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脊柱截骨USS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 被引量:6
1
作者 贾全章 高吉昌 +2 位作者 张承敏 陈庆贺 王长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 观察一次性多平面全脊柱截骨配合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 (USS)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的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9月对 31例脊柱后凸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其中休门氏病 2例 ,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后凸 2 9例 ;病程 6~ ... 目的 观察一次性多平面全脊柱截骨配合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 (USS)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的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9月对 31例脊柱后凸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其中休门氏病 2例 ,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后凸 2 9例 ;病程 6~ 2 8年。X线片示脊柱后凸角 (Cobb角 )平均 89°,其中小于 4 0°3例 ,4 0~ 80°17例 ,80~ 110° 9例 ,大于110°2例 ,平均 89°。将术后平均矫正度数与术前平均后凸角度进行对比求出平均矫正率 ,并对截骨融合率、内固定结构稳定性进行随访统计。 结果 术后 31例均获 6~ 31个月随访 ,平均 12个月。术后 Cobb小于 4 0° 3例 ,平均矫正 32°;4 0~ 80°17例 ,平均矫正 5 8°;80~ 110°9例 ,平均矫正 86°;大于 110°2例 ,平均矫正 12 0°。术后全组平均矫正 74°,平均矫正率为 83.15 % ;除 1例截骨平面近椎间盘未愈合 ,余 30例术后 3~ 6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无一例发生断钉、断棒及连接结构松脱。 结论 采用一次性多平面全脊柱截骨配合 USS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可达到稳定的三维固定 ,增加了脊椎融合率 ,提高了后凸角度矫正率 ,并可早期离床活动 ,无须外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 全脊柱截骨uss系统 内固定 治疗 疗效 手术方法 X线片
下载PDF
多节段Ponte截骨与全脊椎截骨矫正复杂脊柱畸形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小龙 田慧中 马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07-916,共10页
目的:系统比较多节段Ponte截骨与全脊椎截骨(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对于矫正复杂脊柱畸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23年6月之前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CBM数据库收录的有关Pont... 目的:系统比较多节段Ponte截骨与全脊椎截骨(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对于矫正复杂脊柱畸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23年6月之前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CBM数据库收录的有关Ponte截骨和VCR矫正复杂脊柱畸形效果对比的临床研究文献,由3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综合运用改良后的Jadad评分量表和NOS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纳入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脊柱主弯Cobb角矫正率、脊柱后凸矫正率、SRS-22量表评分、脊柱主弯Cobb角矫正丢失、脊柱后凸畸形矫正丢失,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均为队列研究,其中1篇Jadad量表评分为3分、质量等级评为B级,5篇Jadad以及NOS量表评分均大于5分。共纳入198例复杂脊柱畸形病例,其中多节段Ponte截骨118例(Ponte截骨),VCR 80例(VCR组)。分析结果显示,Ponte截骨比VCR手术时间更短[OR=-43.08,95%CI(-58.46,-27.70),Z=5.49,P<0.00001]、术中出血量更少[OR=-214.06,95%CI(-336.10,-92.02),Z=3.44,P=0.0006]、术后并发症更少[OR=0.13,95%CI(0.05,0.31),Z=4.50,P<0.00001],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种术式在主弯Cobb角矫正率[OR=1.53,95%CI(-3.24,6.31),Z=0.63,P>0.05]、后凸矫正率[OR=6.40,95%CI(-0.35,13.15),Z=1.89,P>0.05]、SRS-22量表评分[OR=-0.06,95%CI(-0.44,0.33),Z=0.29,P>0.05]、主弯Cobb角矫正丢失[OR=0.15,95%CI(-1.08,1.38),Z=0.24,P>0.05]、脊柱后凸畸形矫正丢失[OR=0.33,95%CI(-3.44,4.10),Z=0.17,P>0.05]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多节段Ponte截骨与VCR对于矫正复杂脊柱畸形的临床疗效一致,但Ponte截骨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少于VCR,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畸形 多节段Ponte 脊椎 脊柱侧凸 后凸畸形 META分析
