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颅脑外伤局灶低温与全身低温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光伟 刘运生 +2 位作者 李创华 梁有明 屈洪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93-195,203,共4页
目的 通过比较局灶低温治疗与全身低温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在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 ,探讨何者疗效更佳。方法 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改良模型 ,设定假颅脑外伤模型组、颅脑外伤模型组、全身低温组及局灶低温组 (使用 2 5℃水降温 )。取... 目的 通过比较局灶低温治疗与全身低温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在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 ,探讨何者疗效更佳。方法 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改良模型 ,设定假颅脑外伤模型组、颅脑外伤模型组、全身低温组及局灶低温组 (使用 2 5℃水降温 )。取伤灶处及其相邻区脑组织分别检测其水、Na+ 、K+ 含量。同时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 局灶低温组神经元损伤数显著少于颅脑外伤模型组、全身低温组 (P <0 .0 1) ;局灶低温组水、Na+ 含量明显低于颅脑外伤模型组及全身低温组 (P<0 .0 5 ) ,K+ 含量明显高于颅脑外伤模型组及全身低温组(P <0 .0 1)。结论 与全身低温疗法相比较局灶低温疗法 (使用 2 5℃水降温 )在减轻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局灶低温治疗 全身低温治疗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局灶低温与全身低温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洪涛 马振芳 +1 位作者 李国臣 于文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2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外伤局灶低温治疗与全身低温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改良模型(free fall improved model),分别设定全身低温组(A组)、假颅脑外伤模型组(B组)、局灶低温组(C组)以及颅脑外伤模型组(D组)。对伤灶处以...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外伤局灶低温治疗与全身低温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改良模型(free fall improved model),分别设定全身低温组(A组)、假颅脑外伤模型组(B组)、局灶低温组(C组)以及颅脑外伤模型组(D组)。对伤灶处以及与其相邻部位的脑组织进行检测,分别测定H2O、钠离子、钾离子的含量,观察比较各组间病理改变。结果:经检测发现,假颅脑外伤模型组受损神经元数为(2.2±0.4)个、全身低温组受损神经元数为(9.1±0.5)个、局灶低温组受损神经元数为(6.3±0.3)个、颅脑外伤模型组受损神经元数为(12.1±1.1)个;全身低温组和颅脑外伤模型组受损神经元数明显多于局灶低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身低温组和颅脑外伤模型组H2O、钠离子的含量显著高于局灶低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钾离子的含量明显低于局灶低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局灶低温疗法相比较全身低温疗法在减少神经元损伤以及缓解脑水肿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局灶低温 全身低温
下载PDF
硬膜外局部低温与全身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大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方文华 刘运生 +1 位作者 姜交德 陈鑫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98-503,共6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硬膜外局部低温和全身低温对重型颅脑外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Feeney’s外伤模型,伤后30 min开始局部或全身低温,使脑温降至31.0~32.0℃,持续10 h。在伤后相应时间点行平衡木和平衡木行走试验,取伤灶脑组织行水、... 目的探讨并比较硬膜外局部低温和全身低温对重型颅脑外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Feeney’s外伤模型,伤后30 min开始局部或全身低温,使脑温降至31.0~32.0℃,持续10 h。在伤后相应时间点行平衡木和平衡木行走试验,取伤灶脑组织行水、钠、钾含量检测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在伤后1 d、3 d、7 d,硬膜外局部低温(LH)组和全身低温(SH)组的平衡木试验评分和行走穿越时间均较重型颅脑外伤(sTBI)组低(P<0.05)。与sTBI组相比,LH组和SH组伤后12 h、1 d和3 d的脑组织水、钠含量均较低(P<0.01),而钾含量则升高(P<0.01)。HE染色示sTBI组脑组织出血、坏死改变明显,而LH组和SH组的病理损害减轻。同时,LH组和SH组在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水、钠、钾含量上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局部低温与全身低温可以减轻重型颅脑外伤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脑组织水肿和病理损害程度,且两者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低温 全身低温 重型颅脑外伤
下载PDF
全身低温治疗新生儿窒息疗效观察
4
作者 李同川 朱长连 +4 位作者 程秀永 王小阳 胡生海 张传新 王迎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全身低温 治疗 新生儿窒息疗 效观察
下载PDF
全身低温对吸入性损伤大鼠肺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光华 王肖蓉 +2 位作者 祖红旭 曾光伟 李良军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4期244-246,共3页
目的观察全身低温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的急性肺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5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单纯致伤组、全身低温组,每组18只。单纯致伤组致伤后放恒温水浴箱中,维持正常体温。全身低温组致伤后作全身低温处理维... 目的观察全身低温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的急性肺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5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单纯致伤组、全身低温组,每组18只。单纯致伤组致伤后放恒温水浴箱中,维持正常体温。全身低温组致伤后作全身低温处理维持(33±0.5)℃持续1 h后升为正常体温。正常对照组不致伤。3组大鼠于伤后6 h后取腹主动脉血2 mL离心取血清,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取右下肺行病理切片,左肺作肺组织湿干重比。结果单纯致伤组和全身低温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烟雾吸入性损伤6 h后肺组织湿干重比显著升高(P<0.05),腹主动脉血中TNFα-、IL-6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肺部充血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严重。全身低温组与单纯致伤组相比肺组织湿干重比降低(P<0.05),腹主动脉血中TNF-α、IL-6的含量降低(P<0.05),肺部充血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结论全身低温可以减轻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的急性肺部炎症、减轻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损伤 全身低温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全身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免疫功能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6
