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八体论”建立古代文学作品风格评价体系的思考
1
作者 江源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1-73,共3页
《文心雕龙·体性篇》是刘勰的一篇风格专论,"八体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多年以来,学术界对"八体"问题的思考始终是围绕"八体"本身的特性和含义,对风格问题进行定性讨论。本文旨在思考,以"... 《文心雕龙·体性篇》是刘勰的一篇风格专论,"八体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多年以来,学术界对"八体"问题的思考始终是围绕"八体"本身的特性和含义,对风格问题进行定性讨论。本文旨在思考,以"八体"为风格基础,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建构一套完整的古代文学作品风格的评价体系,并以古代文学作品中风格特点突出的典型文本为样本,对作品进行风格分类,建立风格文本库。为古代文学风格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展开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八体论 作品风格 评价标准
下载PDF
云南八倍体割手密84-268血缘F2群体表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俞华先 安汝东 +9 位作者 董立华 桃联安 刘家勇 田春艳 经艳芬 郎荣斌 边芯 周清明 孙有芳 张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63,共15页
本研究以100份云南八倍体割手密84-268血缘F2群体创新种质为材料,对其株高、茎径、锤度、有效茎数、单茎重、蔗茎产量和糖产量等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 本研究以100份云南八倍体割手密84-268血缘F2群体创新种质为材料,对其株高、茎径、锤度、有效茎数、单茎重、蔗茎产量和糖产量等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的7个农艺性状数据表现出较好的正态分布、变异较丰富,变异系数在9.91%~50.76%之间,其中糖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50.76%;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蔗茎产量与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决定系数为0.9282;糖产量主要由株高、茎径、锤度、单茎重和有效茎数5个因素决定,决定系数为0.9160;主成分分析将7个农艺性状综合为3个主要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6.985%,其中第一主成分即蔗茎产量糖分因子是最重要的因子,其贡献率达47.615%;在欧氏距离为6.00处将100份创新材料分为3类,结果与主成分得分结果一致,其中第Ⅰ类群的7个性状指标均优异,共筛选出15个优质材料,其主成分综合得分较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云割F218-226-7、云割F218-226-14、云割F218-226-89、云割F218-226-48、云割F218-226-96、云割F218-226-21、云割F218-226-43和云割F218-226-5等8份材料,可以进一步筛选作为亲本材料或后备核心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手密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八硫体改良滨海盐碱地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李方勇 陈燕华 +5 位作者 孙莲 陆雁 胡亮 石庆胜 柴水清 石伟勇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718-721,共4页
通过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滨海滩涂盐碱地开展八硫体改良剂脱盐效果试验研究,并试种甬优1540水稻,以研究八硫体改良剂在降低土壤盐分和保障水稻正常生长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八硫体改良滩涂盐碱地盐分效果显著,而且对不同深度的土壤都... 通过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滨海滩涂盐碱地开展八硫体改良剂脱盐效果试验研究,并试种甬优1540水稻,以研究八硫体改良剂在降低土壤盐分和保障水稻正常生长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八硫体改良滩涂盐碱地盐分效果显著,而且对不同深度的土壤都有降盐作用,降盐效果与土壤深度呈反比;改良1 a后的土壤基本能够实现水稻种植,产量比常规种植略低,品质达到常规种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土壤改良 水稻
下载PDF
食管癌多倍体肿瘤巨细胞DNA定量分析
4
作者 张国栋 任旖琳 王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CD133阳性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与食管癌多倍体肿瘤巨细胞(polyploid giant cancer cells,PGCCs)DNA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紫杉醇诱导食管癌细胞产生PGCCs,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CSCs标志物CD133、CD44和c-Myc... 目的探讨CD133阳性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与食管癌多倍体肿瘤巨细胞(polyploid giant cancer cells,PGCCs)DNA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紫杉醇诱导食管癌细胞产生PGCCs,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CSCs标志物CD133、CD44和c-Myc的表达;磁珠分选未经紫杉醇处理的食管癌细胞,获得CD133+和CD133-细胞亚群,对两个亚群进行细胞DNA定量分析。结果紫杉醇诱导食管癌产生PGCCs,与未经紫杉醇处理细胞相比,PGCCs高表达CSCs标志物CD133、CD44和c-Myc。在未经紫杉醇处理的细胞中,PGCCs富集在CD133+细胞亚群;细胞DNA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八倍体及以上的PGCCs主要富集于CD133+细胞亚群。结论八倍体及以上的食管癌PGCCs是CSCs的一个亚群,PGCCs可为食管癌患者耐药、复发和预后提供重要参考,并为临床治疗食管癌提供一种新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PGCCs 肿瘤干细胞 CD133
