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历史LUCC数据集新疆地区耕地数据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美娇 何凡能 +1 位作者 赵彩杉 杨帆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5-1224,共10页
全球历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是开展长时段气候与生态效应模拟研究的科学基础,然而,现有全球LUCC数据集在区域尺度上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结合区域土地垦殖史实评估全球数据集的可靠性,是改进数据集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文章以中国学者... 全球历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是开展长时段气候与生态效应模拟研究的科学基础,然而,现有全球LUCC数据集在区域尺度上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结合区域土地垦殖史实评估全球数据集的可靠性,是改进数据集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文章以中国学者利用区域历史文献和土地资源调查数据重建的清中后期(1776—1909年)奇台-吉木萨尔地区、清末民国时期(1909—1944年)玛纳斯河流域和建国以来(1960—2000年)新疆地区耕地数据为基准,结合清康乾时期(1716—1778年)区域屯田点数据,采用趋势对比、数量对比和空间格局对比相结合的方法,对全球数据集中新疆地区耕地数据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HYDE 3.2和SAGE数据集中清代以来新疆地区的耕地数据与区域重建结果相比,虽然耕地变化趋势均呈增加态势,但数量上差异较大。其中,HYDE3.2数据集在奇台-吉木萨尔地区的耕地数据存在明显低估,仅为区域数据的0.04—0.56;而在玛纳斯河流域地区,HYDE3.2和SAGE中的耕地数据又存在明显高估,分别为区域数据的3.08—8.95和4.80—5.12;与之相比,1960年以来全球数据集中新疆地区的耕地数据与区域数据差异有减小趋势,分别为陈氏数据的0.67—0.75和0.71—1.05。从耕地空间分布格局看,清康乾时期新疆地区屯田点扩散过程及区域垦殖史实均表明该区土地垦殖经历了“从南到北,由东向西”逐步推进的历史过程,且在清前期北疆地区仍以游牧为主,而该时期全球数据集中北疆地区已有较多耕地分布,且分别占到区域耕地总量的42.84%和61.26%。可见,全球数据集中新疆地区耕地数据未能客观反映该区域耕地变化的过程与格局特征,而数据来源和重建方法的差异是造成不同全球与区域性数据集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历史耕地 全球数据集 可靠性评估 新疆地区
下载PDF
几种全球开放DEM数据集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管李义 陈斯飏 +1 位作者 邹思远 吴文清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0年第10期21-23,共3页
开放访问的全球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集高程精度一直是科研和应用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在详细介绍了AW3D30 DEM、SRTM DEM、ASTER GDEM和TanDEM-X DEM基本参数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AW3D30DEM、SRTM1 DEM和ASTER GDEM 3种数据集的高程精... 开放访问的全球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集高程精度一直是科研和应用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在详细介绍了AW3D30 DEM、SRTM DEM、ASTER GDEM和TanDEM-X DEM基本参数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AW3D30DEM、SRTM1 DEM和ASTER GDEM 3种数据集的高程精度。实验表明,AW3D30 DEM高程精度最高,其次是SRTM1 DEM。ASTER GDEM高程上存在整体偏差。SRTM1 DEM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全球DEM数据 高程精度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六个全球历史土地覆盖数据集数据来源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叶瑜 李俊 +1 位作者 卢钰洁 方修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6-795,共10页
主要从源数据角度分析了当前存在的6套全球历史土地覆盖数据集是如何发展和改进的,并对比了这些数据集的数据来源的继承性及其在空间覆盖范围和分辨率上的差异.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HH数据,SAGE和HYDE2.0不断地添加亚国家尺度的数据并将... 主要从源数据角度分析了当前存在的6套全球历史土地覆盖数据集是如何发展和改进的,并对比了这些数据集的数据来源的继承性及其在空间覆盖范围和分辨率上的差异.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HH数据,SAGE和HYDE2.0不断地添加亚国家尺度的数据并将土地利用统计数据进行网格化;HYDE数据集的不同版本,通过不断搜集亚国家人口数据和人均土地利用估计而进行不断提高和完善;LSCAN数据集改进了欧洲殖民国家的土地利用分配;LUH数据集以HYDE和SAGE/HYDE为输入情景,模拟了年土地利用转化率;KK10数据集似乎是与HYDE相独立的一套数据集,其假定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人均土地利用逐渐降低.2)HYDE2.0的数据源主要包括Ramankutty等、Richard等、Richard、Goldewijk等,其耕地数据源的空间分辨率存在差异:美国为州尺度,南亚和东南亚为国家尺度,其他区域为大洲尺度,且大洲尺度的耕地数据均已通过假定区域内各国家耕地与该区域变化趋势相同的方法而降尺度到了国家尺度.HYDE3.2的源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已与HYDE2.0没有差异,所有区域都通过历史人口和人均土地利用而获得国家尺度或亚国家尺度的耕地数据估计.3)未来改进数据可靠性的可能的途径有2个:一是补充人均土地利用估计和改进其可靠性;二是采集和补充国别以下尺度的耕地和牧草地面积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历史土地利用数据 数据 空间覆盖 分辨率
