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全血免疫吸附治疗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杨丽 程焱 +3 位作者 刘馨 梁浩 翟翚 谷亚伟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48-250,258,共4页
目的观察以色氨酸为配基、纤维素为载体的吸附剂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法(WBIA)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疗效。方法用新鲜牛坐骨神经提取周围神经髓鞘组织中的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接种雄性Wistar大鼠建立EAN动物模型,采用临床症... 目的观察以色氨酸为配基、纤维素为载体的吸附剂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法(WBIA)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疗效。方法用新鲜牛坐骨神经提取周围神经髓鞘组织中的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接种雄性Wistar大鼠建立EAN动物模型,采用临床症状评分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模型进行评价,并将EAN模型大鼠分为WBIA治疗组和模型组两组,在接种后第13天对WBIA治疗组进行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治疗,接种后第18天取坐骨神经进行病理检查。另设对照组,仅接种福氏佐剂和百日咳菌苗。结果 (1)EAN模型鼠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39.33±5.51)m/s]明显低于对照组[(74.33±4.04)]m/s(P<0.05)。(2)WBIA治疗组在接种后第1 6天临床症状开始好转,在接种后第22~24天完全恢复。WBIA治疗组和模型组单核细胞数分别为(7.58±0.80)和(12.56±1.06)个,脱髓鞘评分分别为(1.58±0.38)和(2.83±0.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WBIA能有效治疗EAN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性神经炎 灌流免疫吸附 脱髓鞘
下载PDF
全血免疫吸附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的护理
2
作者 吴炳华 刘春生 刘夕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3期326-327,共2页
目的总结神经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吸附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例神经免疫性疾病患者给予细致的护理,包括治疗前护理、治疗过程、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原发病的观察。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安全完成免疫吸附治疗,... 目的总结神经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吸附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例神经免疫性疾病患者给予细致的护理,包括治疗前护理、治疗过程、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原发病的观察。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安全完成免疫吸附治疗,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1例患者病情痊愈,6例患者病情好转。结论在全血免疫吸附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时给予全面细致的护理,保证其最佳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全血免疫吸附 神经免疫性疾病
原文传递
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治疗被动转移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秀华 程焱 +4 位作者 杨丽 谢炳玓 梁浩 翟翚 王虔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2-585,共4页
目的观察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的疗效。方法用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G)建立急性EAMG模型,并进行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以球形纤维素为载体色氨酸为配基的吸附剂治疗2h,... 目的观察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的疗效。方法用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G)建立急性EAMG模型,并进行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以球形纤维素为载体色氨酸为配基的吸附剂治疗2h,能清除49.85%±2.55%的致病抗体,肌无力症状显著改善;重复神经电刺激实验CMAP衰减率从21.875±3.226(3Hz)、22.250±2.815(5Hz)和24.375±1.685(10Hz)恢复到17.875±1.642(P<0.05)、18.750±1.388(P<0.05)和23.250±1.388;单纤维肌电图示MCD值也从23.125±2.997(3Hz)、26.375±4.172(5Hz)和30.375±4.470(10Hz)显著性地缩短至19.250±1.488(P<0.05)、21.750±2.375(P<0.05)和26.125±2.031(P<0.05)MEPP波幅(μV)也从30.54±3.74显著增加至40.43±3.45(P<0.01),频率(次/s)从17.18±2.87显著增加至18.74±2.75(P<0.01);单位面积的神经肌肉接头数从9.825±3.401增加至10.900±2.879(P<0.05)。结论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治疗能有效清除被动转移型重症肌无力动物体内致病抗体,并相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肌肉电传导功能,增加神经肌肉接头处nAChR数量,为临床重症肌无力的血液净化治疗提供了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灌流免疫吸附治疗 ACHRAB 神经肌肉传递 神经肌肉接头
下载PDF
外周血干扰素-γ释放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假阴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彬 朱涛 李长毅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534-538,543,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扰素-γ释放试验(IGRAs)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假阴性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并根据细菌学和(或)组织学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扰素-γ释放试验(IGRAs)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假阴性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并根据细菌学和(或)组织学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144例,采集患者人口学及临床资料,根据全血酶联测定免疫吸附测定法(QFT-GIT)进行IGRAs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假阴性组和阳性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QFT-GIT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假阴性的影响因素。结果结核菌素试验(PPD)阴性结果[Exp(B)=6.451,95%CI(2.951~14.105),P=0.000]、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Exp(B)=0.057,95%CI(0.004~0.811),P=0.034]是QFT-GIT假阴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EOS较高和PPD阴性的胸腔积液患者,若出现QFT-GIT阴性的结果,需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判断,不能完全排除结核性胸膜炎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酶联测定免疫吸附测定法 假阴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