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郑进天 黄波 +1 位作者 莫旭林 黄庆强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WB-DWI)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治疗前经病理确诊的MM患者22例,分别行WB-DWI、CT及X线检查,比较三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准确...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WB-DWI)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治疗前经病理确诊的MM患者22例,分别行WB-DWI、CT及X线检查,比较三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WB-DWI检查显示局限斑片状高信号15例,弥漫斑片状高信号7例。CT检查显示骨质破坏11例,软组织肿块7例,骨质未见异常4例。X线检查显示骨质破坏7例,软组织肿块3例,骨质疏松表现3例,骨质未见异常9例。WB-DWI、CT和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81.8%和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WB-DWI检查对MM临床评估优于X线和CT检查,可作为治疗及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核磁共振成像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X线 CT
下载PDF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多发性骨髓瘤短期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房加高 邹月芬 +5 位作者 陈丽娟 时寅 徐怡 徐磊 刘波 张凯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 whole-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在多发性骨髓瘤短期疗效评估中的的价值。方法方便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例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 whole-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在多发性骨髓瘤短期疗效评估中的的价值。方法方便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例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样本在治疗前以及经过一个疗程系统化抗MM治疗后分两次行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扫描。测量并分析治疗前后局灶性病灶的面积以及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的差异。结果临床资料显示,24例样本经一个疗程的抗MM治疗后生化指标均出现好转。WB-DWI图像显示,及局灶性病灶的面积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平均ADC为(0.682±0.114)×10-3mm2/s,治疗后平均ADC值为(1.132±0.36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1,P<0.05),治疗后ADC明显增高。治疗后ADC值的上升与生化指标的改变一致。结论诱导治疗后的WB-DWI检查结果的改变与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一致性,可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短期治疗效果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多发性骨髓瘤 短期疗效
下载PDF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肺癌的临床分期和疗效评估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谢光辉 高运英 +1 位作者 邱锦兴 郭立仪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肺癌的临床分期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肺癌患者采用DWI检查,比较不同肺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不同的T分期及N分期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肺癌的临床分期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肺癌患者采用DWI检查,比较不同肺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不同的T分期及N分期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并对肺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进行化疗,并比较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3个月所有肺癌患者的ADC值变化情况。结果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肺癌ADC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ADC值(1.338±0.246)×10-3mm2·S-1明显高于鳞癌和小细胞癌。不同分化程度的肺癌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肺癌ADC值明显高于中分化、低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不同T分期患者的ADC值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仅T1分期ADC值明显高于其它分期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不同N分期患者的ADC值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仅N3分期ADC值明显低于于其他分期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组的ADC值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ADC值差异显著,有效组的ADC为(1.464±0.317)×10-3mm2·S-1明显高于无效组的(1.315±0.284)×10-3mm2·S-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在肺癌的诊断及病理类型、分期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治疗效果能够进行有效的临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肺癌 临床分期 疗效评估
下载PDF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廖云 王金屏 孙仁权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5期95-97,共3页