下载PDF
土壤水力参数对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影响
4
作者 王素霞 赵文静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5-658,共14页
土壤湿度是控制陆—气界面潜热和感热通量分配的关键要素之一,而且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记忆特性,可以对多种时空尺度的天气气候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在数值模式中,土壤水力参数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土壤湿度模拟结果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 土壤湿度是控制陆—气界面潜热和感热通量分配的关键要素之一,而且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记忆特性,可以对多种时空尺度的天气气候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在数值模式中,土壤水力参数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土壤湿度模拟结果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基于银河全球大气谱模式YHGSM(Yin He Global Spectral Model)的陆面模块,引入了VG(van Genuchten)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并探讨了模型水力参数的两种不同取值方案对土壤湿度离线模拟以及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影响。其中,土壤水力参数所需要的土壤类型数据来源于全球土壤数据集GSDE(Global Soil Dataset for Earth System Models)。离线试验结果表明,除了冻土和有机土壤的模拟偏差较大外,YHGSM的陆面模块对全球大部分地区土壤湿度的模拟能力较好,模拟精度与ERA5土壤湿度再分析产品的精度近似;土壤水力参数的不同取值方案对土壤湿度模拟有一定影响,其影响程度与土壤类型和局地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粗质地和中等质地土壤对模型参数的敏感性更强。从全球中期数值预报结果来看,土壤水力参数通过改变土壤湿度模拟,不仅对近地层温、湿度的短期预报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可能会导致预报系统积分6天后的大尺度环流场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对于全球中期数值预报系统而言,优化土壤水力参数,提高土壤湿度模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对于数值预报系统而言,正确模拟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可能要比土壤湿度模拟值大小的准确与否更加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力参数 全球土壤数据 土壤湿度 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
下载PDF
基于多期数据集的中亚五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韩其飞 罗格平 +4 位作者 白洁 李均力 李超凡 范彬彬 王渊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9-918,共10页
针对目前中亚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和分布格局方面的信息相对匮乏,现有资料较为陈旧且零散,无法满足中亚生态与环境变化研究需求的现状,利用全球的UMD,DISCover,GLC2000,GlobCover2005和GlobCover2009的5期土地覆被遥感数据集,提取中亚地区... 针对目前中亚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和分布格局方面的信息相对匮乏,现有资料较为陈旧且零散,无法满足中亚生态与环境变化研究需求的现状,利用全球的UMD,DISCover,GLC2000,GlobCover2005和GlobCover2009的5期土地覆被遥感数据集,提取中亚地区长时间序列土地覆被信息。并针对上述4个土地覆被分类系统无法进行直接对比和变化分析的问题,分别将其综合为4类土地覆被类型:耕地、自然植被、水体和其他,以分析近30 a中亚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趋势。中亚土地利用类型多样,草地、裸地、农田、灌丛占绝对优势。自前苏联解体以后,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0年期间,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至2010年尽管有所恢复,但仍无法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水平。而自然植被表现出了相反的趋势,这说明在此时间段内,由于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建立,耕地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弃耕,弃耕地通常转换为草地、灌丛等自然植被。近10 a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前苏联解体后所弃耕的土地又被收复和重新开发为耕地。90年代初至2000年期间,水体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利用全球基于多期不同信息源获得的中亚土地覆被数据,尽管分类体系不统一,但均可较好地表征当时地表覆被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亚地区土地覆被数据不足的现状。通过对耕地、自然植被、水体及其他土地覆被类型进行大类合并,可基本体现中亚土地覆被的宏观特征和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 全球土地覆被数据 遥感
下载PDF
全球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中国草地数据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5
6
