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制造业分工和贸易体系变局演化及中国应对
1
作者 张杰 《开放导报》 2023年第2期22-31,52,共11页
当前,以制造业分工和贸易体系为主导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正在发生减弱的趋势,甚至出现了可能瓦解的苗头,这必然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带来难以忽略的风险和挑战。面对美国针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全局性“脱钩”行为,欧盟针对中国试图实施... 当前,以制造业分工和贸易体系为主导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正在发生减弱的趋势,甚至出现了可能瓦解的苗头,这必然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带来难以忽略的风险和挑战。面对美国针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全局性“脱钩”行为,欧盟针对中国试图实施的局部性“脱钩”行为等变化,如何主动应对和积极化解,成为当前中国的核心战略之一。在全面分析当前全球制造业分工和贸易体系重大变化的基础上,重点解构其驱动机制,由此识别和提炼其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研判中国在其中的新定位和新优势,深入探究中国面对全球制造业分工和贸易体系新变化格局和新驱动机制的应对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制造业分工和贸易体系 新变化格局 新驱动机制 应对策略
下载PDF
制造业投入数字化、数字贸易壁垒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2
作者 刘慧岭 郝小苇 张艳萍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77-88,共12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全球价值链(GVC)攀升的重要路径。使用2007—2021年41个经济体的样本数据,探讨制造业投入数字化对GVC分工地位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数字化会通过中间品贸易成本、生产长...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全球价值链(GVC)攀升的重要路径。使用2007—2021年41个经济体的样本数据,探讨制造业投入数字化对GVC分工地位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数字化会通过中间品贸易成本、生产长度、科技创新能力促进GVC分工地位的提升,但是数字贸易壁垒会对其促进作用产生负向影响,且数字化程度越高,数字贸易壁垒的抑制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投入数字化 数字贸易壁垒 全球价值链分工
下载PDF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基于DID模型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少勤 胡凤萍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61-73,147,共14页
宏观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微观层面的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是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研究话题。基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DID)模型研究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PU)变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 宏观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微观层面的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是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研究话题。基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DID)模型研究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PU)变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GVC)的影响及内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TPU下降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整体GVC水平的提升。(2)相关异质性分析表明,从企业所在经济区域来看,相对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而言,TPU下降对东部地区企业GVC的提升效果更显著;从外部融资约束来看,有政府补贴和利息率较低的企业面临TPU下降时企业GVC提升的幅度更大更显著;从企业贸易方式来看,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混合贸易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TPU下降对企业GVC的提升效应更显著。(3)TPU下降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和出口产品质量的下降,TPU下降通过出口产品质量下降这一粗放的扩张方式促进了企业GVC水平的提升,而由此导致的进口中间品质量下降部分抵消了这一提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全球价值链 分工地位 贸易政策 不确定性 中国制造业
下载PDF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构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4
作者 赵桂枝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9年第18期6-6,29,共2页
当下,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而这场贸易战的根源又在于守城大国与崛起大国之间的博弈。在当今的国际分工中,中美两国正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不同位置,美国在中高端,而中国则在中低端。贸易顺差在中国,利益顺差在美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当下,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而这场贸易战的根源又在于守城大国与崛起大国之间的博弈。在当今的国际分工中,中美两国正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不同位置,美国在中高端,而中国则在中低端。贸易顺差在中国,利益顺差在美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美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波及范围广且伴随着溢出效应,引发全球关注。所以论文将针对全球价值链重构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总体趋势进行思考分析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若干可行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分工 中国制造业 贸易 中美 全球经济一体化 贸易顺差 可持续发展 价值链重构
下载PDF
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下的服务贸易出口被低估了吗?——兼论服务贸易的“粘合剂”作用
5
作者 张夏 汪莉 郑乐凯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108,共8页
