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佰》的电影符号学的分析与解读
1
作者 郑雪 《戏剧之家》 2024年第5期160-162,共3页
电影符号学致力于探索电影中类似语言系统的组织系统,其中艾柯提出的“十大代码”理论和麦茨提出的“八大组合段”理论便是迈出的探索步伐。本文运用这两大理论从电影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解读电影《八佰》。总共分析《八佰》中一般知... 电影符号学致力于探索电影中类似语言系统的组织系统,其中艾柯提出的“十大代码”理论和麦茨提出的“八大组合段”理论便是迈出的探索步伐。本文运用这两大理论从电影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解读电影《八佰》。总共分析《八佰》中一般知觉层之知觉代码和识别代码的应用,直接含义认知层之声调代码的应用,含蓄意义阐释层之趣味感觉代码和修辞性代码的应用,以及平行组合段、括号组合段和描写组合段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佰 电影符号学 十大代码理论 八大组合段理论
下载PDF
二元对立下的主旋律电影——《八佰》
2
作者 卢佳淼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题材体系在1987年全国故事片会议上被首次提出,逐渐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时代精神、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文章运用二元对立理论,对主旋律电影《八佰》中的剧情、人物及色彩环境等元素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不同... 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题材体系在1987年全国故事片会议上被首次提出,逐渐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时代精神、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文章运用二元对立理论,对主旋律电影《八佰》中的剧情、人物及色彩环境等元素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不同元素间的矛盾对立对电影创作及主题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佰 主旋律电影 二元对立
下载PDF
新主流电影的创作特征探析——以电影《八佰》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尧 曾真煌 《科技传播》 2023年第6期72-75,共4页
新主流电影因其坚持高质量的艺术水准,传递国家主流价值观念,较多关注时代洪流中小人物的个人成长与个性体现,充分展现中国电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从而获得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肯定。《八佰》以散点式的人物群像描摹出战争阴影下人性的... 新主流电影因其坚持高质量的艺术水准,传递国家主流价值观念,较多关注时代洪流中小人物的个人成长与个性体现,充分展现中国电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从而获得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肯定。《八佰》以散点式的人物群像描摹出战争阴影下人性的闪耀光辉与中华民族同胞的爱国情怀,逼真的视听效果为观众营造观影的沉浸体验,影片用诗意表征的艺术手法体现不朽的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佰 人物 视效 民族精神
下载PDF
《八佰》与《敦刻尔克》反类型化叙事策略之比较
4
作者 格桑拉姆 《西部文艺研究》 2023年第3期173-178,共6页
作为二战题材的影片,诺兰的《敦刻尔克》和管虎的《八佰》都是在“撤退”的语境下,将人性放在极端的绝望处境中进行考察。两位导演都非常注重影像的体验感,通过大胆的摄影革新和反类型化的表现手法将观众最大限度地带入到叙事中。带来... 作为二战题材的影片,诺兰的《敦刻尔克》和管虎的《八佰》都是在“撤退”的语境下,将人性放在极端的绝望处境中进行考察。两位导演都非常注重影像的体验感,通过大胆的摄影革新和反类型化的表现手法将观众最大限度地带入到叙事中。带来震撼的视听效果的同时,塑造了英雄、勇士和为生存挣扎的普通人等,深刻呈现了战争对人肉体和精神的摧残以及人性真实的不同维度。这两部电影都实现了历史关照和人文关怀的结合,是对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和人性光辉的礼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佰 《敦刻尔克》 叙事
下载PDF
论电影《八佰》的影像风格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鸿秀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2-87,共6页
管虎导演的《八佰》上映后引发了观影热潮与热议。其主要创作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两岸景观反差及相互“观看”、军民共情配合行动、表演阵容强大等层面向观众传递了真实的战争氛围;其次,形象塑造中有近乎扁平的、偏向立体的... 管虎导演的《八佰》上映后引发了观影热潮与热议。其主要创作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两岸景观反差及相互“观看”、军民共情配合行动、表演阵容强大等层面向观众传递了真实的战争氛围;其次,形象塑造中有近乎扁平的、偏向立体的及徘徊于两者之间的不同情形的人物形象,展示了极端处境中的人性;此外,影片借动物意象、民族戏曲等元素进行隐喻象征叙事,丰富了影片的内涵。可以说,本片兼顾艺术性与商业性,是一部优质的国产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佰 视觉奇观 群像展示 隐喻 象征叙事
下载PDF
冲突内核下对战争的凝视--《八佰》中的幻境与真实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川 左芮 《声屏世界》 2021年第14期36-38,共3页