下载PDF
USS应用于脊柱后凸全脊柱截骨内固定31例
3
作者 贾全章 高吉昌 +8 位作者 张承敏 陈庆贺 王长纯 晁民 杨东明 王正雷 孙宏伟 胡乃武 王仑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 研究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治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根据后凸角度采用一次性多平面全脊椎截骨 ,应用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 ,对后凸角度矫正率 ,截骨融合率 ,内固定结构稳定性进行随访统计。结果  31例... 目的 研究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治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根据后凸角度采用一次性多平面全脊椎截骨 ,应用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 ,对后凸角度矫正率 ,截骨融合率 ,内固定结构稳定性进行随访统计。结果  31例得到术后平均 12个月随访 ,术前脊柱后凸角平均 73°,术后后凸角平均 12° ,截骨融合率 96 77% ;后凸角矫正率为 83 5 6 % ;无一例发生断钉、断棒及联接结构松脱。结论 采用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 ,增加了脊椎融合率 ,提高了后凸角矫正率 ,脊柱基本呈流线型恢复生理曲度 ;可早期离床活动 ,无须外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脊柱后凸 uss椎弓根 内固定器 疗效 一次性多平面脊椎
下载PDF
梯形框架椎弓根钉系统应用于脊柱后凸全脊柱截骨内固定
4
作者 贾全章 高吉昌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2年第4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手术方法 梯形框架椎弓根钉系统 脊柱后凸 脊柱内固定
下载PDF
老年僵硬性脊柱后凸治疗中保留中柱的经椎弓根开合式截骨术的效果
5
作者 高鸿翔 王存平 +1 位作者 韩思林 陆文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62-65,共4页
探究老年僵硬性脊柱后凸治疗中保留中柱的经椎弓根开合式截骨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这期间本院收治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僵硬性脊柱后凸病例共36例,分为对照组(n=18;一次性全脊椎楔形截骨术)与试验组(n=18;保留中... 探究老年僵硬性脊柱后凸治疗中保留中柱的经椎弓根开合式截骨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这期间本院收治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僵硬性脊柱后凸病例共36例,分为对照组(n=18;一次性全脊椎楔形截骨术)与试验组(n=18;保留中柱经椎弓根开合式截骨术),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好(P<0.05)。结论 保留中柱的经椎弓根开合式截骨术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僵硬性脊柱后凸 保留中柱经椎弓根开合式 一次性脊椎楔形
下载PDF
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 被引量:32
6
作者 海涌 陈晓明 +7 位作者 吴继功 邹德威 夏平 陈志明 刘玉增 姬勇 彭军 周立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评价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1998年1月 ̄2004年1月,对26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患者行手术治疗,男10例,女16例,年龄9 ̄37岁,平均17.4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14例,特发性脊柱侧后凸... 目的:评价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1998年1月 ̄2004年1月,对26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患者行手术治疗,男10例,女16例,年龄9 ̄37岁,平均17.4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14例,特发性脊柱侧后凸7例,脊柱侧凸术后翻修5例。术前侧凸Cobb角76° ̄151°,平均98°,后凸92° ̄153°,平均106°,躯干偏移2 ̄7.9cm,平均3.6cm。其中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神经症状,18例存在中、重度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行后路一期经顶椎全脊椎截骨、经椎弓根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手术时间3.5 ̄5.5h,平均4.2h,术中出血量920 ̄2100ml,平均1120ml。术后1周左右戴支具下地,5例术前神经损害者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侧凸Cobb角30° ̄79°,平均52.3°,矫正率61.1%;后凸42° ̄86°,平均52.3°,矫正率51.6%;躯干偏移0 ̄1.9cm,平均1.2cm,矫正率71%;身高增长6 ̄11.5cm,平均7.2cm。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1 ̄5.2年),1例术后9个月发现假关节及固定棒断裂,经过再次手术换棒、植骨后融合。末次随访时96%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形可安全实施,矫正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侧后凸 重度僵硬性 脊椎 后路一期脊椎
