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全计算法在超高性能水泥胶砂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李保民 刘润清 +1 位作者 鲍恩达 崔云鹏 《四川建材》 2023年第11期1-3,共3页
对于超高性能水泥胶砂配合比设计采用经验法已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现有全计算法并没有将掺合料作用考虑在配合比设计中,因而需要引入掺合料活性指数(γ)对全计算法进行优化。基于ISO法获得以等量粉煤灰取代0、8%、10%、12%、14%和16%等... 对于超高性能水泥胶砂配合比设计采用经验法已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现有全计算法并没有将掺合料作用考虑在配合比设计中,因而需要引入掺合料活性指数(γ)对全计算法进行优化。基于ISO法获得以等量粉煤灰取代0、8%、10%、12%、14%和16%等量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值并计算粉煤灰掺合料活性指数,再以优化全计算法设计C100的超高性能水泥胶砂。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优化后全计算法设计C100超高性能水泥胶砂,工作性和力学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超高性能水泥胶砂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提高,当粉煤灰掺量在8%~10%,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111~113 MPa和15.1~15.2 MPa时,力学性能最佳;随粉煤灰加入,有害孔和多害孔数量减少,孔结构特征得到改善,说明优化后全计算法不仅能设计超高性能水泥胶砂实测强度,而且能保证结构致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00超高性能水泥胶砂 优化全计算法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孔结构
下载PDF
全计算法与致密配合比设计法的对比分析
2
作者 李植茂 赵剑剑 《中国设备工程》 2023年第6期146-149,共4页
基于各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层出不穷的现状,本文选取了致密配合比设计法和全计算法,介绍了其设计思路和设计步骤,同时对二者设计原理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算例分析对两种方法在高强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基于各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层出不穷的现状,本文选取了致密配合比设计法和全计算法,介绍了其设计思路和设计步骤,同时对二者设计原理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算例分析对两种方法在高强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最后总结两种配合比方案的优劣势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计算法 致密配合比设计法 混凝土配比设计 设计原理 适用性
下载PDF
高性能混凝土(HPC)配合比设计新法——全计算法 被引量:232
3
作者 陈建奎 王栋民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4-198,共5页
高性能混凝土 (HPC)是一种具有高耐久性、高施工性能、高强度的“三高”混凝土 ,被称为是 2 1世纪混凝土 .混凝土达到高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是使用复合超塑化剂和超细矿物质掺合料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 ,HPC原材料组分增加 ,混凝土均匀... 高性能混凝土 (HPC)是一种具有高耐久性、高施工性能、高强度的“三高”混凝土 ,被称为是 2 1世纪混凝土 .混凝土达到高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是使用复合超塑化剂和超细矿物质掺合料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 ,HPC原材料组分增加 ,混凝土均匀性、致密性提高、性能改善 .相应地 ,HPC配合比设计亦更为复杂 .国内外已经提出几种HPC配合比设计方法 ,基本上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半定量设计方法 .本文首次建立了普遍适用的混凝土体积模型 ,经科学推导求得了HPC混凝土用水量计算公式和砂率SP 计算公式 ,这两个公式揭示了混凝土组成材料内在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联系 .这两个公式结合传统的水灰 (胶 )比定则 ,即可全面定量地确定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用量 ,实现HPC混凝土全计算配合比设计 .这项研究成果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从半定量走向定量 ,从经验走向科学 ,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上一次较大的改进 .该设计方法也适用于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流态混凝土及其它混凝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全计算
下载PDF
基于全计算法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垚 崔强 +2 位作者 王景贤 王浩 孙飞 《工程质量》 2016年第3期13-15,共3页
全计算法建立了普遍适用的混凝土体积模型,经过科学推导得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可全面定量地确定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用量,是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次较大改进。论文依据全计算法,计算出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用量,配制出了性能... 全计算法建立了普遍适用的混凝土体积模型,经过科学推导得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可全面定量地确定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用量,是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次较大改进。论文依据全计算法,计算出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用量,配制出了性能优良的高性能混凝土,经试验证明,其抗压强度和氯离子电通量测试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计算法 配合比 高性能混凝土
下载PDF
