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脑深部刺激术后FDG-PET/CT变化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梁晋川 胡小吾 +7 位作者 周晓平 左传涛 吴平 陈剑春 郝斌 吴曦 陈鑫 刘建民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脑深部刺激术(DBS)后全脑葡萄糖代谢(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功能影像学变化,探讨其评估手术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2月至2011年7月,18例接受丘脑底核(STN)DBS治疗的PD患者分别在术前...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脑深部刺激术(DBS)后全脑葡萄糖代谢(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功能影像学变化,探讨其评估手术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2月至2011年7月,18例接受丘脑底核(STN)DBS治疗的PD患者分别在术前1 w和术后6个月进行脑部18-F-FDG-PET/CT。结果术前大部分PD患者FDG影像学表现符合PD相关模式(PDRP)。术后异常代谢区域代谢趋向正常改变:纹状体区、中脑、感觉运动区和运动前区皮层的异常高代谢有明显下降;双侧前额叶、扣带回和辅助运动区皮层的异常低代谢有轻度升高。结论 FDG影像对PD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和手术疗效有指导意义,但目前尚不能指导临床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深部刺激术 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抑郁症模型大鼠的脑PET成像研究
2
作者 刘金鹏 刘华 +1 位作者 高峻钰 刘少君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6-459,共4页
目的通过PET成像技术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致抑郁症大鼠的全脑代谢特点。方法实验组大鼠给予CUMS 4周后,通过糖水偏嗜度、自发活动距离、体质量等指标分为刺激后抑郁大鼠(D组)及刺激后非抑郁大鼠(ND组),并与正常对照组大鼠(... 目的通过PET成像技术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致抑郁症大鼠的全脑代谢特点。方法实验组大鼠给予CUMS 4周后,通过糖水偏嗜度、自发活动距离、体质量等指标分为刺激后抑郁大鼠(D组)及刺激后非抑郁大鼠(ND组),并与正常对照组大鼠(CON组)一起行PET检查,比较不同组大鼠之间全脑的代谢变化。结果 (1)D组大鼠的双侧S1、丘脑、苍白球、岛叶、M2、左屏状核较CON组代谢升高,右侧下丘、胼胝体压部、小脑则代谢降低;(2)D组大鼠双侧海马CA3区、M1、M2、纹状体、S1、嗅球等区较ND组代谢增高,左侧楔状核及海马则代谢降低;(3)ND组大鼠与CON组相比,无代谢升高的脑区,而外侧隔核、双侧纹状体、下丘脑室旁核、双侧S1、右侧苍白球则代谢降低。结论以前囟后4 mm处为界,抑郁大鼠脑代谢特点是前高后低,左右大致对称。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多个脑区功能的异常相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 抑郁症 大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全脑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