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样单轴拉伸应变局部化及全程应力–应变曲线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学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5784-5788,共5页
基于梯度塑性理论,考虑了应变局部化,提出单轴拉伸条件下岩样全程应力–应变曲线解析解。沿试样长度方向的总应变的微分被认为由两部分构成:可恢复的弹性应变的微分和不可恢复的塑性应变的微分。根据虎克定律,弹性应变的微分依赖于应力... 基于梯度塑性理论,考虑了应变局部化,提出单轴拉伸条件下岩样全程应力–应变曲线解析解。沿试样长度方向的总应变的微分被认为由两部分构成:可恢复的弹性应变的微分和不可恢复的塑性应变的微分。根据虎克定律,弹性应变的微分依赖于应力的微分及弹性模量。塑性应变的微分与应力的微分、试样高度、软化模量及局部化带的厚度有关,局部化带的厚度由梯度塑性理论确定。根据总应变的微分等于弹性及塑性应变的微分之和这一假设,在峰后线性应变软化本构关系的情形下,得到全程应力–应变曲线的解析解。通过与De Borst及Muhlhaus基于梯度塑性理论得到的数值解对比,分别验证局部化带内部塑性应变分布解析解及内部长度对全程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研究有关的本构参数(弹性模量及软化模量)及试样高度对全程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样 单轴拉伸 应变局部化 梯度塑性理论 全程应力-应变曲线 内部长度
下载PDF
普通试验机岩石全程应力—应变试验
2
作者 周楚良 万志军 谷德钟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1998年第1期72-73,共2页
文章介绍了提高测试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在普通柔性试验机上测得岩石全程应力—应变特性的新方法,指出普通柔性试验机测试成果更加符合岩石不稳定破坏的脆性特征。该测试系统是具有推广价值的好方法,而且价格较低。
关键词 矿山 岩石 普通试验机 全程应力 应变试验
下载PDF
岩样应力应变全程中的渗透性表征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卢平 沈兆武 +1 位作者 朱贵旺 方恩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8-684,共7页
通过岩样应力应变全过程体积应变和渗透率的试验研究 ,分析了应力水平、孔隙率等对多孔介质岩体渗透率的影响规律 ;理论研究分析了岩样全应力应变过程渗透率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中渗透率的表征关系式 ,其可作为研究多... 通过岩样应力应变全过程体积应变和渗透率的试验研究 ,分析了应力水平、孔隙率等对多孔介质岩体渗透率的影响规律 ;理论研究分析了岩样全应力应变过程渗透率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中渗透率的表征关系式 ,其可作为研究多孔介质岩体流固耦合的一个重要耦合关系式 ,并对今后低渗透性油气田煤层气、天然气的开发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样 试验研究 岩石 煤层 全程应力应变 体积应变 渗透性 孔隙率 采矿工程 矿井瓦斯
下载PDF
单轴压缩条件下脆性岩石变形破坏的理论、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4
作者 徐涛 唐春安 +1 位作者 张哲 张永彬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90,共4页
利用损伤力学对脆性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变形破坏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数值模拟试验机(RFPA)、伺服控制试验系统(RMT 150B)分别对岩石进行了数值及实验室试验,将理论分析曲线、数值试验及实验室试验曲线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 利用损伤力学对脆性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变形破坏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数值模拟试验机(RFPA)、伺服控制试验系统(RMT 150B)分别对岩石进行了数值及实验室试验,将理论分析曲线、数值试验及实验室试验曲线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理论结果、数值试验及实验室试验结果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尤其是全程应力应变之间的差别)以及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结果表明数值试验并不是理论解析方法的简单重复,而是反映和研究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的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岩石 单轴压缩 理论本构模型 实验室试验 数值模拟 全程应力应变曲线 变形破坏 损伤力学
下载PDF
加载条件对不同尺寸岩石单轴压缩破裂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潘鹏志 周辉 冯夏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3636-3642,共7页
针对岩石单轴压缩试验中存在的加载条件敏感性的问题,采用自行开发的二维弹塑性细胞自动机模拟系统EPCA2D,对不同尺寸的非均质岩石试样进行单轴压缩破裂过程模拟,研究不同的加载条件对岩石宏观变形行为和破裂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均质... 针对岩石单轴压缩试验中存在的加载条件敏感性的问题,采用自行开发的二维弹塑性细胞自动机模拟系统EPCA2D,对不同尺寸的非均质岩石试样进行单轴压缩破裂过程模拟,研究不同的加载条件对岩石宏观变形行为和破裂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均质性相同的岩石试样在单轴压缩破裂过程中所表现的尺寸效应和形状效应现象与岩石本身的非均质性关系不大,加载垫板与试样之间力学性质的差异是造成岩样单轴压缩破裂过程尺寸效应和形状效应的根本原因,模拟结果再现了典型的试验现象。通过研究加载垫板与试样端部之间不同的摩擦情况,结果表明,即使试样端部存在较小的摩擦,仍然会造成岩样单轴强度和变形特性的离散性。因此,通过减小试样端部的摩擦来提高岩石单轴压缩试验质量是不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单轴压缩 尺寸效应 形状效应 全程应力-应变曲线 声发射
下载PDF
循环载荷作用下岩石单轴压缩破坏过程的平面弹塑性细胞自动机模型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辉 潘鹏志 冯夏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3623-3628,共6页
采用平面弹塑性细胞自动机模型在细观尺度上模拟应变软化岩石类材料的单轴压缩破坏过程。在平面弹性力学细胞自动机的基础上,推导分析平面弹塑性问题的细胞自动机更新规则,开发二维岩石弹塑性细胞自动机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不同均质度岩... 采用平面弹塑性细胞自动机模型在细观尺度上模拟应变软化岩石类材料的单轴压缩破坏过程。在平面弹性力学细胞自动机的基础上,推导分析平面弹塑性问题的细胞自动机更新规则,开发二维岩石弹塑性细胞自动机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不同均质度岩石的单轴压缩破坏过程,并在应力峰值后区考虑反复加卸载过程。模拟得到的岩石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全程应力-应变曲线与典型的加卸载应力-应变试验曲线吻合较好,模拟得到的声发射曲线很好地反映出岩石声发射的Kaiser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石破坏过程 细胞自动机 循环加卸载 全程应力-应变曲线 KAISER效应