下载PDF
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 被引量:11
7
作者 初同伟 张莹 +4 位作者 张超 胡旭 毛德举 潘勇 周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340-2344,共5页
目的评价经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2014年本科对30例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包括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3.8(9-63)岁;其中胸段15例,腰段9例,胸腰段6例;脊柱特发性畸... 目的评价经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2014年本科对30例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包括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3.8(9-63)岁;其中胸段15例,腰段9例,胸腰段6例;脊柱特发性畸形12例,先天性畸形14例,陈旧性脊柱骨折1例,脊柱结核1例,脊柱侧凸术后翻修2例;术前平均冠状面Cobb角96.2°(81°-149°),平均矢状面Cobb角99.6°(86°-153°),平均顶椎偏移2.8(1.9-7.6)cm;Frankel分级D级3例,余为E级;8例存在中度呼吸功能障碍,22例存在明显胸背部疼痛症状。患者均行一期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术,术后评估神经功能及Cobb角改善等情况。结果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6(3.5-6.0)h;平均出血量1 260(910-2 600)m L;术后平均冠状面Cobb角44.3°(33°-68°),矫正率53.9%;平均矢状面Cobb角43.5°(35°-79°),矫正率56%;平均顶椎偏移0.7(0.2-2.3)cm,矫正率75%;身高平均增长8.3 cm;2例Frankel分级由D级恢复到E级,术后1例由D级加重至B级,但末次随访时恢复至E级。围手术期出现1例脑脊液漏,经腰池引流后治愈。患者均获随访1年以上,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出现。患者对手术效果和外形改善满意率达92%,22例患者胸背部疼痛明显缓解,其中18例3个月后完全消失。结论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满意,但技术要求高,谨慎使用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一期脊椎 脊柱侧凸 脊柱后凸
下载PDF
头盆环牵引全脊柱截骨内固定治疗重度脊柱弯曲 被引量:29
8
作者 田慧中 吕霞 马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7-172,共6页
[目的]介绍头盆环牵引全脊柱截骨加内固定治疗重度脊柱弯曲的手术方法,并总结185例重度脊柱弯曲的治疗结果。[方法]对重度脊柱侧弯患者,先用头盆环牵引,使重弯变为轻弯,以便置入器械的安装,再在头盆环牵引下进行截骨矫正畸形和内... [目的]介绍头盆环牵引全脊柱截骨加内固定治疗重度脊柱弯曲的手术方法,并总结185例重度脊柱弯曲的治疗结果。[方法]对重度脊柱侧弯患者,先用头盆环牵引,使重弯变为轻弯,以便置入器械的安装,再在头盆环牵引下进行截骨矫正畸形和内固定手术,术后继续配戴头盆环制动,术后第2d即可下床站立活动,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方便。[结果]作者自1983~2003年,采用此法治疗重度脊柱侧弯185例,平均矫正率是70.32%。脊柱截骨断端能达到坚固的骨性融合,矫正率丢失平均在5°以内,术后晚期并发脱钩者4例,均经再次手术固定解决,对矫正效果无影响。1例术后1年并发感染,拆除置入器械后,伤口很快愈合,X线所见植骨愈合良好。1例并发神经根疼痛,而后逐渐减轻,所有病例未见脊髓损伤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头盆环牵引加全脊柱截骨是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的有效方法,对那些仅用单纯器械无法安装,置入困难的病例,经头盆环牵引后,内固定器械容易安装,再加上全脊柱截骨,能使弯曲的脊柱进一步伸直,减轻了内固定器械所承受的负荷力,避免了脱钩断棍的发生,为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脊柱侧弯 头盆环牵引 脊柱
下载PDF
全脊椎截骨或切除术矫治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史亚民 金大地 +4 位作者 王岩 王以朋 吕国华 海涌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0-251,共2页
脊柱侧后凸畸形手术矫治的方法有很多,如经脊柱三柱的全脊椎截骨、后路经关节突-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技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蛋壳技术)、经椎弓根半椎体全切及全脊椎切除术等,这些技术既可用于单纯的后凸畸形,也可用于侧后凸畸形。目... 脊柱侧后凸畸形手术矫治的方法有很多,如经脊柱三柱的全脊椎截骨、后路经关节突-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技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蛋壳技术)、经椎弓根半椎体全切及全脊椎切除术等,这些技术既可用于单纯的后凸畸形,也可用于侧后凸畸形。目前已成为国内矫治顶椎位于中胸段、胸腰段和上腰段严重侧后凸畸形的重要手段,但这些术式的定义较混乱,手术不够规范,适应证不明确,疗效评估不统一,特别是对并发症的报道更少。本期邀请了对矫治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有经验的专家就全脊椎截骨或全脊椎切除术的适应证选择、并发症的预防及截骨术后残留后凸畸形的处理策略等作一讨论,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 矫正手术 脊柱侧后凸畸形 相关问题探讨 注意事 适应证 切除术 重度脊柱侧凸