作者 赖建海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61-63,共3页
目的 对比全身与局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免疫功能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3月在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诊治的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意愿分为全身治疗组(40例)和局部治疗组(45... 目的 对比全身与局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免疫功能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3月在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诊治的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意愿分为全身治疗组(40例)和局部治疗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全身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全身亚低温治疗,局部治疗组接受脑部亚低温治疗。对比2组患者免疫功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第1天、第3天2组患者CD3^(+)、CD4^(+)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第7天,全身治疗组患者CD3^(+)、CD4^(+)水平高于局部治疗组(P<0.05),NSE水平低于局部治疗组(P<0.05)。进一步重复测量分析提示,不同时间点与组别交互作用显著,说明不同组别CD3^(+)、CD4^(+)及NSE水平变化趋势不同。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亚低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重型颅脑损伤免疫功能及颅脑损伤程度,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低温 局部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免疫功能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不同方式亚低温疗法联合肠内营养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7
作者 林紫 陈丽 +2 位作者 陈佳 肖玮 张玉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32-36,共5页
目的比较全身亚低温疗法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联合肠内营养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在... 目的比较全身亚低温疗法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联合肠内营养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全身亚低温疗法治疗,对照组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抽搐消失时间、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值。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抽搐消失时间及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分别为(9.79±8.46)h、(4.79±4.97)d、(11.53±7.90)d,与对照组的(9.00±6.11)h、(6.61±5.10)d、(12.06±5.44)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3 d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血乳酸、脑脊液蛋白及脑脊液葡萄糖水平均低于入院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血糖、血乳酸、脑脊液蛋白及脑脊液葡萄糖水平及其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腹胀发生率分别为57.89%、63.16%,均高于对照组的22.22%、2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和全身亚低温疗法联合肠内营养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均有显著效果,其退热时间、抽搐消失时间、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也无差异,但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可降低患儿腹泻、腹胀发生率,安全性优于全身亚低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低温疗法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 肠内营养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下载PDF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与全身性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发育、生命体征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对比
8
作者 耿爱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期6-8,28,共4页
目的:研究对比选择性头部亚低温与全身性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发育、生命体征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将本院就诊的2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纳入研究中,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研究对比选择性头部亚低温与全身性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发育、生命体征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将本院就诊的2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纳入研究中,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100例/组。对照组实施全身性亚低温治疗,观察组实施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原始反射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神经行为评分、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并发症发生率、生命体征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原始反射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神经行为评分、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而治疗后组间神经行为评分、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TT、PT、APTT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改变(P>0.05),而治疗前、治疗后各项指标在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不仅可有效改善患儿神经行为,促进其神经发育,还不会影响到患儿生命体征、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选择性亚低温治疗 全身性亚低温治疗
