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矫配镜加遮盖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林仙姬 尹正玉 许光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574-575,共2页
目的:探讨用全矫配镜加遮盖法来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方法:对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及屈光参差性弱视采用全矫配镜联合传统遮盖进行治疗。结果:屈光不正性弱视221眼,3~5岁者74眼占33.5%,治疗有效率及治愈率最高;6~8岁组99眼占44.8%,有效... 目的:探讨用全矫配镜加遮盖法来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方法:对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及屈光参差性弱视采用全矫配镜联合传统遮盖进行治疗。结果:屈光不正性弱视221眼,3~5岁者74眼占33.5%,治疗有效率及治愈率最高;6~8岁组99眼占44.8%,有效率及治愈率居中;9~11岁组48眼占21.7%,治疗效果最差。说明年龄与疗效成正相关,6~8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结论: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方法很多,但全矫配镜加遮盖法仍是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矫配镜 遮盖法 屈光不正性 弱视 遮盖疗法
下载PDF
全矫配镜加遮盖及精细作业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朝梅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2206-2207,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56例患儿100只弱视眼,临床检查眼球无器质性疾病,在睫状肌麻痹下经检影验光后采用全矫配镜、遮盖疗法及精细作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6例100只眼中基本治愈68眼(68%),进步29眼(29%),总有...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56例患儿100只弱视眼,临床检查眼球无器质性疾病,在睫状肌麻痹下经检影验光后采用全矫配镜、遮盖疗法及精细作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6例100只眼中基本治愈68眼(68%),进步29眼(29%),总有效率达97%。结论:全矫配镜加遮盖及精细作业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矫配镜 遮盖 精细作业 弱视 治疗
下载PDF
青少年单纯性近视配戴欠矫与全矫单焦点框架眼镜后近视进展速度的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远辉 刘昌权 +6 位作者 万春 刘微南 罗岷 钟凌 张雪梅 虞希正 田云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比较青少年单纯性近视配戴欠矫与全矫单焦点框架眼镜后的近视进展情况。方法前瞻性研究2005年9月至2010年10月配戴单焦点框架眼镜的的单纯性近视青少年患者152例(304眼),≥13岁者常规综合验光,<13岁者以托吡卡胺眼液散瞳验光,次... 目的比较青少年单纯性近视配戴欠矫与全矫单焦点框架眼镜后的近视进展情况。方法前瞻性研究2005年9月至2010年10月配戴单焦点框架眼镜的的单纯性近视青少年患者152例(304眼),≥13岁者常规综合验光,<13岁者以托吡卡胺眼液散瞳验光,次日复光。确定全矫度数后,在全矫基础上减少-0.25~0.50DS为欠矫度数,试戴欠矫与全矫镜片后,自选欠矫组或全矫组,按国家标准配装眼镜,每隔半年验光观察一次,凡等效球镜度变化≥-0.50DS者更换镜片。结果欠矫组67例,全矫组85例。以等效球镜度统计,第1年、第2年、第3年欠矫组近视平均进展分别为-0.47DS、-0.58DS和-0.57DS,平均年进展-0.54DS;全矫组分别为-0.56DS、-0.43DS和-0.23DS,平均年进展-0.41DS。随时间改变,两组近视度数增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全矫组近视度数增长较欠矫组慢。结论青少年单纯性近视配戴全矫单焦点框架眼镜近视进展慢,能较好地恢复视觉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矫 全矫 单纯性近视 进展速度
下载PDF
未矫与全矫对近视发展程度的影响
4
作者 于海宁 杨积文 岂勇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65-166,共2页
目的:观察近视学生未矫与全矫对其发展程度的影响。方法:将8~11岁在校近视学生分为2组,两组学生均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快速散瞳验光,第1组24只眼未配戴眼镜,第2组28只眼配戴合适框架眼镜。2年后再次用同样方法验光,应用t检验方法比... 目的:观察近视学生未矫与全矫对其发展程度的影响。方法:将8~11岁在校近视学生分为2组,两组学生均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快速散瞳验光,第1组24只眼未配戴眼镜,第2组28只眼配戴合适框架眼镜。2年后再次用同样方法验光,应用t检验方法比较两组学生近视增长的程度。结果:第1组学生平均增长(-2.07±0.52)D,第2组学生平均增长(-1.49±0.42)D,P<0.01。结论:近视眼镜矫正时,未矫使近视发展程度较全矫快,近视配镜应以提高视网膜成像质量为目标,全矫是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配镜 未轿 全矫
