60℃下,采用甲醇对全氟环己烷酰氟产品进行甲酯化处理。考察了不同长度,极性及膜厚的毛细管色谱柱的分离效果。以KB-1MS毛细管色谱柱(90 m×0.25 mm×1.0μm)为分离柱,采用GC/MS法对全氟酰氟组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有机质谱学裂解规律,分别对环状全氟羧酸甲酯、饱和直链全氟羧酸甲酯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裂解方式和质谱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通过质谱数据库检索、标准品对照及已知全氟化合物的质谱信息分析,共鉴定出5种全氟酰氟,其中包括两种异构体;测得全氟环己烷酰氟约占总全氟酰氟含量的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己烷酰氟 电化学氟化 全氟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相变型纳米红细胞用于多模态成像引导下增强光动力治疗:体外实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亮 杨珂 +5 位作者 王冬 王志刚 王颖 陈雪莹 赵钕君 姚元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86-490,共5页
目的制备一种携光敏剂IR780并具有载氧功能的相变型纳米红细胞(Nano-RBCs),探讨其用于体外多模态成像及增强光动力治疗(PDT)的价值。方法通过一步乳化法制备包裹IR780及全氟己烷(PFP)的脂质体(Lip-PFPIR780),负载氧气后即为相变型Nano-R... 目的制备一种携光敏剂IR780并具有载氧功能的相变型纳米红细胞(Nano-RBCs),探讨其用于体外多模态成像及增强光动力治疗(PDT)的价值。方法通过一步乳化法制备包裹IR780及全氟己烷(PFP)的脂质体(Lip-PFPIR780),负载氧气后即为相变型Nano-RBCs。检测相变型Nano-RBCs的一般理化特性,观察其体外超声/光声/荧光三模态成像效果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单线态氧荧光探针(SOSG)评估其对体外PDT效果的影响。结果制备的Nano-RBCs大小均一,平均粒径(372.5±87.3)nm,IR780包封率92.50%。体外显影实验显示,随相变型Nano-RBCs浓度越高,体外超声、光声、荧光成像效果越好。在IR780浓度一定的情况下,激光照射后相变型Nano-RBCs的SOSG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单纯IR780(P<0.05)。结论本研究制备的相变型Nano-RBCs可用于多模态成像,并可增强体外PDT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纳米红细胞 光敏剂IR780 全氟己烷 多模态成像 光动力治疗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增效及超声显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坤燕 郝兰 +2 位作者 冉海涛 王志刚 郑元义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1-635,共5页
首先采用超声乳化离心法制备载液态氟碳全氟己烷(PFH)富勒烯纳米球(PFH-C60),然后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各组样品进行辐照后行体外超声显像,再另取新鲜离体牛肝,分别局部注射生理盐水、C60溶液及PFH-C60溶液后,给予相同参数的HIFU... 首先采用超声乳化离心法制备载液态氟碳全氟己烷(PFH)富勒烯纳米球(PFH-C60),然后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各组样品进行辐照后行体外超声显像,再另取新鲜离体牛肝,分别局部注射生理盐水、C60溶液及PFH-C60溶液后,给予相同参数的HIFU辐照,观察各组辐照区域视频灰度变化及肿瘤凝固性坏死情况。实验结果发现,PFH-C60可增强HIFU消融效果及体外超声显像;PFH-C60体外超声显像呈无回声,行一定参数HIFU辐照后超声信号明显增强;牛肝注射PFH-C60后行HIFU辐照,较NS组及C60组辐照区灰度变化面积和变化值有显著差异(误差概率P<0.01),且凝固性坏死体积明显增大(P<0.01)。实验研究表明,载液态氟碳富勒烯纳米球具备超声成像与增效HIFU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 增效 显像 液态氟碳全氟己烷(PFH) 富勒烯
下载PDF
孕激素受体靶向聚乳酸-羟基乙酸-超顺磁性氧化铁分子探针的制备及其性能
16
作者 章娉 周佳 +1 位作者 唐焱 刘红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07-1311,共5页
目的:探讨载孕激素受体(PR)靶向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及全氟己烷(PFP)分子探针(PR-s-PFP/PLGA)的构建方法及其对乳腺癌细胞体外靶向结合的可行性。方法:制备s-PFP/PLGA纳米颗粒,检测s-PFP/PLGA纳米颗粒的直径和... 目的:探讨载孕激素受体(PR)靶向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及全氟己烷(PFP)分子探针(PR-s-PFP/PLGA)的构建方法及其对乳腺癌细胞体外靶向结合的可行性。方法:制备s-PFP/PLGA纳米颗粒,检测s-PFP/PLGA纳米颗粒的直径和平均电位。细胞毒性实验不同浓度s-PFP/PLGA条件下检测各组细胞相对增殖率(RGR)。观察不同浓度s-PFP/PLGA纳米颗粒的体外磁共振成像(MRI)、体外光声成像和体外超声成像,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检测s-PFP/PLGA纳米颗粒辐照后回声强度值。采用碳二亚胺法制备PR-s-PFP/PLGA探针,体外培养高表达PR的乳腺癌细胞株T-47d,将DiO绿色荧光标记的T-47d细胞分为靶向显像剂组、非靶向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探针与各组细胞的结合情况。结果:透射电镜下s-PFP/PLGA呈球形,SPIO颗粒均匀分布在外壳上,平均粒径为(738.5±181.2)nm,平均电位为(-15.8±5.7)mV,并检测到明显光声信号。体外超声显像中s-PFP/PLGA纳米颗粒呈点状高回声,HIFU辐照后其回声强度值增大。s-PFP/PLGA纳米颗粒在T1加权图像上的信号得到增强。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靶向显像剂组被T-47d细胞吞噬的s-PFP/PLGA纳米颗粒发出红色荧光。结论:PR-SPIO-PLGA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生物安全性好,肿瘤靶向结合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磁共振成像 顺磁性氧化铁 全氟己烷
下载PDF
非肾脏疾病人群全氟化合物暴露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联分析
17
