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罗轶凡 任利翔 姜明燕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0期28-30,共3页
目的建立豚鼠和大鼠全身主动过敏(ASA)模型,探讨适合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SA评价的方法。方法分别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吡肟和卵白蛋白作为受试物。传统的豚鼠及大鼠ASA模型分别按临床等效量间日腹腔注射给予受试物,共3次... 目的建立豚鼠和大鼠全身主动过敏(ASA)模型,探讨适合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SA评价的方法。方法分别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吡肟和卵白蛋白作为受试物。传统的豚鼠及大鼠ASA模型分别按临床等效量间日腹腔注射给予受试物,共3次,末次致敏后14 d静脉注射相应受试物进行激发;大鼠佐剂改良的ASA模型采用氢氧化铝凝胶溶解药物,首日肌肉结合四脚掌皮下注射致敏,并腹腔注射百白破疫苗,第5日肌肉注射加强致敏,末次致敏后8 d静脉注射相应受试物进行激发。结果豚鼠在给予抗生素致敏的5 d内全部死亡,而阴性对照及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异常;大鼠在致敏期间无明显异常。各模型在受试物激发后,阴性对照及抗生素组均未见明显的过敏反应。阳性对照药卵白蛋白激发后,豚鼠传统ASA试验中动物过敏反应剧烈,死亡率100%;大鼠传统ASA实验中动物过敏反应发生率为75%,程度多为弱阳性,无动物死亡;大鼠佐剂改良ASA实验中过敏发生率达100%,死亡率达75%。结论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ASA试验时,不宜选用豚鼠,而采用联合佐剂的大鼠两次多点致敏的方法更为合理和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全身主动过敏试验 大鼠 豚鼠
下载PDF
M2ES急性毒性、体外溶血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耿兴超 周代福 +6 位作者 占顺利 高磊 王超 彭茜 李明 杨艳伟 李波 《中国药事》 CAS 2016年第7期685-690,共6页
目的:根据新药申报要求,研究聚乙二醇修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M2ES)的急性毒性、制剂安全性和过敏性,为临床人用剂量设计和毒副反应监测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给BALB/c小鼠单次静脉注射375 mg·kg^(^(-1))的M2ES注射液,观察给药... 目的:根据新药申报要求,研究聚乙二醇修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M2ES)的急性毒性、制剂安全性和过敏性,为临床人用剂量设计和毒副反应监测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给BALB/c小鼠单次静脉注射375 mg·kg^(^(-1))的M2ES注射液,观察给药前后小鼠临床症状、体重变化和大体病理学变化。采用体外试管法,观察不同浓度M2ES对绵羊红血球细胞溶血的影响。分别于1 d、3 d和5 d给Hartley豚鼠静脉注射2.4 mg·m L^(-1)和12 mg·m L^(-1)的M2ES致敏,末次给药后14 d激发,观察M2ES引起的过敏反应症状并进行评分。结果:小鼠给药前后临床症状观察、体重变化和主要组织脏器的大体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M2ES在0.20、0.16和0.12 mg·m L^(-1)浓度下能够引起体外红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溶血。M2ES高、低剂量组的全部豚鼠均未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BALB/c小鼠单次静脉注射M2ES的未见毒性反应剂量为375 mg·kg^(-1)。M2ES在0.08 mg·m L^(-1)及以下浓度不引起体外红细胞溶血,在2.4和12.0 mg·m L^(-1)浓度时不能引起豚鼠产生全身性过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ES BALB/C小鼠 急性毒性 体外溶血 豚鼠 全身主动过敏反应
下载PDF
RNAⅢ抑制肽的急性毒性和全身主动过敏实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颖 侯征 +3 位作者 薛小燕 李汾 魏明 罗晓星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3期562-565,共4页
目的:观察RNAⅢ抑制肽衍生物RIP1183对SD大鼠、Beagle犬的急性毒性反应和对豚鼠过敏反应。方法:SD大鼠和Beagle犬随机分为RIP1183给药组和对照组。SD大鼠尾静脉注射RIP1183,单次剂量为50 mg·kg-1,间隔4~5 h,连续2次总剂量为100 mg&... 目的:观察RNAⅢ抑制肽衍生物RIP1183对SD大鼠、Beagle犬的急性毒性反应和对豚鼠过敏反应。方法:SD大鼠和Beagle犬随机分为RIP1183给药组和对照组。SD大鼠尾静脉注射RIP1183,单次剂量为50 mg·kg-1,间隔4~5 h,连续2次总剂量为100 mg·kg-1,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给药后连续14 d观察RIP1183对大鼠的毒性作用。Beagle犬静脉注射RIP1183,最大给药剂量为50 mg·kg-1,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给药后连续14 d观察RIP1183对Beagle犬的体质量、体温、摄食量、血清生化指标、血液学指标、眼科检查和心电图的影响。