战争题材影片一直是世界电影版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出现早,体系完整,是作为传播意识形态及价值体系的重要文化输出载体。电影《八佰》选取了四行仓库战役这样一场并无结局悬念的战斗作为故事脚本,真实还原了战争绝境中普通人性所展现... 战争题材影片一直是世界电影版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出现早,体系完整,是作为传播意识形态及价值体系的重要文化输出载体。电影《八佰》选取了四行仓库战役这样一场并无结局悬念的战斗作为故事脚本,真实还原了战争绝境中普通人性所展现的懦弱、卑微与强悍。文章分析了影片的冲突内核,同时探讨抑扬人性在战争影片这样凸显生命个体意义的艺术场域中的共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佰 战争 冲突 幻境与真实
下载PDF
《八佰》:新主流电影中民族性的勾勒 被引量:1
7
作者 卢文超 《视听》 2021年第11期79-81,共3页
在社会文化与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战争片的叙事重点也在不断地发生转变,叙事不再是表现单一的战场、单一的主角、单一的视角,而是从多维度对战争进行诠释与思考,并不断契合现代人的价值观与日益发展的精神需求。本文以电影《八佰》为... 在社会文化与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战争片的叙事重点也在不断地发生转变,叙事不再是表现单一的战场、单一的主角、单一的视角,而是从多维度对战争进行诠释与思考,并不断契合现代人的价值观与日益发展的精神需求。本文以电影《八佰》为例,从民族性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对民族群像、民族文化心理与民族"深层集体心理"的勾勒,并进一步思考战争片与当下文化态势、格局、诉求等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佰 观者视角 民族文化 民族心理 民族性
下载PDF
《八佰》魂铸家国情 被引量:1
8
作者 高雪洁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八佰》以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视角叙述了一场现代战争,在叙述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中凸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是一次用传统文化向现代战争叙事的阐释挑战。从话语的反向批评的角度说,影片的审美趣味突破了战争类型片中... 《八佰》以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视角叙述了一场现代战争,在叙述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中凸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是一次用传统文化向现代战争叙事的阐释挑战。从话语的反向批评的角度说,影片的审美趣味突破了战争类型片中对求生、赴死、爱国等内涵的现代定义角度。这是一种对战争电影叙事的革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影视审美中呈现方式的成功创新。同时影片最大限度地调用平行叙事,延长叙事时间,用对比手法丰富电影艺术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佰 战争片 家国情怀
下载PDF
论影片《八佰》的深层结构悲剧
9
作者 贾兵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8-80,共3页
"集体表演"和"个体铭记"作为贯穿影片《八佰》的两个重要主题元素在作品中被反复提及。但二者在影片的多个层面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对立冲突,这既是重视集体利益的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对个体价值的强调造成的对立,也是... "集体表演"和"个体铭记"作为贯穿影片《八佰》的两个重要主题元素在作品中被反复提及。但二者在影片的多个层面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对立冲突,这既是重视集体利益的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对个体价值的强调造成的对立,也是电影与超出其表现范围的对象之间的冲突,更是故事背后的历史事件自身的荒诞性矛盾。这一冲突不仅形成了影片的深层结构,更同四行仓库保卫战悲剧结局之表层情节结构一起构成了影片的悲剧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佰 深层结构 集体表演 个体铭记
下载PDF
新主流电影《八佰》审美在地性研究
10
作者 申林 陈思明 《艺术评鉴》 2021年第20期148-151,共4页
世界类型化电影在不断发展并日趋成熟,各国类型片都有其各自特点及本土特色,如今中国本土类型化电影在探索成长,新主流电影作为中国类型片新起之秀,正在不断崛起,为中国影片创作实践及“在地性”研究提供新方向。管虎导演的影片《八佰... 世界类型化电影在不断发展并日趋成熟,各国类型片都有其各自特点及本土特色,如今中国本土类型化电影在探索成长,新主流电影作为中国类型片新起之秀,正在不断崛起,为中国影片创作实践及“在地性”研究提供新方向。管虎导演的影片《八佰》在影像化改编、角色重塑、中国符号与民族认同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在地性原则,并为全球化大潮下中国类型化电影发展、新主流电影的前进方向提供重要导向和借鉴意义,本文立足于此,对新主流电影《八佰》审美在地性进行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电影 八佰 在地性 类型化
下载PDF
电影《八佰》的空间叙事解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博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73,共3页