目的探析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BS)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受全身扩散加权成像的恶性肿瘤患者52例,同时选择各年龄段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WB-DWIBS与CT及MRI影像资料比较,CT与MRI... 目的探析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BS)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受全身扩散加权成像的恶性肿瘤患者52例,同时选择各年龄段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WB-DWIBS与CT及MRI影像资料比较,CT与MRI所检到病灶均可在WB-DWIBS中明显显示,WB-DWIBS还检出CT及MRI未发现的新病灶15处;15例健康体检者均未发现明确肿瘤征象。结论 WB-DWIBS在早期诊断全身的恶性肿瘤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恶性肿瘤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小艺 吴宁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1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肿瘤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探索该项技术在肿瘤筛查、肿瘤良恶性鉴别、恶性肿瘤分期、检出转移病灶、寻找肿瘤原发病灶、评价疗效及发现复发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就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肿瘤中的技术参数及临床应用进...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肿瘤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探索该项技术在肿瘤筛查、肿瘤良恶性鉴别、恶性肿瘤分期、检出转移病灶、寻找肿瘤原发病灶、评价疗效及发现复发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就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肿瘤中的技术参数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恶性肿瘤
下载PDF
核素骨扫描与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骨转移瘤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唐小勇 朱光映 赖昌生 《右江医学》 2018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核素骨扫描与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确诊为恶性肿瘤并疑似存在骨转移的患者55例,治疗前分别进行核素骨扫描和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两种检查间隔<1周,分析两种方... 目的对比分析核素骨扫描与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确诊为恶性肿瘤并疑似存在骨转移的患者55例,治疗前分别进行核素骨扫描和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两种检查间隔<1周,分析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两种方法检查提示存在骨转移患者38例,经骨活检病理及随访观察确诊26例,其中核素骨扫描阳性23例,灵敏度为95.83%,特异性为70.96%,准确性为81.81%,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阳性20例,灵敏度为86.96%,特异性为93.75%,准确率为90.91%。两种诊断的灵敏度、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的特异性更高。结论目前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仍以核素骨显像为首选,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作为补充检查手段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两者综合运用,有助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骨扫描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骨转移瘤 诊断效能
下载PDF
核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尹志斌 《影像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采用核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两组分别行CT与WB-DWI检查,分析检查...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采用核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两组分别行CT与WB-DWI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平均ADC值是(0.83±0.15)×10^-3mm^2/s,明显高于对照组(0.27±0.14)×10^-3mm^2/s;WB-DWI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准确率是96.67%(29/30),显著高于CT诊断准确率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DWI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具备临床应用价值,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诊断 CT 核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背景信号抑制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赵晖 王林森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77-679,共3页
骨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早期检测和诊断对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随着磁共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研究人员相继开展背景信号抑制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方面的应用及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WB-DWIB... 骨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早期检测和诊断对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随着磁共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研究人员相继开展背景信号抑制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方面的应用及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WB-DWIBS技术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敏感性、准确性以及与X线、CT、MRI、ECT、PET相比较存在的优势。自2004年报道此项技术,经几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WB-DWIBS在低信号的背景下,突出了病变的显示,大幅提高了病变组织尤其是骨转移灶的检出率,并且在发现恶性肿瘤早期骨转移方面比PET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同时还可以显示原发病灶和全身脏器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多有益信息。WB-DWIBS扫描速度快,无辐射,有逐步取代PET成为全身恶性肿瘤筛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为新技术,WB-DWIBS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随着磁共振技术的迅速发展,WB-DWIBS在骨转移瘤的诊断方面将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背景抑制 骨转移瘤