改进的Bolomy公式在HPC配合比设计全计算法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倩 徐海群 陈勇 《建筑技术开发》 2006年第11期73-76,共4页
在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使用方面对全计算法作了尝试和探索性的改进,并应用改进的Bolomy公式进行高性能混凝土全计算法的配合比设计。
关键词 Bolomy公式 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全计算法
下载PDF
基于单链表的显示全计算过程计算器的设计
6
作者 张慧宁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第12期97-98,共2页
该文对过程全显示计算器的算法进行分析和探讨,采用单链表实现显示计算全过程的计算器。该计算器通过词法和语法分析,对数据和运算符分别进行拆分并存储于单链表中,采用递归运算,得到计算过程,运算后遍历输出,直至得到最终结果。... 该文对过程全显示计算器的算法进行分析和探讨,采用单链表实现显示计算全过程的计算器。该计算器通过词法和语法分析,对数据和运算符分别进行拆分并存储于单链表中,采用递归运算,得到计算过程,运算后遍历输出,直至得到最终结果。支持的运算功能有:四则运算、括号运算、幂运算等。过程全显示计算器解决了常见计算器只能显示计算结果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计算过程显示 计算器 单链表 算法 递归
下载PDF
自密实混凝土全计算法配合比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谢超 郭奇 吴焕娟 《建筑技术开发》 2012年第6期33-34,37,共3页
目前缺乏有效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给SCC的推广应用造成巨大困难。因此,仍然需要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做深入探讨和分析,以便设计出一套更有效的SCC配合比方法。在研究国内外各种配合比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试验重点研究相对成熟的... 目前缺乏有效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给SCC的推广应用造成巨大困难。因此,仍然需要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做深入探讨和分析,以便设计出一套更有效的SCC配合比方法。在研究国内外各种配合比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试验重点研究相对成熟的配合比方法——全计算法对SCC配制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配合比 全计算法
下载PDF
基于规程的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及智能化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龙宇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5-119,共5页
传统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是依据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的。虽然设计思路清晰简单,易于理解并接受,但配制强度、用水量和砂率等关键参数的确定,始终采用的是凭经验半定量或查表选取法,让初学者感到难以适用,也... 传统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是依据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的。虽然设计思路清晰简单,易于理解并接受,但配制强度、用水量和砂率等关键参数的确定,始终采用的是凭经验半定量或查表选取法,让初学者感到难以适用,也无法实现全计算及智能化设计。基于JGJ55—2000的有关规定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推导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上述参数的准确定量计算公式,并创建了Excel设计模板,实现了传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全计算及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配合比 规程 全计算 智能化 Excel设计模板
下载PDF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全计算方法相关参数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刘静 王元纲 +1 位作者 黄凯健 张高勤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15,共4页
针对应用全计算方法进行C4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存在胶凝材料总量及砂率等相关参数偏大的问题,引入修正系数,并通过试验确定了该系数合理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采用相关参数优化后确定的配合比,不仅可以配制出强度满足要求、抗Cl-... 针对应用全计算方法进行C4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存在胶凝材料总量及砂率等相关参数偏大的问题,引入修正系数,并通过试验确定了该系数合理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采用相关参数优化后确定的配合比,不仅可以配制出强度满足要求、抗Cl-渗透性能良好的高性能混凝土,而且降低了胶凝材料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全计算方法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全计算法在C60泵送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燕华 沈有忠 +1 位作者 马明惠 马安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21,共4页
采用全计算法进行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试验过程中分析了掺合料的作用机理,通过试验优化了配合比,配制出了C60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并成功将其应用于南通某高层结构的混凝土工程中。
关键词 C60高性能混凝土 泵送 全计算法
下载PDF
基于试验验证的HPC配合比设计全计算改进方法
11
作者 赵力国 刘洋 +3 位作者 梅竹 王雯露 苏端阳 赵计辉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8-112,共5页
