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脑全脊髓放疗中不同优化方法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刘丽丽 徐珊 +1 位作者 冉付荣 刘强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9期62-66,共5页
目的:对比梯度优化(gradient optimization,GO)方法和动态多叶准直器自动优化(dynamic multi-leaf collimator automatic optimization,dMLC-AO)方法在全脑全脊髓放疗(craniospinal irradiation,CSI)中的剂量学参数差异,为Monaco治疗计... 目的:对比梯度优化(gradient optimization,GO)方法和动态多叶准直器自动优化(dynamic multi-leaf collimator automatic optimization,dMLC-AO)方法在全脑全脊髓放疗(craniospinal irradiation,CSI)中的剂量学参数差异,为Monaco治疗计划系统的CSI计划设计提供可行性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在某院接受CSI的15例患者,通过Monaco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GO计划(作为GO组)和dMLC-AO计划(作为dMLC-AO组)进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比较2组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剂量衔接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dMLC-AO组的D98%和均匀性指数略优于G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的D2%、D50%和适形性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肠道Dmean外,2组的危及器官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O组较dMLC-AO组跌落区的剂量分布更均匀有序,GO组中段计划36 Gy等剂量线覆盖的靶区长度明显长于dMLC-AO组。结论:GO方法相较于dMLC-AO方法可有效地控制CSI计划剂量衔接区的剂量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全脊髓放疗 梯度优化 动态多叶准直器自动优化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下载PDF
全脑全脊髓放疗不同照射方式的疗效 被引量:14
2
作者 付学海 石梅 +3 位作者 肖锋 王建华 许林 龙小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2417-2420,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照射方式下全脑全脊髓放疗对生殖细胞瘤及髓母细胞瘤的疗效,并探讨最佳放疗方法。方法:1999年8月至2010年2月本院收治的42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行术后全脑全脊髓放疗,放疗方式分为标准全脑全脊髓照射(连续照射)和...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照射方式下全脑全脊髓放疗对生殖细胞瘤及髓母细胞瘤的疗效,并探讨最佳放疗方法。方法:1999年8月至2010年2月本院收治的42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行术后全脑全脊髓放疗,放疗方式分为标准全脑全脊髓照射(连续照射)和分段照射(先全脑后全脊髓)两种类型,观察不同照射方式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血液学毒性、远期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结果:42例患者经全中枢照射治疗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者32例。不同照射方式有一定差异,分段照射延长了疗程且不良反应较多,随访显示复发率高于连续照射组,分段照射并未使患者得到明显的生存获益。结论:术后全脑全脊髓放疗对生殖细胞瘤及髓母细胞瘤疗效较好,与以往文献资料相比,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及生存期。从最佳照射方式角度出发,分段照射延长疗程,且复发率高,仍以连续照射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 全脑全脊髓放疗
下载PDF
儿童松果体母细胞瘤术后全脑全脊髓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侯栋梁 房彤 +1 位作者 宋丽楠 陈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98-301,共4页
目的:提高对儿童松果体母细胞瘤临床特征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0例儿童松果体母细胞瘤术后患者的一般资料、肿瘤切除程度、放疗靶区和剂量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提高对儿童松果体母细胞瘤临床特征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0例儿童松果体母细胞瘤术后患者的一般资料、肿瘤切除程度、放疗靶区和剂量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后全脑全脊髓放疗。全脑全脊髓中位放疗剂量为30.6(25.5~36.0)Gy,瘤床区的中位放疗剂量为55.8(50.4~60.0)Gy。4例患者在放疗结束1个月行化疗,化疗方案为依托泊苷+顺铂+异环磷酰胺。随访1.5~49.0个月,10例患者均获无病生存,未出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者脊髓播散。结论:松果体母细胞瘤是比较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容易出现脊髓播散。手术、术后全脑全脊髓放疗加辅助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是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的疗效尚可,预后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母细胞瘤 全脑全脊髓放疗 预后
下载PDF
照射野中心轴偏转行全脑全脊髓放疗的剂量研究
4
作者 明智 王东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3期368-369,共2页
