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1
作者 蒋立柱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5年第12期11-11,共1页
口腔疾病范畴中,与牙周病、龋病、口腔肿痛等相比,口腔黏膜病是一大类“少为人知”的疾病。尽管我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诞生了“口腔黏膜病”这门学科,并且经过几代口腔学者几十年的努力,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仅仅从“鲜为人知”到“少为... 口腔疾病范畴中,与牙周病、龋病、口腔肿痛等相比,口腔黏膜病是一大类“少为人知”的疾病。尽管我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诞生了“口腔黏膜病”这门学科,并且经过几代口腔学者几十年的努力,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仅仅从“鲜为人知”到“少为人知”。其实,无论从发病率、危害程度以及预后来看,黏膜病都不比前述各类人们熟知的口腔疾病“逊色”。现将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分类介绍如下,以期引起基层医生的重视。(蒋立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疾病 口腔黏膜 药物过敏口炎 血管神经水肿 接触口炎 多形渗出
下载PDF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常用药物
2
作者 文昭明 《药物与人》 1998年第4期30-30,共1页
三、抗组织胺药抗组织胺药一般称抗过敏药。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能引起明显的支气管收缩、血管扩张和渗出增加等,抗组织胺药可以拮抗这些作用。临床对荨麻疹和/或血管性水肿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对消除皮肤痒感有一定疗效;对变应性鼻炎和食... 三、抗组织胺药抗组织胺药一般称抗过敏药。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能引起明显的支气管收缩、血管扩张和渗出增加等,抗组织胺药可以拮抗这些作用。临床对荨麻疹和/或血管性水肿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对消除皮肤痒感有一定疗效;对变应性鼻炎和食物过敏引起的症状效果肯定,也可局部应用于眼鼻过敏者;抗组织胺药,特别是非镇静抗组织胺药还可应用于哮喘。目前,常用的抗组织胺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镇静性抗组胺药,有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羟嗪、赛庚啶、曲吡那敏和去氯羟嗪等,这些药物作用起始快,但维持时间较短。不良反应有嗜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组织胺药 变态反应疾病 不良反应 变应鼻炎 抗组胺药 肥大细胞 药物作用 血管水肿 食物过敏 支气管收缩
全文增补中
放免法测肾功对早期诊断变态反应性紫癜肾损害的价值
3
作者 刘群 林洁 周谦 《现代临床医学》 1999年第2期102-102,共1页
肾损害是变态反应性紫癜的严重表现之一,并提示其预后不良,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肾损害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对30例变态反应性紫癜患儿检测尿ALb、lgG、β<sub>2</sub>-MG及血β<sub>2</sub>-MG的含量以期早期发... 肾损害是变态反应性紫癜的严重表现之一,并提示其预后不良,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肾损害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对30例变态反应性紫癜患儿检测尿ALb、lgG、β<sub>2</sub>-MG及血β<sub>2</sub>-MG的含量以期早期发现肾损害。1 临床资料 选我科1993年1月至1996年12月诊断为变态反应性紫癜的住院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岁8例,6~10岁20例,11~14岁2例。临床表现:皮疹3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紫癜 肾损害 早期诊断 放免法 变态反应疾病 肾功能 血管神经水肿 放射免疫测定 肾小球 肾小管蛋白尿
下载PDF
变态反应性紫癜72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王尚兰 薛竞 《成都医药》 2003年第6期333-333,共1页
关键词 变态反应紫癜 血管变态反应疾病 实验室检查 治疗 甲基强的松龙
下载PDF
小儿全身性疾病
5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8期120-121,共2页
9928700 老化促进模型小鼠(SAM)的实验研究(109):小鼠老化淀粉样变性症的载脂蛋白的参与[日]/小岸久美子∥日病理会志.-1997,86(1).-201 冀医情9928701 围绕尘肺的最新话题[日]/城户优光∥日呼吸会志.-1998,增刊.-114
关键词 小儿 全身性疾病 变态反应 诊断 过敏疾病 特应疾病 应用化学 花生四烯酸代谢 儿童 友谊
下载PDF
全身性疾病
6
《中国临床护理》 1996年第5期209-210,共2页
关键词 全身性疾病 白细胞介素2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环丙沙星 山西护理杂志 心律失常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心电监护 抢救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
下载PDF
新生儿幼年性巨大毛细血管瘤1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唐东方 尤金良 +4 位作者 李伟 陈趟 李文鹏 王育波 张显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81-82,共2页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但是新生儿的发病率较低。尤其是头皮巨大血管瘤的报道甚少。在此我们报道1例新生儿巨大头皮血管瘤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认识。
关键词 毛细血管 新生儿 幼年 头皮血管 巨大血管 肿瘤 相关疾病 婴幼儿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的测定
8
作者 辛海岩 王鸾升 《小儿急救医学》 2005年第5期398-399,共2页
关键词 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毛细支气管炎 血管肠肽 患儿 peptide 下呼吸道感染疾病 测定 非肾上腺素能 气道高反应
下载PDF
