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视域下扶贫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突破——以《八月桂花开》为例
1
作者 李化来 俞涵琼 《新闻世界》 2024年第5期80-83,共4页
乡村振兴背景之下,《八月桂花开》等扶贫题材电视剧频出,以点带面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变革与进步,深入挖掘了农村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作品主题表达上关注老区的物质脱贫、精神脱贫和文化自信问题;人物塑造上呈现了有理想、有担当、有情... 乡村振兴背景之下,《八月桂花开》等扶贫题材电视剧频出,以点带面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变革与进步,深入挖掘了农村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作品主题表达上关注老区的物质脱贫、精神脱贫和文化自信问题;人物塑造上呈现了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现代农民形象,致力脱贫致富、传承乡村文化;叙事手法上采用了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方式,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感人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老区人民守土有责的家国情怀。扶贫剧唤醒了乡土记忆,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通,实现情感认同;真实描摹乡村景观,刻画乡民形象,呈现出典型影像美学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八月桂花开》 扶贫剧 影像叙事
下载PDF
八月桂花籽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乔春林 秦玉琴 +5 位作者 张春燕 张旭 白雪梅 周奋进 李珊忆 黄静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15年第9期854-857,共4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和重结晶法对八月桂花籽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八月桂花籽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9个单体化合物[熊果酸(1),苯甲酸(2),对羟基苯乙醇(3),β-谷甾醇(4),β-胡萝卜苷(5),红景天苷(6),红景天苷酯(7),(-...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和重结晶法对八月桂花籽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八月桂花籽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9个单体化合物[熊果酸(1),苯甲酸(2),对羟基苯乙醇(3),β-谷甾醇(4),β-胡萝卜苷(5),红景天苷(6),红景天苷酯(7),(-)-methylelenolate(8)和4,4'-二甲基-3,3'-二甲氧羰基-5,5'-(1″-甲基-1,3″-丙基)-二吡啶(9)],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DEPT,HMQC和HMBC确证。1~9均为首次从八月桂花籽中分离得到,其中7~9为首次以天然产物形式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科 八月桂花 种子 分离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民族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中“桂花”的角色塑造和演唱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蓉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9-140,共2页
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是湖北省歌舞剧院精心打造的一部具有浓厚湖北地方特色和现代审美情趣的歌剧新作。它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形式,同时又大量汲取鄂东的花鼓戏采茶调等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以区别于西洋歌剧的中国民族歌剧意境受到了... 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是湖北省歌舞剧院精心打造的一部具有浓厚湖北地方特色和现代审美情趣的歌剧新作。它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形式,同时又大量汲取鄂东的花鼓戏采茶调等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以区别于西洋歌剧的中国民族歌剧意境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赞赏。其中女主角"桂花"纯真、朴实、勇于反叛的形象深入人心,其独唱选段《哥哥不来花不开》旋律优美,深受观众喜爱。本文主要对《八月桂花遍地开》中"桂花"的人物角色塑造和歌剧中经典唱段《哥哥不来花不开》的演唱和情感处理进行分析,力求更生动的演绎好这一角色,在演唱上带给观众触动心灵的艺术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 角色塑造:演唱分析
下载PDF
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创新路径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魁 陈欣 《新闻世界》 2021年第3期80-82,共3页
本文以《八月桂花遍地开》为范本,从价值传播、叙事手法、视听表达、艺术创新四个维度分析了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创新路径,探讨了地方电视台如何进一步挖掘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树立区域性的文化品牌标杆。
关键词 八月桂花遍地开》 创新路径 媒介地理 文化品牌
下载PDF
对《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考证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涛 徐修宜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38-141,共4页
《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著名的革命歌曲产生于何时?词作者是谁?至今说法不一。文章经过周密的考证后认为,其产生的时间为1929年9月,河南省商城县南乡地区(今安徽省金寨县境内)建立苏维埃政权之时,而不是在1929年12月25日红32师攻占商城... 《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著名的革命歌曲产生于何时?词作者是谁?至今说法不一。文章经过周密的考证后认为,其产生的时间为1929年9月,河南省商城县南乡地区(今安徽省金寨县境内)建立苏维埃政权之时,而不是在1929年12月25日红32师攻占商城县城以后;其词作者为商城县南乡斑竹园地区佛堂坳小学教师共产党员罗银卿,而不是商城县城里的王霁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桂花遍地开 》1929年9月 苏维埃政权 罗银卿.
