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与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的结果观察
1
作者 严蜀华 李明 +3 位作者 刘俊 杨明建 叶青跃 刘佳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2年第6期736-73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与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对脑梗死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使用仪器法对90例脑梗死组及9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及TF-PCA进行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TF-PCA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与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对脑梗死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使用仪器法对90例脑梗死组及9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及TF-PCA进行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TF-PCA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结论:常规检测血液流变学及TF-PCA对脑梗死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液流变学 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严蜀华 李素君 +3 位作者 叶青跃 杨明建 董明国 姜丹 《微循环学杂志》 2012年第1期64-65,I000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对脑梗死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使用仪器法对88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100例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血清Hcy、hs-CRP水平及全血TF-PCA进行...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对脑梗死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使用仪器法对88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100例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血清Hcy、hs-CRP水平及全血TF-PCA进行检测,并比较不同梗死容积组上述三指标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Hcy、hs-CRP和TF-PC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梗死容积组比较,梗死容积越大,其Hcy、hs-CRP及TF-PCA水平越高。结论:常规监测血清Hcy、hs-CRP和全血TF-PCA水平可为脑梗死患者病情变化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脑梗死患者 检测分析 活性 组织因子 蛋白水平 管疾病
下载PDF
复发和初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体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明洁 刘水晶 +2 位作者 朱杰平 毛洪博 李明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的:分析复发和初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D-二聚体(DD)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变化。方法:使用仪器法对70例复发性脑梗死(复发组)及80例初发性脑梗死(初发组)患者的血清Hcy、血浆DD及全血TF-PCA水平进行... 目的:分析复发和初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D-二聚体(DD)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变化。方法:使用仪器法对70例复发性脑梗死(复发组)及80例初发性脑梗死(初发组)患者的血清Hcy、血浆DD及全血TF-PCA水平进行检测,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发组和初发组Hcy、DD及TF-PCA含量均增高,复发组升高更显著。结论:脑梗死患者Hcy、DD、TF-PCA血液水平检测,对复发和初发性脑梗死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脑梗死 初发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组织因子活性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和血浆D-二聚体及脑钠肽的结果分析
4
作者 李明 王文怡 +1 位作者 周有利 张明洁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3年第6期850-85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全血组织因子凝血活性(TF-PCA)、血浆D-二聚体(DD)及B型脑钠肽(BNP)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仪器法对63例AMI患者及6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全血TF-PCA和血浆DD及BNP水平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AM...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全血组织因子凝血活性(TF-PCA)、血浆D-二聚体(DD)及B型脑钠肽(BNP)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仪器法对63例AMI患者及6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全血TF-PCA和血浆DD及BNP水平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AMI患者全血TF-PCA、血浆DD和BNP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TF-PCA、DD和BNP对AMI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组织因子活性 D-二聚体 B型脑钠肽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组织因子及其促凝血活性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付文金 郑磊 +6 位作者 王前 邓任堂 叶长钦 王少波 彭兰芬 熊诗龙 汤惠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8-881,共4页