下载PDF
煤岩两体模型变形破坏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学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66-1070,共5页
采用拉格朗日元法,在弹性岩石与弹性-应变软化煤体所构成的平面应变两体模型的上、下端面上不存在水平方向摩擦力条件下,模拟了模型的破坏过程、岩石高度对模型及煤体全程应力-应变曲线、煤体变形速率、煤体破坏模式及剪切应变增量分布... 采用拉格朗日元法,在弹性岩石与弹性-应变软化煤体所构成的平面应变两体模型的上、下端面上不存在水平方向摩擦力条件下,模拟了模型的破坏过程、岩石高度对模型及煤体全程应力-应变曲线、煤体变形速率、煤体破坏模式及剪切应变增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型的全程应力-应变曲线达到峰值时煤体内部的剪切带图案已经十分明显,在模型的应变硬化阶段,煤体中的应变局部化可视为模型失稳破坏的前兆,随岩石高度的增加,模型应力-应变曲线的软化段变得陡峭,这与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解析解在定性上是一致的;煤体应力-应变曲线的软化段变得平缓,煤体消耗能量的能力增强;弹性阶段煤体的变形速率降低;煤体内部的剪切应变增量增加。煤体应力-应变曲线的软化段的斜率、弹性阶段煤体的变形速率、煤体内部的剪切应变增量及塑性耗散能都受岩石高度的影响,说明了岩石几何尺寸对煤体的影响(煤岩相互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体模型 弹性岩石 弹性-应变软化煤体 相互作用 剪切带 全程应力-应变曲线
下载PDF
描述岩石破坏的非线性共振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耀民 席道瑛 +2 位作者 李力刚 席军 史进良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9-184,共6页
从分子之间作用势出发,根据固体物理学理论和激光共振原理,提出了一种描述岩石破坏全过程微观机理的物理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本构微分方程组,且与多种岩样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岩石 全程应力-应变 微观机制 非线性共振
下载PDF
基于在线监测系统的桥式起重机主梁疲劳寿命估算 被引量:1
9
作者 强宝民 袁仁武 +1 位作者 鹿飞 刘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07-210,共4页
以某库房32 t×16.5 m桥式起重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监测系统获取全程应力谱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的P-S-N曲线,考虑疲劳极限的模糊性,利用模糊累积损伤理论对主梁进行了疲劳寿命估算。结果表明:该桥式起重机主... 以某库房32 t×16.5 m桥式起重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监测系统获取全程应力谱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的P-S-N曲线,考虑疲劳极限的模糊性,利用模糊累积损伤理论对主梁进行了疲劳寿命估算。结果表明:该桥式起重机主梁的剩余疲劳寿命为38.8年,为起重机的长期安全使用和后期维修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起重机 全程应力 模糊累积损伤理论 疲劳寿命估算
下载PDF
黏土隔水层的应力应变全程相似模拟材料和配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庆享 胡火明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4-1178,共5页
通过对榆树湾煤矿黏土和黄土隔水层岩样的力学实验,获得原型的相似应力应变全程曲线。根据以往的研究经验,确定河沙、黏土、菜籽油和水为相似配比材料,采用变单因素分析法,将沙、土、油和水进行配比实验,比对相似材料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 通过对榆树湾煤矿黏土和黄土隔水层岩样的力学实验,获得原型的相似应力应变全程曲线。根据以往的研究经验,确定河沙、黏土、菜籽油和水为相似配比材料,采用变单因素分析法,将沙、土、油和水进行配比实验,比对相似材料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考虑材料破坏的峰值强度和应变及残余强度和应变等主要因素,得出普通润滑油是理想的塑性影响剂,并获得了最佳黏土隔水层相似配比。研究实现了对黏土隔水层应力-应变全程相似,为隔水层稳定性和保水开采的相似模拟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隔水层 应力应变全程相似 相似材料 影响剂 相似配比
原文传递
岩石I类和II类曲线形成机制的弹塑性细胞自动机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潘鹏志 周辉 冯夏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3823-3829,共7页
基于弹脆塑性理论和细胞自动机自组织理论相结合来模拟岩石试样的应变软化行为,对岩样单轴压缩破坏过程中产生I类和II类曲线的机制进行模拟分析,利用应力-应变线性组合的控制加载方式,分别考虑不同的均质度和不同的加载控制参数的情况,... 基于弹脆塑性理论和细胞自动机自组织理论相结合来模拟岩石试样的应变软化行为,对岩样单轴压缩破坏过程中产生I类和II类曲线的机制进行模拟分析,利用应力-应变线性组合的控制加载方式,分别考虑不同的均质度和不同的加载控制参数的情况,并模拟非均质岩石单轴压缩破坏过程的I类和II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应力-应变线性组合的控制加载方式时,I类和II类曲线的出现与岩石试样的均质度和加载控制参数有很大的关系,均质度越大,岩石脆性越强,峰后越趋向于形成II类曲线;同一种岩石试样,采用不同的线性组合参数,岩样既可以表现为I类行为,也可表现为II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Ⅱ类曲线 应力-应变全程曲线 弹脆塑性 弹塑性细胞自动机 岩石破裂过程
下载PDF
煤的渗透率与应变变化关系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高红梅 梁冰 兰永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417-422,共6页
通过煤的全程应力-应变曲线和煤的渗透特性理论分析,定性地分析了煤的渗透率-应变关系.进行了含瓦斯煤三轴压缩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含瓦斯煤在全程应力-应变过程中煤的渗透率和应变的关系.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煤的渗透率和应变变... 通过煤的全程应力-应变曲线和煤的渗透特性理论分析,定性地分析了煤的渗透率-应变关系.进行了含瓦斯煤三轴压缩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含瓦斯煤在全程应力-应变过程中煤的渗透率和应变的关系.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煤的渗透率和应变变化的经验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瓦斯煤 渗透率 全程应力-应变 围压 孔隙压力
下载PDF
卸压加载方法在测量冲击能量指数中的应用
13
作者 曾范永 李成全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4,共3页