下载PDF
异形八边体采空区防火注氮时长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郑祥奇 潘航 +1 位作者 宋小龙 马小东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3年第1期9-12,共4页
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防止采后遗煤自燃,使用低温状态的N_(2)注入采空区。以某煤矿第一防火区的实际情况为依托,创造性地使用FLUENT构建了异形八边体采空区的数值模型。研究了在低温状态下N_(2)注入量为1500m^(3)/h时,随着注入时间的变化... 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防止采后遗煤自燃,使用低温状态的N_(2)注入采空区。以某煤矿第一防火区的实际情况为依托,创造性地使用FLUENT构建了异形八边体采空区的数值模型。研究了在低温状态下N_(2)注入量为1500m^(3)/h时,随着注入时间的变化,对采空区氧气浓度的影响,并与实际注入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合理的注入时间为1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采空区 模型 采空区防火 低温状态N2 惰化
下载PDF
八倍体中华鲟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完成
6
《渔业致富指南》 2023年第10期4-4,共1页
中国三峡集团生态工程中心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日前发布消息称,研究中心团队历经十年艰苦努力和探索,成功完成中华鲟的全基因组测序组装。随着野生中华鲟规模持续下降,人工保种和增殖放流对于中华鲟保护更加重要。2013年中华鲟自然... 中国三峡集团生态工程中心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日前发布消息称,研究中心团队历经十年艰苦努力和探索,成功完成中华鲟的全基因组测序组装。随着野生中华鲟规模持续下降,人工保种和增殖放流对于中华鲟保护更加重要。2013年中华鲟自然繁殖中断,亟需加快新的保护技术研发助力中华鲟保护。中华鲟种质纯度鉴定、早期性别鉴定、遗传多样性评估和管理、疾病防治和遗传发育等诸多保护理论和技术的研究都离不开基因组信息做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测序 自然繁殖 中华鲟 增殖放流 纯度鉴定 遗传多样性 疾病防治
下载PDF
八倍体小滨麦与缺体小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傅杰 徐霞 +3 位作者 杨群慧 陈漱阳 张安静 侯文胜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50-357,共8页
八倍体小滨麦与缺体小麦杂交和回交,其后代BC1F1与F2相比较,染色体分离范围小,有利于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若用异源双单体附加作父本与缺体回交,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率还会提高2倍左右;单体代换在自交世代的传递率... 八倍体小滨麦与缺体小麦杂交和回交,其后代BC1F1与F2相比较,染色体分离范围小,有利于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若用异源双单体附加作父本与缺体回交,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率还会提高2倍左右;单体代换在自交世代的传递率为31.91%,二体代换的分离率为19.37%,异染色体的丢失率为29.34%;二体代换在自交世代的传递率为85.26%,异染色体的丢失率为9.21%;PMCMI染色体构型为20.76”+0.31’+0.03"+0.01””,相对紊乱系数为0.01,2n=21”的细胞占86.09%。选育的二体代换系,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大穗、多花、优质、抗多种病害等滨麦的优良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小滨麦 小麦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八倍体小滨麦的形成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傅杰 陈漱阳 张安静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17-323,共7页
通过普通小麦(AABBDD 2n=42)与滨麦(JJNN 2n=28)杂种幼胚培养,获得F_17株(ABDJN 2n=35)。用秋水仙碱处理分蘖节后,再用普通小麦回交得到11粒种子。幼胚培养后得到BC_1F_17株(AABBDDJN 2n=56)。经过连续自交选育至BC_1F_0代,获得3种穗型... 通过普通小麦(AABBDD 2n=42)与滨麦(JJNN 2n=28)杂种幼胚培养,获得F_17株(ABDJN 2n=35)。用秋水仙碱处理分蘖节后,再用普通小麦回交得到11粒种子。幼胚培养后得到BC_1F_17株(AABBDDJN 2n=56)。经过连续自交选育至BC_1F_0代,获得3种穗型的八倍体小滨麦(AABBDDJJ或AABBDDNN)。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52—5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2n=28Ⅱ的细胞占45.38—48.89%,染色体构型为1.69Ⅰ+27.07Ⅱ+0.06Ⅲ。株高89—105厘米;穗长13—16厘米;小花数96—108个;籽粒红色、大粒、不饱满,千粒重44.5—51克;自交和天然结实率分别为27.70—54.58%,49.48—58.63%;成熟期偏晚;耐寒耐旱;抗条锈、秆锈、叶锈、赤霉和白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麦 小麦 细胞 遗传学
下载PDF
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傅杰 陈漱阳 +2 位作者 张安静 侯文胜 杨群慧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4-31,共8页