目的探讨尿液组织因子(TF)含量及其促凝血活性(PCA)在不同尿微白蛋白水平的2型糖尿病(DM)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86名2型DM患者按照尿白蛋白/肌酐(UACR)比共分为3组,即UACR<30mg/g的正常蛋白尿组42例,30mg/g≤UACR<300mg/g... 目的探讨尿液组织因子(TF)含量及其促凝血活性(PCA)在不同尿微白蛋白水平的2型糖尿病(DM)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86名2型DM患者按照尿白蛋白/肌酐(UACR)比共分为3组,即UACR<30mg/g的正常蛋白尿组42例,30mg/g≤UACR<300mg/g的微量白蛋白尿组26例,UACR≥300mg/g的大量白蛋白尿组18例,21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ELISA法测定各组尿液TF含量和一步凝固法检测TF-PCA活性。常规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RP(Hs-CRP)、肾功能。结果 DM组TF含量和PCA活性随尿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在不同糖尿病组别间存在差异;尿液TF活性与尿素、肌酐、胱抑素C、hs-CRP、UACR、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测定指标无相关性,而尿液TF含量仅与hs-CRP、UACR呈正相关。结论 2型DM尤其是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TF呈高表达,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病程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尿液 组织因子 活性 微白蛋白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内皮素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郭梅 雷蕾 +3 位作者 潘国雄 赵瑛 易蕾 陈琦 《微循环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6-28,34,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经临床确诊的TI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观察组,n... 目的:回顾性分析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经临床确诊的TI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观察组,n=54)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治疗组,n=54),两组均给予降压、降脂、控制血糖等常规措施,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n=56)。1个疗程后(7天)观察两组TIA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血浆ET-1及全血TF-PC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治疗组(70.37%vs 46.30%,94.44%vs 72.22%,P均<0.05)。治疗前,两组TIA患者ET-1及TFPCA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ET-1及TF-PC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较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脑及其它脏器出血。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TIA效果良好,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发作 奥扎格雷钠 低分子肝素钙 内皮素-1 组织因子活性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发病48h内同型半胱氨酸、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俊 杜丹心 +1 位作者 刘佳 张明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83-484,487,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在冠心病(CHD)患者发病48h内的变化。方法采用相关仪器对300例CHD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cy、血浆vWF及全血TF-PCA水平进行检测和统计...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在冠心病(CHD)患者发病48h内的变化。方法采用相关仪器对300例CHD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cy、血浆vWF及全血TF-PCA水平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300例CHD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n=96),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n=100)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n=104)。结果 CHD患者Hcy、vWF及TF-PC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AMI组>UAP组>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及UAP组vWF及TF-PCA水平较SAP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糖尿病、高血压的SAP、UAP及AMI患者较未伴糖尿病、高血压同组患者Hcy水平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及AMI组vWF及TF-PC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检测Hcy、vWF及TF-PCA对CHD患者疾病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均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稳定型心绞痛 同型半胱氨酸 管性友病因子 组织因子活性
下载PDF
全自动sta-compact凝血仪与半自动Coachrome-Ⅳ型凝血仪测定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的比较
8
作者 易正山 孙竞 +3 位作者 孟凡义 冯茹 林榕 周淑芸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凝血因子Ⅷ活性测定是血友病A诊治过程中极为关键的检查项目,过去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自配试剂等方法,FⅧ:C测定结果波动较大。近年,随着半自动及全自动凝血仪的日渐普及,大大提高了FⅧ:C检测的准确度及检测效率。本研究通过在全自动St... 凝血因子Ⅷ活性测定是血友病A诊治过程中极为关键的检查项目,过去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自配试剂等方法,FⅧ:C测定结果波动较大。近年,随着半自动及全自动凝血仪的日渐普及,大大提高了FⅧ:C检测的准确度及检测效率。本研究通过在全自动Sta-compact凝血仪和半自动Coachrome凝血仪上测定FⅧ:C的比较,以探讨不同类型仪器测定FⅧ:C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sta-compact 半自动Coachrome-Ⅳ型 因子 活性 友病
下载PDF
硫代磷酸酯寡核苷酸的合成及其对内皮细胞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基因表达及TF促凝活性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黔宁 应大君 +1 位作者 戴光明 郑健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1-75,90,共6页
为合成与 TF基因启动子区切应力反应元件 ( Shear stress responsive element,SSRE)形成三链 DNA的硫代磷酸酯寡核苷酸 ( Triple helix- forming phosphorothioate oligodeoxynucleotides,TFO- ps) ,探讨其对内皮细胞TF基因表达及 TF促... 为合成与 TF基因启动子区切应力反应元件 ( Shear stress responsive element,SSRE)形成三链 DNA的硫代磷酸酯寡核苷酸 ( Triple helix- forming phosphorothioate oligodeoxynucleotides,TFO- ps) ,探讨其对内皮细胞TF基因表达及 TF促凝活性的影响。我们设计反向 TFO ( T2 1GTa)序列 ,采用固相亚磷酰胺三酯固相法合成TFO。在 TFO的 3′末端进行硫代磷酸酯修饰。应用电泳迁移分析 (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s,EMSA)观察寡核苷酸和硫代脱氧寡核苷酸的亲和性。在 ECV3 0 4内皮细胞株观察 γ- 32 P标记硫代磷酸酯 TFO的细胞摄取及其对 TF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 ,TFO- ps( T2 1Gta- ps)与靶序列能形成三链 DNA,其 Kd值为 3 .6× 10 - 1 0 M。在内皮细胞株 ECV3 0 4细胞 ,TFO- ps( T2 1GTa- ps)的细胞吸收率为 11.65 % ,主要分布在核沉淀 ,约占吸收总量的77.2 5 % ,显著降低内皮细胞 TF基因 m RNA表达及 TF蛋白合成的平均光密度 ( AOD)值 ,显著降低 TF的促凝活性。以上结果表明 ,TFO- ps( T2 1GTa- ps)具有较好的抗凝活性 ,其机制与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磷酸酯寡核苷酸 内皮细胞 组织因子 基因表达 TF 活性