采用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实验,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阳性对照组(牛血清白蛋白V)、RIP1183低(9.3 mg·kg-1、高(18.6 mg·kg-1)剂量组,每组6只。动物致敏腹腔注射给药3次,激发静脉注射给药2次,激发给药后观察动物是否出现过敏反应。结果:给予RIP1183后,SD大鼠外观、行为活动、饮食等均未见明显异常,体质量增长正常,结束时全部存活,大体解剖未见肉眼可见变化。Beagle犬给药后,其体质量、体温和摄食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异常。阳性对照组豚鼠在激发后出现过敏症状,RIP1183各剂量组豚鼠激发后未见明显异常和过敏反应症状。结论:SD大鼠和Beagle犬分别静脉给予100 mg·kg-1和50 mg·kg-1 RIP1183后均无异常反应亦无死亡;豚鼠的RIP1183过敏反应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II抑制肽 急性毒性 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实验
下载PDF
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剂量设计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梅胜尧 邵卿 +1 位作者 刘晶 孙宝海 《中国动物保健》 2013年第2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的剂量设计。方法,以丁酸氯维地平为供试品,设计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并观察试验结果。结果,丁酸氯维地平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针对不同药物的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应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设计,设计... 目的,探讨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的剂量设计。方法,以丁酸氯维地平为供试品,设计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并观察试验结果。结果,丁酸氯维地平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针对不同药物的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应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设计,设计时应熟练掌握并满足《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针对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所提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主动过敏试验 丁酸氯维地平 剂量设计
下载PDF
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全身主动过敏反应、局部刺激性和溶血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向群 刘波 《中国药师》 CAS 2008年第6期650-652,共3页
目的:观察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是否具有过敏性、局部刺激性和溶血性反应。方法:豚鼠静脉注射剂量l ml·kg^(-1),以0.9%氯化钠注射液制成的5%卵清蛋白溶液为阳性对照,0.9%氯化钠注射液为阴性对照。1 ml·kg^(-1)(8μg·2 ml... 目的:观察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是否具有过敏性、局部刺激性和溶血性反应。方法:豚鼠静脉注射剂量l ml·kg^(-1),以0.9%氯化钠注射液制成的5%卵清蛋白溶液为阳性对照,0.9%氯化钠注射液为阴性对照。1 ml·kg^(-1)(8μg·2 ml^(-1)原液)连续7 d耳静脉注射于家兔;8μg·2 ml^(-1)(原液)体外试管法。结果: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未出现全身主动过敏反应,无明显的血管刺激及无明显的溶血和红细胞凝集反应。结论: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的过敏、局部刺激性和溶血试验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 全身主动过敏 血管刺激 溶血
下载PDF
硫普罗宁注射液引起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实验
6
作者 李昇刚 朱爱民 +1 位作者 扆雪涛 王露华 《中国药师》 CAS 2011年第4期564-565,共2页
目的:研究硫普罗宁注射液静脉给药对豚鼠引起的全身过敏反应。方法:对硫普罗宁原料、注射液、敷料进行豚鼠的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结果:硫普罗宁原料、注射液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均产生阳性反应。结论:硫普罗宁注射液对豚鼠有致敏作用。
关键词 硫普罗宁 硫普罗宁注射液 全身主动过敏实验
下载PDF
基于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实验和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比较灯盏花素注射液和合成灯盏乙素注射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7