危重症疾病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石慧荣 熊滨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4期1824-1828,共5页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是指炎症介质、应激及创伤等因素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同程度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管内液体、白蛋白等物质渗漏到组织间隙,引起全身进行性水肿。危重症疾病患者常伴发CLS,其CLS病情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是指炎症介质、应激及创伤等因素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同程度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管内液体、白蛋白等物质渗漏到组织间隙,引起全身进行性水肿。危重症疾病患者常伴发CLS,其CLS病情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伴发CLS时全身炎症反应进一步加剧,加速器官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器官功能衰竭。CLS发病机制未明,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效果欠佳。本文就危重症疾病并发CLS的情况及相关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渗漏 危重症疾病 脓毒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心脏疾病 重症急胰腺炎 早产重度子痛 中毒 造血干细胞移植 药源 创伤 诱因 发病机制 综述
下载PDF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并鼻出血一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赵学海 窦春强 张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S1期62-63,共2页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telangiectasia,HHT)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血管扩张和出血为主要表现。我科曾收治1例有严重鼻出血症状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儿,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儿女,...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telangiectasia,HHT)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血管扩张和出血为主要表现。我科曾收治1例有严重鼻出血症状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儿,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儿女,6岁,主因间断双鼻腔出血3余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出血毛细血管扩张症 鼻出血 鼻腔填塞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再出血 月经过多 失血贫血 患儿 出血疾病 内脏出血
下载PDF
两类毛细血管后性肺高血压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娄宇轩 华杨 +3 位作者 唐愿 孙劲禹 史倞 张海锋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分析单纯毛细血管后性肺高血压(isolated post-capill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IPC-PH)与混合性毛细血管后性肺高血压(combined post-and pre-capill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CPC-PH)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毛细血管后性肺高血压... 目的分析单纯毛细血管后性肺高血压(isolated post-capill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IPC-PH)与混合性毛细血管后性肺高血压(combined post-and pre-capill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CPC-PH)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毛细血管后性肺高血压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共选取经Swan-Ganz漂浮导管确诊为毛细血管后性肺高血压患者163例,根据血流动力学特征将其分为IPC-PH和CPC-PH两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超声心动图及Swan-Ganz漂浮导管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结果CPC-PH组患者血尿酸、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肺动脉平均压均显著高于IPC-PH组患者,而体重、三酰甘油、主动脉根内径、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指数均明显小于IPC-PH组患者(P均<0.05)。结论通过血尿酸、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肺动脉平均压、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指数等指标,可对CPC-PH与IPC-PH加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高血压 毛细血管肺高血压 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 单纯毛细血管肺高血压 混合毛细血管肺高血压 Swan-Ganz漂浮导管
下载PDF
双能量CT成像技术在肺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丁兆慧 奚群英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双能量CT(DECT)应用两种能量、两套探测器,根据不同能量下物质衰减特性的差异进行定性及定量的数据采集。DECT具有高分辨率、易获得等优势,通过后处理技术,从形态学、功能学两方面获取疾病信息。近年来,DECT在肺血管疾病如肺栓塞、慢性... 双能量CT(DECT)应用两种能量、两套探测器,根据不同能量下物质衰减特性的差异进行定性及定量的数据采集。DECT具有高分辨率、易获得等优势,通过后处理技术,从形态学、功能学两方面获取疾病信息。近年来,DECT在肺血管疾病如肺栓塞、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动脉型肺动脉高压、肺静脉闭塞性疾病/肺毛细血管瘤等诊治中展现出优越的作用。现从DECT的技术原理及其在肺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肺灌注成像 肺栓塞 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肺静脉闭塞疾病/肺毛细血管
下载PDF
PhotoDerm VL/PL强脉冲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208例疗效分析
13
作者 张劲松 李长根 方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661-662,共2页