本文对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附加染色体的传递及丢失规律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BC1F1与F2相比较,染色体分离范围小,并且分离向染色体数目减少偏移,有利于43、44条染色体的分离;双单体附... 本文对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附加染色体的传递及丢失规律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BC1F1与F2相比较,染色体分离范围小,并且分离向染色体数目减少偏移,有利于43、44条染色体的分离;双单体附加和单体附加后代异染色体丢失严重,分别为65.79%和61.99%,双单体附加分离出单体附加占10.53%,单体附加的传递率为26.92%,单体附加后代分离出的二体附加为5.56%,二体附加自交世代中,异染色体的丢失率为29.03%,传递率为56.45%;PMCMI染色体构型为21.70Ⅱ+0.05Ⅰ+0.02Ⅲ+0.01Ⅳ,2n=22Ⅱ的细胞占88.96%。选育的附加系及具42条染色体的株系,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大穗、大粒、优质、抗病等滨麦的优良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滨麦 小麦 杂种后代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选育抗旱小麦品种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荣琦 陈春环 +2 位作者 赵晓农 钟冠昌 穆素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4-28,共5页
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通过连续选择选育出抗旱小麦品种小偃597。试验结果表明,小偃597抗旱,叶组织细胞膜的稳定性(7.6%),叶片持水力(51.60%)和叶组织相对含水量(77.06%)高。株高85cm,... 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通过连续选择选育出抗旱小麦品种小偃597。试验结果表明,小偃597抗旱,叶组织细胞膜的稳定性(7.6%),叶片持水力(51.60%)和叶组织相对含水量(77.06%)高。株高85cm,白粒,角质,品质优。每公顷675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偃麦 普通小麦 抗旱性 选育
下载PDF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育种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钟冠昌 穆素梅 +2 位作者 张荣琦 陈春环 王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9,共4页
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创造了一些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选育出一个特早熟、矮秆、抗病、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早优504”。总结了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育种程序。
关键词 小偃麦 普通小麦 杂交育种
下载PDF
赖草属三个八倍体和两个十二倍体物种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瑞武 周永红 +2 位作者 郑有良 丁春邦 吴卫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99-105,共7页
本研究报道了赖草属3个八倍体和2个十二倍体植物的核型。核型公式如下,含糊赖草(Leymusambiguus),2n=8x=56=42m(6SAT)+12sm(6SAT)+2st(2SAT);大赖草(L.racemosus),2n=8x=56=2M+46m+8sm;毛穗赖草(L.paboanus),2n=8x=56=42m+14sm(2SAT);... 本研究报道了赖草属3个八倍体和2个十二倍体植物的核型。核型公式如下,含糊赖草(Leymusambiguus),2n=8x=56=42m(6SAT)+12sm(6SAT)+2st(2SAT);大赖草(L.racemosus),2n=8x=56=2M+46m+8sm;毛穗赖草(L.paboanus),2n=8x=56=42m+14sm(2SAT);窄颖赖草(L.angustus),2n=12x=84=62m+22sm;卡瑞赖草(L.karelinii),2n=12x=84=72m+12sm。它们的核型属2A或2B型。其中前2种的八倍体核型和2个十二倍体植物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草属 核型 十二倍
下载PDF
六个八倍体小偃麦的选育和鉴定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洪刚 刘树兵 +3 位作者 李兴锋 高居荣 封德顺 陈冬花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0,共5页
以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杂交,从其杂种后代中选育出6个细胞学稳定的八倍体小偃麦山农TE183、山农TE185、山农TE188、山农TE198、山农TE256和山农TE347。这些八倍体小偃麦植株健壮、育性正常、穗大多实... 以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杂交,从其杂种后代中选育出6个细胞学稳定的八倍体小偃麦山农TE183、山农TE185、山农TE188、山农TE198、山农TE256和山农TE347。这些八倍体小偃麦植株健壮、育性正常、穗大多实,高抗白粉病、条锈病等小麦病害。种子醇溶蛋白电泳分析证明,6个八倍体小偃麦醇溶蛋白图谱中均具有亲本中间偃麦草的特异带,并且山农TE183、山农TE185、山农TE198、山农TE256和山农TE347等5个八倍体小偃麦的带型基本一致,为同一类型,而山农TE188为另一类型。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6个八倍体小偃麦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5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 MI)染色体构型为2n=28II,具有高度的细胞学稳定性。以山农TE188和山农TE198分别与中2、中3和中1、中5杂交,对其杂种F1染色体构型分析结果表明,山农TE188与中2和中3、山农TE198与中1和中5的染色体构成是不同的。综合种子醇溶蛋白电泳和细胞学分析结果,初步认为本研究选育的6个八倍体小偃麦与前人选育的中1、中2、中3、中4、中5等5个八倍体小偃麦所携带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可能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中间偃麦草 小偃麦