下载PDF
硬膜外局部低温与全身低温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方文华 刘运生 姜交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4期690-692,748,共4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局部低温的并发症情况。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Nor组)、硬膜外局部低温组(LH组)和全身低温组(SH组),LH组以自制降温线圈贴附于一侧硬膜外实施局部低温,SH组以冰袋和酒精全身降温,两组均使脑温降至31.0-32.0℃... 目的:探讨硬膜外局部低温的并发症情况。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Nor组)、硬膜外局部低温组(LH组)和全身低温组(SH组),LH组以自制降温线圈贴附于一侧硬膜外实施局部低温,SH组以冰袋和酒精全身降温,两组均使脑温降至31.0-32.0℃并持续10小时。实验中观察大鼠寒战反应,监测脑温、肛温及呼吸、心率、血压变化,于降温末取血进行血气分析、电解质、血常规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降温后,LH组和SH组脑温均下降到目标温度并维持稳定。降温过程中,SH组寒战发生率为57.1%,且出现心率下降,血小板降低,高切变率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增高,LH组未观察到如上变化。结论:硬膜外局部降温可达到与全身降温一样的降温效果,而与全身低温相比,硬膜外局部低温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低温 全身低温 并发症 脑保护
原文传递
全身亚低温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保护作用与Bcl-2、Bax表达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茂军 董瑞国 +3 位作者 袁宝强 耿德勤 沈霞 曾因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8-421,共4页
目的 研究 Bcl- 2、Bax及海马锥体细胞形态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及全身亚低温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 ,探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进行 Bcl-2、Bax免疫组织化学及 H- E染色... 目的 研究 Bcl- 2、Bax及海马锥体细胞形态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及全身亚低温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 ,探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进行 Bcl-2、Bax免疫组织化学及 H- E染色。结果 与常温组相比 ,全身亚低温组死亡细胞数明显减少 (P<0 .0 1) ;Bcl- 2蛋白免疫反应强度峰值增高 ,持续时间延长 ;Bax蛋白免疫反应强度峰值减低 ,持续时间缩短。结论  33℃全身亚低温并持续 4 h,对缺血性锥体细胞损害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增强 Bcl- 2蛋白的表达 ,延长其表达持续时间 ,而减弱 Bax表达 ,同时缩短其表达持续时间 ,可能是亚低温保护缺血性脑组织损害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低温 全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大鼠 脑保护 Bcl-2 BAX
下载PDF
全身亚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检生 姜丹 +8 位作者 桂培根 左奇 彭军 定正超 阮争光 吴银霞 王晓萍 张智燕 雷蕾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观察全身亚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亚低温组应用亚低温疗法,包括用冰毯进行全身降温,冬非合剂(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维库溴胺200~... 目的观察全身亚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亚低温组应用亚低温疗法,包括用冰毯进行全身降温,冬非合剂(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维库溴胺200~400mg+生理盐水至50ml、咪达唑仑50mg+生理盐水至50ml用微量泵注入,持续6~11d,维持肛温在32~33℃;根据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价两组疗效,并统计死亡率和癫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BI显著提高(均P<0.05),亚低温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BI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亚低温组的死亡率(9例,25.7%)明显低于对照组(19例,57.6%)(P<0.05);两组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显著,可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低温 大面积脑梗死
下载PDF
全身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红兵 童萼塘 +1 位作者 孙圣刚 郭云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后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 - 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观察亚低温组、常温组脑缺血再灌流不同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及Caspase- 3mRNA的表达。...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后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 - 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观察亚低温组、常温组脑缺血再灌流不同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及Caspase- 3mRNA的表达。结果  (1)常温组脑缺血再灌流后凋亡神经细胞主要分布于缺血周围区 ,随着再灌流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加 ,至 2 4小时达高峰 ,2天后开始下降 ,14天时仍高于假手术组 ;(2 )亚低温组脑缺血再灌流后 ,凋亡神经细胞也主要位于缺血周围区 ,数量相对较少 ,其变化规律与常温组相似 ,同一时间点相比较 ,亚低温组均显著低于常温组 ;(3)常温组脑缺血再灌流 2小时后 ,神经细胞Caspase - 3mRNA开始表达 ,并随着再灌流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2 4小时达高峰 ,2天后逐渐下降 ,至 14天略高于假手术组 ;(4 )亚低温组脑缺血再灌流后 ,神经细胞Caspase - 3mRNA的表达也主要位于缺血周围区 ,其变化规律与常温组相似 ,同一时间点相比较 ,亚低温组均显著低于常温组。