采用经验方法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设计,难以保证混凝土性能满足不同工程需求。提出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全计算改进方法,在充分分析全计算设计法中影响因子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前提下,实现针对低温等特殊环境下高性能混... 采用经验方法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设计,难以保证混凝土性能满足不同工程需求。提出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全计算改进方法,在充分分析全计算设计法中影响因子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前提下,实现针对低温等特殊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制备的性能控制。综合分析配合比设计计算方法中包含的影响因子,挑选混凝土成分比例以及添加剂相关的6个影响因子,考虑混凝土坍落度、强度、单位立方米造价等3方面性能,进行正交试验,量化各影响因子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依据选择的敏感参数及取值,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匀质试验,验证所提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可用性。结果表明: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子,而减水剂掺量是混凝土坍落度的关键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计算方法 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正交试验 匀质试验
下载PDF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全计算法介绍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群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15期276-276,共1页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设计方法是以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到混凝土的用水量和砂率的计算公式,并且将此二式与水灰(胶)比定则相结合能计算出混凝土各组份(包括:水泥、掺合料、砂、石、含气量,...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设计方法是以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到混凝土的用水量和砂率的计算公式,并且将此二式与水灰(胶)比定则相结合能计算出混凝土各组份(包括:水泥、掺合料、砂、石、含气量,用水量和超塑化剂掺量等)之间的定量关系和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混凝土 配合比 全计算法
下载PDF
大坳水电站全计算机监控系统水力机械自动化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艳 《江西水利科技》 2001年第S2期77-80,共4页
大坳水电站是江西省首家采用全计算机监控模式并取消常规监控设备的电站 详细介绍了电站水力机械部分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基础自动化元件的配置 。
关键词 大坳水电站 全计算机监控 自动化系统 元件 配置与选型
下载PDF
浅析“全计算法”设计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彪 《山西建筑》 2011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探讨了"全计算法"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理论依据,并结合实践详细介绍了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步骤,经过一系列公式推导,从而计算出各组成材料的用量,最终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关键词 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 全计算法
下载PDF
运用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防裂混凝土
15
作者 梁文杰 《建材与装饰》 2016年第47期37-38,共2页
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是混凝土体积变化时受到约束,或者由于荷载作用时混凝土内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引起。本文就混凝土搅拌站在商品混凝土生产时的选材及配合比设计等对变形裂缝控制予以讨论,并提出采用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1]... 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是混凝土体积变化时受到约束,或者由于荷载作用时混凝土内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引起。本文就混凝土搅拌站在商品混凝土生产时的选材及配合比设计等对变形裂缝控制予以讨论,并提出采用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1]进行抗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裂混凝土 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全计算法
下载PDF
防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全计算法的应用
16
作者 梁国楚 《广东建材》 2010年第1期23-25,共3页
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是混凝土体积变化时受到约束,或者由于荷载作用时混凝土内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引起。笔者就混凝土搅拌站在商品混凝土生产时的选材及配合比设计等对变形裂缝控制予以讨论,并提出采用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1]... 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是混凝土体积变化时受到约束,或者由于荷载作用时混凝土内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引起。笔者就混凝土搅拌站在商品混凝土生产时的选材及配合比设计等对变形裂缝控制予以讨论,并提出采用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1]进行抗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裂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 全计算法
下载PDF
跨越——记隔河岩水电站全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
17
作者 孙军胜 《中国水利》 1994年第1期43-44,共2页