下载PDF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种自交和回交后代染色体和性状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洪刚 孔令让 +1 位作者 姜丽君 张德水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08-512,共5页
以八倍体小偃麦小偃693和普通小麦烟农15的六个不同杂种世代为材料,研究了自交和回交对杂种后代染色体和性状分离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随自交和以烟农15为轮回亲本回交世代的增加,染色体数目逐渐减少,但回交比自交能使后代中偃麦草染... 以八倍体小偃麦小偃693和普通小麦烟农15的六个不同杂种世代为材料,研究了自交和回交对杂种后代染色体和性状分离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随自交和以烟农15为轮回亲本回交世代的增加,染色体数目逐渐减少,但回交比自交能使后代中偃麦草染色体丢失更快;回交后代PMC MI染色体构型较为简单,平均交叉结数减少,回交次数过多不利于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染色体发生遗传重组;自交和回交世代中小偃麦类型、中间类型和小麦类型出现频率明显不同,回交能显著提高后代中倾小麦类型的频率,明显改善杂种后代的农艺性状。杂种后代变异类型丰富,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是将偃麦草的遗传物质导入普通小麦,选育具有偃麦草优良特点的新种质和新品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 回交 小偃麦 小麦 染色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八倍体小冰麦及其亲本种子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焦明大 韩方普 +3 位作者 何孟元 郝水 张延滨 祁适雨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4期405-408,共4页
对5个八倍体小冰麦种子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电泳谱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八倍体小冰麦中1和中2的电泳谱带基本相同,中3、中4、中5的电泳谱带基本相同,但完全不同于中1和中2的类型。八倍体小冰麦中1和中2同... 对5个八倍体小冰麦种子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电泳谱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八倍体小冰麦中1和中2的电泳谱带基本相同,中3、中4、中5的电泳谱带基本相同,但完全不同于中1和中2的类型。八倍体小冰麦中1和中2同天蓝冰草(Agropyronintermedium(Host)P.B.=Elytrigiaintermedia(Host)Nevski=Thinopyrumintermedium(Host)BarkwarthandDewey)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上存在一条相同的谱带,在醇溶蛋白谱带上出现了小麦(TriticumaestivumL.)和冰草均没有的带型。中3、中4、中5在醇溶蛋白谱带上具有一条冰草×染色体组的特征谱带,其基因表达程度同冰草类似。从5个八倍体小冰麦种子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电泳图谱结果,分析了八倍体小冰麦染色体组构成及亲本来源,并探讨了八倍体小冰麦在优质麦育种过程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醇溶蛋白 麦谷蛋白亚基 小冰麦
下载PDF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选育优质小麦新品种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荣琦 陈春环 +1 位作者 赵晓农 钟冠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27,32,共4页
 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经细胞学鉴定,创造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新种质。然后用这些新种质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将八倍体小偃麦的优良基因导入小麦,培育出优质小麦品种早优504和小偃503。这2个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8和165...  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经细胞学鉴定,创造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新种质。然后用这些新种质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将八倍体小偃麦的优良基因导入小麦,培育出优质小麦品种早优504和小偃503。这2个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8和165g/kg,沉淀值分别为37.9和46.4mL,湿面筋含量分别为396和340g/kg,稳定时间分别为3.5和13.0min。综合抗病性好,成熟早,产量高。早优504平均产量5250kg/hm2,最高产量6225kg/hm2。小偃50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57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偃麦 普通小麦 杂交育种 品质育种 远缘杂交 亲本选配
下载PDF
Rht12导入八倍体小黑麦及其对小黑麦株高、单株分蘖数和种子饱满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治军 吕知敏 +3 位作者 童庆娟 海林 刘淑芬 张茹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47-751,共5页
Rht12是位于5A染色体上的显性矮秆基因.用带有该基因的普通小麦Bezostaya 1、Mercia作矮源与八倍体小黑麦杂交、回交,经自交和染色体数镜检及田间、室内选择,将Rht12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获得了染色体数56的矮秆八倍体小黑麦株.在八倍... Rht12是位于5A染色体上的显性矮秆基因.用带有该基因的普通小麦Bezostaya 1、Mercia作矮源与八倍体小黑麦杂交、回交,经自交和染色体数镜检及田间、室内选择,将Rht12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获得了染色体数56的矮秆八倍体小黑麦株.在八倍体小黑麦遗传背景下,基因型纯合(Rht12Rht12)时降秆能力约为41.2%,杂合(Rht12rht12)时约为31.0%.小黑麦遗传背景对该基因有修饰作用.该基因增强了八倍体小黑麦的分蘖力,延迟了熟期,对籽粒饱满度有不利影响,尚需继续回交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秆基因 Rht12 小黑麦 株高 黑麦
