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全球资源环境安全文化构建 被引量:14
1
作者 郇庆治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十九大报告对"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阐述明显呈现为它作为一种国际关系理念与战略的升级版或2.0版。这不仅表现在它被明确纳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大体系之下,也体现在它的三个内容层面或维度(核心理... 十九大报告对"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阐述明显呈现为它作为一种国际关系理念与战略的升级版或2.0版。这不仅表现在它被明确纳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大体系之下,也体现在它的三个内容层面或维度(核心理念、话语体系与制度构想、战略举措)的更加完整清晰。因而,从现在起特别值得关注的应是这一理念与战略在现实实践中的贯彻落实,尽管这绝不意味着对它本身的理论探讨就不再重要。"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系统性国际关系理念与战略的成功实施,所需要的一个前提性条件是它的至少上述三个内容层面或维度的完整性和相互间契合性。而具体到自然生态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积极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基础性方面是努力传播、示范与营造一种全球资源环境安全(共同体)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资源环境安全文化 “一带一路”倡议 科卡科多-辛克雷水电项目 环境政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下的矿产资源安全 被引量:23
2
作者 汪云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9-453,共5页
讨论了矿产资源安全的概念与内涵 ,从矿产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和制约作用、支持力度、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矿产开发对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基本态势与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矿产资源安全的研... 讨论了矿产资源安全的概念与内涵 ,从矿产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和制约作用、支持力度、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矿产开发对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基本态势与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矿产资源安全的研究现状、发达国家保障矿产资源安全的主要策略 ,提出了矿产资源安全的本质、研究的基本原则及注意的问题 ,给出了包括矿产资源安全问题的系统仿真、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基于矿产资源安全的法规法律及政策等在内的当前急需加强的研究领域及研究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 矿产资源 经济安全 生态环境安全 可持续发展 法律 法规
下载PDF
资源全球化对我国资源安全的冲击及其法律保护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德敏 于彦梅 《重庆社会科学》 2004年第B10期30-33,共4页
世界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使得资源全球化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资源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既有有利的一面 ,也有不利的一面 ,发展中国家尤其要正视资源全球化对资源安全的消极影响。本文在分析资源全球化... 世界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使得资源全球化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资源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既有有利的一面 ,也有不利的一面 ,发展中国家尤其要正视资源全球化对资源安全的消极影响。本文在分析资源全球化对我国资源安全的冲击基础上 ,提出了应对资源全球化风险 ,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法律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资源安全 法律保护 经济全球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全球经济环境下对教育的人力资源投资的几点思
4
作者 马广勤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Z期401-401,共1页
从现代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是最主要的人力资源投资。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个人和民族的发展,由个体性向社会性由本民族文化的单质模式向多民族文化的多质模式过渡。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呼唤着... 从现代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是最主要的人力资源投资。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个人和民族的发展,由个体性向社会性由本民族文化的单质模式向多民族文化的多质模式过渡。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呼唤着世界共用语或中介语的诞生。英语,就其国际地位和作用而言,正是国际人才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是我国改革开放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英语教育也因此成为一项遍及全球、涉及广泛资源、投入巨大的事业。英语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源投资,英语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建立了一种必然的联系。学习英语既能从这一人力资源投资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还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投资 英语教育 经济环境 现代经济发展 多民族文化 经济全球化进程 国际竞争 国际人才
下载PDF
环境文化与国家安全
5
作者 潘岳 《中国绿色画报》 2004年第3期74-75,共2页
