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下的全球规则博弈与中国路径选择——基于跨境数据流动规制视角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光 宋歌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13,192,共19页
正值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建立的关键时期,跨境数据流动规制作为事关主导未来全球经贸格局的重要议题,俨然成为大国间战略博弈的焦点。现阶段全球主要有三种价值取向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制模式,分别是主张数据自由流动,以"自由贸易"... 正值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建立的关键时期,跨境数据流动规制作为事关主导未来全球经贸格局的重要议题,俨然成为大国间战略博弈的焦点。现阶段全球主要有三种价值取向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制模式,分别是主张数据自由流动,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的美国规制模式;倡导人权保护,以"人权保障"为理念的欧盟规制模式;维护国家安全,以"主权保护"为重点的中国规制模式。如何兼顾不同国家发展理念与平衡跨境数据自由流动间的矛盾,建立统一的全球治理框架,这既是国际社会的关注重点,也是我国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对此,我国在国际规制路径上,应加强双边、区域与多边层面的法律协调与合作,平衡各国间不同的价值需求,推动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的建立。在国内立法层面,完善数据保护与跨境流动法律制度体系,并以法益衡量为手段,建立分级分类分区域跨境数据流动监管制度,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和技术能力建设,探索符合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及跨境数据流动的中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跨境数据流动 法律规制模式 全球治理框架 中国路径
下载PDF
网络安全治理中的国际协作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强 曾薇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31,共6页
在Web2.0时代,主权国家正面临由网络空间的无界性特征而导致的网络安全治理的危机。网络空间的全球性、虚拟性和无界性,使得网络安全具备全球公共物品的基本特性,在国际社会全球协作困难重重的背景下,作为全球公共物品的网络安全必处于... 在Web2.0时代,主权国家正面临由网络空间的无界性特征而导致的网络安全治理的危机。网络空间的全球性、虚拟性和无界性,使得网络安全具备全球公共物品的基本特性,在国际社会全球协作困难重重的背景下,作为全球公共物品的网络安全必处于供给严重匮乏的状态,既凸显了国际协作在网络安全供给方面的迫切性与重要性,也使得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框架的建立成为必要。"独行快,众行远",中国除应不断完善自身互联网方面的立法,还应积极展开政府间的国际交流协作,互联互通,共同参与互联网安全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治理 国际协作 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框架
下载PDF
日本参与全球治理及其战略意图——以《京都议定书》的全球环境治理框架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小林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33,共8页
日本长期推行环境外交,力图在建构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围绕《京都议定书》的生成,作为会议主办国,日本曾发挥过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战略意图明显带有实现一国自身利益的局限性,导致日本不... 日本长期推行环境外交,力图在建构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围绕《京都议定书》的生成,作为会议主办国,日本曾发挥过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战略意图明显带有实现一国自身利益的局限性,导致日本不可能自始至终坚持《京都议定书》所确立的全球环境治理框架及其相关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全球环境治理框架 京都议定书 日本环境外交
原文传递
寻找基因编辑技术的道德边界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化 马永慧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7-124,共8页
理性评价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及其治理,需要依托于不偏不倚的观察者角色与“应当”的伦理学话语。从规范伦理学进路看,生殖系基因编辑技术因违反契约主义而不能得到伦理辩护,但契约主义对于基因编辑技术的阐释力较为有限。技术与伦理之间... 理性评价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及其治理,需要依托于不偏不倚的观察者角色与“应当”的伦理学话语。从规范伦理学进路看,生殖系基因编辑技术因违反契约主义而不能得到伦理辩护,但契约主义对于基因编辑技术的阐释力较为有限。技术与伦理之间的动态视野要求我们,以发展的价值观审视生殖系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而公共福祉是其应用的道德边界。公共福祉是人类实践自由的内在理由,它要求以保持“人的存在”为前提,禁止应用于基因增强。为此,需要建构基于权利为基础的全球治理框架,依托表达公共理性的公众参与,以及获得基因编辑治疗的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技术 道德边界 公共福祉 全球治理框架
下载PDF
Towards a Public Management Paradigm for Global Governance: An Analysis Based on an Issue-Actor-Mechanism Framework 被引量:3
5
作者 Xue Lan Yu Hanzh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7年第1期26-45,共20页
The concept of global governance first appeared in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governance in the early 1990s. At the time much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global governance was to some extent isolated from ... The concept of global governance first appeared in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governance in the early 1990s. At the time much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global governance was to some extent isolated from the realities of world development, bu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th century, global governance research has been turning to real world issues, We propose the construction, from a public management perspective, of a governance "issue-actor-mechanism" framework. This sees postwar global governance practice as the old paradigm.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rapid global development 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has had a crucial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governance paradigm, followed by the emergence of new global governance issues and changes in new governance actors resulting from the changing world of the last twenty or thirty years which have led to the failure of traditional governance mechanisms. These "issue-actor-mechanism" changes are closely interlocked, and hence require a new global governance paradigm that can reflect the complex interconnections of governance issues, actors and mechanisms. We thus need to reexamine and refresh our perceptions of the world and open up a new research agen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governance public management issue-actor-mechanism framework paradigm shift world chang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