下载PDF
豫南信阳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由来与发展
6
作者 潘传柏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33,共2页
本文论述了豫南信阳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由来与发展及调式风格。通过对《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中国革命民歌的经典之作浅析。较好的反映了豫南土地革命热火朝天的革命斗争和革命民歌在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豫南民歌 八月桂花遍地开》 由来
下载PDF
论《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艺术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凤 《科技视界》 2014年第4期186-186,共1页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由大别山民歌《八段锦》的曲调改编而成,传唱至今,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它庞大的影响力,使得在探索他的出处的道路上异常的艰难,所以他的诞生版本很多,有江西说、四川说、湖北说、安徽说和河南说。
关键词 八月桂花遍地开 创作者 经典 价值
下载PDF
论《八月桂花遍地开》经典化路径与要义 被引量:8
8
作者 韩大强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86-90,共5页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于鄂豫皖根据地的一首革命歌曲。该歌曲采用当地民歌《八段锦》曲调谱写而成,是为庆祝苏维埃成立所作。这首革命历史歌曲伴随红军的足迹传唱大江南北。新时期以来,《八月桂花遍地开》被改编为...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于鄂豫皖根据地的一首革命歌曲。该歌曲采用当地民歌《八段锦》曲调谱写而成,是为庆祝苏维埃成立所作。这首革命历史歌曲伴随红军的足迹传唱大江南北。新时期以来,《八月桂花遍地开》被改编为电影、小说、歌舞剧、民族歌剧等多种体裁,得到更加广泛地传承与创新,其政治意识形态功能、历史文化功能和审美价值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彰显。《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经典化是由其文本自身艺术趣味、审美价值等内生因素与意识形态话语、文化运作方式等外生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桂花遍地开》 红色经典 意识形态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审美价值
下载PDF
红色民歌的传播路径研究——以鄂豫皖革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全稳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77,共3页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中国革命历程中较为典型的音乐文本,现已成为缅怀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媒介。现试以该案例考察红色民歌传播的具体形式及特征,从而发掘红色民歌近百年来传承的基本规律。研究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后发现,《八月桂...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中国革命历程中较为典型的音乐文本,现已成为缅怀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媒介。现试以该案例考察红色民歌传播的具体形式及特征,从而发掘红色民歌近百年来传承的基本规律。研究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后发现,《八月桂花遍地开》借用民歌旋律,实现了从生活叙事向革命叙事的媒介再造,革命时期伴随军旅足迹得以组织传播。新中国成立后,多种文艺作品借此曲建构了大众的革命集体记忆,集体庆典通过仪式将其强化为民族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桂花遍地开 民歌 音乐传播
下载PDF
旧曲填新词,新歌忆旧时——从《八月桂花遍地开》说起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城 《民间文化论坛》 2013年第6期68-72,共5页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信阳革命历史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创作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利用旧曲填新词的方法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歌颂了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表达了工农群众的理想和心声,在革命年代起到了...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信阳革命历史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创作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利用旧曲填新词的方法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歌颂了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表达了工农群众的理想和心声,在革命年代起到了宣传、教育、鼓动群众的作用,在"后革命"时代它仍旧闪光夺目,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因此。一首民歌的发展不仅是其自身的一段历史,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民歌 历史记忆 八月桂花遍地开》