作者 何凡能 李士成 +1 位作者 杨帆 李美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1-433,共13页
全球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已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草地数据在区域尺度上的可靠性,尚未得到验证和评估.文章以中国学者基于历史文献重建的过去百年中国草地数据集(葛氏数据集)、过去300年中国东北地区数据集(叶氏数据集)... 全球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已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草地数据在区域尺度上的可靠性,尚未得到验证和评估.文章以中国学者基于历史文献重建的过去百年中国草地数据集(葛氏数据集)、过去300年中国东北地区数据集(叶氏数据集)以及1980~2015年中国遥感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库(CLUDs)为基准,采用趋势对比法、相对差异比值法和空间网格对比法对HYDE3.1、HYDE3.2、SAGE和PJ等全球数据集中国草地数据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全球数据集中国历史草地数据与本国学者所重建的数据相比,不仅呈现的变化趋势完全相悖,而且绝对数量也存在巨大差异.(2)从2000年中国草地空间格局看, HYDE3.1、HYDE3.2和SAGE与CLUDs的草地数据对比,相对差异率大于60%的网格占比分别高达50.9%、52.8%和63.0%.而小于20%的网格占比分别仅为24.9%、26.7%和16.0%.(3)从东北地区过去300年草地空间动态过程看, HYDE3.2数据反映了草地空间分布呈不断扩张态势,而本国学者重建的结果则反映了该地区随土地垦殖活动的增强,草地空间分布范围日渐萎缩的特征.(4)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除全球数据集与中国区域数据集秉承不同草地概念的内涵外,主要是源于区域性不同土地利用范式而形成的不同的逻辑基础与重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草地 全球数据集 可靠性评估 中国
原文传递
全球历史LUCC数据集数据可靠性的评估方法及评估案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方修琦 赵琬一 +4 位作者 张成鹏 张頔旸 魏学琼 邱维理 叶瑜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9-1020,共12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既是全球变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全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准确的全球历史LUCC数据产品是正确认识LUCC对全球变化影响的基础.但国际上已有的多套全球历史土地利用/覆盖数据集存在彼此矛盾之处,且均已被许多区域尺...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既是全球变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全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准确的全球历史LUCC数据产品是正确认识LUCC对全球变化影响的基础.但国际上已有的多套全球历史土地利用/覆盖数据集存在彼此矛盾之处,且均已被许多区域尺度重建结果证明存在很大偏差,改进全球历史土地覆盖数据产品精度是国际LUCC和过去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重点领域.从时间过程和空间分布两个方面评估已有土地覆盖数据产品的可靠性,是改进数据集质量的基础和前提.理论上,判断全球土地覆盖数据产品可靠性的高低的标准是其与实际土地覆盖数据("真值")的相近程度或偏差大小,但与现代全球土地覆盖数据产品可提供实地抽样验证不同,可用于历史产品可靠性评估的历史证据是极其有限的.有鉴于此,本文构建了全球LUCC数据集数据可靠性评估框架,并针对可用于历史土地覆盖数据评估的数据和指标的类型和特点,提出4种评估方法,包括:(1)以定量重建的区域LUCC数据为基准的准确性评估;(2)基于区域发展史实的合理性评估;(3)基于自然和人文特征及专家知识的合理性评估;(4)基于多套数据一致性的可能性评估,并给出了5个历史耕地可靠性的具体评估案例.该方法亦适用于林地、草地等其他土地类型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全球数据集 可靠性 评估方法
原文传递
全球历史森林数据中国区域的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帆 何凡能 +1 位作者 李美娇 李士成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3-934,共12页
全球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对于深入理解全球或区域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历史森林数据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尺度上的可靠性至今鲜有评估。以中国区域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国学者基于历史文献资料重建的中国历史森林数据(CHFD),采用趋... 全球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对于深入理解全球或区域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历史森林数据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尺度上的可靠性至今鲜有评估。以中国区域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国学者基于历史文献资料重建的中国历史森林数据(CHFD),采用趋势、数量和空间格局等对比法,对全球数据集(SAGE、PJ和KK10)中国森林数据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虽然全球数据集中国森林数据与CHFD在近300年的变化趋势上均呈减少态势,但数量上差异较大。其中,SAGE数据集对中国1700年以来的森林面积估算较CHFD高出约20%~40%;KK10数据集重建的1700-1850年森林数量则高出约32%~46%;而PJ数据集由于吸纳了区域性研究成果,其总量与CHFD较为接近,多数时点的数量差异低于20%。②在省区尺度上,从总量与CHFD较为接近的PJ数据集来看,其与CHFD数据集森林变化趋势差异较大省区占到84%,而数量差异较大的省区占比高达92%。③在网格尺度上,PJ与CHFD数据集相对差异率> 70%的网格占比高达60%~80%,二者的时空动态格局差异明显。④全球数据集中国历史森林数据未能客观反映该区域森林变化的过程与格局特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全球与区域性数据集重建历史数据所依据的资料源不同,以及基于不同空间尺度构建的重建方法的差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森林 全球数据集 可靠性评估 中国