作者 刘瑞芳 刘洪波 +7 位作者 倪姝 魏婕敏 陈雨 门昆 张景云 刘良坡 杨泽 汤乃军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8-455,共8页
[背景]全氟化合物(PFASs)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各地区人群生物样本中广泛检出。PFASs暴露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联研究结果不一致,且很少有研究探讨非肾脏疾病人群PFASs暴露对eGFR的影响。[目的]探索非肾脏疾病人群PFASs暴露与e... [背景]全氟化合物(PFASs)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各地区人群生物样本中广泛检出。PFASs暴露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联研究结果不一致,且很少有研究探讨非肾脏疾病人群PFASs暴露对eGFR的影响。[目的]探索非肾脏疾病人群PFASs暴露与eGFR和肾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2021年4月—2022年3月在中国天津两家医院按年龄和性别匹配(1∶1)随机从医院内分泌科和体检中心招募了609名eGFR>60 mL·min^(-1)·1.73 m^(-2)且无肾脏损害的参与者。通过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既往史、吸烟状况和饮酒情况等基本信息。从医院病历系统抄录空腹血糖(FBG)、肌酐(Cre)、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生化指标。由专业人员使用标准方法测量了每位参与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血清中PFASs暴露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评估研究人群PFASs暴露与eGFR和肾功能异常的关系。同时对年龄和性别进行亚组分析,探讨性别和年龄在PFASs暴露与eGFR关系中是否存在潜在的交互作用。[结果]研究对象中男性283名,占总人数的46.5%。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56.86±12.47)岁,体重指数(BMI)为(25.59±3.84)kg·m^(-2)。全氟辛酸(PFOA)、全氟己烷磺酸(PFHxS)、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壬酸(PFNA)、全氟癸酸(PFDA)、全氟十一烷酸(PFUnDA)、1H,1H,2H,2H-全氟-1-辛烷磺酸钠(6:2 FTS)、全氟戊烷磺酸(PFPeS)的检出率均大于75%,中位浓度分别为9.50、1.67、17.22、1.86、1.41、0.78、0.42、0.43μg·L^(-1)。调整性别、年龄、BMI、高血压、糖尿病、TC、TG、吸烟、饮酒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对数转换的PFHxS浓度和eGFR呈现负相关(b=-1.160,95%CI:-2.280~-0.410)。与最低三分位浓度相比,PFHxS最高三分位浓度组eGFR降低(b=-2.471,95%CI:-4.574~-0.368)。与男性相比,女性PFHxS水平与e GFR之间的负向关联更强(女性,b=-1.281,95%CI:-2.388~-0.174;男性,b=-0.781,95%CI:-2.823~1.261,P交互=0.043)。[结论]非肾脏疾病人群中,血清PFHxS暴露水平与eGFR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这种负向关联在女性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肾脏疾病 全氟化合物 肾小球滤过率 肾功能异常 全氟己烷磺酸
原文传递
一种纳米级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
18
作者 侯婉晴 郭晓萌 +2 位作者 罗利华 范玉玲 游剑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17年第5期111-118,共8页
目的研制一种纳米级的超声造影剂,并评价其体内外超声显像的效果。方法利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纳米级超声造影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最佳处方。制作质量分数1%琼脂糖凝胶孔洞模型,以磷酸盐缓冲液为阴性对照,评价自制超声造影剂的显像... 目的研制一种纳米级的超声造影剂,并评价其体内外超声显像的效果。方法利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纳米级超声造影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最佳处方。制作质量分数1%琼脂糖凝胶孔洞模型,以磷酸盐缓冲液为阴性对照,评价自制超声造影剂的显像效果。选择4T1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尾静脉注射造影剂24 h后,对其肿瘤部位进行超声成像分析。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的最佳处方为以蛋黄卵磷脂和大豆卵磷脂质量比1∶1作为膜材料,全氟己烷的体积分数为3%,制备得到的造影剂粒径为(304.0±19.2)nm,多分散指数(PDI)为0.171±0.032,且在10 d内较稳定;体外显像实验发现造影剂可以显著增强回声信号;体内超声显像实验发现造影剂可以大量累积到肿瘤内部,同时增强肿瘤内部的回声信号。结论自制的超声造影剂性质稳定,超声显像效果好,为肿瘤的超声诊断与治疗相结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超声造影剂 正交设计 全氟己烷 聚集成像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erfluorodecalin on Rabbit Corneas 被引量:1
19
作者 Fenghe Lu, Shibo Tang, Xiaobo Zhu, Jie Zhang, Hiding ZhengZhongshan Ophthalmic Center, Sun Yat-se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060, China 《Eye Science》 CAS 2001年第1期16-20,共5页