中间品贸易是全球贸易活动的主要对象,在全球生产分工网络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服务(尤其是生产性服务)是贸易经济的粘合剂,主要以中间投入品形式内嵌到制造业中,服务的价值经常被核算在制成品的价值中,容易造成服务贸易出口的低估现... 中间品贸易是全球贸易活动的主要对象,在全球生产分工网络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服务(尤其是生产性服务)是贸易经济的粘合剂,主要以中间投入品形式内嵌到制造业中,服务的价值经常被核算在制成品的价值中,容易造成服务贸易出口的低估现象。从服务贸易出口"量"出发,采用增加值前向分解法和后向分解法对全球43个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出口进行了重新测算,发现全球服务贸易出口被严重低估。从服务贸易出口"质"出发,重新测算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发现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普遍得到了提高,但中国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实证检验服务贸易的经济"粘合剂"功能,值得一提的是,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制造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全球生产分工体系 出口复杂度 前向分解法 粘合剂
下载PDF
金砖国家制造业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邱涛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96,共8页
利用TiVA数据库,测算了金砖国家1995-2015年制造业整体和分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和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同时对金砖国家制造业分行业出口附加值和出口附加值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了金砖国家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参与程... 利用TiVA数据库,测算了金砖国家1995-2015年制造业整体和分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和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同时对金砖国家制造业分行业出口附加值和出口附加值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了金砖国家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参与程度。未来,金砖国家除了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同时还要积极利用金砖国家发展平台,增加相互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往来,构建金砖国家之间发达的区域价值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砖国家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分工 附加值贸易
下载PDF
基于全球价值链调整的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参与度与地位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光锋 杨国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8-113,共6页
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面临重构和调整,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被赋予新的内涵。文章从中间产品和增加值贸易视角,基于WIOD数据库和WWZ模型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行考察。结果表明:2008年以来,制造业国内增加值DVA和... 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面临重构和调整,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被赋予新的内涵。文章从中间产品和增加值贸易视角,基于WIOD数据库和WWZ模型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行考察。结果表明:2008年以来,制造业国内增加值DVA和RDV比重上升,国外增加值FVA比重下降,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多环节生产的能力不断提升;2004-2018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度缓慢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呈下降态势,但前向参与度上升,中间产品出口增加值占比提升;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在参与分工中价值链提升及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异质性的影响。资源禀赋和生产环节技术密集度差异影响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和地位;计算机光电设备、纺织服装等制造业前向垂直专业化(VS1)程度有所上升,从依靠进口中间产品逐步向生产中间产品出口国位置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国际分工地位 增加值贸易 中间产品
下载PDF
国际贸易政策体系调整与中国的应对--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被引量:4
8
作者 钱学锋 刘钊 《开放导报》 2022年第4期52-60,共9页
近30多年来,在科技革命的持续影响下,信息与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全球经济日益深化,国际分工进入全球价值链时代。全球价值链所影响和改变的不仅是贸易流量的表面统计特征和经济属性,还呼唤深层次的国际贸易规则与政策体系的根本变革。特别... 近30多年来,在科技革命的持续影响下,信息与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全球经济日益深化,国际分工进入全球价值链时代。全球价值链所影响和改变的不仅是贸易流量的表面统计特征和经济属性,还呼唤深层次的国际贸易规则与政策体系的根本变革。特别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疫情影响深远,更是加剧了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仅对全球价值链产生巨大冲击,同时也对国际贸易规则和体系提出更高要求。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经贸治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对外积极推动WTO改革,深化区域贸易协定,持续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对内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有效应对全球价值链时代国际贸易政策体系调整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分工 贸易政策体系调整 中国应对策略
下载PDF
产品内分工视角下的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探讨
9
作者 徐勇 杨晓娟 《对外经贸实务》 2008年第12期30-32,共3页
传统的国际经济学在理论构架层面对工序国际分工缺乏关注,与产品内分工在当代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重要性程度存在明显反差。当我们需要对一个国家贸易结构、贸易地位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产业间视角明显不足以解... 传统的国际经济学在理论构架层面对工序国际分工缺乏关注,与产品内分工在当代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重要性程度存在明显反差。当我们需要对一个国家贸易结构、贸易地位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产业间视角明显不足以解释现代贸易的新型分工特点,只有用产品内分工视角来审视全球化经济中的中国,才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建设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汽车制造业 中国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 全球化经济 国际分工 经济生活
下载PDF
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多重维度分析