为了测定煤岩试样的冲击能量指数KE,在没有电液伺服试验机和刚性试验机的条件下,开发了卸压加载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利用该实验装置对通化矿务局煤矿现场所取煤样进行冲击能量指数KE的测定,得出了一定的数据并绘制出... 为了测定煤岩试样的冲击能量指数KE,在没有电液伺服试验机和刚性试验机的条件下,开发了卸压加载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利用该实验装置对通化矿务局煤矿现场所取煤样进行冲击能量指数KE的测定,得出了一定的数据并绘制出应力–应变全程曲线,验证了卸压加载方法的可行性。结合其他方法测出的弹性能量指数、动态破坏时间及单轴抗压强度,可以判断相关矿井能否发生冲击地压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能量指数 卸压加载 应力-应变全程曲线 冲击地压
下载PDF
Regularity and mechanism of coal resistivity response with different conductive characteristics in complete stress-strain process 被引量:4
14
作者 Chen Peng Wang Enyuan +3 位作者 Chen Xuexi Liu Zhentang Li Zhonghui Shen Rongx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5期779-786,共8页
The stress,strain as well as resistivity of coal during uniaxial compression process were tested based on self-built real-time testing system of loaded coal resistivity.Furthermore,the coal resistivity regularity and ... The stress,strain as well as resistivity of coal during uniaxial compression process were tested based on self-built real-time testing system of loaded coal resistivity.Furthermore,the coal resistivity regularity and mechanism were analyzed at different stages of complete stress-strain process,which includes the two kinds of coal body with typical conductive characteristic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al resistivity with different conductive characteristics has different change rules in complete stress-strain process.It is mainly represented at the densification and flexibility phases before dilatation occurs.The variation of resistivit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named down and up.Dilatation of coal samples occurred between 66%σ_(max) and 87%σ_(max).Because of dilatation,coal resistivity involves sudden change.The overall representation is shifting from reducing into improving or from slow improving into accelerated improving.Thus,coal resistivity always shows an increasing tendency at the plastic stage.After peak stress,coal body enters into failure stage.The expanding and communicating of macro fracture causes further improvement of coal resistivity.The maximum value of resistivity rangeability named λ reached 3.49.Through making real-time monitoring on coal resistivity,variation rules of resistivity can be deemed as precursory information so as to reflect the dilatation and sudden change before coal body reaches buckling failure,which can provide a new technological means for forecasting the dynamic disaster of coal petrogra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STIVITY STRESS-STRAIN DILATATION Conductive characteristics Coal structure
下载PDF
Seepage laws of two kinds of disastrous gas in complete stress-strain process of coal 被引量:2
15
作者 Cao Shugang Guo Ping Zhang Zunguo Li Yi Wang Yo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6期851-856,共6页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seepage flow evolution laws of CH4 and CO2 during complete stress- strain process of sample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epage flow evolution laws of CH...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seepage flow evolution laws of CH4 and CO2 during complete stress- strain process of sample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epage flow evolution laws of CH4 and CO2 are extremely similar during the stress-strain process, showing that the character- istic first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also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rela- tionship of seepage velocity and axial strain. However, due to the strong adsorption ability of CO2, the coal samples generated a more serious ''Klinkenberg effe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2. Owing to this, the CO2 seepage flow resulted into occurrence of ''stagnation'' phenomenon during the late linear elastic stage II. In the strain consolidation stage III, the increment rate of CH4 seepage velocity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CO2. In the stress descent stage IV, when the axial load reached the peak pressure of coal, the increment rates of CH4 seepage velocity presented a turning point. But the changing rate of CO2 seepage velocity still remained slow and a turning point was presented at one time after the peak of thestrain pressure, which showed an obvious feature of hyster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utburst coal CH4 CO2 Klinkenberg effect Complete stress–strain