结论 脑缺血再灌流后 ,缺血周围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 ,Caspase - 3基因在介导脑缺血损伤神经元凋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亚低温对短暂性脑缺血后的神经元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亚低温可能通过Caspase - 3mRNA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低温 脑缺血 再灌流损伤 神经细胞凋亡 CASPASE-3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局部及全身亚低温疗法针对早产儿窒息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彤 王丽娟 +1 位作者 付洪涛 郝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及全身亚低温疗法在早产儿窒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二科临床确诊的90例重度窒息早产儿(胎龄30~32周)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30例,仅行常规治疗;治疗A组30例... 目的:探讨局部及全身亚低温疗法在早产儿窒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二科临床确诊的90例重度窒息早产儿(胎龄30~32周)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30例,仅行常规治疗;治疗A组30例,常规+局部亚低温疗法治疗;治疗B组30例,常规+全身亚低温疗法治疗。比较3组患儿生后12 h不良反应,入院时及治疗24 h、48 h、72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高迁移率族蛋白-1、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以及矫正胎龄达40周后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A组、治疗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治疗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胎龄达40周后治疗A组第14天新生儿NBNA评分明显高于第3天(P<0.05),第3天和第14天,3组之间的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4 h、48 h、72 h,治疗A组及治疗B组患儿血清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治疗后72 h,治疗A组高于治疗B组(P>0.05)。结论:经全身亚低温疗法治疗的患儿脑损伤最轻,恢复最快,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害治疗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亚低温疗法 全身低温疗法 早产儿 窒息
下载PDF
全身亚低温和选择性脑亚低温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旭 刘彩云 +3 位作者 孙贵亮 时飞 王明山 张高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比较全身亚低温和选择性脑亚低温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全身亚低温组(T组)和选择性脑亚低温组(H... 目的比较全身亚低温和选择性脑亚低温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全身亚低温组(T组)和选择性脑亚低温组(H组),每组20只。四组大鼠在监测脑温及直肠温度下进行操作。S组仅暴露颈部血管;IR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模型,阻断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2 h后恢复血流灌注;T组建立CIRI大鼠模型后,拔除线栓即刻将75%乙醇直接均匀泼洒到全身皮肤降温;H组建立CIRI大鼠模型后,拔除线栓即刻于左侧颈内动脉以80 ml·kg^(-1)·h^(-1)的速度注入4℃生理盐水。记录T组和H组大鼠的降温时间(脑温降至33℃的时间)、脑达到亚低温时肛温及脑亚低温维持时间。记录再灌注后24 h改良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评分(mNSS)。完成mNSS后处死大鼠,采用TTC染色法观察大脑梗死情况并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S组比较,IR组、T组和H组mNSS、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T组和H组mNSS、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T组比较,H组达到脑亚低温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mNSS、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HE染色观察到S组大鼠神经细胞形态完整且轮廓清晰;IR组见大量细胞水肿,细胞核不规则浓缩;T组细胞水肿减轻;H组细胞形态改变进一步减轻。透射电镜下S组线粒体形态正常,呈圆状或杆状,双层膜结构完整,无肿胀和空泡变性;IR组线粒体肿胀变圆,部分可见嵴断裂和空泡化现象;T组线粒体肿胀和空泡变性减轻;H组线粒体形态改变进一步减轻。结论全身亚低温和选择性脑亚低温均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经颈动脉灌注低温生理盐水实现选择性脑亚低温降温速度快,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低温 选择性脑亚低温 缺血-再灌注 大鼠
下载PDF
全身和头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所致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军苍 杨华堂 +4 位作者 苏钰清 王献明 张宁 王喜旺 刘晓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9期31-33,共3页
目的比较全身亚低温治疗与头部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所致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全身亚低温组(40例)和头部亚低温组(40例),在予以基本处理的同时,全身亚低温组采用冰毯联合冰盐水洗胃诱导降温,头部亚低温组使用... 目的比较全身亚低温治疗与头部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所致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全身亚低温组(40例)和头部亚低温组(40例),在予以基本处理的同时,全身亚低温组采用冰毯联合冰盐水洗胃诱导降温,头部亚低温组使用降温头盔诱导降温。观察2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颅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的变化,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检测尿8-OHdG水平。结果比较2组的颅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全身亚低温组较头部亚低温组体积缩小明显(P<0.05或P<0.01);全身亚低温组的GCS评分在治疗后第7、10、14天均高于头部亚低温组,6个月及12个月后GOS评分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全身亚低温组的尿8-OHdG水平较头部亚低温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减轻脑出血所致的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对抗DNA氧化损伤,改善患者意识状态及预后,且全身亚低温治疗较头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脑出血的有效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低温 头部亚低温 脑出血 脑水肿
