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路口上游停靠站影响的公交延误模型 被引量:6
1
作者 朱文韬 钱国敏 +1 位作者 马东方 王殿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6-803,815,共9页
针对路口上游停靠站影响下的公交延误分析问题,考虑路口上游停靠站位置、信号配时、停靠时间、输入流量等因素,将建模场景按照是否设置公交专用道以及停靠站位置是否大于路口最远排队点分成3类,基于交通波理论对各场景分别建立停靠站影... 针对路口上游停靠站影响下的公交延误分析问题,考虑路口上游停靠站位置、信号配时、停靠时间、输入流量等因素,将建模场景按照是否设置公交专用道以及停靠站位置是否大于路口最远排队点分成3类,基于交通波理论对各场景分别建立停靠站影响下的公交延误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所建模型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BL场景下的期望公交延误仅与周期和绿信比有关;NBL1场景下的延误随着流量、周期、红灯时长的增大而增大,且与公交停靠时长无关,NBL2场景下的延误随着站点距离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相同条件下,随着流量的增加,NBL1下的期望公交延误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延误 停靠站 最远排队点 公交专用道 交通波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公交延误容忍度研究
2
作者 黄镜入 隆豪 +1 位作者 李家毅 唐智慧 《西部交通科技》 2022年第11期175-177,共3页
为了提高公交服务质量,文章基于结构方程理论,引入交叉口延误影响度、站点延误影响度和路段延误影响度三类潜变量,构建了公交乘客满意度与延误关系模型,并通过对公交乘客满意度与延误关系的量化分析,以乘客满意度为基础,构建公交延误容... 为了提高公交服务质量,文章基于结构方程理论,引入交叉口延误影响度、站点延误影响度和路段延误影响度三类潜变量,构建了公交乘客满意度与延误关系模型,并通过对公交乘客满意度与延误关系的量化分析,以乘客满意度为基础,构建公交延误容忍度模型。同时,依托重庆主城区公交线路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计算与检验,结果表明:乘客对于交叉口、站点和路段延误影响的容忍度分别为0.31、0.54和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结构方程模型 公交延误 容忍度
下载PDF
公交站点延误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宁 马健霄 +1 位作者 钱思文 丁纯璐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4,共8页
为分析公交站点延误水平,针对典型的直线式和港湾式公交站台,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提出两种公交站点延误估算方法。一是从微观层面分解公交停靠流程,根据公交停靠的不同阶段选取公交进出站时间、乘客上下车时间和其他延误时间作为延误参... 为分析公交站点延误水平,针对典型的直线式和港湾式公交站台,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提出两种公交站点延误估算方法。一是从微观层面分解公交停靠流程,根据公交停靠的不同阶段选取公交进出站时间、乘客上下车时间和其他延误时间作为延误参数,对实际调查数据分析得到每阶段无延误条件下的参考值,计算公交站点延误时间;二是引入公交负荷到达率来反映站点实际运营状况,分析负荷到达率与公交站点延误的关系,提出延误时间的估算模型,并确定公交负荷到达率大于20辆/h作为模型的适用范围。通过实地调查验证,结果表明:两种估算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误差率均低于15%,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可用于对公交站点延误的估算,为优化公交站点布局,减少居民出行时间和提高出行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公交站点 公交延误 站点形式 延误估算
下载PDF
路段直线式公交站点对公交车延误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梁士栋 赵淑芝 +2 位作者 马明辉 刘华胜 卢春秀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07-1817,共11页
针对在路段上设置直线式公交站点的公交车延误问题,根据公交站点设置在两相邻交叉口间路段位置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上游公交站点和下游公交站点两类,分别利用交通波理论分析交通流稳定输入下直线式公交站点对交通运行的影响,并构建交叉口... 针对在路段上设置直线式公交站点的公交车延误问题,根据公交站点设置在两相邻交叉口间路段位置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上游公交站点和下游公交站点两类,分别利用交通波理论分析交通流稳定输入下直线式公交站点对交通运行的影响,并构建交叉口处交通流变化反作用于公交车的延误计算模型。当公交站点设置在路段上游时,根据公交车通过交叉口情况不同,将公交车延误划分为3种情况,并根据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以及对应公交车延误计算得到公交车延误期望值。当公交站点设置在路段下游时,通过抽象坐标系描述交叉口车辆的运行轨迹,构建公交车延误模型,并利用Matlab编程实现对延误的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未设置公交站点情况,当公交站点设置在路段上游时,公交车延误较小,且随着流量、周期以及停靠时间的增加,公交车延误逐渐增大;公交站点设置在路段下游时,随着公交站点与下游交叉口距离的增大,公交车延误呈先减小而后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公交延误 交通波理论 信号交叉口 公交站点位置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公交车在站延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石琴 刘魏娜 黄志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2,27,共4页