原文传递
天然气水合物客体分子与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球化学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贺行良 王江涛 +1 位作者 刘昌岭 赵青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3-174,共12页
对1999—2011年间发表的全球18个地区(包括海洋、内陆海与湖泊、陆域冻土区)244件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气体分子与同位素组成数据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结果发现:C1是自然界中天然气水合物的最主要组成成分,C2-C6烷烃和CO2也是其常见的客体分... 对1999—2011年间发表的全球18个地区(包括海洋、内陆海与湖泊、陆域冻土区)244件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气体分子与同位素组成数据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结果发现:C1是自然界中天然气水合物的最主要组成成分,C2-C6烷烃和CO2也是其常见的客体分子,C6+、H2S等较少存在于水合物分解气中。海洋、内陆海与湖泊、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客体分子种类存在一定的差异,且碳氢同位素的组成范围也比较宽泛。根据气体分子与同位素组成数据可有效判识天然气水合物的气体来源与成因类型,甚至在研究水合物形成与分解控制因素、气体迁移与成藏过程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气体分子与同位素组成 全球数据集 地球化学应用
下载PDF
海洋重要水文参数的卫星遥感反演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桂平 刘元波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9-151,共13页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海洋卫星遥感日益成熟,各种反演算法和数据集应运而生,大大推动了海洋水文过程的研究。围绕与海洋水文相关的重要物理参数,简要回顾了海面高度、海水深度、海表洋流及海水质量变化的卫星遥感反演基本原理、主要算法以...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海洋卫星遥感日益成熟,各种反演算法和数据集应运而生,大大推动了海洋水文过程的研究。围绕与海洋水文相关的重要物理参数,简要回顾了海面高度、海水深度、海表洋流及海水质量变化的卫星遥感反演基本原理、主要算法以及存在的难点和前沿性研究问题,介绍了应用遥感反演算法制成的全球海洋水文参数主要数据集,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卫星遥感反演海洋水文参数的发展趋势及所面临的挑战。研究发现,运用多卫星、多通道、多模式的联合反演方法可以显著地提升人们监测海洋水文参数时空动态变化的能力,必将成为未来全球海洋水文遥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文参数 反演算法 光学遥感 微波遥感 多传感器联合反演 全球数据集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常用遥感降水产品质量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强宇 楚岱蔚 朱晓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801-4810,共10页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选定较好的卫星降水产品是进行科学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基于地面气象站降水实测数据,采用7种指标对目前中外常用遥感降水产品热带降水任务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TRMM)、气...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选定较好的卫星降水产品是进行科学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基于地面气象站降水实测数据,采用7种指标对目前中外常用遥感降水产品热带降水任务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TRMM)、气候预测中心校正产品(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orphing technique,CMORPH)、全球降水计划数据集(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GPM)以及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数据集(China merged precipitation analysis,CMPA)在长三角地区的适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年尺度,CMPA产品质量最优,相关系数达到0.95;在季节尺度,冬季GPM最优,夏季TRMM最优;平原地区比山区地区的产品质量要好。融合多降水产品的高精度产品未来将成为科学防灾减灾的重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降水产品 融合降水资料 全球降水计划数据(GPM) 气候预测中心校正产品(CMORPH) 适用性评估
下载PDF
基于Microsoft Planetary Computer的三峡库区汉丰湖水域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奇锴 陈柯兵 孙思瑞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2年第4期15-20,共6页