目的:通过照射野中心轴偏转与传统照射方式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对全脑全脊髓放疗的差别。方法:选取2010-2016年,进行全脑全脊髓治疗的40例患者,应用不同计划方式设计并分析两者特点。结果:使用照射野中心轴偏转方式计划的靶区,其靶区适形... 目的:通过照射野中心轴偏转与传统照射方式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对全脑全脊髓放疗的差别。方法:选取2010-2016年,进行全脑全脊髓治疗的40例患者,应用不同计划方式设计并分析两者特点。结果:使用照射野中心轴偏转方式计划的靶区,其靶区适形指数(CI)、最大剂量(D_(max)=36.7±3.8、44.41±4.2,P<0.05)均优于传统照射方式的计划设计,且小肠和心脏的最大剂量方面也小于传统照射方式的计划设计。结结论论:使用照射野中心轴偏转方式行全脑全脊髓放疗可避免靶区与正常组织内高剂量区域的出现,减小摆位误差几率,提高治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全脑全脊髓放疗 剂量
下载PDF
全脑全脊髓放疗中静态调强和容积调强的剂量学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朱俐颖 胡小洋 +1 位作者 孙磊 汪洋 《辐射防护通讯》 2020年第3期15-18,共4页
回顾性选取2019年在我院放疗中心接受全脑全脊髓照射(CSI)的病人20例,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OAR)后,传输至Oncentra 4.1治疗计划系统,对全脑全脊髓放疗采用静态调强(ss-IMRT)和容积调强(VMAT)两种放疗技术进行计划,分别计算两种技术的适... 回顾性选取2019年在我院放疗中心接受全脑全脊髓照射(CSI)的病人20例,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OAR)后,传输至Oncentra 4.1治疗计划系统,对全脑全脊髓放疗采用静态调强(ss-IMRT)和容积调强(VMAT)两种放疗技术进行计划,分别计算两种技术的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107%处方剂量线所包含的靶区体积(V107)、靶区内最大剂量点剂量值(Dmax)、危及器官受量、正常组织(NT)受量、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种调强方法的剂量学差异。结果表明,采用VMAT技术,靶区覆盖度、CI、HI、V107、Dmax、OAR受照量等参数优于ss-IMRT技术,治疗时间和机器跳数也明显减少。但靶区外正常组织(NT)低剂量的辐射区域增大。说明在CSI中,VAMT优于ss-IMRT具有优势,但接受CSI患者大多是儿童,低剂量的辐射区域是否增加不良反应及其对临床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全脊髓放疗 静态调强 容积调强
下载PDF
全脑全脊髓放疗过程中射野重叠区对计划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鞠孟阳 史玉静 +1 位作者 田甜 孙新臣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设置全脑全脊髓放疗计划设计过程中不同重叠区大小及摆位误差,试图找出重叠区大小对计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进行全脑全脊髓放疗的病例共8例。设置重叠区长度为1、2、4、6、8、10 cm等6个类别,分别进行计划设计,比较计划质量... 目的:设置全脑全脊髓放疗计划设计过程中不同重叠区大小及摆位误差,试图找出重叠区大小对计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进行全脑全脊髓放疗的病例共8例。设置重叠区长度为1、2、4、6、8、10 cm等6个类别,分别进行计划设计,比较计划质量及执行情况。在以上6类的基础上模拟头脚方向摆位误差后再进行计划优化,比较计划重叠区长度及摆位误差对计划的影响。结果:8例患者共制定272个治疗计划。对这272个计划进行分析:计划重叠区长度在1、2、4、6、8、10 cm时计划均能满足处方要求。但是重叠区为1 cm时,处方剂量分布在(95.2±1.0)%,低于其他几个类别(P=0.000)。重叠区长度由2 cm增加到10 cm时CI值逐渐增大,而HI指数逐渐减小(P=0.03)。同时,摆位误差≥±0.5 cm时,重叠区剂量明显分布不均。结论:在全脑全脊髓放疗中,射野重叠省去了治疗过程中射野的移动,降低了治疗过程中的随机系统误差。但是重叠区长度存在适宜区间,就研究设置的6类来分析,重叠区区间∈[4,10]时,计划均能较好地满足计划需求。同时,摆位误差控制在0.5 cm以下时,对计划几乎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全脊髓放疗 射野重叠区 摆位误差 适形指数 均匀指数
下载PDF
不同放射治疗技术对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血液学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扬琼 杨华君 +3 位作者 罗日顺 邓官华 张平 蔡林波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7期805-81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放疗技术对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血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行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的血象变化,其中观察组36例行调强放疗,对照组43例行三维适形放疗。两组患者靶区处方剂量为28.8~36.0Gy,单次剂量为1.6~2.0Gy,记录两组... 目的:探讨不同放疗技术对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血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行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的血象变化,其中观察组36例行调强放疗,对照组43例行三维适形放疗。两组患者靶区处方剂量为28.8~36.0Gy,单次剂量为1.6~2.0Gy,记录两组患者在放疗前、中、后血液学毒性变化和骨髓抑制程度,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90%的病人在放疗期间以及放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观察组在放疗期间血红蛋白以及放疗结束后2周血红蛋白和白细胞的抑制程度较对照组严重(z=-2.272,P=0.023;z=-3.053,P=0.002;z=-3.163,P=0.002)。结论:采用调强技术行全脑全脊髓放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血象变化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避免调强放疗导致的严重骨髓抑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全脊髓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血液学毒性 骨髓抑制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患者全脑全脊髓放疗的血液学毒性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赵向飞 康静波 +2 位作者 聂青 张军 贾海威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了解全脑全脊髓放疗对髓母细胞瘤患者血象的影响,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30例髓母细胞瘤患者在接受全脑全脊髓放疗期间血象变化,按照下降程度分为正常与轻度抑制(0/Ⅰ/Ⅱ)和重度抑制(Ⅲ/Ⅳ),分析性别、年龄、放疗累积剂... 