文章运用元胞自动机模拟公交停靠站站长及公交车在站停靠乘客上下车的过程,考虑交叉口与公交车站距离过近致使公交车成簇式到达对停靠站的影响,并改变站台容纳数和乘客到达数量得到相应的公交车站内站外延误。对模拟得到的延误数据进行... 文章运用元胞自动机模拟公交停靠站站长及公交车在站停靠乘客上下车的过程,考虑交叉口与公交车站距离过近致使公交车成簇式到达对停靠站的影响,并改变站台容纳数和乘客到达数量得到相应的公交车站内站外延误。对模拟得到的延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公交车成簇式到达时,站台容纳数的增大并不能根本改善公交车在站延误,且使公交车站内延误增大。模拟结果说明公交车在停靠站的到达状况对公交车在站延误具有决定性作用,对公交停靠站的改善应充分考虑交叉口对公交车行车及停靠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模型 公交停靠站 簇式到达 公交延误 站台容纳数
下载PDF
可超车条件下公交车站点延误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武钧 霍月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4年第3期534-538,共5页
通过分解公交车在站点的等待过程,给出了公交车站点延误的分类和定义.运用排队论中的M/M/s模型,结合随机变量函数和幂级数等相关知识,基于平均排队时间、排队时间标准差和延误产生概率,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建立了公交车站点延误估算模型... 通过分解公交车在站点的等待过程,给出了公交车站点延误的分类和定义.运用排队论中的M/M/s模型,结合随机变量函数和幂级数等相关知识,基于平均排队时间、排队时间标准差和延误产生概率,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建立了公交车站点延误估算模型.该模型以公交车到达率、站点通行能力、泊位数和信号参数为解释变量.通过停靠站实地调查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表明所建模型可用于公交车站点延误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车站点延误 排队论 平均排队时间 排队时间标准差
下载PDF
绿波协调下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影响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曲大义 周警春 +2 位作者 杨晶茹 林璐 韩乐潍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104,共7页
道路交通绿波协调以及拥堵协调等控制策略提升了车流运行效率和通行能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路网交通压力,但面向绿波协调的交叉口信号控制尚未考虑对公交车辆运行的影响。现对绿波协调控制下交通流运行特性进行分析,利用交通流运动学理... 道路交通绿波协调以及拥堵协调等控制策略提升了车流运行效率和通行能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路网交通压力,但面向绿波协调的交叉口信号控制尚未考虑对公交车辆运行的影响。现对绿波协调控制下交通流运行特性进行分析,利用交通流运动学理论确定公交车交叉口延误的影响变量,建立定量化模型进而得到交叉口公交车延误因子。选取示范路线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长江路干线交叉口,采用组合优化方法对延误因子模型进行验证,得出交叉口信号绿信比、公交运行速度对公交车延误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绿信比、适当提高公交车速可有效提升交叉口整体通行效率,减少公交车在交叉口的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波协调控制 公交运行延误 信号优化配时 延误模型 交叉口
下载PDF
基于运行图的快速公交运营组织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丁钰玲 李文权 许贺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3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在分析快速公交运营系统的基础上,参考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法,制定了快速公交基于运行图的运行规则。在该运行规则下,进行快速公交运行图的设计和编制方法研究,并以车均延误时间为主要指标对快速公交的不同运营组织方法进行评价。最后以... 在分析快速公交运营系统的基础上,参考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法,制定了快速公交基于运行图的运行规则。在该运行规则下,进行快速公交运行图的设计和编制方法研究,并以车均延误时间为主要指标对快速公交的不同运营组织方法进行评价。最后以常州快速公交2号线部分区间的相关实际运营数据为例,编制高峰小时运行图。结果表明:运用编制运行图的方法来组织快速公交的运营,可有效减少公交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延误时间,具有较好的实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公交 公交运行图 运行规则 公交延误
下载PDF
公交站点间行程时间估计 被引量:4
9
作者 孙祥龙 陆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3年第1期67-70,共4页
以宏观交通流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公交站点位于交叉口进出口不同位置时,交叉口对停靠延误时间的影响,建立了不同情况下公交停靠延误时间模型;分析了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利用Lo-gistic模型对速度密度进行拟合,计算出了路段平均速度.实例验... 以宏观交通流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公交站点位于交叉口进出口不同位置时,交叉口对停靠延误时间的影响,建立了不同情况下公交停靠延误时间模型;分析了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利用Lo-gistic模型对速度密度进行拟合,计算出了路段平均速度.实例验证表明基于宏观交通流理论的行程时间估计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满足站点间行程时间预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交通流理论 公交停靠延误 平均速度 交叉口
下载PDF
基于改进因子评点法的公交专用道服务水平分级 被引量:3
10
作者 霍月英 李文权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157,共6页