下载PDF
Permeability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in the damaged zone of an excavation 被引量:7
16
作者 Xue Yi Gao Feng +1 位作者 Liu Xingguang Liang X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7年第2期211-219,共9页
Research on the permeability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in the excavation damaged zone(EDZ) is benefic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as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is study, an... Research on the permeability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in the excavation damaged zone(EDZ) is benefic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as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is study,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stress and strain of the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were obtained, in which the creep deformation and strain softening were considered. Using the MTS815 rock mechanics testing system and a gas permeability testing system, permeability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the complete stress-strain process, and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rmeability and strain were studied over the whole load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stress and strain and the governing equation of gas seepage flow, this paper proposes a hydro-mechanical(HM) model, which considers three different zones around the roadway. Then the gas flow process in the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in three different zones was si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us obtaining the permeability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in three different zone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rounding rock around the roadway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regions-the full flow zone(FFZ), flow-shielding zone(FSZ), transitive flow zone(TFZ), and in-situ rock flow zone(IRFZ). These results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gas extraction and gas control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dway Excavation damaged zone Viscoelastic-plastic analysis Gas flow model Permeability
下载PDF
金川矿区深部巷道底鼓分析与防治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德贤 王永才 《金川科技》 2011年第2期4-7,共4页
本文通过对金川深部巷道支护的现状、损坏的形式及原因的分析,结合岩石全应力一应变曲线对于岩石材料峰后稳定性及失稳过程的研究,讨论了岩石的峰后特性与巷道支护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对于金川深部巷道支护要充分发... 本文通过对金川深部巷道支护的现状、损坏的形式及原因的分析,结合岩石全应力一应变曲线对于岩石材料峰后稳定性及失稳过程的研究,讨论了岩石的峰后特性与巷道支护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对于金川深部巷道支护要充分发挥其残余强度,允许围岩进入塑性状态,发挥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在实测的基础上选择最佳二次支护时间,控制其二次变形量,在实践中可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全程应力-应变曲线 围岩应力 二次支护 峰后
原文传递
金川深部巷道岩石峰后特性支护理论研究
18
作者 李德贤 《金川科技》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通过对金川深部巷道支护的现状、损坏的形式及原因的分析,结合岩石全应力一应变曲线对于岩石材料峰后稳定性及失稳过程的研究,讨论了岩石的峰后特性与巷道支护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对于金川深部巷道支护要充分发... 本文通过对金川深部巷道支护的现状、损坏的形式及原因的分析,结合岩石全应力一应变曲线对于岩石材料峰后稳定性及失稳过程的研究,讨论了岩石的峰后特性与巷道支护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对于金川深部巷道支护要充分发挥其残余强度,允许围岩进入塑性状态,发挥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在实测的基础上选择最佳二次支护时间,控制其二次变形量,在实践中可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全程应力-应变曲线 围岩应力 二次支护 峰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