目的了解全脑全脊髓放疗对髓母细胞瘤患者血象的影响,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30例髓母细胞瘤患者在接受全脑全脊髓放疗期间血象变化,按照下降程度分为正常与轻度抑制(0/Ⅰ/Ⅱ)和重度抑制(Ⅲ/Ⅳ),分析性别、年龄、放疗累积剂量与血液学毒性的相关性。结果 96.7%(29/30)的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63.3%(19/30)的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70%的患者在放疗开始2周内出现白细胞减少,放疗的累积剂量与血液学毒性有关(P<0.001)。结论大部分患者在前两周出现白细胞减少,放疗累积剂量(Dt)0~18 Gy出现血液学毒性的患者中发生重度抑制的白细胞血液学毒性的比例更高,放疗开始2周内出现白细胞减少比例高,应密切观察血象变化,发生血液学毒性时应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全脑全脊髓放疗 血液学毒性
原文传递
全身定位技术在全脑全脊髓调强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海芳 刘建平 +4 位作者 张晓斌 时秀菊 姜斌 徐寿平 王静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7年第4期302-305,共4页
利用全身定位体架及基部剂量计划补偿(BDPC)技术研究一种全脑全脊髓放疗方法。对本院11例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全身定位体架配合头颈肩模和体膜进行患者体位固定并利用基部剂量计划补偿(Base Dose Plan Compensation,... 利用全身定位体架及基部剂量计划补偿(BDPC)技术研究一种全脑全脊髓放疗方法。对本院11例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全身定位体架配合头颈肩模和体膜进行患者体位固定并利用基部剂量计划补偿(Base Dose Plan Compensation,BDPC)模块进行调强优化。评价靶区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危及器官(OAR)受量及射野衔接处剂量。此种方法提高了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简化了计划设计过程,提高了摆位精度并保证了重复性。射野衔接处未出现剂量冷热点,与计算值基本一致。通过本研究证明全身定位技术联合BDPC优化方法在全脑全脊髓放疗中能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操作简便,提高计划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定位 射野衔接 BDPC 全脑全脊髓放疗
下载PDF
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全脑全脊髓放疗的血液学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栋梁 房彤 +2 位作者 宋丽楠 孙保锦 陈力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行全脑全脊髓放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并分析放疗期间血液学不良反应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髓母细胞瘤术后行全脑全脊髓放疗的儿童87例。血液学不良反应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早期放... 目的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行全脑全脊髓放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并分析放疗期间血液学不良反应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髓母细胞瘤术后行全脑全脊髓放疗的儿童87例。血液学不良反应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早期放射反应标准评分进行评价。分析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手术与放疗的时间间隔、放疗间断时间以及全脑全脊髓和后颅窝的照射顺序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1、2、3年的总生存率(OS)分别为95.0%,92.4%和84.9%,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93.7%,89.8%和80.8%。90.8%的患者出现2~3级的白细胞下降。70.1%的患者出现1~2级的血小板下降。1.1%的患者出现3级的血小板下降。16.1%的患者出现1~2级的血红蛋白下降,未出现3~4级的血红蛋白下降。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血小板分级在0~1级和2~4级的3年PFS分别为84.1%和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6,P〈0.05)。血红蛋白分级在0级和1~4级的3年PFS分别为86.6%和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9,P〈0.05);3年OS分别为91.6%和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6,P〈0.05)。中断放疗时间〈3d和≥3d的两组患者3年PFS分别为84.6%和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3,P〈0.05)。结论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行全脑全脊髓放疗期间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以及由此导致的放疗中断均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全脑全脊髓放疗 血液学不良反应 预后
原文传递
儿童髓母细胞瘤全脑全脊髓放疗的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吉 项冬仙 谢淑萍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24期3449-3450,共2页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多发于10岁以前的小儿,占儿童肿瘤的15%~20%,是颅内恶性度最高的胶质瘤之一.髓母细胞瘤对放疗十分敏感,实践已证明术后放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放疗范围包括:局部+全脑+脊髓.