下载PDF
全脊椎截骨联合阶梯矫形修复僵硬性角状后凸:脊柱-骨盆关系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明 王晓平 +7 位作者 马华松 岳春生 陈志明 袁伟 徐启明 任冬云 麻巍 赵宋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3期8666-8671,共6页
背景:矢状面平衡的评估与矫正是脊柱后凸畸形取得良好修复效果的关键,脊柱-骨盆参数的测量方法是评估脊柱失平衡的有效方法之一。目的:通过测量后路全脊椎截骨联合阶梯矫形修复僵硬性角状后凸患者的脊柱-骨盆参数,设计手术方案,分析术... 背景:矢状面平衡的评估与矫正是脊柱后凸畸形取得良好修复效果的关键,脊柱-骨盆参数的测量方法是评估脊柱失平衡的有效方法之一。目的:通过测量后路全脊椎截骨联合阶梯矫形修复僵硬性角状后凸患者的脊柱-骨盆参数,设计手术方案,分析术后腰椎生物力学改变的特点,并评估远期预后。方法:纳入解放军306医院骨科收治的采用全脊椎切除截骨、双侧钉棒联合梯次紧凑闭合脊髓逐步短缩、矫形内固定修复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患者37例。于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测量患者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胸腰段后凸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骨盆指数、脊柱骶骨角及矢状面垂轴。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脊柱后凸角、脊柱矢状位失平衡、躯干侧方偏移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随访时间、后凸矫正角度、躯干偏移矫正情况。结果与结论: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26 min(212-470 min),术中出血平均2 089 m L(1 200-6 000 m L),手术共切除104个椎体,截骨平面在T4-L2。术后随访20-35个月,患者术后脊柱后凸角平均41.6°(10°-90°),矫正率为65%;C7铅垂线距S1后上缘距离术后平均5.2 mm(-12至23 mm),矫正率为73%。神经并发症2例次,占6%;非神经并发症2例次,占6%。术后患者各解剖参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的截骨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无脊髓损伤并发症出现,无矫形角度丢失。通过对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患者术前、术后的脊柱-骨盆测量参数进行测量,能够得出脊柱-骨盆序列的参数关系以及躯干矢状位平衡状态的参数关系,获得截骨角度的技术参数,实现预手术设计,术中选择合适截骨平面,使修复结果更接近于人体脊柱、腰椎的生物力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解剖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僵硬性角状后凸 脊柱-盆参数 脊椎 脊髓短缩技术
下载PDF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严重脊柱畸形全脊椎截骨术中神经损伤的预警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庆 蒋华 +2 位作者 曾勇 何睿 何鱼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研究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 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在严重脊柱畸形全脊椎截骨术(vertebral colamn resection,VCR)中的预警作用。方法纳入2014-06-2017-06我院行全脊椎截骨术的12例严重脊柱畸形患者,... 目的研究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 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在严重脊柱畸形全脊椎截骨术(vertebral colamn resection,VCR)中的预警作用。方法纳入2014-06-2017-06我院行全脊椎截骨术的12例严重脊柱畸形患者,观察手术过程中IONM严重不良事件类型与发生时间,相应的手术操作以及干预措施,以及采取干预措施后神经监测的改善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末次随访神经功能异常情况。结果 IONM监测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手术步骤为置钉、截骨、置棒,比例分为1例(8.33%)、6例(50.00%)、5例(41.67%);监测显示,术中置棒矫形、截骨是出现IONM监测严重不良事件的危险时期。归转情况:4例干预后IONM监测显著改善,术后即刻无神经并发症,6个月后神经功能正常;5例干预后IONM监测有一定改善,术后即刻无神经并发症或较轻,6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正常;3例干预治疗后IONM监测无明显改善,术后即刻发生中重度神经并发症,1个月后神经功能部分恢复正常。结论 IONM监测能够早期发现严重脊柱畸形全脊椎截骨术中神经损伤,经积极干预治疗能改善预后,术中置棒矫形、截骨是出现IONM监测严重不良事件的危险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IONM监测 TCeMEP SEP 严重脊柱畸形 脊椎
下载PDF
全脊椎截骨重建强直性脊柱后凸矢状面平衡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江 郭惠丽 +2 位作者 李辉 代杰 朱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3期5259-5264,共6页
