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IC-PCR及全自动核糖体分型法鉴定不同来源的解朊金黄杆菌 被引量:3
1
作者 田敏 冯震 +3 位作者 曲瑞丹 黄静 戚稼禹 曹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11,118,共8页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高效分离筛选高产蛋白质谷氨酰胺酶的解朊金黄杆菌的筛选方法,采用肠道基因间重复序列扩增(ERIC-PCR)和全自动核糖体分型方法对来自不同环境的33株解朊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proteolyticum)进行分子分型研究。方...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高效分离筛选高产蛋白质谷氨酰胺酶的解朊金黄杆菌的筛选方法,采用肠道基因间重复序列扩增(ERIC-PCR)和全自动核糖体分型方法对来自不同环境的33株解朊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proteolyticum)进行分子分型研究。方法:采用ERIC国际通用引物对33株解朊金黄杆菌进行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使用NTsys软件对电泳图进行聚类分析。同时,采用全自动核糖体分型方法对33株解朊金黄杆菌进行核糖体分型,采用Bionumeric软件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均可得到清晰的指纹图谱,可对33株解朊金黄杆菌进行分子分型。ERIC-PCR可扩增出3~9个100~10000 bp之间的条带,将菌株分为2个族群。全自动核糖体分型方法可将菌株分为2个亚型,每种亚型间菌株仍有细微差异。结论:同种菌株之间同源性达到99%以上,但仍在遗传进化关系上存在差异。来自同一地区的分离株有聚类成一类的趋势,且与菌株的产酶能力存在密切关联。研究结果表明聚类于族群Ⅱ的菌株基本都来自于河南,且该类群菌株的产酶能力明显高于族群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朊金黄杆菌 ERIC-PCR 全自动核糖体分型 基因分型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API-STAPH生化鉴定及核糖体分型分析(英文) 被引量:8
2
作者 钟玮 冯震 +1 位作者 鲍英 徐伟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4-359,共6页
食源性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查和检测备受关注,传统的生化鉴定方法存在耗时长和灵敏度低等缺陷,本文以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16S核糖体RNA测序和核糖体基因分型技术对4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鉴定和分型,结果表明:... 食源性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查和检测备受关注,传统的生化鉴定方法存在耗时长和灵敏度低等缺陷,本文以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16S核糖体RNA测序和核糖体基因分型技术对4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鉴定和分型,结果表明:API-STAPH生化方法鉴定的准确率为93%,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准确率≥99%;全自动微生物核糖体基因分型系统将4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为22个Ribogroup。上述研究将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上升到"亚型"的高度,16S核糖体RNA测序和核糖体分型技术可为食源性致病菌的风险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API-STAPH生化鉴定 16S RRNA 全自动核糖体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