汉丰湖是三峡工程后治理库区消落带、兴建水位调节坝形成的人工湖泊。本研究基于Microsoft Planetary Computer(MPC)遥感数据处理平台,以1984—2020年Global Surface Water全球地表水数据集为数据源分析了汉丰湖的水域变化特征,该数据... 汉丰湖是三峡工程后治理库区消落带、兴建水位调节坝形成的人工湖泊。本研究基于Microsoft Planetary Computer(MPC)遥感数据处理平台,以1984—2020年Global Surface Water全球地表水数据集为数据源分析了汉丰湖的水域变化特征,该数据集基于长时序的卫星影像图,利用专家系统将影像栅格划分为水体与非水体。结果表明:汉丰湖水域较天然河道面积明显增加,在发生变化的水域中,23.5%为新增永久性水域,仅有0.05%的永久性水域消失,61.8%为新增季节性水域,湖泊季节性特征明显。以2020年为例,季节性水域变化的湖面占总水域面积的68%。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开州水位调节坝建设有效减小了三峡水库水位由175 m变动至145 m引起的开州库区消落面积,验证了基于MPC平台开展水体长期变化监测的可行性,为Google Earth Engine、PIE-Engine等同类平台的良好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oft Planetary Computer 全球地表水数据 汉丰湖 消落区 水域变化
下载PDF
4种再分析资料确定的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差异性
13
作者 冷文楠 毛文茜 +2 位作者 黄颖 郭燕玲 张文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71,共9页
利用1980年1月-2010年12月全球无线电探空数据集(IGRA)计算的大气边界层高度(PBL),对CFSR、CERA-20C、ERA-interim和MERRA2再分析资料确定的PBL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4种再分析资料分析的PBL的空间分布特征与IGRA的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 利用1980年1月-2010年12月全球无线电探空数据集(IGRA)计算的大气边界层高度(PBL),对CFSR、CERA-20C、ERA-interim和MERRA2再分析资料确定的PBL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4种再分析资料分析的PBL的空间分布特征与IGRA的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再分析资料确定的PBL数值低于IGRA的计算结果;4种再分析资料与IGRA计算的PBL误差值较小的区域都位于00:00和12:00的对流边界层发展稳定期,且误差主要集中于-40%~-60%.其中MERRA2资料的计算结果误差整体较小,与IGRA的结果最接近, CFSR和ERA-interim的计算结果次之, CERA-20C的计算结果误差最大. 4种再分析资料确定的PBL与IGRA的结果在0°~60°E的欧亚大陆上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而00:00的CFSR和12:00的ERA-interim的结果与IGRA的计算结果相关性优于其他再分析资料的计算结果 .大气边界层发展充分时再分析资料对PBL的判定不确定性较小,与IGRA计算的PBL误差小,相关性强;大气边界层发展期或衰退期,结果反之.研究PBL的空间分布特征时, MERRA2资料与IGRA的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PBL长期变化特征时, CFSR和ERA-interim的计算结果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无线电探空数据 再分析资料 大气边界层高度
下载PDF
卫星遥感反演降水研究综述 被引量:109
14
作者 刘元波 傅巧妮 +2 位作者 宋平 赵晓松 豆翠翠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62-1172,共11页
降水是地球水循环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气象、气候和水文学意义。精准地测量降水及其区域和全球分布,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科学研究目标。经过近50年的发展,基于可见光、红外和微波等各类卫星传感器的降水反演算法也逐... 降水是地球水循环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气象、气候和水文学意义。精准地测量降水及其区域和全球分布,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科学研究目标。经过近50年的发展,基于可见光、红外和微波等各类卫星传感器的降水反演算法也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简要回顾可见光/红外、被动微波、雷达和多传感器联合反演等卫星遥感降水反演的基本原理、主要反演算法以及存在的难点和前沿性研究问题,介绍了应用降水反演算法制成的3种主要全球降水数据集,包括热带雨林观测卫星(TRMM)、全球降水卫星制图(GSMaP)和全球降水气候项目(GPCP)数据集,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卫星降水反演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反演算法 可见光/红外遥感 主被动微波遥感 全球数据集
原文传递
卫星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研究综述 被引量:90
15
作者 陈书林 刘元波 温作民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92-1203,共12页
土壤水分是影响地表过程的核心变量之一。精准地测量土壤水分及其时空分布,长期以来是定量遥感研究领域的难点问题。简要回顾基于光学、被动微波、主动微波和多传感器联合反演等卫星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的主要反演算法、存在的难点和前沿... 土壤水分是影响地表过程的核心变量之一。精准地测量土壤水分及其时空分布,长期以来是定量遥感研究领域的难点问题。简要回顾基于光学、被动微波、主动微波和多传感器联合反演等卫星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的主要反演算法、存在的难点和前沿性研究问题,介绍了应用土壤水分反演算法所形成的3种主要全球土壤水分数据集,包括欧洲气象业务卫星(ERS/MetOp)数据集、高级微波扫描辐射计(AMSR-E)数据集、土壤湿度与海洋盐分卫星(SMOS)数据集,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卫星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反演算法 光学遥感 微波遥感 多传感器联合反演 全球数据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