背景:过去强直性脊柱后凸矫形往往注重局部畸形的矫正,忽略对于矢状面平衡的重建。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建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肺门-髋轴法重建脊柱矢状面平衡,设计个性化手术截骨方案,并模拟全脊椎截骨手术操作,... 背景:过去强直性脊柱后凸矫形往往注重局部畸形的矫正,忽略对于矢状面平衡的重建。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建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肺门-髋轴法重建脊柱矢状面平衡,设计个性化手术截骨方案,并模拟全脊椎截骨手术操作,计算分析其生物力学特性,并与两种未重建脊柱矢状面平衡模型进行对比。方法:收集来自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1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住院患者的CT数据,根据301分型确定后凸畸形为ⅢA型,将CT数据导入计算机建模软件中,建立强直性脊柱后凸畸形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3种不同全脊椎截骨(VCR)手术方案的模型,分别为VCR30°,VCR32.2°和VCR40°,其中VCR32.2°使用肺门-髋轴测量方法测量L3预截骨角度为32.2°,另外构建2个未重建脊柱矢状面平衡模型,其中VCR30°设置为截骨角度为30°,VCR40°设置截骨角度为40°,在构建完成的3个模型上模拟全脊椎截骨术进行截骨,并对截骨矫形后3个模型的脊柱位移、钉棒系统、钛笼和截骨面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结论:①总位移和24个椎体位移大小排序如下:VCR40°>VCR30°>VCR32.2°,VCR40°明显高于VCR32.2°,VCR30°和VCR32.2°两者由于截骨角度差异小,位移差距不显著;椎弓根螺钉、钛棒、钛笼以及截骨接触面的应力分布趋势;②不论是钉棒应力,还是钛笼应力,VCR40°都要高于其他2个模型和平均值,并且差异明显,VCR32.3°在3种模型中应力最小,也低于平均值,并且各节段等效应力分布均匀,没有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③结果证实,基于肺门-髋轴法重建脊柱矢状面平衡能够增加术后脊柱稳定性,且内固定应力分布更低,是一种合理、科学的手术方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后凸 脊椎 有限元分析 矢状面平衡 生物力学 模型 畸形 盆参数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在重度脊柱畸形后路全脊椎截骨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涛 陶惠人 +4 位作者 黄景辉 李涛 陈向波 杨卫周 刘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4期297-300,324,共5页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在重度脊柱畸形后路全脊椎截骨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97例行Ⅰ期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进行术中 SEP 监测,...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在重度脊柱畸形后路全脊椎截骨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97例行Ⅰ期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进行术中 SEP 监测,男性47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17.8±8.2)岁(6~46岁)。先天性脊柱畸形91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5例,结核后凸 1例。SEP 监测异常的标准为波幅下降大于50%和/或潜伏期延长大于10%。分析体感诱发电位波幅变化率与手术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中,12例患者出现术中 SEP 监测异常,其中10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并发症,2例为假阳性病例;1例患者术中 SEP 未见异常,术后出现神经并发症,为假阴性病例。本组资料中 SEP 监测敏感性达90.9%,特异性97.7%,假阳性率2.3%,假阴性率9.1%。手术时间、出血百分比、固定节段与术中 SEP 监测波幅的下降率存在直线相关(P =0.000,P =0.000,P =0.000),出血百分比影响最大。结论SEP 监测敏感性较高,但影响因素多、单独使用SEP 存在缺陷,因此需要合理的联合使用多种监测手段,并注意对各种干扰因素的分析、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 脊柱畸形 后路脊椎 体感诱发电位
下载PDF
后路凹侧松解联合双极楔形截骨治疗分节不全型重度脊柱侧凸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超 周宇 +4 位作者 付青松 于海洋 赵刚 崔西龙 尹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6-212,共7页