《八佰》是由管虎执导的战争电影,影片根据抗战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历史事件"保卫四行仓库"改编而成。导演通过构建苏州河两岸两个不同空间进行叙事。"四行仓库"与"英法租界"在电影文本的空间并置关系中... 《八佰》是由管虎执导的战争电影,影片根据抗战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历史事件"保卫四行仓库"改编而成。导演通过构建苏州河两岸两个不同空间进行叙事。"四行仓库"与"英法租界"在电影文本的空间并置关系中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和文化隐喻,打破了在时间上"四天四夜"的单一线性叙事顺序,实现了以时间向度到空间向度的叙述转化,塑造了抗战年代的人物群像,意在实现精神写实。本文通过拆解电影文本的空间叙事结构,试探讨影片所隐藏的深层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并置 八佰
下载PDF
“凝视”理论视阈下《八佰》的英雄主义书写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4,共4页
第六代导演管虎在电影《八佰》中采用迥异于"狂欢三部曲"的叙事方式,摒弃了以往黑色荒诞的狂欢化叙事语调,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再现抗战军民的英雄主义群像。电影借用多种"凝视"与"反凝视"语言表征被凝... 第六代导演管虎在电影《八佰》中采用迥异于"狂欢三部曲"的叙事方式,摒弃了以往黑色荒诞的狂欢化叙事语调,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再现抗战军民的英雄主义群像。电影借用多种"凝视"与"反凝视"语言表征被凝视主客体的意志变化历程,通过对被凝视的象征意象、画面色彩及引导凝视的讲述者的视听策略功能设计,完成电影内外的双重"凝视"架构,最终达成英雄形象符号构建及英雄主义书写的叙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佰 凝视 视听策略 英雄主义
下载PDF
视觉语法视角下的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电影海报《八佰》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小强 李丽华 《现代语言学》 2021年第5期1157-1163,共7页
本文以Kress &Van Leuween的视觉语法理论为研究框架,旨在探究电影海报宣传片《八佰》所折射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以及构图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静态语篇中电影海报《八佰》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结果表明,从再现意义的... 本文以Kress &Van Leuween的视觉语法理论为研究框架,旨在探究电影海报宣传片《八佰》所折射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以及构图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静态语篇中电影海报《八佰》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结果表明,从再现意义的角度来看,电影海报《八佰》多采用以行为和反应过程的叙事设计为主;从互动意义的角度来看,该海报多采用提供型信息、近景加中景相结合的低角度垂直拍摄的手法;在色彩度上多以中情态的色彩为主。从组图意义的角度看,该海报多采用中心–边缘型的设计框架,重点突出海报的背景信息。笔者希望从多模态话语的角度深刻解读战争题材类电影海报的内容,从而为后来的学者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 视觉语法 电影海报《八佰 话语意义
下载PDF
拉康镜像理论视域下小人物的重塑--以电影《八佰》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学敏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第7期100-102,共3页
电影《八佰》展示了小人物在战争的大背景下如何克服内心恐惧,转变自我认知,从而英勇抗战的故事。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认为:“主体是采取他者,如父母的某些方面来建构自我的。”影片《八佰》中胆小如鼠的老铁、拿不稳枪只... 电影《八佰》展示了小人物在战争的大背景下如何克服内心恐惧,转变自我认知,从而英勇抗战的故事。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认为:“主体是采取他者,如父母的某些方面来建构自我的。”影片《八佰》中胆小如鼠的老铁、拿不稳枪只想逃跑的老算盘、小湖北和端午、租界区的部分“看客”等,到最后都投身抗战,在“他者”镜像下完成了自我思想的转变。本文将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作为支撑,分析战争电影《八佰》中小人物角色的心理转变和主体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佰 镜像理论 凝视 重塑
下载PDF
《八佰》中的个体英雄与国族想象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鹏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77,共4页
《八佰》的观影热潮主要在于小人物悲剧书写引发的同情共鸣与电影发行时刻的历史性选择。该影片重点关注个体生命,抒发小人物的生存价值与尊严,从而打破了传统电影的一枝独秀,形成电影的众声喧哗现象。但电影的艺术真实并不等于历史真实... 《八佰》的观影热潮主要在于小人物悲剧书写引发的同情共鸣与电影发行时刻的历史性选择。该影片重点关注个体生命,抒发小人物的生存价值与尊严,从而打破了传统电影的一枝独秀,形成电影的众声喧哗现象。但电影的艺术真实并不等于历史真实,"八佰"具有个体与国族英雄兼备的特点,而其中的个体化历史成为重要的沟通桥梁。管虎通过一系列意象与场景等综合要素的匠心独运,显示了重构历史的野心和抱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佰 小人物 历史 英雄
下载PDF
电影《八佰》的艺术叙事策略
16
作者 彭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8-150,共3页