下载PDF
全矫戴镜联合遮盖治疗屈光不正弱视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瑞君 《中外医疗》 2011年第1期106-106,共1页
目的探讨全矫戴镜联合遮盖治疗屈光不正弱视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治疗的屈光不正弱视患儿198例246眼。根据患儿屈光不正弱视及患儿配合度分为间断遮盖组80例采用眼镜配戴加间断遮盖法治疗;全日遮盖组86例采用眼镜配戴加... 目的探讨全矫戴镜联合遮盖治疗屈光不正弱视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治疗的屈光不正弱视患儿198例246眼。根据患儿屈光不正弱视及患儿配合度分为间断遮盖组80例采用眼镜配戴加间断遮盖法治疗;全日遮盖组86例采用眼镜配戴加全日遮盖法治疗;对照组80例仅采用眼镜配戴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全日遮盖组与间断遮盖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性。全日遮盖组、间断遮盖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明显差异性。结论遮盖疗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目前是治疗弱视的首选方法,尤其适用于家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矫戴镜联合遮盖治疗 屈光不正弱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1.00D近视儿童是否配戴全矫眼镜与调节滞后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玮方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7年第5期147-149,共3页
为了探讨近视度数≤1.00D的儿童,配戴全矫眼镜与不戴镜对其调节滞后量的变化影响,以期寻找最有利于其双眼视功能的屈光矫正方案,为不同调节滞后量的近视儿童,精确的屈光矫正提供依据。本文选取了2012~2014年来我视光中心验光配镜的120... 为了探讨近视度数≤1.00D的儿童,配戴全矫眼镜与不戴镜对其调节滞后量的变化影响,以期寻找最有利于其双眼视功能的屈光矫正方案,为不同调节滞后量的近视儿童,精确的屈光矫正提供依据。本文选取了2012~2014年来我视光中心验光配镜的120例近视度数≤1.00D的儿童为样本,排除眼部疾患、无明显屈光参差、无明显斜视、无弱视,年龄9~14岁,矫正视力均≥1.0。分组按照初次验光后,分为全矫戴镜组和不戴镜组;在初查过程中,根据调节反应量不同,分为BCC<+0.25D组与BCC≥+0.25D^+0.75D组。观察一年后,两组患者调节滞后量的变化。应用综合验光仪常规进行单眼屈光、双眼平衡,并测量所有患者33cm调节滞后量。采用了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显示所筛查的9~14岁≤1.00D近视儿童,全矫戴镜比不戴眼镜的患者引发的调节滞后量要少,并且,无论是初查BCC<+0.25D还是BCC≥+0.25D^+0.75D组,全矫配镜的患者引发的调节滞后量均小于不戴镜患者。通过观察和分析证明,≤1.00D的近视儿童配戴全矫眼镜较不戴眼镜者调节滞后量变化更少,为了减缓儿童近视的发展,需要控制其调节滞后的增长量,进而在近视发展初期,选择配戴全矫眼镜可更好控制调节滞后量的改变,并会延缓近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调节滞后 全矫 戴镜
下载PDF
屈光性弱视采取全矫配镜加遮盖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洪林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0年第11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使用全矫配镜加遮盖疗法治疗屈光性弱视的疗效。方法:选取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91例161眼,按年龄和弱视程度分组比较疗效。结果:3~5岁组治疗有效率及治愈率最高,6~8岁组,9~11岁组治疗效果最差。同时轻度弱视者治愈率及总有效... 目的:观察使用全矫配镜加遮盖疗法治疗屈光性弱视的疗效。方法:选取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91例161眼,按年龄和弱视程度分组比较疗效。结果:3~5岁组治疗有效率及治愈率最高,6~8岁组,9~11岁组治疗效果最差。同时轻度弱视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最高,中度次之,重度最低。结论:全矫配镜加遮盖疗法是治疗屈光性弱视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年龄和弱视程度与疗效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弱视 全矫配镜 遮盖法
下载PDF
全矫配镜加遮盖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林仙姬 栾瑛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376-377,共2页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全矫配镜 遮盖法 疗效
原文传递
青少年近视欠矫与全矫对眼屈光度发展的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范恩越 杜红玉 路国兴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97-1097,共1页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 欠矫方式 全矫方式 屈光度