目的:探讨后路凹侧松解联合双极楔形截骨治疗分节不全型重度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11月~2009年10月,采用经后路凹侧肋椎关节松解和对分节不全脊柱节段行双极楔形截骨治疗重度脊柱侧凸患者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 目的:探讨后路凹侧松解联合双极楔形截骨治疗分节不全型重度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11月~2009年10月,采用经后路凹侧肋椎关节松解和对分节不全脊柱节段行双极楔形截骨治疗重度脊柱侧凸患者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14~22岁,平均17.6岁;术前冠状位侧凸Cobb角83°~139°,平均99.4°;侧凸柔韧性7.8%~20.1%,平均14.3%;冠状位偏移距离0.8~6.3cm,平均3.4cm。3例合并有胸椎后凸畸形,2例合并胸椎前凸畸形。收集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及未次随访时的侧凸Cobb角和冠状位偏移距离等临床数据并分析。结果:手术时间6.4~11.2h,平均8.6h;术中出血量3100~4500ml,平均3750ml。凹侧肋椎关节松解4~6个,平均5.2个。1例因椎弓根钉侵入T5椎管致左下肢不全性瘫痪,后经拔除该钉,3个月后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例术中发生血气胸,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2周后痊愈。术后随访24~48个月,平均32.6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12°~53°,平均34.9°,矫正率50.5%~87.2%,平均65.3%;冠状位偏移距离为0.4~2.6cm,平均1.0cm,矫正率12.5%~89.5%,平均65.9%。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获得良好的骨性愈合,内固定无断钉及松动,矫正度无显著丢失。结论:后路凹侧肋椎关节松解联合双极楔形截骨治疗椎体分节不全型重度脊柱侧凸,能较好地改善脊柱的柔韧性并保持截骨间隙的相对稳定,是治疗椎体分节不全型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 椎体分节不 凹侧松解 双极楔形 后路
下载PDF
全脊椎多平面截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承敏 高吉昌 陈庆贺 《颈腰痛杂志》 2006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总结全脊椎多平面截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结果。方法自1985年以来,采用全脊椎一次性截骨术矫正脊柱后凸畸形780例,其中男642例,女138例,发病时间平均11.6年,年龄15 ̄52岁。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620例;脊柱压缩骨折46例;脊柱结核12例;... 目的总结全脊椎多平面截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结果。方法自1985年以来,采用全脊椎一次性截骨术矫正脊柱后凸畸形780例,其中男642例,女138例,发病时间平均11.6年,年龄15 ̄52岁。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620例;脊柱压缩骨折46例;脊柱结核12例;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59例;休门氏病43例。结果术前后凸角度50 ̄120,°平均68,°手术矫正30 ̄100,°平均58.5,°平均矫正率82%,截骨部位最多三个平面,全脊柱截骨部分最高达胸10。结论该手术优于传统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 脊椎多平面 脊柱后凸畸形
下载PDF
全脊椎截骨联合椎板 V 形截骨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利 史亚民 +2 位作者 侯树勋 王华东 韦兴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8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总结全脊椎截骨联合椎板V形截骨治疗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疗效,并对矫形效果和手术适应证进行分析。方法手术治疗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22例,全部为男性,平均手术年龄29.3岁。2例患者术前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全部患者... 目的总结全脊椎截骨联合椎板V形截骨治疗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疗效,并对矫形效果和手术适应证进行分析。方法手术治疗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22例,全部为男性,平均手术年龄29.3岁。2例患者术前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全部患者行后路弧顶全脊椎楔形截骨、联合多节段椎板关节突V形截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应用SEP和唤醒试验双向监测。影像学测量脊柱后凸角(CA)、骶骨倾斜角(SEA)、大体像测量颏眉角(CBVA)评价矫形效果。结果术后平均后凸角由术前的76.6°(66°~105°)矫正至29.6°,平均矫正率66.2%,骶骨倾斜角由术前平均17.5°(-5.9°~23.1°)矫正至33.4°,颏眉角由术前平均35.6°(28°~47.1°)矫正至7.4°。19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9个月(4~54个月),植骨融合良好,矫正丢失率平均2.3%。术后2例患者出现暂时神经功能障碍,1个月后完全恢复。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完全恢复。结论全脊椎截骨联合椎板V形截骨能够有效恢复躯干矢状面平衡,是治疗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后凸角度大于70°,特别是弧顶合并楔形变或压缩骨折的重度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后凸畸形 脊椎 椎板V形
下载PDF