作者 张怡博 吴世豪 +2 位作者 李非凡 刘张珍 朱金墙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423-1430,共8页
[目的]比较盏花素注射液(BI)和合成灯盏乙素注射液(SSI)的安全性和抗炎疗效。[方法]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实验:将豚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氯化钠注射液),阳性对照组(牛血清白蛋白),BI低(BI-L,5 mg/kg)、高(BI-H,20 mg/kg)剂量组,SSI低(SSI-L... [目的]比较盏花素注射液(BI)和合成灯盏乙素注射液(SSI)的安全性和抗炎疗效。[方法]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实验:将豚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氯化钠注射液),阳性对照组(牛血清白蛋白),BI低(BI-L,5 mg/kg)、高(BI-H,20 mg/kg)剂量组,SSI低(SSI-L,5 mg/kg)、高(SSI-H,20 mg/kg)剂量组,隔日致敏1次,共3次,于末次致敏后第12天激发,观察豚鼠是否出现过敏反应症状;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实验: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1 mg/kg)、BI-L(2.1 mg/kg)、BL-H(4.2 mg/kg)、SSI-L(2.1 mg/kg)、SSI-H(4.2 mg/kg)剂量组,分别在连续给药1、3、7、14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实验:BI-L组1只弱阳性,5只阳性;BL-H组3只阳性,3只强阳性;SSI-L组5只阳性,1只强阳性;SSI-H组1只阴性,1只弱阳性,4只阳性。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实验:与模型组相比,给药1 d后,BI-L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P<0.01),给药14 d后,尼莫地平组、BI-L组和SSI-H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P<0.05或P<0.01)。给药1 d后,TNF-α含量除SSI-H组,其他给药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IL-6、IL-1β含量除SSI-L组,其他给药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给药3 d后,IL-10含量除SSI-L组,其他给药组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给药14 d后,TNF-α、ICAM-1、IL-1β含量给药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IL-6含量除BI-L组,其他给药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IL-10含量除BI-L组,其他给药组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SSI高剂量组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其安全性更好;BI低剂量组起效更快,SSI高剂量组作用更加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注射液 合成灯盏乙素注射液 主动全身过敏实验 脑缺血再灌注 炎症
下载PDF
4种不同类型药物的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毛宏梅 韩超 +4 位作者 崔璐 武鑫 李洋 李毅 李岩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4种不同种类药物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的设计特点,为药物临床前过敏反应的合理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对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美唑钠、鱼腥草注射液4种不同类型药物进... 目的探讨4种不同种类药物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的设计特点,为药物临床前过敏反应的合理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对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美唑钠、鱼腥草注射液4种不同类型药物进行过敏性评价,观察激发给药后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反应。结果阳性对照组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平行对照组豚鼠在激发给药后30 min内均出现了过敏反应症状,阴性对照组在激发给药后3 h内均未见明显异常和过敏反应症状,其他受试物各剂量组在激发给药后3 h内均未见明显异常和过敏反应症状,判定4种药物过敏反应均为阴性。结论由于豚鼠对某些抗生素类药物高度敏感,对中药注射剂药物的类过敏反应无法识别,亟需建立新的致敏反应评价模型和检测指标,以真实评价药物的临床过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主动过敏试验 抗生素 过敏反应
原文传递
