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占志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5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接收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运用吸入麻醉,研究组运用静脉麻醉,分析不同麻醉后患者术后早... 目的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接收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运用吸入麻醉,研究组运用静脉麻醉,分析不同麻醉后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能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等情况。结果在麻醉前后MMSE评分上,研究组术后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定向能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等情况上,研究组各项时间均少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与睁眼时间上,两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麻醉可以有效的保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同时加快术后麻醉恢复,麻醉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早期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余定华 《北方药学》 2016年第8期194-195,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全程吸入麻醉,试验组实施全凭静脉麻醉,对两组临床...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全程吸入麻醉,试验组实施全凭静脉麻醉,对两组临床麻醉之前和以后的认知功能量表(MMSE)评分给予对比。结果:临床麻醉前,两组MMSE评分情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麻醉前,试验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全凭静脉麻醉,不会对患者手术以后的认知功能带来较大影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早期认知功能 影响
下载PDF
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立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5期243-243,共1页
在对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用不同的全身麻醉方法,并分析其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所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应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计182例,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调... 在对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用不同的全身麻醉方法,并分析其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所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应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计182例,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调查与研究。其中62例患者应用咪达唑仑静脉符合麻醉的方式,将其设定为A组,60例患者应用丙泊酚静脉符合麻醉的方式,将其设定为B组,另60例患者应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符合吸入异氟烷的方式进行麻醉,将其设定为C组,由护理人员对三组患者提供无差别的优质护理服务,并对其治疗前、治疗后24小时以及治疗后72小时的认知能力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24小时,A组与B组患者的认识能力明显要低于进行治疗前,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1),C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认知能力同治疗前的差异并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治疗72小时后,A组患者的认知能力明显要低于进行治疗前(P〈0.05),B组与C组患者的认知能力同进行治疗前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应用不同的全麻方式均会对患者的认知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丙泊酚与咪达唑仑符合吸入异氟烷的麻醉方式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不明显,值得在I『刍床中对其进行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全身麻醉方法 早期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不同的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花震东 《饮食科学》 2019年第16期11-11,共1页
目的:观察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接收的70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 目的:观察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接收的70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全程吸入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24h以及术后72h的认知能力。结果:认知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术后24h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P>0.05);术后72h,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基本恢复术前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麻醉处置时,与全程吸入麻醉方式相比,全凭静脉麻醉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提示此种麻醉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切除术 全身麻醉方法 术后恢复 早期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胡乃浩 盛和标 +4 位作者 戴东明 是阳 顾明将 王珏 薛海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3组。A组:异丙酚+七氟醚+维库溴铵;B组:异丙酚+芬太尼+七氟醚+维库溴铵;C组: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比较3组患... 目的观察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3组。A组:异丙酚+七氟醚+维库溴铵;B组:异丙酚+芬太尼+七氟醚+维库溴铵;C组: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比较3组患者在术后3、6、12、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镇静程度评分(Ramsay评分),观察48 h内PCIA按压次数及有效次数、地佐辛和芬太尼累计消耗量、患者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以及芬太尼总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根治术术后PCIA镇痛效果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全身麻醉方法 术后镇痛 直肠癌根治术
下载PDF
两种不同全麻诱导方法于诱导插管期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6
作者 戎晓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053-1054,共2页
关键词 麻醉 全身/方法 插管法 气管内 心率
下载PDF
不同充气量双管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史双友 张同军 +2 位作者 穆华颖 张家瑞 林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8期1585-1586,159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充气量双管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本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2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囊内充气容量不同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和D组... 【目的】探讨不同充气量双管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本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2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囊内充气容量不同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和D组(31例)。采用全身麻醉诱导,将4号喉罩套囊内气体放尽后置入患者喉部。向四组患者喉罩套囊充入不同容量气体:A组12mL,B组18mL,C组24mL,D组30mL。记录各组患者喉罩置入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以及置入喉罩后的囊内压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四组患者在置入不同充气量的喉罩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围术期并发症比较显示,A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B组、C组和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喉罩置入后套囊内压比较显示,A组囊内压最低,且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麻醉中使用充气12 mL的4号喉罩,能够显著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法 气管内 喉面罩/利用 麻醉 全身/方法 腹腔镜检查 妇科外科手术
