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全S基因疫苗诱导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被引量:1
1
作者 谭德明 刘双虎 +3 位作者 李聪智 刘国珍 燕美玉 孙科柱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1年第3期280-282,共3页
In order to know the specific immume responses after immunization of HBV DNA vaccines and what kind differences of immune responses following the HBV pan-S gene and HBsAg gene vaccination,the DNA vaccines,both pcDNA3-... In order to know the specific immume responses after immunization of HBV DNA vaccines and what kind differences of immune responses following the HBV pan-S gene and HBsAg gene vaccination,the DNA vaccines,both pcDNA3-PS and pcDNA3-HBsAg,in which HBV pan-S gene and HBsAg gene sequences were inserted into downstream of CMV promoter in pcDNA3,respectively,were injected intramuscularly into BALB/C mice.Specific humoral and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were detected after Vaccination.The serum anti-HBs were detected in all of the pcDNA3-PS and the pcDNA3-HBsAg immunized mice,but none in control mice.However,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of serums anti-HBs level between the pcDNA3-PS and pcDNA3-HBsAg immunized mice.Serum levels of interleukine 2 and interferon gamma,were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cDNA3-PS and pcDNA3-HBsAg immunized mice than that in controls.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good responses of cellular and humoral immunity can be induced by injection of pbDNA3-PS and pcDNA3-HBsAg in BALB/C mice.No any evidence was showed that HBV pan-S gene vaccine could enhance the immunity of HBsAg gene vac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疫苗 小鼠 全s基因 特异性免疫应答
下载PDF
我国SEO型汉坦病毒全S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耿志洲 高爱武 +5 位作者 杨彦改 王华 郭彦敏 安洪明 杭长寿 陈宇萍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1年第3期202-207,共6页
为获得SEO型病毒基因组更为详尽的资料 ,也为局部暴发的原因提供科学的资料 ,我们采用病毒分离、McAbs分型 .RT PCR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的方法 ,在国内首次测出我国SEO型病毒较为完整的全S片段 ,并与 76 118、Seoul、SRll株的核苷酸... 为获得SEO型病毒基因组更为详尽的资料 ,也为局部暴发的原因提供科学的资料 ,我们采用病毒分离、McAbs分型 .RT PCR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的方法 ,在国内首次测出我国SEO型病毒较为完整的全S片段 ,并与 76 118、Seoul、SRll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进行比较 ,分别为 :6 4.2 %、91.8%、96 .8%及 80 .5 %、95 .4%、97.3%。表明病毒基因组间的重排不是造成发病高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核苷酸序列 sEO型病毒 全s基因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全S基因疫苗与HBsAg基因疫苗诱导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谭德明 刘双虎 +3 位作者 李聪智 刘国珍 燕美玉 孙科柱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0-241,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V 全s基因疫苗 HBsAG 小鼠 基因疫苗 特异性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全S蛋白与纤维蛋白原α链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飞 任建林 +5 位作者 卢雅丕 陈美娅 许鸿志 潘金水 蔡稼燕 董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581-2586,共6页