10
作者 肖剑桥 宋宪萍 《创新》 2021年第5期80-92,共13页
已有文献主要从产品内国际分工维度、全球价值链治理维度和中间品贸易维度研究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实质是“中心—外围”的结构化,推动了分工地位的攀升,同时导致了分工环节的固化,需由低端要素驱... 已有文献主要从产品内国际分工维度、全球价值链治理维度和中间品贸易维度研究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实质是“中心—外围”的结构化,推动了分工地位的攀升,同时导致了分工环节的固化,需由低端要素驱动转变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治理是市场与非市场关系的综合运用,既推动了链条环节的升级,也导致了“低端锁定”,需由被动嵌入转变为主动重构;中间品贸易的最终目的是获取企业增加值的核心竞争优势,制造业企业吸收技术溢出易产生路径依赖,需由引进学习转变为自主创新。今后可从动态演化和层级累积的维度,深入剖析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断层机理,阐明其存在升级断层、难以自动升级的内在机制,形成对我国制造业阶梯式升级的路径探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分工 中间品贸易 制造业 升级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下顺德装备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路径研究
11
作者 李泳璋 魏藏锋 +1 位作者 刘方慧 黄迭 《中国储运》 2023年第5期58-59,共2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商品间的分工日益深入,新的国际贸易分工制度应运而生。通过对价值链的分解与重组,企业可以向高附加值领域迈进,从而达到工业升级的目的。中国大量的中小企业在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后,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全球价值...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商品间的分工日益深入,新的国际贸易分工制度应运而生。通过对价值链的分解与重组,企业可以向高附加值领域迈进,从而达到工业升级的目的。中国大量的中小企业在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后,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全球价值链之中,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世界价值链的低端,利润水平较低,发展空间受限,急需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装备制造业 全球经济一体化 中小企业 融合路径 国际产业转移 利润水平 国际贸易分工
下载PDF
基于贸易增加值的中日制造业出口状况浅析
12
作者 寿芸 《中国经贸》 2016年第4期32-33,共2页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建赢和发展使得产品内贸易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形式,在产品内贸易中,大量中间产品和服务在国家间多次流转,导致了传统通关贸易统计存在严重的“重复统计”问题,已无法真实衡量一国实际贸易利益。因此,自2010年起...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建赢和发展使得产品内贸易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形式,在产品内贸易中,大量中间产品和服务在国家间多次流转,导致了传统通关贸易统计存在严重的“重复统计”问题,已无法真实衡量一国实际贸易利益。因此,自2010年起,世贸组织开始进行贸易增加值核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形式 增加值核算 出口状况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分工 产品内贸易 贸易统计 2010年
下载PDF
构建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
13
作者 何雨 《群众》 2018年第19期10-10,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没有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就不可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拥有核心竞争力,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作为科教重地、制造大省,江苏有责任、有义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没有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就不可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拥有核心竞争力,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作为科教重地、制造大省,江苏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在攻克、掌握核心技术方面勇挑重担,为国济困,正如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所指出的,“中国制造看江苏,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体系 自主 核心竞争力 全球价值链 产业分工 中国制造 总书记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美贸易摩擦
14
作者 刘旺 《新经济》 2020年第6期108-111,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价值链分工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新常态。但近些年"逆全球化"势力正逐步抬头,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很多国内外学者对此都开展了富有洞见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基于这些文献,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的&q...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价值链分工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新常态。但近些年"逆全球化"势力正逐步抬头,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很多国内外学者对此都开展了富有洞见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基于这些文献,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催化效应"和"抑制效应"。此外,本文给出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处理贸易摩擦的对策和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分工 中美贸易摩擦 关税体系
下载PDF
数字贸易限制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15
作者 鲁慧鑫 冯宗宪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2,共10页
利用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数据,分析数字贸易限制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贸易限制显著抑制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基础设施领域限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消极影响... 利用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数据,分析数字贸易限制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贸易限制显著抑制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基础设施领域限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消极影响最大,电子交易限制、知识产权限制以及其他限制次之,支付系统限制不显著;技术密集型行业和高技术行业受数字贸易壁垒的抑制效果最明显;扩展分析表明,随着制造业服务化和行业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受数字贸易限制的消极影响越突出。基于此,应适度放宽数字贸易限制,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限制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原文传递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阎小培 《城市》 1995年第2期20-23,共4页