下载PDF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与PET/CT在胃肠道肿瘤复发和转移诊断效能方面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龚佳英 曹务腾 +7 位作者 张占文 邓艳红 康亮 熊斐 练延帮 朱攀 刘政军 周智洋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5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比较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与PET/CT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复发和转移诊断的准确率;并评估转移灶和正常组织的ADC值。方法通过28例被确诊为胃肠道癌和怀疑肿瘤复发患者WB-DWI和PET/CT检查结果比较,评估两种方法在检测淋巴结和远处转... 目的比较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与PET/CT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复发和转移诊断的准确率;并评估转移灶和正常组织的ADC值。方法通过28例被确诊为胃肠道癌和怀疑肿瘤复发患者WB-DWI和PET/CT检查结果比较,评估两种方法在检测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效能。以PET/CT和组织学和/或3~6个月的临床随访作为评估参考标准。两位影像诊断医生和一位核医学科医师对MR和PET/CT图像分别进行评估。用Kappa统计比较WB-DWI和FDG-PET/CT用于检测复发和远处转移的一致性。同时对18名健康志愿者的正常组织与转移灶之间的ADC值的差异进行比较。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正常组织与转移瘤之间的最佳鉴别诊断阈值(OTV)。结果 28例患者中,5例检出肿瘤复发。PET/CT检出20例淋巴结阳性共72个病灶,WB-DWI检出18例共64个病灶。远处转移部位包括肝脏、肺、肾上腺、腹腔和骨。WB-DWI发现1处脑转移灶。WB-DWI与PET/CT总体诊断性能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别(t=1.332,P=0.194)。WB-DWI在显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与PET/CT有很好的一致性,κ=0.877。在b值为600 s/mm2的WB-DWI中,淋巴结、肝、骨转移与各自正常组织之间的ADC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得出其ADC值分别为1.67×10-3、1.95×10-3和1.30×10-3 mm2/s时,诊断转移的准确率最高、效能最佳。结论在胃肠道肿瘤分期应用方面,WBDWI是一种可靠的无电离辐射的成像方法,可以达到与PET/CT一致的诊断性能。此外,ADC值是一种定量值,它在转移瘤的诊断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FDG-PET/CT 胃肠道肿瘤 表观扩散系数 转移瘤
下载PDF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结合T2WI抑脂序列与FDG-PET/CT在初发淋巴瘤分期及病灶检出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岳婧婧 宋琦 +3 位作者 江旭峰 王黎 赵维莅 严福华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6期540-546,共7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WB-DWI)结合T2WI抑脂序列(fat saturation T2-weighted imaging, FS-T2WI)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 目的:比较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WB-DWI)结合T2WI抑脂序列(fat saturation T2-weighted imaging, FS-T2WI)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在初发淋巴瘤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0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初发、未经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瘤患者25例,其中24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为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别行磁共振WB-DWI结合FS-T2WI序列及^(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18F-FDG)PET/CT检查。以临床标准为金标准(由临床、病理、影像、骨髓穿刺及6个月随访结果综合分析,参照Ann-Arbor分期法),比较2种检查方法在病灶的检出及分期间的一致性。结果:采用PET/CT、磁共振WBDWI结合FS-T2WI序列检查评估了500处淋巴结区域,其中有466处检出结果相同,2种检查方法对结内病灶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0.807)。采用PET/CT及磁共振WB-DWI结合FS-T2WI序列评估了450处结外脏器,其中有444处检出结果相同,2种检查方法对结外病灶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0.857)。25例患者中20例采用2种检查方法获得的分期相同,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0.731)。与临床分期相比,PET/CT检查低估了3例患者的分期,而磁共振WB-DWI结合FS-T2WI检查诊断此3例分期正确。磁共振WB-DWI结合FS-T2WI检查低估了2例患者的分期,而PET/CT检查诊断此2例分期正确。结论:磁共振WBDWI结合FS-T2WI序列扫描与FDG-PET/CT检查对初发淋巴瘤病灶的检出及分期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WBDWI结合FS-T2WI序列扫描无电离辐射、无需注射对比剂,在淋巴瘤分期中可与PET/CT检查相互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 淋巴瘤 分期诊断
下载PDF
全身MRI检查、全身扩散MR成像与一体化FDG PET/CT诊断M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照性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Y.Ohno H.Koyama +4 位作者 Y.Onishi D.Takenaka M.Nogami T. Yoshikawa 高莉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8年第5期407-408,共2页