下载PDF
云南八倍体割手密资源产量和品质性状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新龙 苏火生 +3 位作者 刘洪博 马丽 徐超华 范源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82-1386,共5页
为有效评价和利用八倍体割手密资源,选取采自云南的30份八倍体割手密资源,依据6个产量和3个品质相关性状数据,对其性状变异系数、性状间及与海拔纬度相关性和材料间聚类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八倍体割手密资源产量性状的遗传变... 为有效评价和利用八倍体割手密资源,选取采自云南的30份八倍体割手密资源,依据6个产量和3个品质相关性状数据,对其性状变异系数、性状间及与海拔纬度相关性和材料间聚类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八倍体割手密资源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较品质性状丰富,其中单茎重和叶宽最为丰富;产量相关性状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茎径、叶长与海拔和纬度都呈显著负相关,而单茎重仅与纬度呈负相关;品质性状之间也呈明显的正相关,但与海拔和纬度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依据产量和品质性状的DIST遗传距离聚类结果,在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上可将所有研究材料分别聚为5个类群和4个类群,其中植株大小、蔗糖分、纤维分对类群的划分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手密 相关性 聚类
下载PDF
八倍体小偃麦与不同需水性小麦气孔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魏爱丽 畅志坚 +1 位作者 邢勇 李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727-1731,共5页
在温室大棚中对八倍体小偃麦(TAI 7045、中1)和不同需水性普通小麦(晋麦66、晋麦67、晋麦70和晋太170)开花期的气孔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八倍体小偃麦的气孔频率显著低于高水肥小麦晋麦66(P<0.01),而与中水... 在温室大棚中对八倍体小偃麦(TAI 7045、中1)和不同需水性普通小麦(晋麦66、晋麦67、晋麦70和晋太170)开花期的气孔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八倍体小偃麦的气孔频率显著低于高水肥小麦晋麦66(P<0.01),而与中水肥及抗旱性小麦的差异不显著(P>0.05);八倍体小偃麦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普通小麦(P<0.05),这种差异主要是由高水肥品种晋麦66造成的,虽然八倍体小偃麦的气孔导度和羧化效率高于普通小麦,但差异不显著;光合速率与气孔频率呈负相关,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偃麦 普通小麦 气孔特性
下载PDF
八倍体小滨麦染色体组构成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献平 傅杰 +2 位作者 张相岐 景建康 文玉香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6期582-586,共5页
应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 6种类型的八倍体小滨麦 (octoploidTritileymus)的染色体组构成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 ,6种八倍体小滨麦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 2n =5 6。用滨麦 (Leymusmollis (Trin .)Hara) (染色体组为J... 应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 6种类型的八倍体小滨麦 (octoploidTritileymus)的染色体组构成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 ,6种八倍体小滨麦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 2n =5 6。用滨麦 (Leymusmollis (Trin .)Hara) (染色体组为JJNN)DNA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时 ,M842_4、M842_8、M842_12、M842_13和M842_16等 5种类型八倍体小滨麦的体细胞中都有 14条滨麦染色体 ,其染色体组成为 2n =5 6 =42Ta +14Lm (Ta =小麦染色体 ,Lm =滨麦染色体 )。M842_10中只有 12条滨麦染色体 ,其染色体组成为 2n =5 6 =44Ta +12Lm。用新麦草 (Psathyrostachysjuncea (Fisch .)Nevski) (染色体组为NN)DNA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时 ,M842_4、M842_8、M842_10、M842_12和M842_16的结果与用滨麦DNA作探针的原位杂交结果相同。而M842_13只在 14条染色体上显示较弱的杂交信号 ,与小麦(TriticumaestivumL .)_灯芯偃麦草 (Agropyronjunceum (L .)Beauv .)双二倍体 (染色体组为AABBDDJJ)的原位杂交结果相似。由此推断 ,M842_4、M842_8、M842_12和M842_16的染色体组构成为AABBDDNN ,M842_10的染色体组构成为AABBDDNN +2Ta - 2Lm (N) ,而M842_13的染色体组构成为AABBDDJJ。还对八倍体小滨麦的应用价值和八倍体小滨麦中滨麦染色体的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滨麦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组构成 遗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