Purpos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erfluorodecalin on the cornea of the rabbit eyes. Methods: Perfluorodecalin (0.05 ml/each) was injected into the anterior chambers of eighteen rabbit eyes. Corneal morphology and endo... Purpos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erfluorodecalin on the cornea of the rabbit eyes. Methods: Perfluorodecalin (0.05 ml/each) was injected into the anterior chambers of eighteen rabbit eyes. Corneal morphology and endothelial cells were monitored clinically by slit-lamp biomicroscope and specular microscope for 26 weeks.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in 1 st, 2nd, 4th, 10th, 16th, 22nd, and 26th week after injection,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neas were examined under the light microscope. Results: Perfluorodecalin droplets looking like “ fish eggs ” were found at about 1/4-1/2 of the corneal height in the inferior anterior chamber. Corneal opacification on the area contacted with perfluorodecalin was observed in five eyes five weeks after injection, and all in the 22nd week. Mutton fat KPs in one eye were seen in the 6th week firstly, and in all eyes in the 7th week. Corneal pannus formation in one eye was present in the 4th week, two eyes in the 5th week and three eyes in the 6th week. Retrocorneal fibrous membrane in one eye was detected at the 6th week and 3 eyes at the 7th week respectively. After injection of perfluorodecalin,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 was sighificantly decreased (2789 ± 192 vs. 2341 ± 658, P < O. O1 ) and corneal thickness was increased. Conclusions: Perfluorodecalin injected into anterior chamber can lead to corneal damage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 Eye Sciemce 2001; 17:16 - 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甲基己烷滴眼液 角膜 实验 眼科
下载PDF
Experiment Study of Effect of Perfluorohexyloctane o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20
作者 Xiaoyan Ding , Chunfang Li , Lin Lu , Guanguang Feng , Huling ZhengZhongshan Ophthalmic Center, Sun Yat-se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 Guangzhou 510060, China 《Eye Science》 CAS 2001年第1期21-26,共6页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rfluorohexyloctane (F6H8) o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CEC) of rabbit eyes. Methods: Fifteen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der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rfluorohexyloctane (F6H8) o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CEC) of rabbit eyes. Methods: Fifteen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der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F6H8) and control group(BSS) . All rabbits underwent anterior chamber injection of 0. 15ml F6H8 or BSS. Slit-lamp biomicroscopy and corneal endothelium photography were performed pre-operatively and postoperatively.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were done afterthe rabbits were sacrificed. Results : All the corneas were clear. Since 4 weeks after operation , the endothelial cells were markedly irregular in size and shape and the number of endothelial cells was markedly decreased. Multilayered retrocorneal membranes(RCM)grew gradually 2 weeks after surgely. Vacuolar degeneration was seen in some endothelial cells. Nuclear degeneration and edema of plasma were seen in TEM. Conclusio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generated after contacting with F6H8 for 2 -4 weeks. As a silicone solvent, it should be removed completely after injection. We don't recommend it to be used as a new intraocular temponade. Eye Science 2001: 17:21 - 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角膜内皮细胞 全氟甲基己烷滴眼液 眼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