目的对单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DWI)、全身磁共振成像(MRI)结合DWI、单纯全身MRI以及一体化^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M期的诊断价值进行前瞻陆直接对照研究。方法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 目的对单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DWI)、全身磁共振成像(MRI)结合DWI、单纯全身MRI以及一体化^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M期的诊断价值进行前瞻陆直接对照研究。方法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共计203例NSCLC病人(男109例,女94例,平均年龄72岁),进行了前瞻陛全身DWI、全身MRI和FDGPET/CT检。M期的最后诊断取决于所有影像检查和随访检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非小细胞肺癌 MRI检查 全身扩散 CT诊断 FDG 一体化 MR成像
下载PDF
探讨核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成 刘桂芳 +1 位作者 赵希鹏 王国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8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8年7月接收的4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来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4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行核磁共振全身扩散...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8年7月接收的4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来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4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行核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与16排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ADC检测值,并观察不同诊断方法疾病检出率情况。结果:观察组ADC值较对照组显著更高;WB-DWI检出率较16排螺旋检出率来说显著更高;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诊断中可采用WB-DWI进行诊断,极大的提高了疾病检出率,并且可有效测定ADC值,从而为病变进行定量分析,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肺癌的临床分期和疗效评估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玉龙 张春峰 孙立磊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5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下的各个阶段的临床分期与其指导肺癌治疗疗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组织活检确诊为肺癌,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扫描。与病理组织学结果相比,记录MR...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下的各个阶段的临床分期与其指导肺癌治疗疗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组织活检确诊为肺癌,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扫描。与病理组织学结果相比,记录MRI肺癌T、N分期正确率;比较不同类型肺癌各个阶段的病理分型、异型性大小以及不同分期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值;比较治疗前及化疗1个月后ADC值,比较化疗1个月后不同疗效组患者ADC值。结果 T分期正确率为83.33%,N分期正确率为78.33%;不同类型肺癌的ADC值不同,异型性小组则其对应的ADC值较小,异型性较大组则其对应的ADC值较大;化疗前后,ADC值差异显著,所有数据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磁共振全身对于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并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肺癌治疗疗效的方法,有助于肺癌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肺癌 临床分期 疗效评估
下载PDF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转移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素 郑文龙 吴爱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654-1656,1675,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对转移瘤的诊断和随访价值。方法 42例转移瘤患者行WBDWI检查,对阳性病灶进行双盲法诊断、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上测量ADC值。结果 WBDWI图像转移瘤表现为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肝脏、脾脏、...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对转移瘤的诊断和随访价值。方法 42例转移瘤患者行WBDWI检查,对阳性病灶进行双盲法诊断、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上测量ADC值。结果 WBDWI图像转移瘤表现为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肝脏、脾脏、肾上腺、肺部多发转移灶,骨骼弥漫性骨髓浸润改变。病灶在MIP图像上表现为斑点状、斑片状高信号,翻转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ADC图像为低信号。7例复查病例中,5例病灶减少,MIP图像上病灶信号程度降低,ADC值升高。1例病灶增多,信号强度未见明显变化,1例病灶数目、信号强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WBDWI作为一种新的全身功能成像技术,在转移瘤的诊断、随访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恶性肿瘤 转移瘤
下载PDF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伯儒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在山丹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5例淋巴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5名为对照组。两组行常规MRI和WB-DWI检查。比较两组表观弥散系数(appa...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在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在山丹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5例淋巴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5名为对照组。两组行常规MRI和WB-DWI检查。比较两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前AD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ADC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ADC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R(肿瘤部分缓解)组的ADC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SD(肿瘤稳定)组的ADC值也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PR组ADC值变化率与SD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231,P=0.023)。