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苏区革命后赣闽边区地方公产处置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游海华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73,161,共14页
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长征以后,原中央苏区暨赣闽边区重新被纳入南京国民政府的控制版图。1934—1937年间,在社会重构背景下,如何处置历经中央苏区产权变革的赣闽边区祠堂、寺庙、会社等地方公产,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对南京国民政府行为与职...
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长征以后,原中央苏区暨赣闽边区重新被纳入南京国民政府的控制版图。1934—1937年间,在社会重构背景下,如何处置历经中央苏区产权变革的赣闽边区祠堂、寺庙、会社等地方公产,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对南京国民政府行为与职责的一种考验。经过地方公产处置规则的初步确定、处置规则的变更和实际处置三个阶段,最终,南京国民政府依照相关法律重新确定地方民间组织原有公产的所有权,发放管业证书,同时每年提取民间组织公产一定比例的收益,用于发展以义务教育为主的地方公共事业建设。南京国民政府对地方公产的处置行为,体现了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及其在特殊历史进程和环境下的抉择,对当时社会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公产经济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闽边区
地方
公产
公产处置
社会秩序
政府职责
原文传递
社会秩序与政府职责——1934—1937年赣闽边区地方公产处置探讨
2
作者
游海华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
2013年第1期303-323,共21页
1934年底,在大规模国共争战结束以后的赣闽边区,如何处置历经中央苏区产权变革的赣闽边区祠堂、寺庙、会社等地方公产,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对政府职责与行为的一种考量。在两难的困境下,南京国民政府一面秉承'保护产权'的理念,依...
1934年底,在大规模国共争战结束以后的赣闽边区,如何处置历经中央苏区产权变革的赣闽边区祠堂、寺庙、会社等地方公产,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对政府职责与行为的一种考量。在两难的困境下,南京国民政府一面秉承'保护产权'的理念,依照相关法律重新确定民间组织原有公产的所有权,发放管业证书;一面每年提取民间组织公产一定比例的收益,用于发展以义务教育为主的地方现代化建设。尽管其具体实施中存在着不足之处,但是'保护产权'这一社会发展基本规则的重新厘定,产生了积极的社会与经济效用。认真检讨并学习南京国民政府上述行为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新世纪的今天进一步推进政府主导的产权改革,以及奠定和谐社会发展基石,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闽边区
地方
公产
公产处置
社会秩序
政府职责
原文传递
题名
苏区革命后赣闽边区地方公产处置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游海华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73,161,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南区域社会史研究--以闽粤赣皖浙毗邻地区的国统区为例"(10CZS022)
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2011-2013)"支持项目(11ZJQN060YB)的中期成果之一
文摘
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长征以后,原中央苏区暨赣闽边区重新被纳入南京国民政府的控制版图。1934—1937年间,在社会重构背景下,如何处置历经中央苏区产权变革的赣闽边区祠堂、寺庙、会社等地方公产,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对南京国民政府行为与职责的一种考验。经过地方公产处置规则的初步确定、处置规则的变更和实际处置三个阶段,最终,南京国民政府依照相关法律重新确定地方民间组织原有公产的所有权,发放管业证书,同时每年提取民间组织公产一定比例的收益,用于发展以义务教育为主的地方公共事业建设。南京国民政府对地方公产的处置行为,体现了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及其在特殊历史进程和环境下的抉择,对当时社会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公产经济效用。
关键词
赣闽边区
地方
公产
公产处置
社会秩序
政府职责
分类号
F123.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K2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社会秩序与政府职责——1934—1937年赣闽边区地方公产处置探讨
2
作者
游海华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
2013年第1期303-323,共2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南区域社会史研究——以闽粤赣皖浙毗邻地区的国统区为例”(10CZS022)
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2011—2013)”支持项目(11ZJQN060YB)的中期成果之一
文摘
1934年底,在大规模国共争战结束以后的赣闽边区,如何处置历经中央苏区产权变革的赣闽边区祠堂、寺庙、会社等地方公产,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对政府职责与行为的一种考量。在两难的困境下,南京国民政府一面秉承'保护产权'的理念,依照相关法律重新确定民间组织原有公产的所有权,发放管业证书;一面每年提取民间组织公产一定比例的收益,用于发展以义务教育为主的地方现代化建设。尽管其具体实施中存在着不足之处,但是'保护产权'这一社会发展基本规则的重新厘定,产生了积极的社会与经济效用。认真检讨并学习南京国民政府上述行为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新世纪的今天进一步推进政府主导的产权改革,以及奠定和谐社会发展基石,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赣闽边区
地方
公产
公产处置
社会秩序
政府职责
分类号
D69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苏区革命后赣闽边区地方公产处置研究
游海华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原文传递
2
社会秩序与政府职责——1934—1937年赣闽边区地方公产处置探讨
游海华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
201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