从国际安全的角度讲,环境保护在全球的兴起,使环境文化构成了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中新的因素,成为国家安全战略不得不考虑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经济的持续增长,只能建立在以人力换资源的基础上,即扩大加工产品出口,扩大资... 从国际安全的角度讲,环境保护在全球的兴起,使环境文化构成了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中新的因素,成为国家安全战略不得不考虑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经济的持续增长,只能建立在以人力换资源的基础上,即扩大加工产品出口,扩大资源进口。近年来,对外贸易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绿色消费市场的逐步形成,以及一些发达国家运用WTO规则提高涉及环境的技术标准,对我国的农产品、食品、印染、服装等行业的出口已造成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文化 国家安全 资源进口 绿色消费 文化构成 环境问题 技术标准 持续增长 国际经济 市场机制
下载PDF
地质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嵊州市白雁坑村地质环境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姚慧 《浙江国土资源》 2020年第8期34-35,共2页
白雁坑村位于嵊州市西南海拔约800米的山腰上,距石璜镇政府20公里、嵊州市43公里,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村民曾经纷纷外出打工。但村庄紧挨着嵊州市最高峰西白山主峰,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会稽山古香榧群的核心区之一,... 白雁坑村位于嵊州市西南海拔约800米的山腰上,距石璜镇政府20公里、嵊州市43公里,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村民曾经纷纷外出打工。但村庄紧挨着嵊州市最高峰西白山主峰,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会稽山古香榧群的核心区之一,崩塌地貌、高山湿地、千年榧林集中于此,形成了"石中有榧、榧中有村"的独特景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 地质环境资源 高山湿地 嵊州市 保护与开发利用 文化助推 核心区
下载PDF
关注环境粮食安全饲料稳固构筑可再生资源富庶国家
7
作者 刘忠贤 徐立端 《甘肃畜牧兽医》 2010年第3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可再生资源 安全饲料 粮食 环境 温室气体排放 地下水位下降 全球变暖 农业灌溉
下载PDF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关于全球环境变化区域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34
8
作者 葛全胜 方修琦 +1 位作者 张雪芹 吴绍洪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5-358,共14页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越来越重视全球问题与区域问题的结合,强调全球环境变化的问题应主要通过区域研究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20世纪下半叶,强烈的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背景叠加,使我国地理环境发生...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越来越重视全球问题与区域问题的结合,强调全球环境变化的问题应主要通过区域研究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20世纪下半叶,强烈的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背景叠加,使我国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自然过程与环境要素的变化包括: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带的明显摆动,降水南增北减使南方洪涝增加、北方干旱日趋严重,巨大的物质和能源需求与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天然水文过程的重大改变。在地理格局变化方面,工业化过程带来的产业与经济格局变化,改变了人口格局和城市格局以及自然资源供需格局,地表景观格局因此而发生显著的改变。资源环境已经从发展的条件演变为制约我国国家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中国地理环境特征与资源环境问题认识上的不确定性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潜在威胁。对此,需要从全球的视角开展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环境变化 20世纪下半叶 区域研究 地理环境 环境问题 格局变化 工业化过程 全球问题 全球变化 人类活动 全球变暖 环境要素 自然过程 环境污染 能源需求 水文过程 自然资源 城市格局 景观格局 国家安全 资源环境 潜在威胁
下载PDF
我国中长期水环境安全战略体系构建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培培 王成新 +1 位作者 肖伟华 于雷 《环境保护》 CSSCI 2018年第5期64-67,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规模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化的粗放开发活动,对水环境和水资源的系统性考虑不足,挤占了大量水生态空间,导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质量恶化、水生态健康受损、流域布局性环境风险问题突出,水环境安全形势严峻。总体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规模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化的粗放开发活动,对水环境和水资源的系统性考虑不足,挤占了大量水生态空间,导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质量恶化、水生态健康受损、流域布局性环境风险问题突出,水环境安全形势严峻。总体上,我国水环境安全的维护还处于末端恢复治理的状态,缺少源头管控和空间指引,各部委间协作不足,区域发展、产业转移带来的污染风险的转移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流域环境保护战略的制定和区域大尺度战略与规划的协调性不足,亟需从系统保护和空间引导的角度出发,保障水环境安全。本研究构建了以空间为基础,以水质安全、水资源调配、水风险防范为主体,以水生态健康、水文化丰富为高阶目标的中长期水环境安全战略体系,同时提出了未来5年、10年和20年的配套政策保障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安全 资源 水风险 水生态 文化
下载PDF