大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华英 李秀芳 +2 位作者 金若敏 符胜光 姚广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09-1215,共7页
目的建立大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模型,评价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方法选用豚鼠和BN、F344、SD、Wistar4种品系大鼠,以卵白蛋白(OVA)、天花粉蛋白(TCS)、清开灵注射液、注射用灯盏花素为受试物,分别隔日腹腔注射致敏,共3次,于末次致敏后第1... 目的建立大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模型,评价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方法选用豚鼠和BN、F344、SD、Wistar4种品系大鼠,以卵白蛋白(OVA)、天花粉蛋白(TCS)、清开灵注射液、注射用灯盏花素为受试物,分别隔日腹腔注射致敏,共3次,于末次致敏后第14天静脉注射2倍致敏剂量激发。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各组动物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及过敏反应症状。结果阳性药卵白蛋白和天花粉蛋白可引起豚鼠和大鼠发生过敏反应,发生率均为100%,豚鼠发生的过敏反应症状程度略高于大鼠。清开灵注射液可引起豚鼠和BN大鼠发生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和100%。注射用灯盏花素导致F344、BN和SD大鼠发生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100%、83.33%,且F344大鼠呈现强阳性反应,而豚鼠则呈现阴性反应。结论大鼠可推荐作为主动全身过敏试验的动物模型之一,对致敏原的敏感性在动物不同品系间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全身过敏试验 大鼠 豚鼠 清开灵注射液 注射用灯盏花素
下载PDF
注射用灯盏花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评价指标的探索 被引量:5
10
作者 谭梦晖 金若敏 +3 位作者 姚广涛 祝洁 毕美琼 朱灿伶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0-32,35,共4页
目的观察豚鼠及大鼠对注射用灯盏花素诱导的主动全身过敏反应(ASA)的表现,增加与过敏反应相关指标的检测,探索从多层次、多方面评价中药注射剂潜在的过敏性。方法将Hartley豚鼠及BN大鼠分别随机分为卵蛋白(OVA)组、注射用灯盏花素组、... 目的观察豚鼠及大鼠对注射用灯盏花素诱导的主动全身过敏反应(ASA)的表现,增加与过敏反应相关指标的检测,探索从多层次、多方面评价中药注射剂潜在的过敏性。方法将Hartley豚鼠及BN大鼠分别随机分为卵蛋白(OVA)组、注射用灯盏花素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或生理盐水,进行ASA实验,观察药物激发后30 min动物ASA。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采用放免法检测BN大鼠在致敏前、致敏第18日以及激发后血清总IgE水平的变化。结果对Hartley豚鼠或BN大鼠,OVA组均呈现阳性过敏反应症状,注射用灯盏花素组则为阴性。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OVA组或灯盏花素组肺组织血管周围均有明显淋巴细胞浸润等免疫病理表现。与阴性对照组或药物致敏前比较,OVA组或灯盏花素组大鼠给药后血清总IgE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增加不同品种动物及指标,能更全面评价注射用灯盏花素的潜在致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灯盏花素 主动全身过敏反应 Hartley豚鼠 BN大鼠 总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复尔康注射液主动全身过敏试验研究
11
作者 李蓉 张潇 +3 位作者 任美萍 陈海霞 肖顺汉 刘明华 《青岛医药卫生》 2010年第4期247-248,共2页
目的观察复尔康注射液给予动物后主动全身过敏情况,对复尔康注射液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豚鼠腹腔注射致敏,分别于首次致敏后第14天和21天以致敏量的2倍进行激发,激发后详细观察记录每只动物的反应情况。结果复尔康高、低剂量组豚鼠... 目的观察复尔康注射液给予动物后主动全身过敏情况,对复尔康注射液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豚鼠腹腔注射致敏,分别于首次致敏后第14天和21天以致敏量的2倍进行激发,激发后详细观察记录每只动物的反应情况。结果复尔康高、低剂量组豚鼠均呈现弱阳性反应,补充实验豚鼠亦呈现类过敏反应。结论复尔康注射液豚鼠静脉给药后出现的过敏症状属于类过敏反应范畴,不能判断为主动全身过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尔康注射液 主动全身过敏
下载PDF