结论 WBDWI不仅能有效诊断淋巴瘤,还能对肿瘤的变化提供一个量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淋巴瘤 表观弥散系数 影像学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健康小儿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的表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晓凡 秦阳 +1 位作者 朱凯 刘鑫春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8期864-86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健康小儿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表现,为此技术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奠定基础。方法:70例健康体检儿,年龄1个月~15岁,按照年龄分成3组:1~12个月、1岁以上~5岁、5岁以上~15岁,在家长知情同意下接受WB-...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健康小儿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表现,为此技术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奠定基础。方法:70例健康体检儿,年龄1个月~15岁,按照年龄分成3组:1~12个月、1岁以上~5岁、5岁以上~15岁,在家长知情同意下接受WB-MRI检查,比较不同年龄组之间全身扩散加权图像上信号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wBDwI上双肺、纵隔、肝脏、胰腺及周围软组织呈低信号,脑、脾、肾、睾丸及充盈的膀胱呈高信号,各脏器之间信号无明显差异。四肢长管状骨干骺端及骨干信号强度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低。1个月左右的小儿在WB-DwI上显示四肢骨结构模糊;在2~12个月组长管状骨干骺端表现为高信号者占66.7%,在12个月以上~5岁组占43.4%,5~15岁组为7.7%;长管状者骨干表现为高信号者在2~12个月组占28.6%,1岁以上~5岁组占17.3%,5岁以上~15岁组高信号基本消失。颈部、腋窝、颌下、髂血管周围淋巴结及中下腹、盆腔内部分肠管在WB-MRI上也显示为高信号。结论:WB-DWI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小儿全身检查,图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正确认识小儿WB-DWI正常表现,为临床诊断疾病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磁共振成像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健康人群 诊断
下载PDF
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与核素骨显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灶检出及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守林 华小林 +3 位作者 杨传盛 陈爱林 崔华子 刘宗彩 《医疗装备》 2016年第22期3-4,共2页
目的通过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技术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骨扫描对比,探讨两种检查技术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灶检出的敏感度及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病灶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108例经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 目的通过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技术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骨扫描对比,探讨两种检查技术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灶检出的敏感度及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病灶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108例经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分别采用WB-DWI及SPECT对全身扫描及跟踪随诊,对于确诊为骨转移患者经治疗后再次行WB-DWI扫描、SPECT扫描及病灶区CT及MRI扫描,评估疗效。结果WB-DWI与SPECT对溶骨转移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出率高;对混合成骨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完全成骨转移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T检测率高。WB-DWI与ECT对溶骨转移灶治疗疗效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评价治疗效果明显优于SPECT;对混合成骨灶治疗疗效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评价效果优于SPECT;对完全成骨转移治疗疗效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DWI、SPECT两种方法对骨转移均敏感,WB-DWI对骨转移检出率较SPECT为高。但骨转移灶按溶骨、混合成骨及成骨转移状况下分析,对溶骨转移灶WB-DWI检出率优于SPECT;对混合成骨灶两者在检出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完全成骨转移灶SPECT检测率高于WB-DWI。WB-DWI与SPECT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对于成骨转移灶治疗疗效评价,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MRI SPECT 全身骨转移
下载PDF
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对肿瘤病灶诊断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小艺 吴宁 +7 位作者 赵燕风 欧阳汉 张瑾 刘莉 张雯杰 郑容 梁颖 刘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5-550,共6页