西方科学家曾戏言:“科学技术如情人,越年轻越好。”的确如此。每项工程的设计者,都不愿放过使用新技术的契机,使自己的产品打上时代的印记。 当国内大型水电站监控系统设计还延续惯例——先采用常规设备,再采用全计算机系统替代时,湖... 西方科学家曾戏言:“科学技术如情人,越年轻越好。”的确如此。每项工程的设计者,都不愿放过使用新技术的契机,使自己的产品打上时代的印记。 当国内大型水电站监控系统设计还延续惯例——先采用常规设备,再采用全计算机系统替代时,湖北清江隔河岩水电站的设计者们,大胆打破常规,如期完成直接跨入全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引进设备与现场调试任务,首台机组提前在去年6月4日发电后立即进入最佳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河岩水电站 自动监控系统 全计算机监控 大型水电站 设计人员 轻骑队 计算机系统 自动化控制系统 计算机监控系统 常规设备
下载PDF
压铸机全闭环计算机实时控制联动系统研发
18
作者 黄迎辉 周文平 +2 位作者 周芮冬 戴彤彤 刘世军 《微型计算机》 2024年第3期136-138,共3页
本文致力于研发一种全闭环计算机实时控制联动系统,以提升压铸机的工作精度和效率。通过深入分析压铸机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个全闭环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关键参数的准确监测和精确调控。通过实际压铸实验,证实了该系统在提高铸件质... 本文致力于研发一种全闭环计算机实时控制联动系统,以提升压铸机的工作精度和效率。通过深入分析压铸机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个全闭环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关键参数的准确监测和精确调控。通过实际压铸实验,证实了该系统在提高铸件质量、降低废品率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显著效果。本研究为压铸行业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控制方案,有望推动压铸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铸机 全闭环计算机控制 实时监测 联动系统 模拟与仿真
下载PDF
基于路径概率的桥梁全寿命成本计算方法及例证
19
作者 王崇交 姚昌荣 +2 位作者 赵思光 徐川 李亚东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08,共8页
为解决传统桥梁全寿命设计方法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设计概念模糊、计算方法不明确及与相关规范脱节的不足,以提高公共安全与交通舒适度,降低建造和运营综合成本,提出了基于路径概率并与可靠度结合的混凝土桥梁全寿命成本计算方法。首先,... 为解决传统桥梁全寿命设计方法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设计概念模糊、计算方法不明确及与相关规范脱节的不足,以提高公共安全与交通舒适度,降低建造和运营综合成本,提出了基于路径概率并与可靠度结合的混凝土桥梁全寿命成本计算方法。首先,在深入研究桥梁全寿命设计的基础上,依据调研所得桥梁管养投入实际数据,拟合了不同服役地区不同桥梁等级的检测成本计算公式,以及不同公路等级不同养修成本的养修成本取值区间,以此构建了桥梁全寿命成本计算基准。其次,以钢筋在氯离子侵蚀和碳化耦合作用下的锈胀开裂模型为基础,采用路径概率方法构建了桥梁全寿命养修概率模型。然后,通过蒙特卡洛法进行求解,并将养修方案、养修成本通过可靠度指标联系起来,结合规范中关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指标的相关规定,提出基于可靠度的全寿命成本计算方法。最后,采用所提方法计算了不同桥梁设计方案在设计使用寿命期内的养修概率,综合建造成本、检测成本和养修成本估算全寿命成本及其对应的可靠度。结果表明:不同可靠度指标的取值对设计方案的全寿命成本有显著影响,随着可靠度指标的提高不同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因此,设计过程目标可靠度的取值不宜过大,可通过一个较低的可靠度指标,适当放宽耐久性设计准入,以允许桥梁在使用过程出现一定的耐久性问题,并通过后续养修进行矫正,这样对于全寿命成本而言,更具有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全寿命成本计算方法 路径概率模型 全寿命设计方法 全寿命成本分析 可靠度
下载PDF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钢轨抗倾翻性能全参数化计算方法
20
作者 杜香刚 王继军 +2 位作者 王卫东 朱光楠 张爽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5-1444,共10页
列车通过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时,扣件和弹性支承块的弹性叠加容易使钢轨倾翻角和轨头横移量显著增大,导致动态轨距扩大,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综合考虑轮轨激励形式及其载荷作用关系(包括轮轨垂向力的准静态成分、动态成... 列车通过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时,扣件和弹性支承块的弹性叠加容易使钢轨倾翻角和轨头横移量显著增大,导致动态轨距扩大,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综合考虑轮轨激励形式及其载荷作用关系(包括轮轨垂向力的准静态成分、动态成分及其作用位置、轮轨水平力及其作用位置以及钢轨廓形等)、扣件系统力学特性及其几何参数(包括扣件系统的垂向及横向刚度和阻尼以及外形尺寸等)、弹性支承块力学特性及其几何参数(包括弹性支承块的各向刚度、模量、泊松比以及外形尺寸等),建立准确的力学分析模型和几何关系模型,全面清晰地表征了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受力特点。基于力矩平衡计算原理,提出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钢轨抗倾翻性能全参数化计算方法,根据单节点实尺模型残余变形试验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修正,若考虑消除初始装配间隙影响,支承块间距扩大理论计算值增加0.04 mm加以修正,轨距扩大量应增加0.2 mm加以修正,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单节点实尺模型试验结果与传统实体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证明数据吻合度极高。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全参数计算方法与单节点实尺模型试验结果、实体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吻合程度良好;利用本文所提出的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钢轨抗倾翻性能全参数化计算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开展多参数敏感性分析;能够为不同运营条件下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及其部件优化提供设计依据,并奠定充分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 钢轨抗倾翻性能 轨距保持能力 实尺模型试验 全参数化计算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