下载PDF
超低温全身冷冻预冷却对女子橄榄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萌 郎健 +3 位作者 王长权 裴嘉文 徐媛媛 孙哲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0-375,共6页
选取12名女子橄榄球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组6人10min准备活动后进行超低温全身冷冻(WBC,-120℃)预冷却120s,对照组6人仅做10 min准备活动,然后对WBC后即刻、10 min、20min、30min 4个时刻进行CMJ和SJ起跳高度和功率进行测试,对测试... 选取12名女子橄榄球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组6人10min准备活动后进行超低温全身冷冻(WBC,-120℃)预冷却120s,对照组6人仅做10 min准备活动,然后对WBC后即刻、10 min、20min、30min 4个时刻进行CMJ和SJ起跳高度和功率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多变量方差分析。研究结果:如果准备活动后进行WBC预冷却作为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一种手段,对女子橄榄球运动员CMJ和SJ起跳高度和功率没有产生促进作用反而产生抑制作用。WBC后即刻到WBC后30min时间内,CMJ和SJ的高度值与时间呈显著性二次方关系,即WBC后即刻纵跳高度下降并逐渐在第10min时刻达到最低点,然后逐渐回升。WBC后第10min时刻的CMJ和SJ的起跳功率值均达到最低值,然后逐渐回升。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准备活动后进行WBC对CMJ和SJ这种单次努力完成的爆发性动作没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全身冷冻 预冷却 橄榄球 下蹲跳 蹲跳
下载PDF
全身与局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锋 姚宝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151-154,共4页
目的比较全身与局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等距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 目的比较全身与局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等距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全身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自主吮奶时间、住院天数、神经行为测定评分、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血清学指标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观察组患儿自主吮奶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略短于对照组(P_均>0.05),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 h,两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及收缩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治疗后24、48、72 h,观察组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高迁移率族蛋白-1、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 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安全性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低温 局部亚低温 新生儿 窒息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下载PDF
全身及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燕琳 周文浩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37-142,共6页
关键词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全身低温 疗效评价 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中度HIE 围生期缺氧 新生儿HIE
下载PDF
全身超低温冷冻对专业运动员高强度训练后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世涛 杨贤罡 李静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6-161,共6页
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设计,对17名专业田径运动员在赛前训练阶段中完成计划相同的高强度专项训练课后4h分别进行全身超低温(-100℃^-120℃)冷冻(whole-body cryotherapy,WBC)治疗和室温(22℃~23℃)条件休息,时间均为3min,两次试验间隔1周.... 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设计,对17名专业田径运动员在赛前训练阶段中完成计划相同的高强度专项训练课后4h分别进行全身超低温(-100℃^-120℃)冷冻(whole-body cryotherapy,WBC)治疗和室温(22℃~23℃)条件休息,时间均为3min,两次试验间隔1周.结果发现,WBC治疗显著降低次日训练课前的CK、LDH水平(P<0.05,P<0.05)和试验后即刻的自主疼痛感(P<0.01),同时显著提高了次日训练课前的最大功率和最大功率/体重(P<0.05,P<0.05).因此,WBC能够有效地缓解肌肉的损伤程度,促进爆发性做功能力的快速恢复,对竞技体育训练实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低温冷冻 无氧运动能力 肌肉损伤程度 疼痛感
下载PDF
急性全身超低温冷冻实验对运动员血液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世涛 史东林 +1 位作者 杨贤罡 李静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2-156,共5页
对16名田径运动员在进行高强度训练后4h接受急性全身超低温冷冻,观察接受该实验的运动员血常规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运动员的白细胞计数在实验后显著升高(P<0.01),其中小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的计数和百分比在实验后均显著升高(P<0.... 对16名田径运动员在进行高强度训练后4h接受急性全身超低温冷冻,观察接受该实验的运动员血常规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运动员的白细胞计数在实验后显著升高(P<0.01),其中小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的计数和百分比在实验后均显著升高(P<0.01,P<0.01),而大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在实验后显著下降(P<0.01);红细胞参数中的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在实验后均显著升高(P<0.05,P<0.01),而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显著下降(P<0.05),血红蛋白呈上升趋势但不显著(0.05<P<0.10).因此,急性全身超低温冷冻可能会导致免疫激活反应和有助于促进血液机能,目前尚不能排除其被列为违禁手段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低温冷冻 运动员 血常规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