《八佰》是由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等主演的战争影片,讲述了在淞沪会战节节败退的背景下,当局为了获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援助,命令史称“八百壮士”的国民革命军死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故事。本文试从影片关于集体记忆的营造方式、观... 《八佰》是由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等主演的战争影片,讲述了在淞沪会战节节败退的背景下,当局为了获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援助,命令史称“八百壮士”的国民革命军死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故事。本文试从影片关于集体记忆的营造方式、观看主体的设定的角度,解析《八佰》的叙事策略。同时,影片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叙事方式,战场中的白马等意象让人印象深刻,进一步表现了中华民族在逆境中生生不息的精神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佰 叙事策略 集体记忆 凝视与观看 民族精神
下载PDF
《八佰》中的“围观”视觉话语建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万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0-143,共4页
《八佰》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创新性的叙事方式及由此而建构出来的“围观”的视觉话语上。影片通过不同的视角聚焦建构了独特的目光诗学:战士与对岸观众的远点互视指向的是“看与被看”式的启蒙救亡;西方观察团和新闻记者的高点俯视... 《八佰》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创新性的叙事方式及由此而建构出来的“围观”的视觉话语上。影片通过不同的视角聚焦建构了独特的目光诗学:战士与对岸观众的远点互视指向的是“看与被看”式的启蒙救亡;西方观察团和新闻记者的高点俯视寓意的是殖民他者的旁观见证和无效救赎;同时,影片还通过散点平视的方式完成了对小人物个体和英雄群像的双重建构。这些目光交织的视线聚焦则相对完整地实现了观者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国族观念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佰 围观 目光诗学 观看之道
下载PDF
变译理论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研究——以《八佰》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卓馨 金奕彤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年第23期30-33,共4页
电影《八佰》问鼎2020年全球票房,其成功和恰当的字幕翻译是分不开的。本文以变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比源语字幕和目的语字幕,从“增、减、编、改”四个方面分析变译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具体运用,旨在促进电影字幕翻译的发展,从而助力影... 电影《八佰》问鼎2020年全球票房,其成功和恰当的字幕翻译是分不开的。本文以变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比源语字幕和目的语字幕,从“增、减、编、改”四个方面分析变译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具体运用,旨在促进电影字幕翻译的发展,从而助力影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佰 字幕翻译 变译理论
下载PDF
同一题材影片的跨世纪表达——对比分析《八百壮士》与《八佰》 被引量:2
19
作者 牛鑫鑫 杨学明 《歌海》 2022年第2期128-131,150,共5页
电影自发展以来,不乏不同的导演对同一题材的故事进行拍摄的现象,这背后的原因是值得思考的。1937年的淞沪会战,进入21世纪之后依然有导演对此事件进行艺术表达,这背后的原因不仅是事件本身的戏剧化元素,最重要的是事件背后的意义,是对... 电影自发展以来,不乏不同的导演对同一题材的故事进行拍摄的现象,这背后的原因是值得思考的。1937年的淞沪会战,进入21世纪之后依然有导演对此事件进行艺术表达,这背后的原因不仅是事件本身的戏剧化元素,最重要的是事件背后的意义,是对日寇的反抗,更是一种象征。1975年的电影《八百壮士》和2020年的《八佰》都是以淞沪会战为故事原型,但两部影片在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符号运用等层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在这不同的表达背后,不仅是新世纪电影技术以及电影艺术改进的原因,同时也存在着时代背景下社会情感和价值观的改变以及观众对影片的接受程度和认同感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世纪表达 《八百壮士》 八佰 叙事转变
下载PDF
探析影片《八佰》中白马的象征性意义
20
作者 罗青青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第7期164-165,共2页
电影常常采用不同的意象呈现不同的效果,这种效果会引发观众内心深处不同的情感体验。本文以2020年热映的战争电影《八佰》为研究对象,该影片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都有现实色彩,而其中的白马使影片的表达有了一丝不一样的魔幻色彩。... 电影常常采用不同的意象呈现不同的效果,这种效果会引发观众内心深处不同的情感体验。本文以2020年热映的战争电影《八佰》为研究对象,该影片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都有现实色彩,而其中的白马使影片的表达有了一丝不一样的魔幻色彩。本文通过剖析该影片中多次闪现的白马的多层象征性意义,展现该影片运用白马这个独特意象的深层意图,为这部影片的关注者提供多个解析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佰 白马 独特情感 象征性意义 深层意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