目的:筛选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全S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并反向验证HBV全S蛋白候选结合蛋白之间相互作用.方法:将全S基因定向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DEST32,构建正向筛选的诱饵质粒并Westernblot法验证其在酵母中的表... 目的:筛选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全S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并反向验证HBV全S蛋白候选结合蛋白之间相互作用.方法:将全S基因定向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DEST32,构建正向筛选的诱饵质粒并Westernblot法验证其在酵母中的表达.将诱饵质粒与人肝细胞cDNA文库质粒共同转化MaV203酵母细胞,在人肝细胞cDNA文库筛选候选结合蛋白,提取阳性菌落质粒测序,并分析其生物学性质.将筛选出的纤维蛋白原α链中下游序列及不同全S变异株基因,分别定向克隆到pDEST32及pDEST22载体中,利用Westernblot法验证表达.将诱饵质粒与猎物质粒共同转化MaV203酵母细胞,以反向酵母双杂交方法验证初筛结果的可靠性及正确性.结果:正向的酵母双杂交实验,经初筛和再转染实验纤维蛋白原α链可与HBV全S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再以纤维蛋白原α链为靶基因设计诱饵质粒,以四种变异的HBV全S蛋白为靶基因设计猎物质粒,反向酵母双杂交法证实维蛋白原α链中下游可与不同全S变异体(总差异率2%)发生相互作用,纤维蛋白原α链与全S蛋白的结合域可能为病毒蛋白的前268aa.结论:纤维蛋白原α链中下游可与HBV全S蛋白产生特异性结合,其结合域可能与病毒蛋白的前268aa产生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全s基因 纤维蛋白原α链 酵母细胞双杂交技术
下载PDF
南农87C-38大豆优质11S球蛋白Gy7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顾婷玉 李建粤 +1 位作者 米东 肖刚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0-846,852,共8页
大豆种子不仅富含蛋白质,而且赖氨酸含量较高,利用大豆高赖氨酸基因能够弥补谷类作物种子赖氨酸含量的不足。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高蛋白大豆南农87C-38中克隆11S球蛋白Gy7全基因及cDNA序列。经生物公司测序后,利用vectorNTI软件... 大豆种子不仅富含蛋白质,而且赖氨酸含量较高,利用大豆高赖氨酸基因能够弥补谷类作物种子赖氨酸含量的不足。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高蛋白大豆南农87C-38中克隆11S球蛋白Gy7全基因及cDNA序列。经生物公司测序后,利用vectorNTI软件将所克隆的Gy7全基因及cDNA序列与Genbank(AF319776和AF319777)报道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同源性分别为99%和99.6%。序列比对结果显示,Gy7基因cDNA与Genbank报道的序列之间所有的核苷酸差异都位于第3外显子。由此推测,第1、第2和第4外显子编码的氨基酸对于G7多肽形成特定高级结构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受到的选择压力可能比第3外显子更强。根据遗传密码表推测,克隆的Gy7与Genbank报道的cDNA序列所编码的多肽,两者存在2个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大豆球蛋白Gy7优质基因的获得为今后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水稻、小麦等谷类作物的营养品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11s球蛋白Gy7基因 11s球蛋白Gy7cDNA序列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不同区段反式激活功能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周飞 任建林 +5 位作者 卢雅丕 施华秀 陈美娅 陈建民 刘明 董菁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3期146-152,共7页
目的构建系列含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前-前-S区的酵母细胞表达质粒,初步探讨表达蛋白是否具有反式激活作用。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含前-前-S区的全S、S2和S基因,定向克隆于pDEST32载体,进行序列测定,重组质粒命名为pDEST32... 目的构建系列含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前-前-S区的酵母细胞表达质粒,初步探讨表达蛋白是否具有反式激活作用。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含前-前-S区的全S、S2和S基因,定向克隆于pDEST32载体,进行序列测定,重组质粒命名为pDEST32-wS、pDEST32-pS2和pDEST32-SHBs。用乙酸锂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化酵母菌MaV203,经Western blot和胶体金法验证重组质粒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以酵母双杂交法将重组质粒和载体pDEST22共同转入酵母菌MaV203,并在SC/-leu/-trp/-his三缺培养基及不同浓度梯度3AT培养基中验证自激活。结果重组质粒pDEST32-wS经序列测定含有HBV自前-前-S至主蛋白基因序列。经Western blot和胶体金法证实转染的酵母细胞可表达表面抗原蛋白。pDEST32-wS与pDEST22共转染实验证实被转染酵母细胞不能在浓度30 mmol/L以上的3AT培养基生存。结论构建了pDEST32-wS、pDEST32-pS2和pDEST32-SHBs表达载体,pDEST32-wS和pDEST32-SHBs在酵母细胞中可表达HBsAg,含前-前-S区的HBV表面抗原可能不具有反式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全s基因 酵母细胞双杂交 反式激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