下载PDF
八月桂花营养袋育苗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成发 《广东科技》 2011年第10期63-64,共2页
在2009年对八月桂花营养袋育苗栽培试验进行探讨。在2009年12月进行调查,当年播种袋苗袋规格6cm×10cm,移入大袋规格14cm×11cm采用两种不同转袋时间的比较:①6月移袋;②9月移袋,施用两种不同肥料的比较。经统计分析显示,不同... 在2009年对八月桂花营养袋育苗栽培试验进行探讨。在2009年12月进行调查,当年播种袋苗袋规格6cm×10cm,移入大袋规格14cm×11cm采用两种不同转袋时间的比较:①6月移袋;②9月移袋,施用两种不同肥料的比较。经统计分析显示,不同转袋时间树高和地径的比较均达极显著水平,转袋移苗时间以6月中下旬为佳,其次是9月,6月转入大营养袋其平均苗高达53.8cm,地径粗0.7cm生势最好,9月转入大营养袋其平均苗高达33.4cm,地径粗0.45cm。用花生麸液肥和尿素水肥进行追肥管理,经多次调查两者没有显著差异。表现最差的为没有转入大营养袋的留床苗,平均苗高26.2cm,径粗平均为0.37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桂花 营养袋 育苗技术
下载PDF
八月桂花遍地开——记一首红色经典歌曲的诞生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志中 《协商论坛》 2006年第1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红色经典 歌曲 八月桂花遍地开》
下载PDF
《八月桂花开》中红色歌剧文化传播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青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2-84,共3页
《八月桂花开》在2016年首次演出并获得圆满成功,使信阳音乐掀开崭新的一页,在音乐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表演共计一百分钟,以信阳历史为依托,突出民族歌剧特色,在音乐旋律中讲述20世纪30年代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生的动人故事。该... 《八月桂花开》在2016年首次演出并获得圆满成功,使信阳音乐掀开崭新的一页,在音乐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表演共计一百分钟,以信阳历史为依托,突出民族歌剧特色,在音乐旋律中讲述20世纪30年代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生的动人故事。该剧以《八月桂花遍地开》编曲为原型,音乐凸显信阳文化特征,在融南汇北的艺术创作中抒发思想感情,助推红色歌剧文化走进民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桂花开》 红色歌剧 文化传播
下载PDF
“红色桂花”初吐蕊——原创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首演 被引量:1
14
作者 游之 刘海龙 《歌剧》 2014年第7期6-9,共4页
半个世纪之前,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作演出的歌剧《洪湖赤卫队》成为中国歌剧史上难以超越的经典之作。今天,同样是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再次以"红"为主色调,推出原创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在21世纪的今天,选择红色题材,难度... 半个世纪之前,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作演出的歌剧《洪湖赤卫队》成为中国歌剧史上难以超越的经典之作。今天,同样是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再次以"红"为主色调,推出原创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在21世纪的今天,选择红色题材,难度高,挑战大,但是意义却非同寻常——让今天的人们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桂花遍地开 七里坪 仰天长啸 五场 大别山区 张曼君 色选 革命浪潮 舒适安逸 音乐作品
下载PDF
经典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地及作者之争初探
15
作者 胡良友 《新校园(上旬刊)》 2011年第12期8-9,共2页
近年来,曾唱红全国的经典红色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又名《庆祝成立工农政府》)的归属地争抢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目前仍有鄂豫皖3省4个县争夺《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诞生地。笔者研究认为,这首诞生于1929年秋的大别山民歌,应是在苏... 近年来,曾唱红全国的经典红色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又名《庆祝成立工农政府》)的归属地争抢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目前仍有鄂豫皖3省4个县争夺《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诞生地。笔者研究认为,这首诞生于1929年秋的大别山民歌,应是在苏区苏维埃政府组织领导下创作传唱的,是革命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各地的争抢体现了人们已经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蕴涵的巨大价值,其行为背后是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地区间的利益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桂花遍地开 大别山 诞生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歌剧的成败主要在音乐,而中国歌剧的成败主要在旋律——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粤北 刘海龙 《歌剧》 2014年第7期10-12,共3页