下载PDF
口服抗凝剂患者凝血因子促凝活性及其与INR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波 方国安 +2 位作者 金秀国 庄晓玲 方汉波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3-163,176,共2页
关键词 华法令 用酶原时间 因子 活性
下载PDF
慢性脑血管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全血组织因子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董明国 杜忠芳 +2 位作者 程静 石应元 严蜀华 《微循环学杂志》 2010年第4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血流变学指标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AC)检测对慢性脑血管病(CCVD)临床诊断和疗效监测的作用。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测定全血粘度等6项指标;采用全血复钙凝血时间法检测TF-PAC;比较CCVD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群之间两类指... 目的:观察血流变学指标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AC)检测对慢性脑血管病(CCVD)临床诊断和疗效监测的作用。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测定全血粘度等6项指标;采用全血复钙凝血时间法检测TF-PAC;比较CCVD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群之间两类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CCVD组男女性患者血液变6项指标中5项指标以及TF-PAC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血流变指标明显改善,其中以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Fg)和TF-PAC降低尤为明显(P<0.01)。结论:应用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F-PAC对CCVD进行临床诊断及治疗监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管病 液流变学指标 组织因子 治疗前后 DISEASES 活性 液流变性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和全血组织因子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琳 雷蕾 +3 位作者 易蕾 郭梅 崔颖 张明洁 《微循环学杂志》 2012年第2期53-54,57,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4例经临床确诊的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观察组(n=52)和治疗对照组(n=52),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4例经临床确诊的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观察组(n=52)和治疗对照组(n=52),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前后检测各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TF-PCA进行比较分析,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n=90)为健康对照组。结果:ACI患者存在明显血液流变性异常,TF-PCA增强。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血流变指标和TF-PCA明显改善,其中以红细胞聚集指数和TF-PCA降低尤为明显(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对改善ACI患者血液流变性和高凝状态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急性脑梗死 液流变学 组织因子活性
下载PDF
全血采集次日分离前摇匀对血浆中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柱江 秦艳兰 刘仁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175-3176,共2页
凝血因子是止血的重要成分,其中Ⅷ因子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而且是一种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在止血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据文献报道该因子在4℃保存24h后.凝血因子Ⅷ活性会下降50%,而近年来国外有文献报道认为.凝血因子Ⅷ在... 凝血因子是止血的重要成分,其中Ⅷ因子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而且是一种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在止血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据文献报道该因子在4℃保存24h后.凝血因子Ⅷ活性会下降50%,而近年来国外有文献报道认为.凝血因子Ⅷ在4℃保存1~3d后活性并不是下降50%,而是由于4℃时凝血因子Ⅷ被沉淀在红细胞当中。所以离心后检测上清血浆.不能将部分凝血因子Ⅴ、Ⅷ检出,所以误认为活性降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活性 采集 分离 4℃保存 因子 活性降低 因子
下载PDF
正常人尿液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关明 倪赞明 吕元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9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正常人 尿液组织因子 活性
下载PDF
全血细胞组织因子活性改变在血栓前状态中的意义
15
作者 徐吟亚 刘金花 《血栓与止血学》 2010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检测血循环中血细胞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issue factor procoagulant activity,TF-PCA),观察有疑似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疑似深部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以及糖尿病(diabe... 目的检测血循环中血细胞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issue factor procoagulant activity,TF-PCA),观察有疑似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疑似深部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以及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时,TF-PCA的改变及其在判断血栓前状态中的意义。方法受检病例95例(其中疑似DIC组12例,疑似DVT组36例,DM组47例)为我院近期住院和门诊患者,正常对照组38例为体检正常自愿献血者。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全血复钙时间检测全血细胞TF活性(tissue factor clotting time,TiFaCT),根据全血凝固时间缩短的程度(△s)来判断TF-PCA的强弱,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疑似DIC组、疑似DVT组及DM患者组TF-PCA分别是(85.8±16.9)△s、(69.8±17.5)△s、(67.1±21.4)△s,与正常组(30.4±25.1)△s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疑似DIC患者、疑似DVT患者和DM患者在LPS刺激后TF-PCA明显增强,TiFaCT对于血栓前状态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活性 栓前状态 弥散性管内 深部静脉栓形成 糖尿病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ⅧVon willebrond因子与促凝活性及其比值在血栓性…