全球环境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海 葛全胜 张车伟 《科学与社会》 1999年第1期34-39,共6页
关键词 全球环境变化 全球变化 社会经济发展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资源环境问题 气溶胶 国家安全 地球环境 温室气体
下载PDF
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 被引量:8
11
作者 潘岳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5-132,共8页
本文在分析了环境文化与经济增长、国家安全、法治德治、政府示明、民族精神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 ,强调环境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指出发展环境文化 。
关键词 环境文化 民族复兴 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业文明 资源 中国 环境保护 循环经济 国家安全 环境安全 法治 德治 政治文明 民族精神
下载PDF
全球粮食安全长期趋势对中国的影响及战略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三林 柳岩 刘乃郗 《中国发展观察》 2018年第17期17-20,61,共5页
在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因素驱动下,全球粮食消费、生产均将持续增长,到2035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状况会出现改善,但部分地区粮食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区域间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全球粮食贸易流向也会出现变化。从国内来看,预... 在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因素驱动下,全球粮食消费、生产均将持续增长,到2035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状况会出现改善,但部分地区粮食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区域间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全球粮食贸易流向也会出现变化。从国内来看,预计中国在2030―2035年到达粮食消费峰值;受国内资源环境约束的影响,粮食生产增长空间有限,中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结构性依赖程度还将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粮食安全 中国 长期趋势 粮食安全形势 资源环境约束 国际粮食市场 粮食消费 人口增长
下载PDF
清代北部边疆商贸文化与农牧资源利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珍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3-14,共2页
北部边疆不论是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景观,还是人口、民族、宗教、经济社会等方面,均有其独特之处,尤其是这里作为农牧交错带,本身就显示出其多样性特质。这是北部边疆所独有,也是北部边疆概念可以成立的要点。北部边疆不论是作为亚欧板... 北部边疆不论是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景观,还是人口、民族、宗教、经济社会等方面,均有其独特之处,尤其是这里作为农牧交错带,本身就显示出其多样性特质。这是北部边疆所独有,也是北部边疆概念可以成立的要点。北部边疆不论是作为亚欧板块核心区,还是亚洲外接的桥梁或走廊,对清代大一统的实现都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在区域或区域国别及全球史的多方互动交流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清代北部边疆商贸文化的构建过程十分复杂,区域近代化也有非常明显的特色,起到与中原密切相连的不可分割作用。作为重要资源的农牧商品及其贸易,以及商人和商路,在商贸社会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清代对茶马等资源特别重视与不断调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边疆 商贸文化 亚欧板块 农牧交错带 环境景观 社会构建 资源禀赋 全球
下载PDF
文化产业环境下的整体与局部设计理论
14
作者 王静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4X期152-152,共1页
当前,随着世界范用内知识型产业建设大潮的鼓荡,中国艺术产业领域也迅速出现了以国家行政资源为导向自上而下开启的一轮大规模、多人力、高密度智力投入行为。当下中国艺术产业,首先是文化政策和文化产业的附属品,其次是商业运营的... 当前,随着世界范用内知识型产业建设大潮的鼓荡,中国艺术产业领域也迅速出现了以国家行政资源为导向自上而下开启的一轮大规模、多人力、高密度智力投入行为。当下中国艺术产业,首先是文化政策和文化产业的附属品,其次是商业运营的衍生物,单独以文化为主轴,统领各项研究资源并能有相当社会产出效益的产业中心尚未出现。中国各项文化艺术事业都进入了飞速发展轨道。同时也出现了外国成功企业、商家争夺中国市场的严峻局面。而设计行业内的所必须直面的现实是如何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如何能在拓展国外商圈的同时参与全球化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产业环境 设计理论 局部 中国艺术 文化艺术事业 行政资源 全球化竞争 产业建设 产业领域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的档案资源保护
15
作者 钟小安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80,共2页
网络是上个世纪末的产物,然而其一经产生便迅速发展壮大,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了全球.网络已经成为本世纪和未来时代驱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网络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域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以传播信息为中... 网络是上个世纪末的产物,然而其一经产生便迅速发展壮大,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了全球.网络已经成为本世纪和未来时代驱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网络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域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以传播信息为中心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传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资源保护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人类社会发展 途径与措施 迅速发展 地缘政治 地域经济 地缘文化 传播信息 传播方式 全球政治 世纪 跨国界 文化 契机