豚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两种阳性物质选择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梅 曹冲 +1 位作者 马会 朱春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1-55,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阳性物质人血白蛋白、卵白蛋白对豚鼠主动全身过敏作用,为过敏性试验提供较好的阳性对照。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14组,以人血白蛋白、卵白蛋白(2、10、100 mg/只)、0.9%氯化钠注射液等受试物为对照,研究不同致敏剂量、激发... 目的比较两种阳性物质人血白蛋白、卵白蛋白对豚鼠主动全身过敏作用,为过敏性试验提供较好的阳性对照。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14组,以人血白蛋白、卵白蛋白(2、10、100 mg/只)、0.9%氯化钠注射液等受试物为对照,研究不同致敏剂量、激发剂量、激发时间等条件下,豚鼠全身主动过敏的反应情况。结果在2-100mg/只剂量范围内,人血白蛋白、卵白蛋白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100%。在2-10 mg/只剂量范围内,过敏症状发生程度随致敏剂量、激发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剂量的卵白蛋白较人血白蛋白反应程度更强。结论豚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阳性对照推荐使用卵白蛋白,剂量为2 mg/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全身过敏试验 人血白蛋白 卵白蛋白 过敏反应 豚鼠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溶血性及主动全身过敏反应试验
13
作者 秦哲 杨亚军 +5 位作者 刘希望 李世宏 孔晓军 焦增华 郭玉凡 李剑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0-92,共3页
为评价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溶血性及其对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采用体外试管法观察试验24 h内药物致溶血与红细胞凝集现象。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试验通过3次腹腔注射致敏,于末次致敏后第14天及第21天,以2倍致敏剂量肌肉注射进行激发,观... 为评价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溶血性及其对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采用体外试管法观察试验24 h内药物致溶血与红细胞凝集现象。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试验通过3次腹腔注射致敏,于末次致敏后第14天及第21天,以2倍致敏剂量肌肉注射进行激发,观察各组动物的过敏反应症状,计算过敏反应发生率。溶血试验结果显示,4℃静置过夜,供试品低剂量组无溶血现象,其余各组均呈完全溶血现象。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试验筛选出药物的致敏注射剂量为0.0625 mL/kg·bw,阳性对照药可引起豚鼠发生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3.3%。药物及药物溶剂均未引起豚鼠的过敏反应。表明双氯芬酸钠注射液不会引起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反应,但其可导致红细胞溶解,不宜用作静脉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 溶血性试验 主动全身过敏反应 大耳白兔 豚鼠
下载PDF
注射用Rtnf的全身过敏性和血管局部刺激性作用研究
14
作者 熊尧 陈健 +4 位作者 陈夏静 刘立涛 匡文娟 谭显署 周黎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0年第4期155-156,共2页
目的:观察Rtnf是否具有血管刺激作用、全身过敏反应,评价其注射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家兔耳缘静脉刺激实验、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实验(ASA)观察注射用药Rtnf的安全性。结果:注射用Rtnf对家兔血管内皮无损伤和刺激作用,病理切片观察,耳... 目的:观察Rtnf是否具有血管刺激作用、全身过敏反应,评价其注射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家兔耳缘静脉刺激实验、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实验(ASA)观察注射用药Rtnf的安全性。结果:注射用Rtnf对家兔血管内皮无损伤和刺激作用,病理切片观察,耳廓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各结构完好,未见变性、坏死、缺失,表皮下乳头层及网织层无炎细胞渗出、无出血,血管内无血栓形成,附件结构正常;豚鼠未出现过敏现象。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注射用Rtnf溶血性试验符合注射用药安全性要求;无血管刺激作用;对豚鼠不致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Rtnf 血管刺激 全身主动过敏反应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的主动及被动过敏性反应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湘临 张志 《中国药物评价》 2013年第6期360-363,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的风险。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银杏达莫注射液致敏豚鼠和大鼠,14 d后,静脉注射致敏豚鼠并收集血清皮内注射正常大鼠,做豚鼠的全身主动过敏和大鼠的皮肤被动过敏,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引起过...