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价值链要素收入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勇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14,共10页
由于全球价值链竞争已从"产品"转向"活动",贸易利益将更加直观地体现为国内要素收入。为此,本文构建了全球价值链收入及其要素分解方法,建立了基于全球价值链要素收入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评价国际竞争力。利用世... 由于全球价值链竞争已从"产品"转向"活动",贸易利益将更加直观地体现为国内要素收入。为此,本文构建了全球价值链收入及其要素分解方法,建立了基于全球价值链要素收入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评价国际竞争力。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和社会经济分析数据库(SEA),分行业和要素检验了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显性比较优势的变化。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竞争力提升较快,但劳动和有形资本的显性比较优势正在弱化,无形资本的比较劣势仍然明显;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就业增长较快,但服务化和去制造化趋势明显。未来应完善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要素收入和就业监测体系、国内外产业链匹配耦合机制、加速高附加值"活动"专业化进程。同时还要密切监测国内外贸易政策沿全球价值链累积的放大效应,持续提升全球价值链多边协调和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全球价值收入 全球价值链就业 国际竞争力
下载PDF
中国双循环就业效应及驱动因素研究——纳入功能分工的新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牛猛 王振国 张亚斌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105,共17页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本文纳入功能分工的新视角,采用全球价值链生产率修正全球价值链就业测度指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提供的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序列和相匹配的劳动力职业就业数据库,从“总量”和“增量”两个维度,考察中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本文纳入功能分工的新视角,采用全球价值链生产率修正全球价值链就业测度指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提供的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序列和相匹配的劳动力职业就业数据库,从“总量”和“增量”两个维度,考察中国嵌入双循环从事不同功能活动类型的全球价值链就业变化,并采用构建的链式结构分解分析技术探究其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基本形成“内需为主、外需赋能”双轮驱动的就业增长模式,且嵌入内(外)循环对中国市场(制造)活动的全球价值链就业带动作用更强,而对总部经济活动的就业带动有限。结构分解结果显示:生产侧方面,劳动生产率提升是抑制中国各类功能就业的最重要因素,尤其是制造类和市场类就业,但这种负向作用被生产结构的本地化扩张部分弥补;需求侧方面,内循环规模扩张是拉动中国各类全球价值链功能性就业增长的主引擎,而外循环嵌入虽然也推动实现一定程度的就业增长,但明显弱于内循环。本文对于理解双循环嵌入下的中国就业功能格局及其驱动因素,以及未来如何有效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外)需求 全球价值链就业 功能分工 式结构分解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