关键词 全脑全脊髓放疗 髓母细胞瘤 儿童肿瘤 护理 生活质量 术后放疗 胶质瘤 恶性度
原文传递
ArcCHECK用于全脑全脊髓容积旋转调强验证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姚升宇 陈旭明 +5 位作者 赵国旗 许奕 陈廷锋 王子杰 胡喆恺 刘勇 《中国医疗设备》 2019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本研究尝试利用ArcCHECK对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全脑全脊髓长靶区及多个射野衔接处进行剂量验证,探索其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7年6例行VMAT全脑全脊髓治疗的成人患者,将计划移植到ArcCHECK模... 目的本研究尝试利用ArcCHECK对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全脑全脊髓长靶区及多个射野衔接处进行剂量验证,探索其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7年6例行VMAT全脑全脊髓治疗的成人患者,将计划移植到ArcCHECK模体上。ArcCHECK的Merge功能可以将验证范围扩展到36 cm,所以将全脑全脊髓VMAT计划拆分成头颈、胸及腹盆三段进行分开验证,并将射野衔接处确保在验证范围内。采用γ分析3 mm/3%标准,同时对计划的绝对剂量也做了验证。结果 6个计划的头颈、胸、腹盆的验证通过率均在96.4%以上,头颈(99.1±0.8)%、胸(97.5±1.1)%、腹盆(98.8±0.6)%,并且射野衔接处通过率都非常好。绝对剂量差异在-1.7%~1.5%之间,符合误差允许范围。结论 ArcCHECK的Merge功能能将射野验证范围扩大至36 cm,并能观察到衔接处的剂量分布,验证结果有较高的γ通过率,所以ArcCHECK可以用于全脑全脊髓容积旋转调强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旋转调强疗法 全脑全脊髓放疗 ArcCHECK 超长靶区 射野衔接 剂量验证
下载PDF
全中枢照射技术新探索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金磊 吴丹 +2 位作者 卜明伟 路双臣 张贺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3354-3357,3374,共5页
目的:阐述一种普遍适合于全中枢放射治疗的方法。方法:使用precise plan三维适形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在计划设计过程中综合利用了非共面射野衔接技术、相邻两野相切技术和正向子野添加技术,最后利用detla4三维剂量验证模体对射野衔接... 目的:阐述一种普遍适合于全中枢放射治疗的方法。方法:使用precise plan三维适形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在计划设计过程中综合利用了非共面射野衔接技术、相邻两野相切技术和正向子野添加技术,最后利用detla4三维剂量验证模体对射野衔接处进行剂量测量验证。结果:计划显示在射野衔接处没有明显的剂量冷点或者热点出现,衔接位置两侧各条等剂量线实现了无缝衔接,靶区得到了理想的剂量分布;并且在剂量验证的过程中发现,当模拟的移床精度控制在±1 mm时,detla4测量衔接处没有明显的剂量偏差,结果符合临床治疗需要。结论:与以往及常规方法相比,本文提到的这种方法适合于绝大多数全中枢放射治疗病例,并且可以在射野衔接处获得更为理想的剂量分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全脊髓放疗 射野衔接 多等中心放射治疗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俊红 邓涤 +1 位作者 谢丛华 周云峰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639-641,共3页
目的:研究化疗+全脑全脊髓放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枢神经系统(CNS)侵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5例为系统治疗后复发,3例为首程治疗前合并发生)的治疗情况,总结全脑全脊髓放... 目的:研究化疗+全脑全脊髓放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枢神经系统(CNS)侵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5例为系统治疗后复发,3例为首程治疗前合并发生)的治疗情况,总结全脑全脊髓放疗治疗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临床疗效.结果:326例病理诊断的NHL患者18例继发CNS侵犯,继发CNS侵犯多发生于B细胞性侵袭性淋巴瘤.经采用包括全脑全脊髓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有效率77.8%(14/18),症状缓解率88.9%(16/18).发生CNS侵犯的中位时间为诊断NHL后11.5月(0~40月);发生CNS侵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9月(3~36月);诊断NHL后总生存中位生存时间为19.5月(3~74月).发生CNS侵犯后1年生存率为45.1%,患者5年生存率为36.7%.未增加治疗相关死亡和毒性.结论:全脑全脊髓放疗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侵犯 全脑全脊髓放疗 综合治疗
下载PDF
36例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的治疗 被引量:5
15