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的风险。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银杏达莫注射液致敏豚鼠和大鼠,14 d后,静脉注射致敏豚鼠并收集血清皮内注射正常大鼠,做豚鼠的全身主动过敏和大鼠的皮肤被动过敏,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的风险。结果:经银杏达莫注射液致敏和激发的豚鼠未出现全身主动过敏反应(n=6);应用经银杏达莫注射液致敏大鼠的血清,被动致敏正常大鼠,经银杏达莫注射液激发后,亦未见皮肤被动过敏反应(n=6)。结论:动物实验显示银杏达莫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的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 全身主动过敏 皮肤被动过敏
下载PDF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刺激性与过敏性评价
16
作者 马晓阳 杨娴 +2 位作者 左亚茹 侯海婷 赵方红 《海峡药学》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对日本大耳兔呼吸系统的刺激性以及是否会引起豚鼠全身主动过敏。方法呼吸系统刺激性试验:动物分组后连续7天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1日4次,单次给药剂量为5 mg/只。给药前后进行笼旁观察,末次给药后24 h解剖... 目的研究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对日本大耳兔呼吸系统的刺激性以及是否会引起豚鼠全身主动过敏。方法呼吸系统刺激性试验:动物分组后连续7天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1日4次,单次给药剂量为5 mg/只。给药前后进行笼旁观察,末次给药后24 h解剖取材,检查主要脏器病变。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动物分组后雾化吸入不同剂量的硫酸特布他林,隔日致敏给药1次,共致敏给药3次,末次致敏后第14天和第21天分别每组取3只动物致敏剂量的2倍进行雾化给药激发,激发后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出现。结果兔吸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给药结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恢复期结束,未见药物延迟或蓄积作用。豚鼠吸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未发生主动全身过敏反应,结果为阴性。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了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的使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 刺激性试验 全身主动过敏试验
下载PDF
鱼腥草注射液中过敏原成分 被引量:8
17
作者 安丹 陈聪 +3 位作者 廖雪 王捷 吴英良 王智琴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索鱼腥草注射液中的过敏原成分及其致敏机理。方法分别用鱼腥草注射液、鱼腥草蒸馏液、吐温80、阴性对照物和阳性对照物对豚鼠和Brown Norway(BN)大鼠进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并用吐温80首次静脉注射豚鼠和BN大鼠进行类过敏试验。... 目的探索鱼腥草注射液中的过敏原成分及其致敏机理。方法分别用鱼腥草注射液、鱼腥草蒸馏液、吐温80、阴性对照物和阳性对照物对豚鼠和Brown Norway(BN)大鼠进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并用吐温80首次静脉注射豚鼠和BN大鼠进行类过敏试验。观察其行为学反应并检测动物血清中组胺、IL-4、IgE、IgG和IgM的水平。结果阳性对照组、鱼腥草注射液组、吐温80组和鱼腥草蒸馏液组动物都观察到不同程度的行为学过敏反应,且动物血清中的组胺、IgE和IL-4水平,以及阳性对照组和吐温80组的BN大鼠血清中IgM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升高,IgG、IgM及鱼腥草蒸馏液组BN大鼠血清中组胺和IL-4水平无显著变化。吐温80类过敏试验组,动物的行为学及血清中各生化指标均未见显著变化。结论吐温80为鱼腥草注射液中的主要过敏原,可以引起豚鼠和BN大鼠发生Ⅰ型全身主动过敏反应,而不引起豚鼠和BN大鼠发生类过敏反应。鱼腥草蒸馏液中含有其他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注射液 吐温80 全身主动过敏反应 豚鼠 BN大鼠
下载PDF