原文传递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新平 李瑶 +1 位作者 陈雪艺 唐艳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24期3228-3231,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CCE)患者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ACCE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通过对头部行影像学检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病... 目的分析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CCE)患者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ACCE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通过对头部行影像学检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病史、近距离用眼时间,并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视网膜检影验光、三级视功能、斜视度、Titmus近立体视功能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待复视程度及斜视度稳定超过6个月后进行手术治疗,并观察疗效。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手术方案调整量与术眼内直肌同角膜缘间距的相关性。结果120例患者均无弱视治疗遮盖、家族遗传及眼部外伤史,神经内科及颅脑CT检查均为阴性;伴有轻度近视12例、中度近视60例、高度近视48例,平均等效球镜(-5.68±5.13)D;发病前,平均每天近距离(1/3 m)用眼时间为(9.26±1.61)h,平均持续时间(6.11±2.05)个月;平均近距离(1/3 m)斜视度(32.00±7.32)PD,远距离(6 m)斜视度平均(30.00±9.81)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tmus检查结果显示,无近立体视68例、80"~800"30例、不足60"22例;12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眼位均为正位,且复视消失;手术方案调整量与术眼内直肌同角膜缘间距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为正相关关系(r=0.724,P<0.01);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后都未复发,且视觉功能都有程度不同的恢复;术后Titmus检查结果显示,无近立体视13例、80"~800"患者60例、不足60"患者47例。结论本组ACCE患者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均超过6 h,且伴有中度近视,临床症状呈现为双眼复视,然而其眼球运动正常,远、近距离斜视度差异小,全矫手术为合理手术方案,可于术中联合术眼内直肌同角膜缘之间的距离对手术量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临床特点 全矫手术 治疗体会
下载PDF
戴镜对眼正相对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子丹 冯雪 +1 位作者 李静超 谷树严 《当代医学》 2013年第33期34-35,共2页
目的比较首次诊断为双眼近视及PRA低于正常值的青少年患者戴镜前后PRA的变化,观察戴镜对眼PRA的影响。方法所有受试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屈光状态的检及PRA测量,配戴全矫眼镜1个月,按屈光度及发病时间分组,对戴镜前后PRA进行配对t检验,... 目的比较首次诊断为双眼近视及PRA低于正常值的青少年患者戴镜前后PRA的变化,观察戴镜对眼PRA的影响。方法所有受试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屈光状态的检及PRA测量,配戴全矫眼镜1个月,按屈光度及发病时间分组,对戴镜前后PRA进行配对t检验,并对其差值与病史、年龄以及屈光度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无论按屈光度分组还是按发病时间分组,各组戴镜前后PR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差值与病史及屈光度负相关,与年龄无相关性。结论正确戴镜可改善低PRA状态,有利于控制近视发展,及时就诊,科学配镜,对青少年控制近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正相对调节 全矫眼镜
下载PDF
近视眼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及配镜方法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莎 王远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8期70-72,共3页