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经济背景 首先是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主要指劳动、资本和技术的国际流动。其次是跨国公司的壮大。跨国公司是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种世界性的企业组织形成。三是信息革命的发生。
关键词 世界城市体系 经济全球 世界城市形成 跨国公司 信息网络 中国城市 世界经济体系 城市化 国际贸易 国际分工
下载PDF
全球网络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与机制
17
作者 苏桂富 刘德学 卜国琴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2,共2页
一、全球生产网络的产生与结构 随着产业内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根据主要的地源或国家市场建立竞争优势的经营战略逐渐难以维继,于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和建立生产体系便成为跨国公司获得、保持和加强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自20世... 一、全球生产网络的产生与结构 随着产业内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根据主要的地源或国家市场建立竞争优势的经营战略逐渐难以维继,于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和建立生产体系便成为跨国公司获得、保持和加强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自20世纪60年代起,跨国公司开始了由面向东道国市场的简单一体化战略向复合一体化战略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 全球网络 20世纪60年代 一体化战略 跨国公司 机制 内涵 中国 区域竞争优势 东道国市场 业内竞争 经营战略 国家市场 生产体系 要素资源 必然选择 战略转变 有机结合 经济活动 合作伙伴 分工体系 生产过程
下载PDF
提升中国制成品贸易竞争力——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分析视角
18
作者 姚丹 《福建理论学习》 2012年第10期44-47,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融入国际经济分工体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由于中国制造业中许多行业的发展是以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形式介入全球生产体系的,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跨国公司,因此,中国的贸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融入国际经济分工体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由于中国制造业中许多行业的发展是以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形式介入全球生产体系的,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跨国公司,因此,中国的贸易增长具有典型的全球价值链的特性。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分析中国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有助于进一步厘清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贸易竞争力 制成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垂直专业化分工 经济分工体系 全球生产体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变动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焕焕 陈志 《科技中国》 2018年第6期75-83,共9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抓住全球化机遇,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制造业不论规模还是效率都有了很大提升,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持续加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成本控制及技术水平等是影响竞争力的几个最主要的因素。本文试图从这三个方面实证... 新世纪以来,中国抓住全球化机遇,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制造业不论规模还是效率都有了很大提升,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持续加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成本控制及技术水平等是影响竞争力的几个最主要的因素。本文试图从这三个方面实证分析新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变化,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市场占有率 经济体系 国际分工 成本控制 实证分析 全球
下载PDF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服务贸易壁垒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被引量:153
20
作者 刘斌 赵晓斐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9-174,共16页
当前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典型特征,然而服务贸易壁垒依然较高,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服务贸易壁垒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导致全球价值链分工进程放缓的结构性动因。本文在构建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计量... 当前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典型特征,然而服务贸易壁垒依然较高,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服务贸易壁垒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导致全球价值链分工进程放缓的结构性动因。本文在构建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计量分析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服务贸易壁垒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服务贸易壁垒的交互效应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产生逆向冲击。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服务贸易壁垒的交互作用主要是通过缩短生产步长和提高中间品价格两种渠道降低全球价值链分工水平。本文试图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服务贸易壁垒的双重视角,为当前经济逆全球化现象提供一个全新的解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 服务贸易壁垒 全球价值链分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