鱼腥草注射液Ⅰ型过敏反应试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友苹 徐潘生 +1 位作者 卢觅佳 宣尧仙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22-1523,共2页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经静脉注射给药后是否出现全身主动过敏反应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方法豚鼠分别腹腔注射鱼腥草注射液5 ml/kg,0.9%NaCl注射液5 ml/kg及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注射液5 ml(60 mg)/kg,隔日1次,连续3次进行致敏。末次致敏...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经静脉注射给药后是否出现全身主动过敏反应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方法豚鼠分别腹腔注射鱼腥草注射液5 ml/kg,0.9%NaCl注射液5 ml/kg及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注射液5 ml(60 mg)/kg,隔日1次,连续3次进行致敏。末次致敏后12 d各组静脉单次注射2倍剂量的以上相应受试物进行激发,观察30 min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SD大鼠皮内注射相应抗血清0.1 ml被动致敏48 h后,分别静脉注射鱼腥草注射液10 ml/kg,0.9%NaCl注射液10 ml/kg和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10 ml(100 mg)/kg,及1%伊文思蓝溶液1 ml进行激发,30 min后处死动物,观察注射点皮肤蓝斑直径。结果鱼腥草注射液致敏期间豚鼠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给予激发剂量后亦未出现明显异常反应,未引起豚鼠死亡;鱼腥草注射液组和0.9%NaCl注射液组大鼠背部皮肤内层均未出现蓝斑。结论在该试验剂量条件下,鱼腥草注射液豚鼠全身过敏反应、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均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注射液 全身主动过敏 被动皮肤过敏
下载PDF
注射用盐酸槐定碱对血管刺激性、溶血、过敏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梁新丽 廖正根 +1 位作者 高秀蛟 张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90-1891,共2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盐酸槐定碱是否具有血管刺激性、溶血和过敏性反应。方法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注射用盐酸槐定碱8.3ml/kg,qd×5d,停药96h后对注射部位做病理组织学检查;体外不同浓度的注射用盐酸槐定碱0.1~0.5ml在5ml免红细胞混... 目的观察注射用盐酸槐定碱是否具有血管刺激性、溶血和过敏性反应。方法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注射用盐酸槐定碱8.3ml/kg,qd×5d,停药96h后对注射部位做病理组织学检查;体外不同浓度的注射用盐酸槐定碱0.1~0.5ml在5ml免红细胞混悬液中放置0.25—24h,观察对免红细胞悬液的溶血作用及有无红细胞凝聚作用;给豚鼠隔日腹腔注射不同浓度注射用盐酸槐定碱0.5ml,连续注射3次,分别在第1次注射后第14天及21天从静脉给予注射用盐酸槐定碱1ml,观察30min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取大鼠,背部皮内注射含IgE的抗血清,24h后静脉注射含注射用盐酸槐定碱的0.8%伊文思兰溶液1ml攻击,30min后处死动物,观察注射点皮肤蓝色反应斑点直径。结果注射用盐酸槐定碱对家兔血管内皮没有损伤和刺激作用;对兔红细胞没有致溶血作用和凝聚作用;豚鼠未出现过敏反应。结论注射用盐酸槐定碱用药血管没有刺激性反应,无溶血及红细胞凝聚现象,对豚鼠无致敏作用且大鼠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作用。制剂有关安全性检测结果符合新药申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盐酸槐定碱 血管刺激 溶血 全身主动过敏反应 被动皮肤过敏
下载PDF
几种中药注射液的过敏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鲍玉琳 刘卫东 《中国药师》 CAS 2006年第7期618-620,共3页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在皮肤被动过敏试验(PCA)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SA)中是否有过敏反应。方法: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试验方法对以上3种中药注射液进行...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在皮肤被动过敏试验(PCA)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SA)中是否有过敏反应。方法: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试验方法对以上3种中药注射液进行皮肤被动过敏试验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研究。结果:皮肤被动过敏试验麦参注射液和穿琥宁注射液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有过敏反应;黄芪注射液高剂量组出现过敏反应,低剂量组未见过敏反应。主动过敏试验只有穿琥宁注射液高剂量组2只动物过敏反应弱阳性,其它未见过敏反应。结论:对于参麦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3种中药注射液而言,与临床实际使用情况相比,大鼠皮肤被动过敏性试验具有比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更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液 皮肤被动过敏性试验 全身主动过敏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