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治疗静止型胸椎结核后凸畸形伴强直性脊柱炎1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谌宏军 刘仲前 +1 位作者 万仑 胡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年第6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脊椎 后凸畸形 胸椎结核 矫形治疗 后路 静止型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阿尖措 李占银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1079-1081,共3页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为一类较为严重的脊柱畸形病变。随着受试者畸形角度的不断增加,会令其胸廓变形严重。此刻,病患大都合并多累其他器官以及系统病变。该疾病的主要特点为进行程度严重、手术风险高。针对于此类疾病患者来讲,临... 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为一类较为严重的脊柱畸形病变。随着受试者畸形角度的不断增加,会令其胸廓变形严重。此刻,病患大都合并多累其他器官以及系统病变。该疾病的主要特点为进行程度严重、手术风险高。针对于此类疾病患者来讲,临床中与之相对应的治疗方式较多,疗效不一。其有着各自的优劣势以及相关适用范围[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病变 脊柱畸形 胸廓变形 手术风险 优劣势 脊柱侧后凸畸形 重度僵硬性 后路脊椎
下载PDF
脊柱后凸全脊柱截骨内固定31例临床观察
19
作者 贾全章 高吉昌 +7 位作者 张承敏 陈庆贺 王长纯 晁民 杨东明 王正雷 孙宏伟 胡乃武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3期132-133,共2页
目的 研究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治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应用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 ,对后凸角度矫正率 ,截骨融合率 ,内固定结构稳定性 ,对 31例接受截骨矫治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31例得到... 目的 研究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治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应用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 ,对后凸角度矫正率 ,截骨融合率 ,内固定结构稳定性 ,对 31例接受截骨矫治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31例得到术后平均 1 2个月随访 ,术前脊柱后凸角平均 73° ,术后后凸角平均为 1 2°,截骨融合率 96 77% ,后凸角度矫正率为 83 56 %。无一例发生断钉、断棒及联接结构松脱。结论 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具有内固定坚固、稳定 ,可早期离床活动 ,无须外固定的优点 ,使脊柱基本呈流线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 脊柱 临床观察 疗效 u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
下载PDF
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型截骨内固定与前路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对比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强 华庆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52-52,共1页
背景: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多采取外科手术矫形治疗,后路楔形截骨稳定性比较差,容易损伤脊髓,效果不佳。目的:分析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型截骨内固定术与前路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 背景: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多采取外科手术矫形治疗,后路楔形截骨稳定性比较差,容易损伤脊髓,效果不佳。目的:分析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型截骨内固定术与前路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大庆龙南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56例,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取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型截骨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24例采取前路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融合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术前两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Cobb角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断钉断棒松动、不融合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型截骨内固定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矫形效果可靠,防止术后畸形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畸形 钉-棒系统 后路内固定 Cobb角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