目的 :总结PhotoDermVL/PL强脉冲激光仪治疗 2 0 8例临床上较常见的皮肤血管性疾病的操作技术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自 1999年 12月以来运用PhotoDermVL/PL强脉冲激光仪治疗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及... 目的 :总结PhotoDermVL/PL强脉冲激光仪治疗 2 0 8例临床上较常见的皮肤血管性疾病的操作技术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自 1999年 12月以来运用PhotoDermVL/PL强脉冲激光仪治疗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及充血性增生瘢痕患者 2 0 8例的方法、具体操作及效果资料 ,并作一回顾分析。结果 :草莓状血管瘤组 3 1例 ,需治疗 4~ 6次 ,每次间隔 1个月 ,总有效率 10 0 % ;鲜红斑痣组 89例 ,治疗 3~ 5次 ,每次间隔 1个月 ,总有效率 97 75 % ;毛细血管扩张组 64例 ,需治疗 1~ 3次 ,每次间隔 1个月 ,总有效率 10 0 % ;充血性增生瘢痕组 2 4例 ,治疗 3~ 6次 ,每次间隔 15d ,总有效率 95 83 %。全组未见治疗部位皮肤瘢痕增生、色素沉着及脱失等并发症。结论 :PhotoDermVL/PL强脉冲激光仪治疗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及充血性增生瘢痕等皮肤血管性疾病 ,具有安全、有效、未见并发症发生的特点。草莓状血管瘤、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及充血性增生瘢痕早期采用激光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增生 总有效率 毛细血管扩张 草莓状血管 疾病 充血 体操 结论 收集
下载PDF
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血管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薪 钟向红 +2 位作者 李斌 杨妤妤 林慈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8-680,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微血管病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8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分为合并微血管病变组42例,无微血管病变组33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1例为对照组。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行眼底照相,用中文版...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微血管病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8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分为合并微血管病变组42例,无微血管病变组33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1例为对照组。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行眼底照相,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调查,比较3组MMSE得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合并微血管病变组和无微血管病变组的MMSE总分及各组成项目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与无微血管病变组比较,合并微血管病变组的MMSE总分、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以及回忆力得分更低(P<0.05,P<0.01)。MMSE得分与UAER呈负相关(r=-0.41,P<0.01)。结论微血管病变可能是引起高龄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但对大脑各功能区的影响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病 视网膜疾病 痴呆 内皮 血管 毛细血管通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亚春 李颖川 周明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6期819-821,共3页
关键词 肺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与修复 毛细血管通透 非心源肺水肿 呼吸功能不全 脓毒血症 全身性疾病
下载PDF
热化疗对兔肝VX-2肿瘤血管渗透性影响的生物学机制(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洪新 刘燕 +5 位作者 魏娟 曹晓明 刘毅勇 李文献 倪代会 曹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4期2778-2779,共2页
目的:在兔肝VX-2移植瘤模型基础上,进行在体肝肿瘤介入性热化疗,观察介入性热增敏与肝组织及肿瘤组织血管渗透性的关系,探讨介入性热化疗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30只,随机等分为3组(非灌注组、普通... 目的:在兔肝VX-2移植瘤模型基础上,进行在体肝肿瘤介入性热化疗,观察介入性热增敏与肝组织及肿瘤组织血管渗透性的关系,探讨介入性热化疗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30只,随机等分为3组(非灌注组、普通灌注组及热灌注组),在X线监视下,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进行灌注,灌注液为生理盐水(温度为60℃),液量30mL,15min缓慢推注。灌注结束前5min,经导管推注10mg/L伊文思蓝(EvansBlueEB),2mL/kg,非灌注组直接推注EB,灌注EB后置10min,取出肝脏用生理盐水灌注肝动脉冲洗血管中残留的EB。切取靠近肝门部的小块正常肝组织、瘤组织,称重后,放入1mL甲酰胺液中,置于50℃恒温水浴箱60h,提取液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测出A620nm,从标准曲线上测出相应的EB含量,以反映该组织毛细血管的渗透性。结果:肿瘤组织与肝组织的EB含量在3组中均有差别(P<0.05);正常灌注组与非灌注组肝组织的EB含量、肿瘤组织的EB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热灌注组与非灌注组、正常灌注组肝组织的EB含量、肿瘤组织的EB含量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介入热疗可以增加肝组织及肿瘤组织的血管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毛细血管渗透 放射学 介入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定量毛细取血管用于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柳炎珍 汪晓珍 +2 位作者 冯淑芳 黄良锦 曹建伟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20-21,共2页