目的探讨1.5T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对恶性肿瘤的诊断能力,比较WBDWI与PET—CT对恶性肿瘤诊断能力的差异。方法35例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的患者,行WBDWI及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随诊时间超过6个月,以病理及... 目的探讨1.5T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对恶性肿瘤的诊断能力,比较WBDWI与PET—CT对恶性肿瘤诊断能力的差异。方法35例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的患者,行WBDWI及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随诊时间超过6个月,以病理及临床随诊为诊断金标准。测量ADC值18F—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以e为底的ADC值的对数(eADC,仅用于绘制ROC曲线)。比较WBDWI、PET—CT2种方法诊断能力的评价指标采用敏感度、特意度、准确性,一致性的比较采用Kappa分析,曲线下面积的比较采用Hanley&McNeil法,分类资料用McNemar检验法或)(。检验法。结果35例患者病灶的WBDWI、PET—CT、eADC、SUVmax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70、0.844、0.858,WBDWI与PET—CT的ROC曲线下面积之间、eADC与SUVmax的ROC曲线下面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153、1.195,P〉0.05),WBDWI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eADC(Z=7.456,P〈0.01),PET—CT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SUVmax(Z=6.821,P〈0.01)。WBDW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6.6%、95.3%、89.5%,PET.CT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4.4%、94.3%、94.3%。WBDWI与PET—CT诊断一致性比较Kappa=0.745。结论WBDWI诊断恶性肿瘤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较高,且与PET—CT诊断一致性较好。为辐射敏感的患者提供了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3.0 T 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全身冠状位T2-tirm脂肪抑制序列对全身转移瘤筛查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玉杰 陶广林 +4 位作者 顾春艳 程亮 徐畅 李振 于文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01-1106,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联合全身冠状位T2-tirm脂肪抑制序列对全身转移瘤筛查价值。方法对124例有原发肿瘤病史患者进行WB-DWI及冠状位T2-tirm脂肪抑制序列检查,对上述检查可疑病变部位进行CT或MRI检查(包括增强),分3组进行研... 目的探讨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联合全身冠状位T2-tirm脂肪抑制序列对全身转移瘤筛查价值。方法对124例有原发肿瘤病史患者进行WB-DWI及冠状位T2-tirm脂肪抑制序列检查,对上述检查可疑病变部位进行CT或MRI检查(包括增强),分3组进行研究,A组行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B组行DWIBS联合全身冠状位T2-tirm脂肪抑制序列检查;C组,B组+CT或MRI检查。将三者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分别计算3种检查方法对病灶显示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统计B组及C组全身各部位病灶显示数目,并对B组及C组数据做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 B组与C组对病灶准确率均比A组高,A组与B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9,P=0.000),B、C两组间配对卡方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K=0.841,P=0.038<0.05,表明两者诊断一致性很高,但存在差异,全身DWI联合全身MR检查在脊柱、骨盆、股骨上段成骨性及溶骨性转移病灶、肝脏(呼吸均匀者)检出及诊断准确性较高,B组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脑内、肺、纵隔、盆腔髂血管周围直径<10mm较小转移灶、肋骨局部<10 mm成骨性转移灶假阴性较高,C组更有优势,B组对肝脏(脓肿、血管瘤等)、肺(肉芽肿、结核球等)、椎体内血管瘤、股骨头坏死、非病理性压缩骨折、多发性骨髓瘤等易造成假阳性,C组准确率更高。结论 WB-DWI联合T2-tirm脂肪抑制序列对全身转移瘤筛查有较高检出率和准确率,同时结合CT或MRI检查能进一步提高病灶检出率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T 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全身冠状位T2-tirm抑脂序列 转移瘤 筛查
原文传递
背景抑制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不同类型骨转移瘤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梦恬 程敬亮 +3 位作者 张勇 白洁 王斐斐 孟云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6-241,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骨转移瘤的背景抑制全身扩散加权成像(DWIBS)的影像特点。方法研究对象包括47例经病理穿刺或临床证实骨转移瘤患者和29名正常志愿者。骨转移病灶按X线或CT表现分为3组:溶骨性转移组、成骨性转移组及混合性转移组。所有...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骨转移瘤的背景抑制全身扩散加权成像(DWIBS)的影像特点。方法研究对象包括47例经病理穿刺或临床证实骨转移瘤患者和29名正常志愿者。骨转移病灶按X线或CT表现分为3组:溶骨性转移组、成骨性转移组及混合性转移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DWIBS。正常志愿者及不同类型骨转移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类型骨转移瘤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骨转移瘤对比噪声比(CNR)值的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9名正常志愿者骨骼系统在DWIBS上表现为明显的低信号。22例溶骨性转移者DWIBS上呈明显高信号;15例成骨性转移者DWIBS上呈稍高信号或低信号;10例混合性转移者DWIBS上呈高信号。正常志愿者骨组织的平均ADC值为(74.09±79.07)×10-6mm2/s,溶骨性、成骨性和混合性骨转移瘤的ADC值分别为(1103.47±81.05)×10-6mm2/s,(456.09±86.55)×10-6mm2/s和(816.72±91.20)×10-6mm2/s,溶骨性、成骨性和混合性转移组患者ADC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9.156,P<0.05)。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溶骨性转移组ADC值最高,成骨性转移组最低,混合性转移组介于二者之间。溶骨性、成骨性和混合性转移组CNR值分别为(7.04±1.04)%、(1.00±0.34)%,(4.67±0.6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8.493,P<0.05),溶骨性转移组CNR值最高,成骨性转移组最低,混合性转移组介于二者之间。结论 DWIBS是诊断骨转移瘤的有效检查方法,可对溶骨性、成骨性、混合性骨转移瘤的扩散特性进行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抑制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骨转移瘤 表观扩散系数 对比噪声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