下载PDF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醚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程邵洪 肖雪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3期337-339,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择期行短小手术的患儿80例,将其分成A、B两组,各40例;A组采用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B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麻醉过程中监测两...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择期行短小手术的患儿80例,将其分成A、B两组,各40例;A组采用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B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麻醉过程中监测两组患儿入室安静后5 min(T1)、麻醉诱导后(T2)、切皮时即刻(T3)、术毕(T4)呼吸循环相关参数,记录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结果 A组患儿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T3、T4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上升均较A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醚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比单纯氯胺酮麻醉更平稳,用药更少,苏醒更快,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治疗应用 七氟醚 儿童 麻醉 全身/方法 外科手术 小/方法 麻醉 全身
下载PDF
经皮内镜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水清 李彩霞 刘翠玲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3期348-350,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内镜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96例危重患者实施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研究组50例采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对照组46例采用线拉式法(Pull法)胃造... 目的分析经皮内镜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96例危重患者实施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研究组50例采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对照组46例采用线拉式法(Pull法)胃造瘘术。比较两组患者耐受性、手术时间、手术前后患者一般指标改变、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研究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患者术后认为难以忍受Pull法,12%患者认为难以忍受Introducer法。两组患者手术1个月后血清前清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4%(1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可在体外直接更换造瘘管,对照组需胃镜引导下按原造瘘方法更换造瘘管。结论经皮内镜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危重患者采用该技术行胃肠内营养更简便、安全,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方法 内窥镜检查/方法 胃造口术/方法 危重病治疗 病人
下载PDF
不同吸氧去氮法对全麻诱导期无通气期安全时限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石碧明 刁文波 +2 位作者 张雪萍 任永功 海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8期6808-681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吸氧去氮方法对全麻诱导期无通气期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45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吸氧去氮组(3MIN组)、30 s深呼吸4次组(4DB组)与60 s深呼吸8次组(8DB组)。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后在呼吸空气情况下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测定... 目的:探讨不同吸氧去氮方法对全麻诱导期无通气期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45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吸氧去氮组(3MIN组)、30 s深呼吸4次组(4DB组)与60 s深呼吸8次组(8DB组)。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后在呼吸空气情况下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测定血气分析,并记录SpO2值,吸氧结束时记录SpO2和动脉血的血气分析。记录各例患者SpO2降至97%、95%、93%的时间,在SpO2降至93%时采集动脉血标本测定血气分析。结果:三组SpO2降至97%、95%、93%各时点的时间,3MIN组患者与8DB组相近(P>0.05),而均明显长于4DB组(P<0.05);吸氧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三组相近,但在SpO2降至93%时点,3MIN组与8DB组的PaCO2值均明显高于4DB组(P<0.05);吸氧后PaO2值3MIN组与8DB组相近(P>0.05),而均明显高于4DB组(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的给氧方法中,60 s深呼吸8次法、传统吸氧去氮法的吸氧去氮效果明显优于30 s深呼吸4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方法 血气分析 人类
下载PDF
观察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POCD)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冬冬 《中国校医》 2019年第4期311-311,319,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以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组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行单纯性全身麻醉。结果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4 h及24 h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以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组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行单纯性全身麻醉。结果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4 h及24 h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各个时间节点的POCD发生率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中以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良好,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POC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结肠癌/外科手术 内窥镜 全身麻醉/方法 硬膜外阻滞/方法 麻醉
原文传递