目的探索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在筛查儿科变态反应疾病变应原中的最佳操作方法。方法对150例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分别采用19种阿罗格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左侧手臂采用传统方法(传统法),右侧手臂采用定量毛细取血管进行皮肤点刺试验... 目的探索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在筛查儿科变态反应疾病变应原中的最佳操作方法。方法对150例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分别采用19种阿罗格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左侧手臂采用传统方法(传统法),右侧手臂采用定量毛细取血管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改良法),比较两种点刺方法各种变应原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改良法各种变应原阳性检出率与传统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定量毛细取血管进行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效果较好,所用的变应原液量少,简化了操作流程,更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变态反应疾病 变应原 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 定量毛细血管 改良方法 检出率
下载PDF
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用于血管再生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佳雁 马向华 《微循环学杂志》 2011年第1期66-69,共4页
当组织发生缺血性病变时,机体会以自发生成新血管方式缓解缺血缺氧、延缓疾病进展。但是,在一些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及其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机体的这种自发血管生成机制受到限制。因而需研究针对这种缺血性疾病的新治疗方法——... 当组织发生缺血性病变时,机体会以自发生成新血管方式缓解缺血缺氧、延缓疾病进展。但是,在一些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及其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机体的这种自发血管生成机制受到限制。因而需研究针对这种缺血性疾病的新治疗方法——"血管再生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治疗方法 脂肪源干细胞 再生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病变 全身性疾病 缺血疾病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时间隙连接通道调控肺血管通透性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献忠 张利峰 孙密欣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6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间隙连接通道(GJC)是否通过调节胞内钙离子浓度,进而调控肺血管通透性,最终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方法应用小口径步枪致伤制造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检测肺含水量、伊文思蓝漏出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血管内皮Cx40表达... 目的探讨间隙连接通道(GJC)是否通过调节胞内钙离子浓度,进而调控肺血管通透性,最终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方法应用小口径步枪致伤制造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检测肺含水量、伊文思蓝漏出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血管内皮Cx40表达;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给予达氏修正伊氏培养基(DMEM)、伤后动物血清和GJC通道阻滞剂,应用染料划痕实验检测GJC功能、伊文思蓝漏出实验检测单层内皮细胞通透性、Fluo-3AM钙离子荧光探针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动物实验中,伤后Cx40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肺血管通透性则呈递增趋势,二者呈负相关(r=-0.934,P<0.05)。离体实验中,伤后动物血清降低GJC功能,Cx40表达降低,当应用通道阻断剂后,GJC功能和Cx40表达降低程度更甚;此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增加,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应用GJC通道阻断剂后,这种效应更加明显。结论肺血管内皮细胞GJC对肺血管通透性有调节作用,胸部枪弹伤后,肺血管内皮Cx40表达降低,引起GJC功能下降,导致胞内钙超载,最终导致肺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急性肺损伤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动物实验 毛细血管通透 连接蛋白类 间隙连接通道
下载PDF
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对肺癌病人在RCCEP不同时间段行为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珊珊 岳朝丽 +1 位作者 夏燕燕 刘扣英 《全科护理》 2022年第28期3995-3999,共5页
目的:以慢性疾病轨迹模式为框架,了解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的肺癌病人在疾病发展各个阶段的行为体验,分析其动态变化,为提高病人在免疫治疗方面的照护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 目的:以慢性疾病轨迹模式为框架,了解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的肺癌病人在疾病发展各个阶段的行为体验,分析其动态变化,为提高病人在免疫治疗方面的照护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7月于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使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且出现RCCEP的15例肺癌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了解病人出现RCCEP不同中位时间:初期(首次用药至1个月内)、增殖期(1~3个月内)、消退期(3~6个月内)各阶段中,在疾病相关行为方面、自我概念行为方面和日常生活行为方面这3个维度的需求和体验并提炼主题。结果:对15例病人均完成半结构式访谈,以慢性疾病轨迹模式为框架,提炼病人在3个不同中位时间段对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的需求和自我体验。分别为初期(首次用药至1个月内):(1)无法预料症状的出现;对症状认知的缺乏;(2)自我概念缺失:不能正确面对症状及处理;(3)不确定感严重。增殖期(1~3个月内):(1)缺乏多种症状共存时的管理知识;期待更多的医患沟通;(2)适应症状的存在,自我概念的重塑;(3)正性负性情绪交织并存;社交能力下降。消退期(3~6个月内):(1)注重预防感染;(2)自我概念稳定;(3)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致RCCEP的病人在不同中位时间段在疾病相关行为方面、自我概念行为方面和日常生活行为方面这3个维度的体验和需求是动态变化的。临床护理人员应主动为病人提供专业知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轨迹 卡瑞利珠单抗 反应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