16
作者 李敬兰 邢淑华 《天津第二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因子 因子 活性 诊断
下载PDF
血液循环中白细胞组织因子活性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魏文宁 方峻 +2 位作者 杨焰 杨锐 熊丽丽 《微循环学杂志》 2008年第3期47-50,55,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辅助临床诊断血栓性疾病的白细胞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测定方法。方法:利用动态监测法测定脂多糖(LPS)刺激后单个核白细胞(MLC)的TF-PCA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TF抗原的表达,以鉴定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并进...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辅助临床诊断血栓性疾病的白细胞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测定方法。方法:利用动态监测法测定脂多糖(LPS)刺激后单个核白细胞(MLC)的TF-PCA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TF抗原的表达,以鉴定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并进行临床验证。结果:凝血动力学指标变化与细胞数、LPS浓度、反应时间等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TF-PCA在内源性乏凝血因子Ⅷ、Ⅸ血浆凝固中显示明显的促凝活性,而外源性乏凝血因子Ⅶ、Ⅹ则未显示TF-PCA;TF-PCA与凝血动力学的凝固延迟时间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呈良好的负、正相关(r=-0.986、r=0.928);LPS对MLC刺激上调TF表达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由此印证了本检测方法的可行性。结论:凝血动力学检测能较简单、快捷的检测MLC的TF-PCA,并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组织因子 临床意义 液循环 因子VII 测定方 活性 跨膜糖蛋白 活化因子
下载PDF
两种全血在线滤器对凝集、补体及细胞活性标志物的影响
18
作者 赵国胜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5年第6期568-569,共2页
背景和目的日前,对用于全血去白细胞的不同在线滤器影响血浆凝血因子水平、凝集、补体和细胞激活标志物的资料匮乏,仅有不多比较不同类型全血在线滤器的报道。材料和方法本研究比较了两种类型滤器,每种200个单位的血浆。两个实验组... 背景和目的日前,对用于全血去白细胞的不同在线滤器影响血浆凝血因子水平、凝集、补体和细胞激活标志物的资料匮乏,仅有不多比较不同类型全血在线滤器的报道。材料和方法本研究比较了两种类型滤器,每种200个单位的血浆。两个实验组都采用全血,在线滤器过滤,采血至过滤之间20C放置2小时。200单位(A组)全血用正电荷聚酯滤器(Baxter RZ2000)过滤,另外200单位(B组)血浆用不带电荷的聚酯滤器(Fresenius)过滤。过滤后,分别测定两组全血的纤维蛋白原、Ⅴ因子及Ⅷ:C因子(分别测定FV和FⅦ;C)、免疫球蛋白G(IgG)、残留白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滤器 标志物 在线 细胞活性 补体 因子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家兔组织浸液促凝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方淳来 李奕萍 +3 位作者 柯莉华 卢兴国 周璇 徐根波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7-268,共2页
目的研究家兔脏器组织促凝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分布特点.方法用气栓法致死家兔,取其脏器组织,以每克湿重组织加0.01 mol/L pH7.2的PBS 2 ml的比例用细胞匀浆器或研钵充分研碎,用血浆复钙时间(PRT)、抗凝血酶(AT)和肝素辅因子II(HCII)检测... 目的研究家兔脏器组织促凝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分布特点.方法用气栓法致死家兔,取其脏器组织,以每克湿重组织加0.01 mol/L pH7.2的PBS 2 ml的比例用细胞匀浆器或研钵充分研碎,用血浆复钙时间(PRT)、抗凝血酶(AT)和肝素辅因子II(HCII)检测组织浸出液中的活性量.结果 PRT高促凝活性(<30 s)有髓上腺、脾、肾皮质、脑、胃、肺、心肌和横纹肌,显著高于相对低促凝活性(>30 s)的大肠、肝、肾髓质(P<0.01).AT为肝、肺、胃和脑组织,明显高于大肠、肾髓质、肾皮质、横纹肌、脾和心肌组织(P<0.05).HCII活性为肾髓质、脑、大肠和横纹肌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0.01).结论不同组织以及同一组织的不同解剖部位有着不同的促凝及其抑制物活性,对了解脏器组织的出凝血特点以及易于发生血栓形成或出血倾向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组织 组织活性 活性 肝素辅因子
下载PDF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组织内凝血与纤溶活性
20
作者 谢敏 王曾礼 戢朝明 《临床肺科杂志》 1999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预后恶劣,病死率高,确诊后的平均生存期约4年。其病情进展迅速,与其肺实质的炎症、纤维化及异常胶原堆积有关。虽然细胞因子的参与,及复杂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与细胞基质的相互作用,对阐明肺纤维化有一定进展...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预后恶劣,病死率高,确诊后的平均生存期约4年。其病情进展迅速,与其肺实质的炎症、纤维化及异常胶原堆积有关。虽然细胞因子的参与,及复杂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与细胞基质的相互作用,对阐明肺纤维化有一定进展,但仍有诸多争论,至今尚缺乏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体外实验显示:成纤维细胞与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可以促发纤维蛋白或纤维连接蛋白聚集,导致胶原贮积,因此,患者微环境中凝血与纤溶之间的平衡,可能参与调节局部纤维蛋白沉积及成纤维细胞附着,进一步导致肺纤维化。本研究旨在根据IPF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凝血、纤溶的活性分子如纤维蛋白肽A(F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剂(u-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 肺纤维化 细胞因子 肺间质 纤溶活性 组织 肺泡巨噬细胞 纤溶酶原活化剂 纤维蛋白沉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