CSEA及全麻对老年前列腺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疼痛、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珍 段浩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及全麻对老年前列腺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疼痛、认知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128例行前列腺切除术老年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患者的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76例)。两组患者均行经...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及全麻对老年前列腺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疼痛、认知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128例行前列腺切除术老年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患者的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76例)。两组患者均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CSEA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全麻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麻醉诱导前(T_(0))、气管导管插入即刻(T_(1))、手术开始10 min(T_(2))、拔管后10 min(T_(3))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3 d、7 d认知功能变化情况,于术后1 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T_(0)时MAP、HR、Sp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1)、T_(2)、T_(3)时MAP、HR、Sp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T_(1)时MAP、HR水平均高于T_(0)、T_(2)、T_(3)时,SpO_(2)水平低于T_(0)、T_(2)、T_(3)时(P<0.05);观察组麻醉时间长于对照组,重度疼痛率低于对照组,轻度疼痛率及无疼痛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 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全麻比较,CSEA麻醉用于老年前列腺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显著,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切除术 麻醉 全身/方法 麻醉 脊椎/方法 麻醉 硬膜外/方法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POCD发生率、血清S-100β及Aβ1-4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朱志威 张代君 高成杰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720-723,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血清S-100β及Aβ1-42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实施TURP的老年男性患者120例,病例收集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其中60例...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血清S-100β及Aβ1-42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实施TURP的老年男性患者120例,病例收集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其中60例采用全身麻醉(全麻组)、60例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硬膜外组),对比两种麻醉方法对患者认知功能、血清S-100β及Aβ1-42蛋白的影响。结果硬膜外组和全麻组在术前、术后12、24、72h及术后1周的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2、24、72 h的MMSE评分较本组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硬膜外组和全麻组在术前、术后12、24、72 h及术后1周的画钟试验(CD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2、24、72 h的CDT评分较本组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硬膜外组和全麻组在术前、术后12、72 h及术后1周的血清S-100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2、72 h的血清S-100β较本组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硬膜外组和全麻组在术前、术后12、72 h及术后1周的血清Aβ1-4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2、72 h的血清Aβ1-42较本组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硬膜外组POCD发生率28.33%(17/60)与全麻组35%(21/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TURP患者术后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POCD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老年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可能与血清S-100β升高、Aβ1-42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麻醉 全身/方法/副作用 麻醉 硬膜外/方法/副作用 认知 障碍/病因学 S100蛋白质类/代谢 淀粉样β蛋白前体/代谢
原文传递
喉罩通气静脉全麻在小儿腹腔镜隐睾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龙水 彭皓琰 杜少芬 《中国校医》 2012年第6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LMA)在小儿腹腔镜隐睾手术中的应用,并与气管内插管通气(TT)同类手术比较。方法选择腹腔镜小儿隐睾手术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喉罩组(LMA组)60例和气管插管组(TT组)60例,入室前静脉慢推丙泊芬1~3 mg/kg让患儿安静再...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LMA)在小儿腹腔镜隐睾手术中的应用,并与气管内插管通气(TT)同类手术比较。方法选择腹腔镜小儿隐睾手术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喉罩组(LMA组)60例和气管插管组(TT组)60例,入室前静脉慢推丙泊芬1~3 mg/kg让患儿安静再入室。全麻诱导维持采用静脉TCI泵分别泵注维持靶控血浆浓度:瑞芬太尼3.5μg/kg/min和丙泊芬(静安)3.5μg/kg/min,并单次静脉注射顺苯阿曲库铵0.1 mg/kg,每45 min可以追加一次。诱导后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观察两组患儿在诱导前和LMA(TT)置入前、后及拔除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数值,观察监测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并对苏醒情况及气道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LMA组在置入前后的HR、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组在插管前后的HR、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气道压力、SPO2、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苏醒时间、气道并发症方面比较,LMA组要优于TT组。结论喉罩通气用于小儿腹腔镜隐睾手术对循环无明显影响,置入简便,通气满意,对气道损伤小,不良反应少,苏醒较快,安全可靠。在小儿麻醉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隐睾/外科手术 麻醉 全身/方法 喉面罩
原文传递
两种方式全麻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丙琼 丁明 程庆钦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88-289,共2页
氯胺酮通常较多应用于小儿的短小手术,但单一应用时,往往用量较大,术后苏醒时间较长、精神症状较多,是一大弊端。我院自2004年以来将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应用患儿,使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明显减少,取得了良... 氯胺酮通常较多应用于小儿的短小手术,但单一应用时,往往用量较大,术后苏醒时间较长、精神症状较多,是一大弊端。我院自2004年以来将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应用患儿,使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明显减少,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麻醉 全身/方法
原文传递
不同异丙酚靶控输注全麻诱导的比较
16
作者 方梅 曹兴华 宣燕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282-1283,共2页
目的比较三种异丙酚靶控输注方式在麻醉诱导期间的临床效应,评价三种方式用于麻醉诱导的可行性。方法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G1组(国人参数组)、G2组(Tackley参数组)、G3组(BET组),每组10例。分别于诱导前(T0)、轻拍三角肌不应... 目的比较三种异丙酚靶控输注方式在麻醉诱导期间的临床效应,评价三种方式用于麻醉诱导的可行性。方法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G1组(国人参数组)、G2组(Tackley参数组)、G3组(BET组),每组10例。分别于诱导前(T0)、轻拍三角肌不应即刻(T1)、气管插管过声门即刻(T2)、气管插管后3 m in(T3)、5 m in(T4)、10 m in(T5)时点监测和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记录3组病人异丙酚给药后起效时间t1、t2、t3及气管插管所需时间t4。结果3组诱导期间HR、MAP保持平稳。G3组MAP在T2时点较T0时点有明显增高(P<0.05),而G1、G2组无明显增高(P>0.05)。异丙酚起效时间:G1<G2<G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种靶控输注方式均可实施临床麻醉诱导,诱导迅速、平稳。按G3组方式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心血管反应最不显著。如应用Tackley报道的参数建立TC I系统,宜适当调低诱导靶浓度。人工输注方案实施靶控输注,需严密监测气管插管时的意识深度,以防术中知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投药和剂量/副作用 麻醉 全身/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