下载PDF
创建安全、可信、健康的信息和网络环境
16
作者 曲维枝 《中国信息界》 2005年第2期i005-i005,共1页
大力开发信息资源,特别是中文信息资源,丰富网上的中文信息内容,提供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用先进的文化和健康的内容占领互联网阵地,让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东方的底蕴、鲜明的特色,把中国互联网展现在世界的舞... 大力开发信息资源,特别是中文信息资源,丰富网上的中文信息内容,提供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用先进的文化和健康的内容占领互联网阵地,让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东方的底蕴、鲜明的特色,把中国互联网展现在世界的舞台。加强管理、保障安全,是互联网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信息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健康 中文信息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 信息安全工作 中国互联网 信息内容 人民群众 加强管理 持续发展 会议精神 贯彻落实
下载PDF
水资源和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评《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水资源利用及其效率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波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I0003-I0003,共1页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增加,然而粮食进口量也不断上涨,粮食安全长期处在紧平衡状态下。生态环境转变使我国北方作物生长季积温增加,复种指数上升,种植面积扩大,然而干旱缺水制约了粮食新增潜力的提升。我国淡水资源总量28 000亿m^3...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增加,然而粮食进口量也不断上涨,粮食安全长期处在紧平衡状态下。生态环境转变使我国北方作物生长季积温增加,复种指数上升,种植面积扩大,然而干旱缺水制约了粮食新增潜力的提升。我国淡水资源总量28 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排名世界第四。但是南北区域水土资源分布不均,我国虽然不缺水资源,但缺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未能很好地实现全国江河联网沟通。我国还存在很大一部分耕地为旱地,有待发展节水补充灌溉农业。某种意义上而言,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即为水资源安全的问题。所以,我国应当推进水资源和粮食安全的协同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水资源利用及其效率研究》一书,对水资源和粮食安全问题展开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总产量 全球资源 资源利用 协同发展 生态环境 水土资源 淡水资源总量
下载PDF
城市空间环境优势资源的凝练与解读——以舟山市城市空间环境的特色研究为例
18
作者 冯凌英 徐雷 《城市开发》 2008年第4期84-85,共2页
城市持续的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是城市的特色。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倾向,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因此,研究城市特色,关注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城市空间环境 优势资源 舟山市 民族传统文化 全球一体化 城市特色 地域文化
下载PDF
以安全标准化促进安全文化建设 被引量:2
19
作者 严威 《钢铁文化》 2012年第3期9-10,共2页
矿山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矿山安全文化建设,杜绝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内在需求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发展型矿山的重中之重,也对推进武钢“走出去”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 矿山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矿山安全文化建设,杜绝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内在需求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发展型矿山的重中之重,也对推进武钢“走出去”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文化建设 标准化 “走出去”发展战略 企业文化建设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 安全事故 内在需求
下载PDF
深化安全文化建设 推动矿井安全发展
20
作者 袁连义 《中国煤炭工业》 2021年第12期50-51,共2页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是以职工为对象,采取理念渗透、环境塑造等手段,对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影响和规范,最大限度地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确保安全生产。山东能源枣矿集团田陈煤矿作为一个历经三十多年开采的老矿井,煤炭资源日益萎缩,特别是近...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是以职工为对象,采取理念渗透、环境塑造等手段,对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影响和规范,最大限度地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确保安全生产。山东能源枣矿集团田陈煤矿作为一个历经三十多年开采的老矿井,煤炭资源日益萎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加深,冲击地压、瓦斯、防治水、顶板管理等安全隐患增多、管理难度加大。因此,田陈煤矿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逐步完善“大安全”管理格局,着力打造务实有效、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格局 安全文化体系 安全文化建设 齐抓共管 煤炭资源 理念渗透 环境塑造 枣矿集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