为备战将于今年金秋10月在武汉市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歌剧节,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于5月下旬在琴台大剧院全力推出了大型原创民族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预演相当成功,全场观众用长时间的热烈掌声给予全体演职人员和创作团队以巨大鼓励。阵容... 为备战将于今年金秋10月在武汉市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歌剧节,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于5月下旬在琴台大剧院全力推出了大型原创民族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预演相当成功,全场观众用长时间的热烈掌声给予全体演职人员和创作团队以巨大鼓励。阵容强大队伍整齐目前国内大型舞台剧,尤其是歌剧大多采取属地出资、项目外包、强强联手,合力打造的模式展开创作及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桂花遍地开 舞台剧 琴台大剧院 项目外包 舞台美术设计 抒情男高音 舞美设计 长篇历史小说 声乐表演艺术 张曼君
下载PDF
超越“风谣”和“歌谣运动”的“革命歌谣”——从时调小曲《八段景》到革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
17
作者 陈艳伟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131,共10页
根据《八段景》填词的《八月桂花遍地开》,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产生的一首“革命歌谣”,近百年来得到广泛传播,以致成为一首“红色经典”歌曲。从时调小曲到革命民歌,呈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歌谣”对民间“风谣”和五四知识分子“... 根据《八段景》填词的《八月桂花遍地开》,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产生的一首“革命歌谣”,近百年来得到广泛传播,以致成为一首“红色经典”歌曲。从时调小曲到革命民歌,呈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歌谣”对民间“风谣”和五四知识分子“歌谣运动”的超越。在这种超越中,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意义得以不断生成和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桂花遍地开》 风谣 歌谣运动 革命歌谣
下载PDF
《八月桂花遍地开》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分析
18
作者 赵晓刚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9-61,共3页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安徽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了国内首部献礼建党100周年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主创团队通过实地寻访、主角回忆等表现手法,以群像式、故事化的方式,再现了大别山(金寨)恢弘的革命记忆。纪录片用创新的叙...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安徽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了国内首部献礼建党100周年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主创团队通过实地寻访、主角回忆等表现手法,以群像式、故事化的方式,再现了大别山(金寨)恢弘的革命记忆。纪录片用创新的叙述方式,大胆的情景表达,紧跟红军"脚步",还原真实历史。本文结合《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分析了电视媒体在弘扬主旋律方面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100周年 主旋律 纪录片 八月桂花遍地开》
下载PDF
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出自大别山
19
作者 江乐山 《民间文学论坛》 1995年第1期79-,60,共2页
革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词曲优美,动人心弦,流传全国,深得广大群众喜爱。但对其产生地多有猜度和误传。其实,此歌出自鄂豫皖苏区大别山。歌词第一段曰:
关键词 八月桂花遍地开 大别山区 苏维埃政府 鄂豫皖苏区 黄安 七里坪 革命斗争 列宁小学 小学教员 武装起义
下载PDF
《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地再探
20
作者 赵敏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2-98,共7页
金寨《八段锦》具有皖西山歌的美学特征,金寨版《八月桂花遍地开》的音调具有《凤阳花鼓》和黄梅戏怀腔的神韵,呈现出鲜明的历史和地理属性,体现了民间音乐传播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相关文史资料对《八月桂花遍地开》创作者的可能性的佐... 金寨《八段锦》具有皖西山歌的美学特征,金寨版《八月桂花遍地开》的音调具有《凤阳花鼓》和黄梅戏怀腔的神韵,呈现出鲜明的历史和地理属性,体现了民间音乐传播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相关文史资料对《八月桂花遍地开》创作者的可能性的佐证,以及《八月桂花遍地开》他域传播的历史轨迹回顾等多维度综合深析,得出《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于金寨,由金寨民间小调《八段锦》改编而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桂花遍地开》 八段锦 凤阳花鼓 怀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