通过引入因子评点法及分析其原理,提出了改进的因子评点法,拓展了理论方法的应用范围.提出以单位公交专用道延误作为评价公交专用道的服务水平分级的指标;针对既有的上游停靠站延误估算模型,通过实际调研确定模型中解释变量的取值,从而... 通过引入因子评点法及分析其原理,提出了改进的因子评点法,拓展了理论方法的应用范围.提出以单位公交专用道延误作为评价公交专用道的服务水平分级的指标;针对既有的上游停靠站延误估算模型,通过实际调研确定模型中解释变量的取值,从而获取容量为15 288的延误样本;然后基于延误样本对单位公交专用道延误进行频次分析,得到其累积分布,采用改进的因子评点法对公交专用道服务水平进行分级.本文研究成果为公交专用道的运营评价和规划设计提供了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服务水平分级 因子评点法 公交专用道 单位公交专用道延误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俞忠东 刘树青 +2 位作者 沈文超 徐建闽 卢瑞琪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5年第1期35-40,共6页
面对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中遇到的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控制问题,以降低交叉口人均延误和公交车延误为目标,提出了基于3层模糊控制器的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主动控制模型,通过改进针对车流交通需求强度、相位放行顺序、绿灯时间优化的3层... 面对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中遇到的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控制问题,以降低交叉口人均延误和公交车延误为目标,提出了基于3层模糊控制器的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主动控制模型,通过改进针对车流交通需求强度、相位放行顺序、绿灯时间优化的3层模糊推理控制器,最终输出相位绿灯放行时间延长和相序提前2种控制策略。仿真算例分析表明,与普通固定配时控制相比,公交车平均延误和人均延误分别降低27%,14.2%;与公交信号优先感应控制相比,公交车平均延误和人均延误分别降低13.7%,21.7%,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信号优先 模糊控制 交通需求强度 公交延误
下载PDF
基于公交车到达率的港湾式车站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双 袁振洲 曹志超 《公路与汽运》 2015年第4期46-50,共5页
随着城市公交的快速发展,公交车在运行过程中及在车站的停靠过程中都对路段的通行能力有着显著影响。文中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公交车在车站的停靠过程,基于公交车运行的基本特性确定调查指标,通过实地调研得到公交车停靠的分布特征;通... 随着城市公交的快速发展,公交车在运行过程中及在车站的停靠过程中都对路段的通行能力有着显著影响。文中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公交车在车站的停靠过程,基于公交车运行的基本特性确定调查指标,通过实地调研得到公交车停靠的分布特征;通过数据拟合,发现公交车的到达频率符合泊松分布,停靠时间符合爱尔朗分布;基于道路通行能力基本模型,以公交车到达率为折减系数,考虑公交停靠延误时间,提出公交车在港湾式车站停靠有溢出和无溢出两种情况下对路段通行能力的折减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最后通过改变公交车到达率和交通流量进行仿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港湾式车站 公交车到达率 公交停靠延误时间 通行能力折减模型
下载PDF
平面交叉口相交BRT线路的优先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秋燕 徐建闽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0年第4期31-34,38,共5页
基于公交感应控制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公交优先战略的信号配时优化方法。分析了BRT优先信号控制策略,界定了BRT优先控制的研究环境,提出了优先控制原则——引起延误最小优先考虑原则,提出优先控制原理,分析各控制参数,确定了各模块中的关... 基于公交感应控制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公交优先战略的信号配时优化方法。分析了BRT优先信号控制策略,界定了BRT优先控制的研究环境,提出了优先控制原则——引起延误最小优先考虑原则,提出优先控制原理,分析各控制参数,确定了各模块中的关键参数计算过程。实例分析表明,该控制方法对相交BRT车辆在平面交叉口的协调控制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控制 BRT优先 优先策略 优先方式 公交延误
下载PDF
基于SP调查的乘客站点等待时间意愿研究
14
作者 刘祥敏 李美玲 王海平 《交通工程》 2020年第4期26-31,共6页
研究公交站点乘客等待行为,可了解乘客对于站点公交不准点的心理承受范围和意愿,用于站点时刻表的设计和智能公交调度.通过不同出行目的下的SP问卷调查,得到济南市的样本数据491份.公交延迟到达站点的样本数据分析发现乘客对于公交的延... 研究公交站点乘客等待行为,可了解乘客对于站点公交不准点的心理承受范围和意愿,用于站点时刻表的设计和智能公交调度.通过不同出行目的下的SP问卷调查,得到济南市的样本数据491份.公交延迟到达站点的样本数据分析发现乘客对于公交的延误平均可忍受的等待时间为4.62 min.对年龄、性别、职业、月收入、上下班时间是否固定等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这些影响因素对站点乘客的等待时间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对不同出行时段和出行目的的分析发现,不同的出行目的下早高峰、晚高峰、平峰和周末乘客的等待时间差异比较大,公交调度应该在不同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公交车提前到达公交站点时间的调研分析发现,80%左右的乘客希望公交仍按照原时刻表发车.基于以上分析总结出了不同可接受度的公交延误范围,以用于公交调度的范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交 SP调查 公交延误 出行时段 等待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