作者 钱普东 许康雄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5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比较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的不同治疗方法间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36例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病理诊断13例,临床诊断23例。治疗采用局部放疗15例,全脑放疗9例,全脑全脊髓放疗10例。应用SPSS10.0软件包分析各组的差别。结果总体3年无... 目的比较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的不同治疗方法间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36例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病理诊断13例,临床诊断23例。治疗采用局部放疗15例,全脑放疗9例,全脑全脊髓放疗10例。应用SPSS10.0软件包分析各组的差别。结果总体3年无瘤生存率62.41%,5年无瘤生存率54.61%。结果显示全脑全脊髓放疗组有最低的转移率及最高的长期生存率,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推荐全脑全脊髓放疗为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 放射治疗 局部放疗 放疗 全脑全脊髓放疗
下载PDF
儿童髓母细胞瘤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CCCG-MB-2017) 被引量:31
16
作者 孙晓非 甄子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169-174,共6页
一、背景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是儿童时期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胚胎性恶性肿瘤,以5~10岁的儿童较常见,占所有儿童颅内肿瘤的25%。目前标准治疗策略是手术联合全脑全脊髓放疗和放疗后辅助化疗。根据危险因素进行分层治疗... 一、背景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是儿童时期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胚胎性恶性肿瘤,以5~10岁的儿童较常见,占所有儿童颅内肿瘤的25%。目前标准治疗策略是手术联合全脑全脊髓放疗和放疗后辅助化疗。根据危险因素进行分层治疗。MB确切的预后因素包括手术切除的程度、有无远处转移、诊断时的年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儿童时期 胚胎性恶性肿瘤 全脑全脊髓放疗 专家 诊疗 中枢神经系统 手术切除
下载PDF
儿童恶性脑肿瘤放疗后继发肺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金 任思其 +6 位作者 李舒婷 李苗 龚小军 杜淑旭 孙艳玲 武万水 孙黎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807-1810,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恶性脑肿瘤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CSI)所致肺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的恶性脑肿瘤患儿共145例,手术全切肿瘤后接受CSI,放疗结束后42 d左右、维持化疗前常... 目的 探讨儿童恶性脑肿瘤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CSI)所致肺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的恶性脑肿瘤患儿共145例,手术全切肿瘤后接受CSI,放疗结束后42 d左右、维持化疗前常规肺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确诊放射性肺损伤患儿10例,给予醋酸泼尼松0.5 ~1.0 mg/(kg·d)口服及复方磺胺甲(恶)唑预防感染,每4周复查肺部HRCT,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其中2例患儿症状明显且合并感染,给予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随访观察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截至2018年1月,随访时间为26~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共10例患儿确诊放射性肺损伤,发病率约为6.9%,其中髓母细胞瘤8例,松果体母细胞瘤1例,非典型畸胎瘤/横纹肌样瘤1例.男6例,女4例;中位年龄8岁(5~13岁).肺损伤在放疗结束后第39-52天确诊,肺部HRCT显示病变部位多位于单侧或双侧肺下叶背段和/或基底段,仅2例患儿临床表现为频繁咳嗽,其余患儿无明显呼吸道症状.给予醋酸泼尼松和复方磺胺甲(恶)唑治疗后,分别于2~8个月肺部病变逐渐减轻至完全消失.2例患儿在后续维持化疗前或过程中合并严重感染,根据药敏结果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后继续化疗顺利.结论 CSI所致放射性肺损伤多无症状或症状较轻,放疗后常规行肺部影像学检查有利于肺损伤的早期发现,及早给予激素和预防感染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全脑全脊髓放疗 放射性肺损伤
原文传递
23例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享贤 陈海林 林远雄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4-495,共2页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实体瘤,高发年龄5~10岁。外科手术后辅以全脑全脊髓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对23例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的回顾性分析,试图探讨放疗效果、影响预后因素和常见副反应。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疗效观察 术后放疗 全脑全脊髓放疗 中枢神经系统 外科手术后 高发年龄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