近年来,眼科学家们通过大量动物实验模型眼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对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机制,在以下几方面已基本达成共识:(1)调节不是近视眼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2)在中低度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中遗传作用所占比例不大,环境因素是主要的;(3)环... 近年来,眼科学家们通过大量动物实验模型眼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对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机制,在以下几方面已基本达成共识:(1)调节不是近视眼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2)在中低度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中遗传作用所占比例不大,环境因素是主要的;(3)环境因素若使视网膜成像质量降低,将形成不良视觉信息并刺激眼内组织,产生相应生化改变及形态学改变,造成近视发生发展;(4)环境因素中,视网膜的离焦状态是最有影响力的因素;(5)近视眼框架眼镜矫正时,过矫和欠矫使近视发展速度较全矫快。总之,近视眼配镜应以提高网膜成像质量为目标,全矫是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成像质量 全矫
下载PDF
调节性内斜视眼镜处方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严宏 张桂兰 陈桃香 《眼视光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调节性内斜视最佳配镜处方方法及疗效。方法55例调节性内斜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全矫组,28例,麻痹睫状肌后行远视全矫配镜。B组:同视机组,27例,麻痹睫状肌待瞳孔恢复后,在同视机上观察不同矫正镜片对斜视度、视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调节性内斜视最佳配镜处方方法及疗效。方法55例调节性内斜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全矫组,28例,麻痹睫状肌后行远视全矫配镜。B组:同视机组,27例,麻痹睫状肌待瞳孔恢复后,在同视机上观察不同矫正镜片对斜视度、视功能的影响,选择达到双眼最佳融像、眼正位的度数配镜。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的配镜疗效。结果经3.5年跟踪观察,B组51.9%患儿配镜度数比总远视度低0.50D以上,平均(1.38±0.43)D;B组较A组配适好,脱镜现象少;B组远视度平均年降幅比A组大0.64D;两组立体视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在同视机及其客观检测指标的指导下进行配镜的方法,可能优于粗略的全矫配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视机 内斜视 调节性 全矫
下载PDF
儿童远视引起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矫正治疗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卓文渊 施长春 林余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验光配镜处方,观察远视引起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规范的验光条件下配镜,矫正处方分渐变镜组、欠矫组、全矫组,戴镜治疗弱视。收入随访期满24mo,资料完整病例270例540眼。观察低度远视、中度远视、高度... 目的:探讨规范验光配镜处方,观察远视引起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规范的验光条件下配镜,矫正处方分渐变镜组、欠矫组、全矫组,戴镜治疗弱视。收入随访期满24mo,资料完整病例270例540眼。观察低度远视、中度远视、高度远视引起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愈率与平均治愈时间。结果:低度远视引起的弱视,三种矫正方法 2a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三种矫正方法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渐变镜组(7.33±2.11mo);欠矫组(9.0±3.71mo);全矫组(12.5±5.17mo)。三组样本经t检验显示:渐变镜组与欠矫组(t=1.66,P>0.05)无统计学意义;渐变镜组与全矫组(t=3.92,P<0.01)有统计学意义;欠矫组与全矫组(t=2.33,P<0.05)有统计学意义。中度远视引起的弱视,三种矫正方法2a治愈率,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P<0.05),渐变镜组与欠矫组,渐变镜组与全矫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P<0.01;χ2=8.1,P<0.05)。三种矫正方法的疗效治愈时间分别为渐变镜组(14.0±4.87mo);欠矫组(16.93±4.58mo);全矫组(17.93±4.42mo)。经t检验显示:渐变镜组与欠矫组(t=2.88,P<0.01)﹑渐变镜组与全矫组(t=3.9,P<0.01)有统计学意义,欠矫组与全矫组(t=1.01,P>0.05)无统计学意义。高度远视引起的弱视,三种矫正方法 2a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χ2=2.43,P>0.05)。三组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P>0.05;t=1.46,P>0.05;t=1.11,P>0.05)。结论:在规范的验光条件下,渐变多焦镜的应用,为弱视患儿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有效的治疗方式,弥补了全矫与欠矫在临床治疗上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 弱视 全矫 欠矫 渐变镜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