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技术吸收、政府推动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被引量:
46
1
作者
朱军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4,共20页
对于DSGE模型中的技术进步过程,很多文献将其设置成"中性"特征置入生产函数,目前还没有文献从发展经济体"技术吸收"的动态视角研究经济增长中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问题。通过构建一个两国贸易流动与技术吸收特征的动...
对于DSGE模型中的技术进步过程,很多文献将其设置成"中性"特征置入生产函数,目前还没有文献从发展经济体"技术吸收"的动态视角研究经济增长中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问题。通过构建一个两国贸易流动与技术吸收特征的动态模型,本文采用前沿的"贝叶斯估计"方法讨论了中国技术演化的实现路径。基于"贝叶斯估计"方法的实证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吸收与创新"并举的模式能够在统计意义上更好地解释中国的经济现实;技术吸收带来的效率提升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源泉,开放经济下中国的经济增长是长期可持续的。当技术存量积累水平较高时,其对GDP的提升效应要延续到下半个周期才能够体现出来;当技术吸收少、自主创新多时,全要素生产率在短期内的提升结果低于技术吸收多时的情景;当国外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特征时,国外技术创新对本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仍具有提升效应,但是抑制了本国技术的增长效应,呈现出一定的技术"替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开放经济
吸收与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原文传递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2
作者
刘旭阳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基于中央财办对“新质生产力”的解读,阐述“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实现路径。“新质生产力”内涵包含驱动因素、基本含义及核心标志等,具体而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驱动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新...
基于中央财办对“新质生产力”的解读,阐述“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实现路径。“新质生产力”内涵包含驱动因素、基本含义及核心标志等,具体而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驱动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含义,依托于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从其实现路径看,主要有: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宜的创新体制;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队伍;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基础设施;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打造有助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
生产
力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人才队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经济增长中的结构调整效应分解与路径分析--基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视角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晓明
孙毅
秦梦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91-98,共8页
以山东省目前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机遇和挑战为背景,基于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利用2006~2016年山东17个地市的统计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率提升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显示,山东省的经济...
以山东省目前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机遇和挑战为背景,基于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利用2006~2016年山东17个地市的统计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率提升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显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山东省要实现经济增长应更多的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因其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可以化解产业结构调整的负面作用;还应慎重的进行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使其与全要素生产率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产业结构调整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技术吸收、政府推动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被引量:
46
1
作者
朱军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
出处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4,共2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物价调控的我国最优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研究"(批准号12&ZD06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地方举债融资的经济效应与风险预警机制研究"(批准号15CJY077)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财政支持技术创新研究"(批准号PAPD)
文摘
对于DSGE模型中的技术进步过程,很多文献将其设置成"中性"特征置入生产函数,目前还没有文献从发展经济体"技术吸收"的动态视角研究经济增长中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问题。通过构建一个两国贸易流动与技术吸收特征的动态模型,本文采用前沿的"贝叶斯估计"方法讨论了中国技术演化的实现路径。基于"贝叶斯估计"方法的实证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吸收与创新"并举的模式能够在统计意义上更好地解释中国的经济现实;技术吸收带来的效率提升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源泉,开放经济下中国的经济增长是长期可持续的。当技术存量积累水平较高时,其对GDP的提升效应要延续到下半个周期才能够体现出来;当技术吸收少、自主创新多时,全要素生产率在短期内的提升结果低于技术吸收多时的情景;当国外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特征时,国外技术创新对本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仍具有提升效应,但是抑制了本国技术的增长效应,呈现出一定的技术"替代性"。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开放经济
吸收与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Keywords
technical progress
open economy
absorption and innovati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promotion
分类号
F120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2
作者
刘旭阳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纪检监察研究所
出处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CDJ031)。
文摘
基于中央财办对“新质生产力”的解读,阐述“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实现路径。“新质生产力”内涵包含驱动因素、基本含义及核心标志等,具体而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驱动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含义,依托于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从其实现路径看,主要有: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宜的创新体制;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队伍;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基础设施;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打造有助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新质
生产
力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人才队伍
战略性新兴产业
Key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Increase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alent team
Emerging sector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分类号
F12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经济增长中的结构调整效应分解与路径分析--基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视角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晓明
孙毅
秦梦
机构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91-98,共8页
基金
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批准号:QDSKL1601061)资助。
文摘
以山东省目前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机遇和挑战为背景,基于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利用2006~2016年山东17个地市的统计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率提升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显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山东省要实现经济增长应更多的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因其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可以化解产业结构调整的负面作用;还应慎重的进行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使其与全要素生产率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产业结构调整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Keywords
new and old kinetic energy conversion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dynamic spatial panel model
分类号
F0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技术吸收、政府推动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朱军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46
原文传递
2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刘旭阳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东经济增长中的结构调整效应分解与路径分析--基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视角
刘晓明
孙毅
秦梦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