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惟其真实 才有生命——公今度印象
1
作者 黄俭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2-23,共2页
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的知识分子,是一些特殊人物。他们有激动不安的灵魂,有敏锐的感觉神经,尤其对社会中暴露出来的弊端,有着异乎寻常的感受能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徐震(公今度)就是这样一个知识分子。解放初,他从复旦... 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的知识分子,是一些特殊人物。他们有激动不安的灵魂,有敏锐的感觉神经,尤其对社会中暴露出来的弊端,有着异乎寻常的感受能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徐震(公今度)就是这样一个知识分子。解放初,他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留校,开始在校刊用丁艾的笔名写杂文,而后就在《新民晚报》的副刊《繁花》和《红雨》上发表,得到了著名杂文家林放的鼓励。之后,一发而不可收,每周至少一篇,仅两三年的时间,就发表杂文100多篇。1966年“文革”一开始,他就因为写了“三家村”式的“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今度 《新民晚报》 杂文家 感受能力 复旦大学新闻系 徐震 家林 艺术创作 告诉我 摇摇头
原文传递
痛悼亲人追忆战友——徐震同志生平记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珂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30-34,共5页
书桌上摊着一份粗黑字体的讣告: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著名杂文家、教授、中共党员徐震同志(笔名公今度)因病医治无效,于1993年6月8日凌晨零时30分在上海不幸逝世,终年64岁……我再一次面对现实,我至爱的亲人、40余年风雨同舟的战友... 书桌上摊着一份粗黑字体的讣告: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著名杂文家、教授、中共党员徐震同志(笔名公今度)因病医治无效,于1993年6月8日凌晨零时30分在上海不幸逝世,终年64岁……我再一次面对现实,我至爱的亲人、40余年风雨同舟的战友已经与世长逝,永远不会回来了! 那是一个闷热的初夏午夜,医院的心脏监护仪上,徐震同志的心电波从不规则的“房颤”,转为节律整齐、快速的“房扑”,持续了约摸1小时后,瞬时间变成了直线,5秒钟。10秒钟,1分钟,10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今度 徐震 中共党员 新闻系 杂文家 房扑 新闻教育 监护仪 心里便 高等教育研究
下载PDF
“名句反用式”言论浅析
3
作者 范军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1-41,共1页
评论主题的捕捉及其评论题目的制作,不少同仁已作过研究。近几年来,我看了不少评论作品,也写了一些评论,感到有一种形式的新闻评论较为受众欢迎:即是“名句反用式”的评论。何谓“名句反用式”,就是以一有名的成语、诗句、谚语等作为原... 评论主题的捕捉及其评论题目的制作,不少同仁已作过研究。近几年来,我看了不少评论作品,也写了一些评论,感到有一种形式的新闻评论较为受众欢迎:即是“名句反用式”的评论。何谓“名句反用式”,就是以一有名的成语、诗句、谚语等作为原型,然后对其词意、词序进行颠倒或对其进行换词、改造应用的一种取题形式(当然,这种提法尚欠恰当,这里只是用作说明相应问题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捕捉言论主题或制作言论题目的时候,找一些有关的名词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句 换词 词意 改造应用 身在曹营心在汉 公今度 三国时期 向阳花木 个人私利 生命危险
下载PDF
“糊涂”探秘与“阿Q”新解
4
作者 郑克兴 《学习月刊(福建)》 1986年第7期49-50,共2页
清代著名学者、'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写过一帧条幅:'难得糊涂'。于是有人就推断说,这位老先生一定在许多事情上糊里糊涂。其实不然。他在小事上糊涂,而在大事上却是清清楚楚的。你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 清代著名学者、'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写过一帧条幅:'难得糊涂'。于是有人就推断说,这位老先生一定在许多事情上糊里糊涂。其实不然。他在小事上糊涂,而在大事上却是清清楚楚的。你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令,一枝一叶总关情。'糊涂人能有这样的情怀吗.然而,郑板桥在大事上也有过糊涂的时候。据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八怪 郑板桥 民间疾苦 一枝一叶总关情 难得糊涂 人能 吃亏是福 人生旅途 公今度 给你
下载PDF
《中国记者》1989年要目(总第25期——总第36期)
5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56-60,64,共6页
关键词 《中国记者》 企业报 党性原则 公今度 淄博日报 电视专题片 朱敏信 午间半小时 必华 图文并重
原文传递
追忆林放
6
作者 公今度 《瞭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2期35-35,共1页
林放逝世已经两个多月了。写纪念文章,我想,在冷一冷以后可能比较真切,免得急不择言,容易说出不得体的话。 我与林放,假如光看他是《新民晚报》的主笔、总编辑、社长,我是复旦大学教师、新闻系主任、院长,可以说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林放逝世已经两个多月了。写纪念文章,我想,在冷一冷以后可能比较真切,免得急不择言,容易说出不得体的话。 我与林放,假如光看他是《新民晚报》的主笔、总编辑、社长,我是复旦大学教师、新闻系主任、院长,可以说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我俩不熟悉毫不为奇。但是,我们也是同行,又都是写杂文的,我的妻子周珂又是《新民晚报》的副总编辑,多了一层“姻亲”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晚报》 新闻系 急不择言 大学教师 副总编辑 杂文家 纪念文章 周珂 新民晚报 公今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